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皮肤护理的手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动皮肤护理的手持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80005090.1 (22)申请日 2014.01.1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079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0.28 (30)优先权数据 202013000390.1 2013.01.16 DE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5.07.16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4/000114 2014.01.16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4/111260 EN 20。
2、14.07.24 (73)专利权人 瑞士SPA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香港德辅道中288号 (72)发明人 B.吉梅利J.N.小多伊尔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李晨谭祐祥 (51)Int.Cl. A61N 1/3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333697 A,2002.01.30, CN 101790443 A,2010.07.28, WO 2005/087308 A1,2005.09.22, GB 2390022 A,2003.12.31, WO 01/03638 A1,2001.01.18, 审查员 杨林靖 (54)发明名。
3、称 用于电动皮肤护理的手持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皮肤护理的手 持装置, 其中, 经由电极 (3) 将电流引入皮肤中, 从而使来自先前涂敷在皮肤上的面霜的活性成 分可以更好地渗入皮肤中。 所述装置设有充电电 路和可再充电池 (73) , 所述可再充电池 (73) 容置 在位于所述装置底部的隔间 (72) 中。 该隔间 (72) 被隔间盖 (77) 覆盖, 连接器插座 (82) 设置在所述 隔间盖 (77) , 所述连接器插座 (82) 可以与用于给 所述电池 (73) 充电的外部电源连接。 在所述隔间 盖 (77) 之上设置有壳体盖 (75) 。 所述壳体盖 (75) 与所。
4、述装置壳体的外轮廓齐平。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5007979 B 2016.12.07 CN 105007979 B 1.一种用于电动皮肤护理的手持装置, 其包括: 第一电极 (7) , 当所述装置被保持在用户的手中以便使用时, 所述第一电极 (7) 与手接 触, 第二电极 (3) , 所述第二电极 (3) 能够放置在待护理的皮肤的区域上, 电池, 在所述装置运行期间, 所述电池的极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隔室 (72) , 其用于容纳所述电池, 由此, 所述隔室被壳状壳体盖 (75) 所覆盖, 其外侧形 成所述装置壳体的外部区域的一部分,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电池为可再充电池 (73) , 设置有充电电路, 所述隔室 (72) 被可移除式隔室盖 (77) 覆盖, 其内侧指向在所述隔室中的所述电池 (73) , 并且在其外侧上布置有具有至少两个极的连接器插座, 并且 所述隔室盖 (77) 位于所述壳体盖 (75) 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插座是根据USB标准的连接器插 座 (82) 。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室 (72) 的上端由周向腹板 (74) 形 成; 所述壳体盖 (75) 在其内侧上具有与所述腹板 (74) 相同轮廓的周向对置腹板 (76) , 由此, 所述对置腹板 。
6、(76) 在其外侧上包围所述腹板 (74) ; 并且所述隔室盖 (77) 布置在所述对置腹 板 (76) 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室盖 (77) 邻接所述壳体盖 (75) 的内 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室盖 (77) 具有与所述腹板 (74) 的内轮 廓相对应的外轮廓, 从而使所述隔室盖 (77) 位于所述隔室 (72) 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室盖 (77) 在其外侧上形成连接器 外壳 (79) , 所述连接器外壳 (79) 朝着所述隔室盖 (77) 的下侧打开并且在其一个侧壁中具有 外壳。
7、开口 (80) ; 并且在所述连接器外壳 (79) 中插入具有所述连接器插座 (82) 的连接器板 (81) , 由此, 用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外壳开口 (80) 的前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电路能够布置在所述连接器板 (81) 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具有用户操作的开关装置, 所述开 关装置实现了电源与第一电极 (7) 和第二电极 (3) 的电性连接并且其布置在所述装置内部 的主板上; 并且所述充电电路布置在所述主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置中, 在所述第二电极 (3) 的附近。
