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66752.1 (22)申请日 2016.05.20 (73)专利权人 智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南屯区文山里精科8 路36号 (72)发明人 江志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王玉双李岩 (51)Int.Cl. A61N 1/36(2006.01) A61H 39/00(2006.01) A61B 5/05(2006.01) A61N 2/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具双向诊疗装。
2、置的智能型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 设备, 其包含一电力供应单元、 一高压诊疗单元、 一输入显示单元、 一无线传输单元、 一程序安装 磁盘与一微处理器, 其中该电力供应单元为提供 各单元所需的电力, 该高压诊疗单元供进行诊疗 与电子针灸并回传一诊疗信号, 该输入显示单元 则输入操作指令并显示相关影像, 该无线传输单 元则供无线连接一云端数据库, 该程序安装磁盘 则载有一对应处理该诊疗信号的应用软件, 该微 处理器则处理相关运算作业, 据此, 本实用新型 让用户可以依据该应用软件的建议, 利用该输入 显示单元操控该高压诊疗单元进行诊疗, 而让使 用者可以正确进行诊。
3、疗, 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06275914 U 2017.06.27 CN 206275914 U 1.一种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智能型设备是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的任一 种, 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电力供应单元, 该电力供应单元系将一外部电源转换为所需的电压; 一高压诊疗单元, 该高压诊疗单元供进行诊疗与电子针灸并回传一诊疗讯号, 且该高 压诊疗单元具有一电子振荡发生器、 二输出端与一电极组, 该电子振荡发生器输入电压产 生一振荡的电流于该二输出端输出, 该电极组具有二输出点, 该二输出点分别与该二输出 端连接; 一输入显示单元, 该输入显。
4、示单元供输入操作指令并显示相关影像, 该输入显示单元 为触控屏幕且具有虚拟的一电源开关、 一增强按钮、 一减弱按钮与一时间设定按钮; 一无线传输单元, 该无线传输单元则供无线链接一云端数据库; 一程序安装磁盘, 该程序安装磁盘载有一对应处理该诊疗讯号且可在线更新的应用软 件, 该应用软件取得该诊疗讯号后, 再依据该诊疗讯号而提供一使用建议; 以及 一微处理器, 该微处理器处理相关运算作业, 并该微处理器链接该电力供应单元、 该高 压诊疗单元、 该输入显示单元、 该无线传输单元与该程序安装磁盘, 并依据该输入显示单元 输入的操作指令加以控制运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
5、备, 其特征在于,该外部电源为电 池与电源变压器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电力供应单元 更设有一稳压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输入显示单元 更包含虚拟的一诊测按钮与一治疗按钮, 该诊测按钮与该治疗按钮分别让该高压诊疗单元 提供特定的强度输出以分作诊测与治疗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电极组的二输 出点为导电棒及导电体贴片、 导电棒及导电耳廓贴片与至少二导电体贴片的组合中的任一 种, 且该导电棒前端为一由导电磁材制成的电极, 该电极的后面设有数个磁。
6、铁, 以藉由该磁 铁将该输出端输出的电流转化成磁波, 并导至该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特征在于,该电力供应单 元、 该高压诊疗单元、 该输入显示单元、 该微处理器、 该程序安装磁盘与该无线传输单元为 安装于一外壳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275914 U 2 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与智能型设备有关, 尤其有关于一种结合电子医疗装置的智能型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 其为人体各种脏器和器官对应于手及足部的穴道示意图, 其穴道感应反射区1, 为人体各部位的穴位, 如坐骨神经穴2。
7、、 感冒穴3.等等, 依据中医理 论, 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器官, 而用针灸刺激人体各部位的穴位, 可以对应治疗各种疾 病, 其已被证实, 并广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然而针灸为侵入性治疗的医疗行为, 没有医生执 照不可执行。 且针灸所使用的针头一般为多人重复使用, 虽然会经过消毒, 但倘若消毒不完 全, 或是存放时受到污染, 皆会导致感染, 换句话说, 在针灸的过程中, 其风险主要来自于消 毒过程不确实, 然而针灸又被认为是民俗疗法之一, 因此私自从事违法针灸的情况屡见不 鲜, 对于社会大众的健康产生相当大的妨碍。 0003 因此, 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M505940号专利, 其公开了一种具有高。
8、电压脉冲功能 的计算机周边装置连接器, 其连接器包含一外壳、 一高电压脉冲模块、 一计算机端连接接口 与一电极端连接接口, 其中该计算机端连接接口可以供连接一计算机, 该电极端连接接口 则供连接一具有一高电压脉冲电极的外围装置, 据此该高电压脉冲模块能够由计算机控制 其运作状态, 以令该外围装置的高电压脉冲电极输出高电压脉冲, 而作为电子针灸使用。 0004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 其可以是智能型设备如智能型手机、 平板计算机等等, 亦即可 以利用智能型手机控制该高电压脉冲电极输出高电压脉冲, 该高电压脉冲电极作为电子针 灸器使用, 以对人体各部位的穴位进行针灸, 其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智能型手机, 。
