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光波用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光波用药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40582.5 (22)申请日 2014.10.30 A61N 5/06(2006.01) A61M 37/00(2006.01) H05K 7/20(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 司 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 五一西路 6 号翠湖新城 C3 栋 2 单元 1 层 C3-2-102 号房 (72)发明人 李廷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79 代理人 王正茂 (54) 实用新型名称 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
2、了一种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包括 : 壳体, 其包括 : 一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罩 体 ; 以及一后端设置有开口且前端与所述罩体的 后端连接的底座 ; 灯体, 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前 部, 所述底座的前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 述灯体对应的第一通风孔 ; 散热风扇, 其设置于 所述底座的后部 ; 以及温度传感器, 其设置于所 述罩体的前部, 以检测所述罩体的前部的温度 ; 且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散热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 灯体照射需要用药的皮肤, 光波能与细胞分子共 振, 且由温度传感器检测罩体的温度, 以控制灯体 照射的强弱, 以产生适当的热能, 促进皮肤的毛 孔、 腺体和毛细血管等的扩张, 使皮肤能。
3、够充分吸 收药物, 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196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 CN 204219623 U 1/1 页 2 1.一种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壳体, 其包括 : 一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罩体 ; 以及一后端设置有开口且前端与所述罩体 的后端连接的底座 ; 灯体, 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前部, 所述底座的前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灯体 对应的第一通。
4、风孔 ; 散热风扇, 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后部 ; 以及 温度传感器, 其设置于所述罩体的前部, 以检测所述罩体的前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及底座的材质为 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前后 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散热支架, 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散热支架的前部, 且该散热支架的前 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对应的第二通风孔 ; 所述散热风扇与该散热支 架的后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支架的材质为铝 材。 5.。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 二通风孔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 3-5 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支架 的前端与所述罩体的后端之间设置有一第一隔热垫圈, 且所述散热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散热 风扇之间设置有一第二隔热垫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19623 U 2 1/3 页 3 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皮肤病、 跌打损伤、 风湿病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常需要把药膏、 药液或药粉 等药物涂抹于病者的皮肤,。
6、 通常是先把药物放到皮肤上, 通过手指旋转涂抹均匀, 然后药物 经过透皮吸收而起到治疗作用, 在透皮吸收过程中, 除了药物的自身特性对皮肤吸收药物 的程度产生影响之外, 皮肤的毛孔、 腺体及血管等的扩张程度也会对对皮肤吸收药物的程 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通过手指涂抹药物对皮肤的毛孔、 腺体和毛细血管等的扩张所起的 作用有限, 不能使皮肤充分吸收药物, 从而削弱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0003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 而 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7、一种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从而克服手指涂抹药物导致 皮肤不能充分吸收药物而削弱药物的治疗作用的缺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光波用药装置, 其中, 包括 : 壳体, 其 包括 : 一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罩体 ; 以及一后端设置有开口且前端与所述罩体的后端连接的 底座 ; 灯体, 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前部, 所述底座的前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灯体 对应的第一通风孔 ; 散热风扇, 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后部 ; 以及温度传感器, 其设置于所述 罩体的前部, 以检测所述罩体的前部的温度。 0006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罩体及底座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00。
8、07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散热支 架, 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散热支架的前部, 且该散热支架的前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 所述第一通风孔对应的第二通风孔 ; 所述散热风扇与该散热支架的后端连接。 0008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散热支架的材质为铝材。 0009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相互错开。 0010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散热支架的前端与所述罩体的后端之间设置有一 第一隔热垫圈, 且所述散热支架的后端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一第二隔热垫圈。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
