一种经颅磁治疗床.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569125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59005.3

申请日:

20160302

公开号:

CN205612876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2/04,A61G13/00

主分类号:

A61N2/04,A61G13/00

申请人:

广州可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艳

地址:

511453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东深村5号厂房二层

优先权:

CN201620159005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辉;谭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颅磁治疗床,包括床体和安装在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的前方安装有头罩,所述头罩连接在床体上,所述头罩内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所述床体或头罩内设置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所述床板尾部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本实用新型将用于治疗的刺激线圈以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集成至床体上,患者直接躺在床上将头部对应于头罩内即可接受治疗,为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方便,另外,床体以及床板可以做得较短,以节约存放空间,因为床板尾部的接驳延长结构可以接驳额外的板,从而将床板延长,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经颅磁治疗,尤其是治疗失眠症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经颅磁治疗床,包括床体(1)和安装在床体(1)上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的前方安装有头罩(3),所述头罩(3)连接在床体(1)上,所述头罩(3)内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所述床体(1)或头罩(3)内设置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所述床板(2)尾部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尾端设有延长板段(4),所述延长板段(4)与接驳延长结构可拆装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延长结构为床板(2)尾端的插槽(21),所述延长板段(4)的前端设有与插槽(21)插接配合的插条(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前端设有操作显示屏(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前端设有安装耳(11),所述安装耳(11)上转动连接有折叠摆臂(6),所述操作显示屏(5)安装在折叠摆臂(6)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的两侧端设有扶手(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上设有容纳槽(8),所述容纳槽(8)位于扶手(7)的下方并能容纳扶手(7)的全部,所述扶手(7)与床板(2)可活动地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背景技术

CN105194803A公开了一种治疗睡眠质量差的仪器,利用刺激线圈周期性发出一定频率的磁场来治疗失眠等症状。而类似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也在市面上开始普及起来。

这些治疗仪器以坐式为主,即病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治疗仪器佩戴于头部,然而长时间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疲累感;也有的是使患者躺在普通的病床上,同时佩戴治疗仪器。而将治疗仪器与治疗床一体化的设备是少之又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颅磁治疗床,其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包括床体和安装在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的前方安装有头罩,所述头罩连接在床体上,所述头罩内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所述床体或头罩内设置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所述床板尾部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尾端设有延长板段,所述延长板段与接驳延长结构可拆装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驳延长结构为床板尾端的插槽,所述延长板段的前端设有与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的前端设有操作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体的前端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转动连接有折叠摆臂,所述操作显示屏安装在折叠摆臂的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的两侧端设有扶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扶手的下方并能容纳扶手的全部,所述扶手与床板可活动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用于治疗的刺激线圈以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集成至床体上,患者直接躺在床上将头部对应于头罩内即可接受治疗,为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方便,另外,床体以及床板可以做得较短,以节约存放空间,因为床板尾部的接驳延长结构可以接驳额外的板,从而将床板延长,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了延长板段后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延长板段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优选实施例中扶手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转移状态下扶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经颅磁治疗床,包括床体1和安装在床体1上的床板2,床板2呈水平设置在床体1的顶端。床板2的前方安装有头罩3,头罩3连接在床体1上。该头罩3具有一外壳,外壳朝向床板2的方向设置成半球面的凹腔31,病人可以使头部适应于该凹腔31。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该刺激线圈环绕在凹腔31四周。所述的刺激线圈在附图中并未示意,可以采用CN105194803A所公开的刺激线圈,也可以采用市面上可以直接获取的经颅磁治疗仪内的刺激线圈。在床体1或头罩3内还配备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治疗时,病人仅需要躺在床板2上,将头部靠近进入凹腔31即可接受治疗。

另外,床板2尾部还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以外接另外的板材,从而将床板2延长,适应身高更高的患者。而日常存放时或身材矮小患者使用时,用于接驳的板材可以不连接在床板2上,从而大大节省的治疗床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2和图3,上述的另外的板材可以为延长板段4,连接在床板2尾端,延长板段4与接驳延长结构可拆装地连接。