8、布置有振动器, 由此, 以可开关的方式将所 述振动器的驱动器连接至所述电池; 设置有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二电极 (3) 的电流的装置, 设置有将所述振动器的所述驱动器连接至所述电池 (73) 的开关, 以及 设置有用于所述开关的控制装置, 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设计为使所述开关仅在电流流 经所述第二电极 (3) 时闭合。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007979 B 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设计为晶体管 (91) 。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007979 B 3 用于电动皮肤护理的手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皮肤。
9、护理的手持装置, 其包括: 0002 第一外电极, 当用户手持装置使用时, 第一外电极与该手接触, 0003 第二外电极, 第二外电极可以放置在待护理的皮肤部位上, 0004 电池, 在装置运行期间, 电池的极被电性连接至电极, 0005 用于容纳电池的隔室, 由此, 隔室被壳状壳体盖覆盖, 其外侧形成装置壳体的外部 面积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0006 在WO2005/087308A1中描述了一种这种类型的装置。 为了使用该装置, 用户拿起 该装置并且将用作第二电极的封盖放置在待护理的皮肤部位上。 通过第一电极产生与手的 导电接触, 以及通过第二电极产生与待护理的皮肤部位的导电接触。 由于两个。
10、电极分别连 接至电能源的一极, 所以产生了电路, 该电路包括用户的身体, 其中, 正或负电流从封盖流 入待护理的皮肤部位, 这取决于极性。 0007 由于通过电流将护理面霜的活性成分传到皮肤中, 以及, 在极性相反时, 将污垢从 皮肤传到清洁面霜, 所以这可以用于提高护理面霜和清洁面霜的功效。 0008 已知的装置是电池供电的。 一般而言, 所使用的电池不具有非常高的容量, 这是因 为容量更大的电池会增加装置的重量, 这意味着, 当使用该装置时, 会给用户增加额外的负 重。 0009 基本上, 为这类装置提供可再充电池并且提供给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器是已知 的。 然而, 这类电池充电器常常遗失,。
11、 导致在用户需要时不能随手取用。 发明内容 0010 因此, 本发明以改变已知的装置使其总是可用的目标为基础, 由此, 使得在使用装 置时不会失去舒适感。 0011 为了解决该问题, 本发明提出: 0012 电池为可再充电池, 0013 设置有充电电路, 0014 用于容纳电池的隔室被可移除式隔室盖覆盖, 隔室盖的内侧指向在隔室中的电 池, 并且在隔室盖的外侧上布置有具有至少两个极的连接器插座, 以及 0015 隔室盖位于壳体盖内。 0016 通过使用所提及的方式, 实现的是效果是, 可以通过经由连接器插座将电池连接 至电源来给电池充电, 由此, 内置式充电电路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 为此, 移。
12、除壳体盖, 从 而, 暴露出连接器插座, 用于将其与充电电缆连接。 0017 允许电流供应的连接器插座是根据USB标准的连接器插座。 这尤其常用于计算机 领域。 因此, 可以经由USB电缆容易地将装置连接至计算机以给电池充电。 说明书 1/4 页 4 CN 105007979 B 4 0018 为了使电池免于潮湿并且仍然为了容易触及连接器插座, 本发明提出: 隔室的上 端由周向腹板形成; 壳体盖在其内侧具有与腹板相同轮廓的周向对置腹板, 由此, 对置腹板 在其外侧上包围腹板; 以及隔室盖布置在对置腹板内部。 0019 此外, 旨在使用隔室盖将电池也固定在隔室中。 为此, 本发明提出: 隔室盖与。
13、壳体 盖的内侧邻接。 0020 如果隔室盖具有与腹板的内轮廓相对应的外轮廓, 从而使得隔室盖位于隔室内 部, 那么实现了尤其简单的布置。 0021 如果隔室盖在其外侧上形成连接器外壳, 该连接器外壳朝着隔室盖的下侧打开并 且在其一个侧壁中具有外壳开口; 在连接器外壳中插入具有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板, 由此, 用于连接器的开口位于外壳开口的前方, 那么按照节省空间的方式将两极连接器插座或 USB连接器插座分别容纳。 0022 充电电路可以布置在连接器板上。 0023 该装置具有用户操作的开关装置, 开关装置实现了电源与电极的电气连接并且布 置在装置内部的主板上。 因此, 作为替代实施方式, 也可以。
14、将充电电路容纳在主板上。 0024 为了将电池充电间隔保持得尽可能长, 必须确保将装置的功耗最小化到最大可能 的程度。 如果装置包括使放置在待护理的皮肤部位上的第二电极振动的振动器, 那么这尤 其紧要。 0025 为了将在第二电极附近布置有振动器的该装置的功耗最小化, 本发明提出: 0026 以可开关的方式将振动器的驱动器连接至电池, 0027 并且提供了: 0028 用于检测流经第二电极的电流的装置, 0029 将振动器的驱动器连接至电池的开关, 以及 0030 用于开关的控制装置, 其中, 控制装置设计为使开关仅在电流流经第二电极时闭 合。 0031 换言之, 只有将第二电极放置到待护理的。
15、皮肤部位上并且电流经由第二电极流经 皮肤时, 振动器才接通。 该电流的流动由控制装置检测和使用, 以启动该开关。 0032 该装置可以电子地实现。 这意味着, 开关设计为晶体管。 0033 所描述的用于振动器的驱动器的开关操作的特征也可以与不具有用于加载电池 的构件的装置一起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 电池按照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方式容纳。 因此, 用于 振动器的驱动器的开关操作的特征形成独立的变型例。 附图说明 0034 在下文中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阐释。 0035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两个透视图 (前透视图和侧透视图) , 该装置包括 手持基座和具有平台的待铺设在待护理。
