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皮肤修复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损皮肤修复仪.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7715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07 CN 203577153 U (21)申请号 201320701333.8 (22)申请日 2013.11.07 A61N 5/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周西南 地址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万年村15号3-1 (72)发明人 周西南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受损皮肤修复仪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受损皮肤修复仪, 所 述受损皮肤修复仪包括治疗头及设置于治疗头内 部的治疗电路, 治疗头包括光珠头, 治疗电路包 括 : 若干发光二极管, 用于向受损皮肤照射, 若干 发光二极管。
2、通过治疗头的光珠头所发出的光波长 为 465 470nm 的蓝光 ; 单片机, 单片机的第一输 出引脚与若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 第一场效 应管, 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若干发光二极管的 阴极相连, 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第一场效应 管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口相连 ; 以及开 关, 开关的第一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 开关 的第二端与单片机的接地端口相连且接地。本实 用新型的优异效果是 : 提高了对受损皮肤的修复 效果, 解决了灼伤皮肤的问题, 并且无辐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
3、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77153 U CN 203577153 U 1/1 页 2 1. 一种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损皮肤修复仪包括治疗头及设置于治疗 头内部的治疗电路, 所述治疗头包括光珠头, 所述治疗电路包括 : 若干发光二极管, 用于向受损皮肤照射, 所述若干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波长为 465 470nm 的蓝光, 其中所述治疗头的光珠头用于传输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 ; 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出引脚与若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 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若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 所述第一场。
4、 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口相连 ; 以及 开关, 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单片机的接 地端口相连且接地。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第二电 阻, 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口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 为 1000 1200MCD。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 为 800MCD。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5、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损皮肤修复仪还包括 吸盘座以及可调弯曲管, 所述可调弯曲管的一端通过磁铁吸附力作用与吸盘座活动连接, 所述可调弯曲管的另一端通过磁铁吸附力作用与治疗头活动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损皮肤修复仪还包括 吸盘, 所述吸盘设置于吸盘座的底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蜂鸣器 及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与单片机的电源端口相连, 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与 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单 片机的第三输出端。
6、口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第三电 阻,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口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若干第 一电阻, 每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于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受损皮肤修复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采用氮化镓 GaN 半导体材料制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77153 U 2 1/4 页 3 受损皮肤修复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复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
7、受损皮肤修复仪。 背景技术 0002 受损皮肤修复仪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 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由光产生能 量、 氧同时参与下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用该机工作头光照处理后, 受损部位细菌增殖被 抑制, 菌落明显减少, 超微结构研究显示, 光照多数细菌不能完成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的分 裂。 0003 现有技术中, 对皮肤治疗有多种治疗仪, 但是治疗仪出现了效果不好、 使用不方便 等问题。红外线治疗仪,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在光谱中波长为 760nm 400vm 的电磁 波, 利用 250 1000w 的白炽灯泡, 通电后温度可达 2000 2500, 由于温度高, 很容易因 操作不当对人。