具体的,接驳延长结构为床板2尾端的两道插槽21,延长板段4的前端设有两根插条41,两插条41可以与插槽21插接配合,从而将延长板段4定位拼接余床板2尾端且延长板段4表面与床板2表面平齐。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1至图3,床体1的前端设有操作显示屏5,能够设置和显示治疗的参数,并将检测、治疗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判断。

进一步优选的,操作显示屏5通过以下结构安装在床体1前端。床体1的前端设有安装耳11,安装耳11上枢转连接有一根折叠摆臂6,操作显示屏5安装在折叠摆臂6的末端,为此,折叠摆臂6可以带动操作显示屏5在横向摆动,方便医护人员在不同位置进行操作控制。不仅如此,该折叠摆臂6由至少两根枢转连接的杆件构成,各杆件能够折叠起来从而减小长度,方便操作显示屏5的收纳。

进一步优选的,床板2的两侧端还设有扶手7,对躺在床上的病人进行防护,防止掉落。

有时候,肢体不便的病人需要从病床上转移至治疗床上,那么扶手7会对转移产生阻碍。为此,参考图4和图5,床板2上设有两道容纳槽8,各容纳槽8分别位于各自扶手7的下方并能容纳扶手7的全部,扶手7与床板2可活动地连接。需要转移时,将扶手7下压至容纳槽8内,直至扶手7不会凸出于床板2上表面,如图5所示;转移完毕后,可以将扶手7向上提起复位,如图4所示。上述扶手7与床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或其他方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经颅磁治疗床.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59005.3 (22)申请日 2016.03.02 (73)专利权人 广州可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1453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 东深村5号厂房二层 (72)发明人 刘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谭昉 (51)Int.Cl. A61N 2/04(2006.01) A61G 1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包括 。

2、床体和安装在床体上的床板, 所述床板的前方安 装有头罩, 所述头罩连接在床体上, 所述头罩内 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 所述床体或头罩 内设置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 所述床板尾部设 置有接驳延长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用于治疗的刺 激线圈以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集成至床体上, 患 者直接躺在床上将头部对应于头罩内即可接受 治疗, 为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方便, 另外, 床体 以及床板可以做得较短, 以节约存放空间, 因为 床板尾部的接驳延长结构可以接驳额外的板, 从 而将床板延长, 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本实 用新型可应用于经颅磁治疗, 尤其是治疗失眠症 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

3、页 CN 205612876 U 2016.10.05 CN 205612876 U 1.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包括床体(1)和安装在床体(1)上的床板(2),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床板(2)的前方安装有头罩(3), 所述头罩(3)连接在床体(1)上, 所述头罩(3)内设置有能产 生磁场的刺激线圈, 所述床体(1)或头罩(3)内设置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 所述床板(2)尾 部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2)尾端设有延长板段 (4), 所述延长板段(4)与接驳延长结构可拆装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

4、接驳延长结构为床板(2)尾 端的插槽(21), 所述延长板段(4)的前端设有与插槽(21)插接配合的插条(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体(1)的前端设有操作显 示屏(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体(1)的前端设有安装耳 (11), 所述安装耳(11)上转动连接有折叠摆臂(6), 所述操作显示屏(5)安装在折叠摆臂(6) 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2)的两侧 端设有扶手(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颅磁治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2)上设有容纳。

5、槽(8), 所述容纳槽(8)位于扶手(7)的下方并能容纳扶手(7)的全部, 所述扶手(7)与床板(2)可活 动地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612876 U 2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背景技术 0002 CN105194803A公开了一种治疗睡眠质量差的仪器, 利用刺激线圈周期性发出一定 频率的磁场来治疗失眠等症状。 而类似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也在市面上开始普及起来。 0003 这些治疗仪器以坐式为主, 即病患者坐在椅子上, 将治疗仪器佩戴于头部, 然而长 时间的使用会给患者带来疲累感; 也有的是使患。