9、效果 : 0012 1、 在对皮肤用药前后, 通过本实用新型对需要用药的皮肤进行照射, 以通过光波 与细胞分子共振, 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罩体前部的温度, 以调整灯体照射的强弱, 在 合适的热能作用下, 可以促使毛孔、 腺体和毛细血管等充分扩张, 从而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 收, 保证药物的疗效。 0013 2、 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和底座由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制作而成, 方便对照射过程进 说 明 书 CN 204219623 U 3 2/3 页 4 行观察和控制。 0014 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铝质的散热支架, 且第二通风孔与第一通风孔相互错开设 置, 能够增加底座内部的散热效果。 0015 4。
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隔热垫圈和第二隔热垫 圈, 可以有效防止散热支架的热量直接散发到罩体和散热风扇上。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自动光波用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2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 1 的 A-A 向结构示意图。 0018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 0019 1- 壳体, 11- 罩体, 111- 温度传感器安装孔, 12- 底座, 121- 第一通风孔, 13- 散热 支架, 131- 第二通风孔, 132- 第一隔热垫圈, 133- 第二隔热垫圈 ; 2- 灯体 ; 3- 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 对。
1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但应当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1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 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 术语 “包括” 或其变 换如 “包含” 或 “包括有” 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 而并未排除其它 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2 如图1至图2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实施例为 : 一种自动光波 用药装置, 其包括 : 壳体 1、 灯体 2、 散热风扇 3 以及温度传感器, 其中 : 0023 如图 1 所示, 壳体 1 包括 : 罩体 11 以及底座 12, 罩体 11 的前端设置有开口, 以用。
12、 于扣合在人体需要用药的皮肤上, 该罩体 11 呈喇叭状, 其前端为开口较大的一端。底座 12 呈圆筒状, 其后端设置有开口, 且底座 12 的前端与罩体 11 的后端连接, 优选地, 底座 12 与 罩体 11 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 以方便观察, 且底座 12 与罩体 11 一体成型以形成 壳体 1。 0024 灯体2设置于底座12的前部, 灯体2的灯罩开口朝向罩体11, 其灯光向罩体11内 照射, 灯体 2 为光照强度可调的 LED 灯等。底座 12 的前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该灯体 2 对应的第一通风孔 121 ; 且底座 12 的后部设置有散热风扇 3, 启动散热风扇 3 后。
13、, 空气能 够从第一通风孔 121 进入, 再由底座 12 的后端离开, 通过形成空气流来对灯体 2 进行散热, 防止底座 12 和罩体 11 的温度过高而不方便使用。优选地, 底座 12 内设置有一前后两端均 设置有开口的散热支架 13, 散热支架 13 由铝材等轻便的导热材料制作而成, 灯体 2 设置于 散热支架 13 的前部, 且该散热支架 13 的前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通风孔 121 对 应的第二通风孔131, 且第二通风孔131与灯体2对应, 散热风扇3与该散热支架13的后端 连接, 散热支架 13 能够快速吸收灯体 2 产生的热量, 并通过散热风扇 3 产生的气流带走散 热。
14、支架 13 吸收的热量。进一步优选地, 如图 2 所示, 第一通风孔 121 与第二通风孔 131 相 互错开, 当空气从第一通风孔 121 进入到, 空气沿着散热支架 13 与第一通风孔 121 相对的 壁面流动到两侧的第二通风孔 131, 再由第二通风孔 131 进入到散热支架 13 的内部, 这样 增加了空气与散热支架 13 的壁面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从而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优选 说 明 书 CN 204219623 U 4 3/3 页 5 地, 散热支架 13 的前端与罩体 11 的后端之间设置有一由隔热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隔热垫 圈 132, 且散热支架 13 的后端与散热风扇 3。
15、 之间设置有一由隔热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二隔热 垫圈 133。第一隔热垫圈 132 和第二隔热垫圈 133 可以有效地防止散热支架 13 的热量直接 散发到罩体 11 和散热风扇 3 上, 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且第一隔热垫圈 132 还能够避免对罩 体 11 的散热过快, 使罩体 11 产生的热能不足, 且不利于控制罩体 11 的前部的温度。 0025 罩体 11 的前部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孔 111, 其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 由于罩 体 11 的前端用于扣合在皮肤上, 故其前部的温度反映了作用于皮肤上的热能情况。由于不 同的病情、 药物和人体状况等需要采用不同的热能作用于皮肤, 控制系统能够根。
16、据温度传 感器反馈的罩体 11 的前部的温度来调整灯体 2 的照射强弱, 以调整罩体 11 的前部的温度 达到合适的范围, 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对用药皮肤进行照射并产生合适的热能, 满足用药要 求。故温度传感器可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0026 使用时, 在对皮肤进行用药前, 可以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罩体 11 扣在需要用药的 皮肤上, 控制系统开启灯体2及散热风扇3, 通过灯体2照射一段时间, 使光波与细胞分子的 共振, 且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调整灯体 2 照射的强弱, 以保持产生合适的 热能, 使皮肤的毛孔、 腺体及毛细细管等的扩张, 然后再向皮肤放上药物, 并在放上药物后 再。
17、次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药部位进行照射, 从而增强和加快药物的渗透, 使皮肤能及时并 充分地吸收药物, 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在散热风扇 3 和散热支架 13 的散热作用下, 底座 12 的温度处于较低的范围, 以便于使用。由于罩体 11 和底座 12 为透明玻璃, 在照射过程中还 可以实时观察药物吸收的情况, 以便于控制照射的时间和照射部位等。且灯体 2 和散热风 扇 3 可采用在安全电压范围内的电源进行供电, 从而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0027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 这些 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并且很显然, 根据上述教导, 可以进行 很多改变和变化。 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 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 式所限定。 说 明 书 CN 204219623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1962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