8、体皮肤造成烫伤, 体积大, 耗电量高, 单位价格高, 携带不方便。微波治疗仪, 采用的微波是指波长为1毫米1米的范围内的高频电磁波, 其频率介于高频和激光之间, 当金属在微波治疗仪电磁场作用下, 产生高温, 会烫伤附有金属电极周围的组织细胞, 而 且, 微波治疗仪是有辐射的, 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可能造成眼睛损伤, 个体差异者慎用, 高 血压患者不能做颈部治疗, 糖尿病患者禁用, 同时, 体积大, 耗电量高, 单位价格高。激光治 疗仪功率 100 毫瓦以下为弱激光, 波长 600 700 纳米的可见光, 但其功用不一样, 单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9、受损皮肤修复仪, 提高了对受损皮肤的 修复效果, 解决了灼伤皮肤的问题, 并且无辐射作用, 避免了因辐射而使得皮肤病变。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受损皮肤修复仪, 所述受损皮肤修复仪包 括治疗头及设置于治疗头内部的治疗电路, 所述治疗头包括光珠头, 所述治疗电路包括 : 0006 若干发光二极管, 用于向受损皮肤发光, 所述若干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为波长 均为 465 470nm 的蓝光, 其中所述治疗头的光珠头用于传输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 ; 0007 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出引脚与若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 0008 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若。
10、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 所述第 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口相连 ; 以及 0009 开关, 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单片机 的接地端口相连且接地。采用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为蓝光, 实现了皮肤光照后激发皮肤 酶质内的卟啉释放一定量的单态活性氧, 促进细胞增殖, 加快受损皮肤的愈合, 也抑制了细 菌增殖, 同时, 蓝光无辐射作用, 防止了皮肤因辐射而病变。采用单片机以及开关与发光二 极管配合使用, 使得发光二极管在控制下运作, 从而实现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的控制, 可以满足使用者对光强度的需求。 0010 进一步的,。
11、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的 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口之间。 采用第二电阻, 起到限流的作用, 对发光二极管进行保 说 明 书 CN 203577153 U 3 2/4 页 4 护, 延长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为10001200MCD。 采用该发光强度, 既满 足了受损皮肤细胞增殖的发光强度要求、 激发卟啉的发光强度要求以及抑制细菌增殖的发 光强度要求, 促使皮肤胶原蛋白增长。 0012 再进一步的,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为 800MCD。该发光强度为优选值。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受损皮肤修复仪还包。
12、括吸盘座以及可调弯曲管, 所述可调弯曲管 的一端通过磁铁吸附力作用与吸盘座活动连接, 所述可调弯曲管的另一端通过磁铁吸附力 作用与治疗头活动连接, 使其可以 108转向。采用吸盘座以及可调弯曲管对治疗头不同 角度的进行固定, 使用时不必手拿治疗头, 只需调整固定在相应位置上即可, 给使用带来方 便。 0014 再进一步的, 所述受损皮肤修复仪还包括吸盘, 所述吸盘设置于吸盘座的底面上。 采用吸盘使得吸盘座可以吸附在塑料板、 光滑木板等任一超过吸盘的底面面积的光滑平 面。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蜂鸣器及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与 单片机的电源端口相连, 所述蜂鸣器的第。
13、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第二场效 应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口相连。采用蜂鸣器通 过第二场效应管与单片机进行配合使用, 实现了当使用时间达到时的提示作用。 0016 再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 的栅极与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口之间。采用第三电阻对第二场效应晶体管进行保护。 0017 再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电路还包括若干第一电阻, 每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分别通 过一第一电阻连接于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口。采用第一电阻多第一场效应晶体管进行保 护。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发光二极管采用氮化镓 GaN 半导体材料。
14、制作。采用该材料制作, 使 得发光二极管有体积小、 耐冲击、 寿命长、 可靠度高以及低电压低电流操作的优良特性。 0019 本实用新型受损皮肤修复仪, 采用的材料为发出蓝光的发光二极管, 提高了对受 损皮肤的修复效果, 解决了灼伤皮肤的问题, 并且蓝光无辐射。 采用单片机对发光二极管进 行控制, 使得按动开关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 还采用了蜂鸣器, 在治疗结束时提醒用户。 治疗头、 可调弯曲管以及吸盘座的综合设计, 使得体积小、 质量轻, 便于携带。 而吸盘的设置 则使得吸盘座可以安放于任何平滑的平面。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受损皮肤修复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
15、1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受损皮肤修复仪的治疗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 请参考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受损伤皮肤修复仪, 包括 : 吸盘1、 吸盘座2、 可调弯曲 管 3、 治疗头 4 以及治疗电路 5(请参图 2) 。 0024 请继续参考图 2 所示, 具体地, 所述治疗电路 5 包括电源 50、 单片机 51、 第一场效 说 明 书 CN 203577153 U 4 3/4 页 5 应晶体管 52、 若干发光二极管 53、 蜂鸣器 54、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55、 第一电阻 56、 第二电阻 57、 第三电阻 58 以及开关 5。
16、9。本实施例中, 所述单片机 51 为 SOP-8 型号芯片, 所述发光二 极管 53 为 5050 蓝光 LED, 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 53 为光强度为 1000 1200MCD 的光源且发 出光的波长为465470nm, 作为优选的, 所述发光二极管53为光强度为800MCD的光源, 并 且采用四个发光二极管53, 所述电源50的输出电压为三伏到五伏。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模 型中, 处于生长期的葡萄球菌对蓝光更敏感, 99% 的葡萄球菌在 2 小时内死亡, 故蓝光对受 损皮肤的修复效果更好。 0025 所述电源 50 与单片机 51 的电源端口 VCC 相连, 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 53 的。