6、者躺在普通的病床上, 同时佩戴治疗仪器。 而将治疗仪器与治疗床一体化的设备是少之又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其操作简单 方便。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经颅磁治疗床, 包括床体和安装在床体上的床板, 所述床板的前方安装有头 罩, 所述头罩连接在床体上, 所述头罩内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 所述床体或头罩内 设置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 所述床板尾部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板尾端设有延长板段, 所述延长板段与接 驳延长结构可拆装地连接。 0008 作为。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接驳延长结构为床板尾端的插槽, 所述延长 板段的前端设有与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条。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体的前端设有操作显示屏。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体的前端设有安装耳, 所述安装耳上转动 连接有折叠摆臂, 所述操作显示屏安装在折叠摆臂的末端。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板的两侧端设有扶手。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床板上设有容纳槽, 所述容纳槽位于扶手的 下方并能容纳扶手的全部, 所述扶手与床板可活动地连接。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用于治疗的刺激线圈。

8、以刺激线圈的控制 电路集成至床体上, 患者直接躺在床上将头部对应于头罩内即可接受治疗, 为医护人员带 来了较大的方便, 另外, 床体以及床板可以做得较短, 以节约存放空间, 因为床板尾部的接 驳延长结构可以接驳额外的板, 从而将床板延长, 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 图1是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安装了延长板段后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612876 U 3 0017 图3是延长板段的装配示意图; 0018 图4是优选实施例中扶手的安装示意图; 0019 图5是转移状态下扶。

9、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所示的经颅磁治疗床, 包括床体1和安装在床体1上的床板2, 床板2呈水平设 置在床体1的顶端。 床板2的前方安装有头罩3, 头罩3连接在床体1上。 该头罩3具有一外壳, 外壳朝向床板2的方向设置成半球面的凹腔31, 病人可以使头部适应于该凹腔31。 外壳的内 部设置有能产生磁场的刺激线圈, 该刺激线圈环绕在凹腔31四周。 所述的刺激线圈在附图 中并未示意, 可以采用CN105194803A所公开的刺激线圈, 也可以采用市面上可以直接获取 的经颅磁治疗仪内的刺激线圈。 在床体1或头罩3内还配备有刺激线圈的控制电路。 治疗时, 病人仅需要躺在床板2上, 。

10、将头部靠近进入凹腔31即可接受治疗。 0021 另外, 床板2尾部还设置有接驳延长结构, 以外接另外的板材, 从而将床板2延长, 适应身高更高的患者。 而日常存放时或身材矮小患者使用时, 用于接驳的板材可以不连接 在床板2上, 从而大大节省的治疗床的占用空间。 0022 进一步优选的, 参考图2和图3, 上述的另外的板材可以为延长板段4, 连接在床板2 尾端, 延长板段4与接驳延长结构可拆装地连接。 0023 具体的, 接驳延长结构为床板2尾端的两道插槽21, 延长板段4的前端设有两根插 条41, 两插条41可以与插槽21插接配合, 从而将延长板段4定位拼接余床板2尾端且延长板 段4表面与床板。

11、2表面平齐。 0024 进一步优选的, 参考图1至图3, 床体1的前端设有操作显示屏5, 能够设置和显示治 疗的参数, 并将检测、 治疗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判断。 0025 进一步优选的, 操作显示屏5通过以下结构安装在床体1前端。 床体1的前端设有安 装耳11, 安装耳11上枢转连接有一根折叠摆臂6, 操作显示屏5安装在折叠摆臂6的末端, 为 此, 折叠摆臂6可以带动操作显示屏5在横向摆动, 方便医护人员在不同位置进行操作控制。 不仅如此, 该折叠摆臂6由至少两根枢转连接的杆件构成, 各杆件能够折叠起来从而减小长 度, 方便操作显示屏5的收纳。 0026 进一步优选的, 床。

12、板2的两侧端还设有扶手7, 对躺在床上的病人进行防护, 防止掉 落。 0027 有时候, 肢体不便的病人需要从病床上转移至治疗床上, 那么扶手7会对转移产生 阻碍。 为此, 参考图4和图5, 床板2上设有两道容纳槽8, 各容纳槽8分别位于各自扶手7的下 方并能容纳扶手7的全部, 扶手7与床板2可活动地连接。 需要转移时, 将扶手7下压至容纳槽 8内, 直至扶手7不会凸出于床板2上表面, 如图5所示; 转移完毕后, 可以将扶手7向上提起复 位, 如图4所示。 上述扶手7与床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扣连接或其他方式。 0028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 限制。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612876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5 CN 205612876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6 CN 205612876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7 CN 205612876 U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4/4 页 8 CN 205612876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