9、让操作接口 显示于智能型手机, 以达到方便、 节省收纳空间与携带空间的效果, 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 进行电子针灸, 同时没有卫生安全上的疑虑。 而电子针灸的操作与显示接口, 可结合显示于 该智能型手机的触控屏幕上, 其可于该智能型手机的触控屏幕上显示人体穴位的位置图与 针灸导引说明文字, 以让用户于该智能型手机上进行操控进行针灸。 0005 如上所述的装置, 结合如智能型手机的计算机, 即可利用高电压脉冲电极刺激人 体不同穴位产生电疗作用, 可作为随身携带型的电子针灸器, 但此现有的电子针灸器仅在 人体器官已发生病变时, 才作治疗, 为亡羊补牢作法, 非为自我保健的诊治, 且使用者非专 业人士。
10、, 通常无法判断正确应施予针灸的时间, 虽有人体穴位的位置图与针灸导引说明文 字可供参考, 但常常还是会有针灸时间不够或过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让智能型 设备结合双向诊疗装置, 同时利用智能型设备载有应用软件, 让用户可以依据该应用软件 的建议与指引, 通过双向诊疗装置进行双向进行诊疗, 有效提高针灸的效果。 0007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包含一电力供应单元、 一高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6275914 U 3 压诊疗单元、 一输入显示单元、 一无线传输单元、 一程序安装磁盘与。
11、一微处理器, 其中该电 力供应单元为将一外部电源转换为所需的电压, 以供给各单元所需的电力, 该输入显示单 元则供输入操作指令并显示相关影像, 该无线传输单元则供无线连接一云端数据库。 0008 该高压诊疗单元供进行诊疗与电子针灸并回传一诊疗信号, 该高压诊疗单元具有 一电子振荡发生器、 二输出端与一电极组, 该电子振荡发生器输入电压产生一振荡的电流 于该二输出端输出, 该电极组具有二输出点且分别与该二输出端连接。 0009 该微处理器则处理相关运算作业, 并该微处理器则用于连接该电力供应单元、 该 高压诊疗单元、 该输入显示单元、 该无线传输单元与该程序安装磁盘, 并依据该输入显示单 元输入。
12、的操作指令加以控制运作。 0010 又该程序安装磁盘载有一对应处理该诊疗信号且可在线更新的应用软件, 该应用 软件取得该诊疗信号后, 再依据该诊疗信号而提供一使用建议, 该使用者依据该使用建议, 利用该输入显示单元操控该高压诊疗单元进行诊疗。 0011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该外部电源为电池与电源变压器的任一 种。 0012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该电力供应单元更设有一稳压线路。 0013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该输入显示单元为触控屏幕且具有虚拟的 一电源开关、 一增强按钮、 一减弱按钮与一时间设定按钮。 0014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
13、其特征在于, 该输入显示单元更包含虚拟 的一诊测按钮与一治疗按钮, 该诊测按钮与该治疗按钮分别让该高压诊疗单元提供特定的 强度输出以分作诊测与治疗用。 0015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该电极组的二输出点为导电棒及导电体贴 片、 导电棒及导电耳廓贴片与至少二导电体贴片的组合中的任一种, 且该导电棒前端为一 由导电磁材制成的电极, 该电极的后面设有多个磁铁, 以藉由该磁铁将该输出端输出的电 流转化成磁波, 并导至该电极。 0016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该电力供应单元、 该高压诊疗单元、 该输入 显示单元、 该微处理器、 该程序安装磁盘与该无线传输单元为安装于一外壳内。。
14、 0017 上述的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智能型设备可以是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 机的任一种。 0018 据此, 使用者可以藉由该使用建议, 正确进行诊疗, 且该应用软件可以实时在线更 新, 随时因应最新的医疗新知而提供该使用建议, 让使用者以最新最正确的方式进行诊疗, 来取得最佳的诊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图1, 为手背的穴道感应反射区示意图。 0020 图2, 为脚底的穴道感应反射区示意图。 0021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方块图。 0022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外观图。 0023 图5, 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诊疗单元功能方块图。 0024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振荡发生。
15、器的电路图。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6275914 U 4 0025 图7, 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另一实施样态图。 0026 图8, 为本实用新型电极组的又一实施样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目的及功效, 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同, 兹列举一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0028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双向诊疗装置的智能型设备, 其中智 能型设备可以是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包含一电力供应单元10、 一高压诊疗单元20、 一输入显示单元30、 一微处理器40、 一程序安装磁盘50与一无线传输单 元60, 其中该。