17、阳极均 分别通过第一电阻 56 与单片机 51 的输出端口 PA0 电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 53 的阴极均与 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52 的漏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52 的栅极通过第三电阻 58 连 接于单片机 51 的输出端口 PA7。所述开关 59 的一端连接于单片机 51 的输入端口 PA6, 所 述开关 59 的另一端连接于单片机 51 的接地端口 VDD 且接地。同时, 所述蜂鸣器 54 的一端 连接于单片机 51 的电源端口 VCC, 所述蜂鸣器 54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55 的漏 极。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55 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 57 连接于单片机 51 。
18、的输出端口 PA5。 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52 的源极以及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55 的源极均接地。 0026 所述可调弯管3为可弯曲结构, 所述可调弯管3的一端为座加力连接口32, 所述可 调弯管 3 的另一端为治疗头连接口 31, 所述座加力连接口 32 以及治疗头连接口 31 内均设 置有强磁铁。 0027 所述治疗头4采用硅胶制作, 由于治疗头4在使用时, 常常会和皮肤接触或者伸入 伤口内, 鉴于硅胶的生物相容性好, 采用硅胶制作治疗头 4 对人体无害。所述治疗头 4 采用 外置插线接入电源, 所述插线一端为 USB 接口, 该 USB 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所述插线的 另一端为插头,。
19、 所述治疗头 4 上设置有两个插线口, 每个所述插线口的结构均与插线插头 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治疗头 4 上设置有光珠头 41。 0028 总体上, 所述治疗电路 5 集装于治疗头 4 内, 所治疗电路 5 的发光二极管 53 均对 准光珠头 41 设置。所述治疗头 4 与可调弯曲管 3 通过治疗头连接口 31 连接, 所述治疗头 1 与治疗头连接口 31 的连接是利用磁铁的吸附力。所述可调弯曲管 3 的座加力连接口 32 与吸盘座 2 连接, 此连接亦利用强磁铁的吸附力。可调弯曲管 3 与治疗头 4 的连接以及与 吸盘座 2 的连接均利用的强磁铁的吸附力, 从而对可调弯曲管 3、 治疗头 4 。
20、以及吸盘座 2 施 加外力即可将它们分离, 便于拆卸及携带。所述吸盘座 2 的底面设置有吸盘 1, 从而可以将 吸盘 1 吸附在塑料板、 光滑木板、 玻璃板等任一超过吸盘的底面面积的光滑平面上使用。 002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将吸盘1吸附在所需要的位置上, 将可调弯曲管3的座加力 连接口 32 与吸盘座 2 连接, 再将治疗头 4 与可调弯曲管 3 的治疗头连接口 31 连接。根据 需要调节可调弯曲管 3 的弯曲度。将插线的插头插进治疗头 4 上的插线口, 任选一个插线 口, 所述插线的 USB 接口插入电源中, 为治疗头 4 通电。然后, 长按开关 59 三秒向单片机 51 输入启动信。
21、号, 所述单片机 51 接收来自开关 59 的启动信号并且输出端口 PA7 输出高电平 电压, 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53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52的连接处为低电平, 所述发光二极管 53 得电、 开始工作, 所述发光二极管 53 发出蓝光, 该蓝光穿过光珠头 41 照射到外界。在发 光二极管 53 工作的时候, 轻按一下开关 59 向单片机 51 输入降低亮度信号, 所述单片机 51 接收降低亮度信号, 在单片机 51 的控制下发光二极管 53 就会暗一点。这样轻按一下开关 说 明 书 CN 203577153 U 5 4/4 页 6 59, 所述发光二极管 53 就会在单片机 51 的控制下暗一点。
22、, 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单片机 51 通 过控制输出端口 PA0 输出的电压大小来控制发光二极管 53 的亮度。使用时将治疗头 4 的 光珠头 41 对准受损皮肤部位, 光珠头 41 与受损皮肤的距离为 5 7 毫米。所述发光二极 管 53 工作时, 可以长按开关 59 三秒向单片机 51 发出关闭信号, 所述单片机 51 的输出端口 PA7 输出低电平, 使得发光二极管 53 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52 的连接处为高电平, 从而使得 所述治疗电路 5 的发光二极管 53 不得电、 停止工作。正常情况下, 从所述发光二极管 53 工 作到停止共二十五分钟 (即每次治疗时间为二十五分钟) , 所述。
23、单片机51内部的计时器对发 光二极管 53 的工作计时, 当发光二极管 53 已经工作了二十五分钟的时候所述单片机 51 的 输出端口 PA7 输出低电平, 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 53 处于不得电状态, 此时, 所述单片机 51 的输出端口输出高电平使得所述蜂鸣器54得电, 即使得所述蜂鸣器54开始工作, 并且所述 单片机 51 通过在输出端口 PA5 输出脉冲电压来控制所述蜂鸣器 54 隔一秒响三下, 直到十 秒钟后停止, 提示使用者治疗完毕, 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做其他事。该受损皮肤修复 仪, 每天使用三到四次, 每次间隔时间五到六小时。 0030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 该受损皮肤修复仪,。
24、 采用的发光二极管53为光强度为1000 1200MCD、 波长为465470nm的光源, 能够有效作用于真皮组织, 有效穿透深度达到0.2mm。 该受损皮肤修复仪适用于人体皮肤擦伤、 创伤、 刀伤、 烧伤、 烫伤、 痤疮以及糖尿病人的烂脚 伤口, 尤其对糖尿病人的烂脚伤口有效。 由于采用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对受损皮肤照射, 激 发皮肤酶质内的卟啉释放一定量的单态活性氧, 促进细胞增殖, 刺激纤维细胞组织产生胶 原蛋白, 促进受损皮肤的愈合, 也抑制了细菌增殖, 不再需要酒精、 抗生素等其他药物辅助 伤口愈合, 同时, 蓝光无辐射作用, 防止了皮肤因辐射而病变。 用该受损修复仪修复损伤, 使 得。
25、创面一般三到四天痊愈, 六天左右完好如初, 不留疤痕 ; 使用单片机 51 控制发光二极管 53 的运作, 使得发光二极管 53 的亮度可根据按动开关 51 控制 ; 基于治疗头 4、 可调弯曲管 3 以及吸盘座 2 的设置, 整个受损皮肤修复仪体积小、 质量轻, 方便携带。 003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 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 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 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577153 U 6 1/1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7715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