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5304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1315.1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号:

CN101735085A

公开日:

2010.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C 229/22登记生效日:2016112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试四化学品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401号变更后权利人: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华通路200号1幢|||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7C 229/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变更后: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401号变更后: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40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229/22申请日:20091217|||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29/22; C07C227/34; C07C227/30

主分类号:

C07C229/22

申请人:

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

发明人:

廖本仁; 安国成; 顾慧娟; 钱柯君

地址:

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真北路4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代理人:

费开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以DL-丝氨酸为原料,在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与甲醇酯化得到DL-丝氨酸甲酯,DL-丝氨酸甲酯与拆分剂L-DBTA在消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得到的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用盐酸解离,水解,获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D-丝氨酸。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发明的消旋催化剂,实现了L-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动态连续转化为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理论转换率接近100%,大大提高了拆分收率,降低了操作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DL-丝氨酸甲酯: DL-丝氨酸、无水甲醇与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在20-70℃的温度下,反应1-4小时,过滤得到的固相物用氨水调节pH=8,乙酸乙酯萃取,蒸除溶剂后得到DL-丝氨酸甲酯; (2)制备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 步骤(1)得到的DL-丝氨酸甲酯、溶剂甲醇、消旋催化剂在35-65℃的温度下,在1-3小时内滴入拆分剂L-DBTA,反应0.5-3小时,反应液经冷却,过滤,干燥,得到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结晶; (3)制备D-丝氨酸: 步骤(2)得到的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与盐酸在室温下反应10-30分钟,反应液过滤,滤液与盐酸在60-100℃下水解反应0.5-4小时,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D-丝氨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旋催化剂为2-醛基吡啶、3-醛基吡啶、4-醛基吡啶、2-溴-4-醛基吡啶、2-溴-5-醛基吡啶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旋催化剂优选为4-醛基吡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DL-丝氨酸与无水甲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4-8g/ml,DL-丝氨酸与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的重量比为1∶2-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DL-丝氨酸甲酯与溶剂甲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2-8g/ml,DL-丝氨酸甲酯∶消旋催化剂∶拆分剂L-DBTA的摩尔比为1∶0.01-0.1∶0.5。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L-DBTA甲醇溶液进行滴加,L-DBTA与甲醇溶剂按照重量体积比1∶2-5g/ml配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6-12。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D-丝氨酸包括如下步骤:反应产物除水,加入乙醇溶剂,三乙胺调节pH=7,过滤,析出物用乙醇淋洗,干燥后得到D-丝氨酸白色结晶。

说明书


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消旋催化剂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D-丝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应用于生化试剂制备组织培养基,医药上用作氨基酸类营养药等。其结构式如下:

    现有文献《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7,29(2):40-41报道了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吴刘洋等“以DL-丝氨酸为原料制备D-丝氨酸的新方法”,以DL-丝氨酸为原料,经酯化、拆分和水解制备得到D-丝氨酸的方法,即在拆分剂L-2,3-二苯甲酰酒石酸(L-DBTA)地作用下拆分DL-丝氨酸甲酯,得到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然后经盐酸解离和水解获得D-丝氨酸。但这一经典拆分方法,只能拆分DL-丝氨酸甲酯中半量的D-型物,相对DL-丝氨酸甲酯而言,拆分收率仅为48.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即采用消旋催化剂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首先以DL-丝氨酸为原料,在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与甲醇酯化得到DL-丝氨酸甲酯;然后DL-丝氨酸甲酯与拆分剂L-DBTA在消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得到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最后用盐酸对该二盐进行解离,水解,获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D-丝氨酸。

    所述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DL-丝氨酸甲酯:

    DL-丝氨酸、无水甲醇与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在20-70℃的温度下,反应1-4小时,过滤得到的固相物用氨水调节pH=8,乙酸乙酯萃取,蒸除溶剂后得到DL-丝氨酸甲酯。

    (2)制备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

    步骤(1)得到的DL-丝氨酸甲酯,溶剂甲醇,消旋催化剂在35-65℃的温度下,在1-3小时内滴入拆分剂L-DBTA,反应0.5-3小时,反应液经冷却,过滤,干燥,得到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结晶。

    (3)制备D-丝氨酸:

    步骤(2)得到的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与盐酸在室温下反应10-30分钟,反应液过滤,滤液与盐酸在60-100℃下水解反应0.5-4小时,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D-丝氨酸。