16、电力供应单元10、 该高压诊疗单元20、 该输入显示单元30、 该微处理器40、 该程 序安装磁盘50与该无线传输单元60为安装于一外壳70内。 0029 该电力供应单元10将一外部电源11转换为所需的电压, 以供给各单元所需的电 力; 该输入显示单元30为供输入操作指令并显示相关影像供用户查看, 该无线传输单元60 则供无线连接一云端数据库81。 0030 该外部电源11为电池111与电源变压器112的任一种, 电池111可易于携带, 而电源 变压器112则可提供持久的电力供应, 该外壳70具有一电源插孔113并与一电源插头114电 性连接, 以藉该电源插头114与一市电插头115的电源线1。
17、16从市电插座(图未示)取得电力, 且为了保护电路的安全, 该电力供应单元10更可设有一稳压线路12, 以提供平稳的电压供 应。 0031 请再一并参阅图5与图6所示, 该高压诊疗单元20具有一电子振荡发生器21、 二输 出端22与一电极组23, 该电子振荡发生器21输入电压产生一振荡的电流于该二输出端22输 出, 其利用电池111产生电源或藉由电源变压器112将交流电改变成直流产生电源, 再经一 切换电源的开关S1, 及一发光二极管L1以显示内部是否正常运作, 并经由多个电阻R1、 R2、 可变电阻R3、 R4、 电容C1、 C2、 C3、 C4及一晶体管V1与变压器T1, 将电压经该电子振。
18、荡发生器 21产生一振荡的电流于二输出端22输出。 0032 该电极组23具有二输出点236且可为导电棒231及导电体贴片232的组合并分别与 该二输出端22连接, 该二输出端22藉外壳70上的一输出孔221以及一连接头223、 一Y字连接 线222而与该导电棒231及该导电体贴片232连接, 而该导电棒231前端为一由导电磁材制成 的电极233, 该电极233的后面设有多个磁铁234, 以藉由该磁铁234将该输出端22输出的电 流转化成磁波, 并导至该电极233, 以由该导电棒231前端输出。 0033 又请再参阅图7与图8所示, 该电极组23的二输出点236亦可为导电棒231及导电耳 廓贴。
19、片235的组合, 其同样分别与该二输出端22连接, 该导电耳廓贴片235可供佩带在人体 的耳朵上, 或者该电极组23的二输出点236也可为至少二(2到4个为最佳)导电体贴片232的 组合, 其同样分别与该二输出端22连接, 该导电体贴片232供贴附在人体上。 0034 此外该输入显示单元30一般为使用触控屏幕, 且具有虚拟的一电源开关31、 一增 强按钮32、 一减弱按钮33与一时间设定按钮34, 可以控制该高压诊疗单元20的运作, 又该输 入显示单元30更可包含虚拟的一诊测按钮35与一治疗按钮36, 该诊测按钮35与该治疗按钮 36分别让该高压诊疗单元20提供特定的强度输出以分作诊测与治疗用。
20、, 使用者可藉按压的 方式切换使用, 使用者可先用诊测的方式了解何处需要治疗, 再切换为治疗模式进行治疗。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6275914 U 5 0035 该微处理器40则处理相关运算作业, 并用于连接该电力供应单元10、 该高压诊疗 单元20、 该输入显示单元30、 该程序安装磁盘50与该无线传输单元60, 该微处理器40为整个 系统的运算核心, 该微处理器40依据该输入显示单元30输入的操作指令加以控制不同单元 的运作, 以满足使用者个别化的需求。 0036 又该无线传输单元60可以无线连接一云端数据库81, 该云端数据库81可以储存诊 疗与治疗的信息, 该无线传输单元。
21、60可以将诊疗与治疗的信息上传至该云端数据库81, 可 以通过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监控, 一旦发现有健康恶化的疑虑时, 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使用 者, 至医疗场所作进一步的检查, 其可随时监控使用者的健康条件。 0037 该无线传输单元60可以为WIFI、 蓝牙等等的无线通信元件, 并该程序安装磁盘50 载有一对应处理该诊疗信号且可在线更新的应用软件, 该应用软件取得该诊疗信号后, 再 依据该诊疗信号而提供一使用建议, 该使用者依据该使用建议, 利用该输入显示单元30操 控该高压诊疗单元20进行诊疗,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软件为安装于该程序安装磁盘50, 因此其随时可以进行更新而保持最新版的状态, 。
22、因此使用者所接收到的该使用建议, 是最 新且最正确的, 又本实用新型利用诊测的方式, 除了可以了解何处需要治疗之外, 其通过该 应用软件的处理, 更可以依据使用者过往的病史、 身体条件, 来提供该使用建议, 该使用建 议为参考诊测的结果与使用者过往的病史、 身体条件而作出的, 因此用户切换为治疗模式 进行治疗时, 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038 如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使用者藉由该使用建议, 正确进行诊疗, 且产生该使 用建议的该应用软件为安装于该智能型手机上, 因此该应用软件可以实时在线更新, 可随 时因应最新的医疗新知而提供该使用建议, 让使用者以最新最正确的方式进行诊疗, 来取 。
23、得最佳的诊疗效果。 0039 综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来限定本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 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为本新型的技术范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6275914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7 CN 206275914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8 CN 206275914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9 CN 206275914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0 CN 206275914 U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1 CN 206275914 U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2 CN 206275914 U 12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3 CN 206275914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