16、皮肤上的封盖; 0036 图2示出了穿过装置的电池隔室、 隔室盖、 以及位于隔室盖上方的壳体盖的截面 图; 0037 图3示出了穿过用于具有USB连接器插座的隔室的隔室盖的截面图; 以及 0038 图4示出了用于控制振动器驱动器的电路。 说明书 2/4 页 5 CN 105007979 B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首先参照图1。 如图1中的两个视图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几乎与手掌一样大并 且具有平坦的矩形设计。 该装置包括基座2和适配在基座上的封盖, 该封盖用作与皮肤接触 的第二电极3。 用于容纳电池的隔室4 (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作操作装置1的能量源) 位 于基座2的下短端。 00。
17、40 可交换封盖3适配在基座2的相对的上短端上, 该端比下端更窄。 用于选择护理项 目的按钮5布置在基座2的前侧, 所选的护理项目显示在定位于基座上方的显示器6上。 具有 大表面面积的第一电极7位于后侧上, 并且在该第一电极上方是用于致动卡头的按键8, 通 过该卡头将封盖3保持在基座2上。 0041 两个舌片10、 11形成在封盖3的上边缘上并且共同形成平台13, 该平台13倾斜至封 盖3的基座12。 平台13的上面形成可以放置在皮肤上并且设有肋14的连续表面。 0042 如图2所示, 装置1的壳体包括两个半壳70、 71, 这两个半壳70、 71放在一起形成封 闭的壳体, 其中, 所述壳体的。
18、底部区域基本上由半壳70中的一个的边缘部分形成。 在该边缘 处, 提供了至隔室72的通道, 可再充电池73插入在该隔室72中。 隔室72由在半壳70的边缘部 分上的周向腹板74形成。 在隔室72中, 电池73并排放置并且彼此反平行。 0043 半壳形状的壳体盖75覆盖住隔室72。 为此, 所述壳体盖75在其内侧上还包括周向 对置腹板76, 该对置腹板76被固定到在半壳70上的腹板74上。 在该布置中, 壳体盖75的外轮 廓的形状设计为形成至半壳70、 71的外轮廓的平滑过渡。 0044 在隔室72自身中, 也设置有隔室盖77, 该隔室盖77靠在电池73上, 为此, 隔室盖在 其内侧上包括槽状压。
19、痕78并且在其外侧上包括形成连接器外壳79的凹槽。 连接器外壳79靠 在壳体盖75的内侧上, 从而, 按照这种方式, 当壳体盖75连同其对置腹板76被固定到周向腹 板74上时, 在电池73上施加保持力。 0045 如从图3可见, 连接器外壳79是中空的并且朝着隔室盖77的下侧打开。 在连接器外 壳79的壁上, 存在外壳开口80。 具有USB连接器插座82的连接器板 (81) 插在连接器外壳79 中, 从而使得, 用于连接器的开口位于外壳开口80的前方。 连接器板81或在连接器板81上的 连接器插座82经由电缆83与电池73或与基座2中的主板 (此处未示出) 连接, 在其上布置有 用于装置1的控。
20、制电路。 0046 电缆83具有足够的长度, 从而使得, 当为了给电池充电, 经由USB电缆将可再充电 池与电源连接时, 可以移除隔室盖77以便插入并且重新放置可再充电池73并且还用于到达 连接器外壳79, 该电源例如是在计算机或膝上性计算机中。 USB标准即是不仅仅允许传送数 据流, 而且还允许传送高达100mA的电流 (根据新的USB-3规范, 也传送高达900mA的速 率) , 与USB连接器连接的特定装置的电力供应的电压为5V。 0047 如果可能, 充电电路可以布置在连接器板上, 但是其也可以布置在主板上。 0048 如果, 除了向电极供应电力之外, 该装置还具有使待放置在皮肤上的第。
21、二电极3 (封盖) 振动的振动器, 那么可再充电池尤其有利。 0049 为了减少装置的功耗, 设置有如图4所示的电子电路, 利用该电子电路, 只有电流 经由第二电极3时, 振动器的驱动器才接通。 0050 如从图4可得知, 振动器的驱动器90与晶体管91的集电极/发射极/路径串联连接。 说明书 3/4 页 6 CN 105007979 B 6 向晶体管91的基极92施加控制电压。 如果该控制电压存在, 那么晶体管接通, 因此, 电流流 经该驱动器。 如果在基极92处不存在电压, 那么晶体管91阻断, 因此驱动器90断开。 0051 在基极92处的开关电压由控制电路供应, 该控制电路通过检测器检。
22、测电流是否流 至第二电极。 0052 这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 例如, 在第二电极的电流环路中放置电阻器, 由此, 使用在该电阻器处的电压降来生成用于晶体管91的基极92的电压信号。 0053 附图标记列表 0054 1装置 0055 2基座 0056 3第二电极/封盖 0057 4隔室 0058 5按钮 0059 6显示器 0060 7第一电极 0061 8按键 0062 10舌片 0063 11舌片 0064 12封盖的基座 0065 13平台 0066 14肋 0067 70半壳 0068 71半壳 0069 72隔室 0070 73电池 0071 74腹板 0072 75壳体盖 0073 76对置腹板 0074 77隔室盖 0075 78压痕 0076 79连接器外壳 0077 80外壳开口 0078 81插座板 0079 82连接器插座 0080 83电缆 0081 90驱动器 0082 91晶体管 0083 92基极 说明书 4/4 页 7 CN 105007979 B 7 图 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105007979 B 8 图 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105007979 B 9 图 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105007979 B 10 图 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105007979 B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