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288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03 CN 203802884 U (21)申请号 201420190326.0 (22)申请日 2014.04.18 A61M 5/142(2006.01) A61M 5/36(2006.01) (73)专利权人 俞卫中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 二段 5 号东院 29 栋 2 单元 9 号 (72)发明人 俞文锴 俞卫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18 代理人 袁英 (54) 实用新型名称 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 泵 (57。
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 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 取药针头 (1) 与储药 囊 (2) 的入口之间通过输注管 A(5) 连接, 储药囊 (2) 的出口连接输注管 B(6) , 针管 (3) 通过针座 (4) 固定安装于输注管 B(6) 的末端 ; 针座 (4) 的 侧边设置有排气管 (7) , 排气管 (7) 与输注管 B (6) 连通, 所述排气管 (7) 的末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 的管帽 (8)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排气管快速排 出输液管内空气, 使用方便、 快捷且安全 ; 管帽与 排气管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提高了管帽与排 气管之间的气密性, 可避免空气倒吸进入。
3、排气管 ; 针座与输注管的接触处也设置有密封圈, 可避免 空气倒吸进入输注管, 同时也可避免药液渗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02884 U CN 203802884 U 1/1 页 2 1. 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取药针头 (1) 、 储药囊 (2) 和输注针头, 输注针头由针管 (3) 和针座 (4) 组成, 取药针头 (1) 与储药囊 (2) 的 入口之间通过输注。
4、管 A(5) 连接, 储药囊 (2) 的出口连接输注管 B(6) , 针管 (3) 通过针座 (4) 固定安装于输注管 B(6) 的末端 ; 所述针座 (4) 的侧边设置有排气管 (7) , 排气管 (7) 与输注管 B(6) 连通, 所述排气管 (7) 的末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管帽 (8)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管帽 (8) 与排气管 (7) 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A(9)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针座 (4) 与输注管 B(6) 末端。
5、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B(1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02884 U 2 1/2 页 3 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 空气的输注泵。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式输注泵对减轻术后病人及其他疼痛病人的剧痛, 提升生活品质, 起到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对智能型输液泵的研制较早, 如日 本、 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上世纪 80 年代末就对输液泵进行了研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是 国外产品, 类型多样且性能较好, 如日本JMS株式会社的OT-601型输。
6、液泵 (控制精度为10%) 和 SP-500 型注射泵, 美国 IMED 公司 Gemini PC-2TX 型输液泵可实现四路控制, 还有德国贝 朗 (B.BRAUN) 公司的 Multifuse 型、 Perfusor Compact 型 (控制精度可达到 2%) 、 Infusomat P 型和 Infusomat fmS 型, 型号众多, 以色列也有相应的产品。国内在 90 年代中期开始研究 输液泵的研制, 起步较晚。尽管市场上也有一些国产输液泵, 如深圳康福特公司、 北京科力 丰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 ZNB 系列输液泵产品。但从总体说来, 国产输液泵种类较少, 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7、。 000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初次使用输注泵时输液管内都是空气, 必须将输液管内的空 气全部排出才能开始输液。传统的输注泵只能通过输注针头排出空气, 一旦输注针头扎进 患者体内就无法再排出输液管内的空气了, 除非拔出输注针头, 排出空气后再重新扎针, 这 将引起患者的巨大反感和抵触心理, 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输注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在输注针头处设置排气 管, 即使输注针头已扎入患者体内, 仍然可以通过排气管快速排出输液管内空气, 使用方 便、 快捷且安全的输注泵。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的 : 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 内空气的输注泵, 它包括取药针头、 储药囊和输注针头, 输注针头由针管和针座组成, 取药 针头与储药囊的入口之间通过输注管 A 连接, 储药囊的出口连接输注管 B, 针管通过针座固 定安装于输注管 B 的末端 ; 0006 所述针座的侧边设置有排气管, 排气管与输注管 B 连通, 所述排气管的末端设置 有与其相配合的管帽。 0007 所述的管帽与排气管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A。 0008 所述的针座与输注管 B 末端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B。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10 (1) 在输注针头的针座上设置了排气管, 即使输注针头已扎入患者体内。
9、, 仍然可以 通过排气管快速排出输液管内空气, 使用方便、 快捷且安全 ; 0011 (2) 管帽与排气管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提高了管帽与排气管之间的气密性, 可 说 明 书 CN 203802884 U 3 2/2 页 4 避免空气在排气管内的负压作用下倒吸进入排气管 ; 0012 (3) 针座与输注管的接触处也设置有密封圈, 提高了针座与输注管之间的气密性, 可避免空气在输注管内的负压作用下倒吸进入输注管, 同时也可避免药液渗漏。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中, 1- 取药针头, 2- 储。
10、药囊, 3- 针管, 4- 针座, 5- 输注管 A, 6- 输注管 B, 7- 排气 管, 8- 管帽, 9- 密封圈 A, 10- 密封圈 B。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7 如图 1 所示, 能够在输液前快速排空输液管内空气的输注泵, 它包括取药针头 1、 储药囊 2 和输注针头, 输注针头由针管 3 和针座 4 组成, 取药针头 1 与储药囊 2 的入口之间 通过输注管 A5 连接, 储药囊 2 的出口连接输注管 B6, 针管 3 通过针座 4 固定安装于输注管 B6 的末端 ; 0018。
11、 所述针座4的侧边设置有排气管7, 排气管7与输注管B6连通, 所述排气管7的末 端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管帽 8。 0019 如图 2 所示, 所述的管帽 8 与排气管 7 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A9。针座 4 与输注 管 B6 末端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B10。 00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 所披露的形式, 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 修改和环境, 并 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 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802884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0288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