    所述消旋催化剂选自2-醛基吡啶、3-醛基吡啶、4-醛基吡啶、2-溴-4-醛基吡啶、2-溴-5-醛基吡啶中的一种,优选4-醛基吡啶。

    所述步骤(1)中的DL-丝氨酸与无水甲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4-8g/ml,DL-丝氨酸与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的重量比为1∶2-5。

    所述步骤(2)中的DL-丝氨酸甲酯与溶剂甲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2-8g/ml;DL-丝氨酸甲酯、消旋催化剂、拆分剂L-DBTA三者的摩尔比为1∶0.01-0.1∶0.5。

    所述步骤(2)中还使用L-DBTA甲醇溶液进行滴加,L-DBTA与甲醇溶剂按照重量体积比1∶2-5g/ml配制。

    所述步骤(3)中的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6-12。

    所述步骤(3)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D-丝氨酸还包括如下步骤:反应产物除水,加入乙醇溶剂,三乙胺调节pH=7,过滤,析出物用乙醇淋洗,干燥后得到D-丝氨酸白色结晶。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D-丝氨酸,熔点:220℃(分解),比旋光度:与ChemicalBook公开的熔点:220℃,一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消旋催化剂,实现了在DL-丝氨酸甲酯拆分为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和L-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的同时,L-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动态化连续转化为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理论转换率接近100%。本发明方法得到的D-丝氨酸其光学纯度、化学纯度均达到99%以上,拆分收率为78-88%,提高了拆分收率,大大降低了操作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制备DL-丝氨酸甲酯:

    在带有搅拌、加热、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84.0g(0.80mol)DL-丝氨酸,400ml无水甲醇和252.0g 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65℃,维持该温度反应1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回收后重复使用,固相物用30%氨水调节pH=8,用每次200ml乙酸乙酯溶剂萃取3次,蒸除乙酸乙酯溶剂(溶剂回收后重复使用),得到DL-丝氨酸甲酯91.6g,收率96.2%,纯度为99.36%(HPLC)。

    (2)制备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

    在带有搅拌、加热、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23.8g(0.20mol)步骤(1)得到的DL-丝氨酸甲酯,50ml甲醇,1.1g(0.01mol)2-醛基吡啶,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60℃,2小时内滴入拆分剂L-DBTA甲醇溶液[由35.8g(0.10mol)L-DBTA和100ml甲醇配制而成],滴完后同温度下反应30分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套用,结晶物用每次30ml甲醇溶剂淋洗3次后干燥,得到结晶状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50.7g,拆分收率85.2%,熔点:168.3℃,比旋光度

    (3)制备D-丝氨酸:

    在带有搅拌、加热、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48.5g(0.081mol)步骤(1)得到的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6N盐酸108ml,室温下搅拌,进行置换反应30分钟。反应液过滤除去拆分剂L-DBTA(回收后重复使用),滤液搅拌下加热在85℃下进行水解反应1小时,反应物除水后加入75ml乙醇,用三乙胺调节pH=7,析出D-丝氨酸粗产物,经过滤,乙醇淋洗,烘干得D-丝氨酸白色结晶15.1g,收率:88.6%;纯度为99.48%(HPLC);光学纯度:99.39%;熔点:219.8℃,(ChemicalBook值:220℃);比旋光度:ChemicalBook值:

    实施例2

    (1)制备DL-丝氨酸甲酯同实施例1。

    (2)制备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

    在带有搅拌、加热、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步骤(1)得到的DL-丝氨酸甲酯23.8g(0.20mol),180ml甲醇,2.1g(0.02mol)4-醛基吡啶,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35℃,3小时内滴入L-DBTA甲醇溶液[由35.8g(0.10mol)L-DBTA和72ml甲醇配制而成],滴完后同温度下反应3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套用,结晶物用每次30ml甲醇溶剂淋洗3次后干燥,得到结晶状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47.1g,拆分收率79.2%,熔点:168.5℃,比旋光度

    (3)制备D-丝氨酸:

    同实施例1步骤(3)的方法,取45.0g(0.075mol)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用盐酸解离,水解,得D-丝氨酸白色结晶14.0g,收率89.2%;HPLC:99.35%;光学纯度:99.18%;熔点:219.2℃(ChemicalBook值:220℃);比旋光度:ChemicalBook值:

    实施例3

    (1)制备DL-丝氨酸甲酯同实施例1。

    (2)制备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

    在带有搅拌、加热、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步骤(1)得到的DL-丝氨酸甲酯23.8g(0.20mol),180ml甲醇,0.37g(0.002mol)2-溴-4-醛基吡啶,搅拌的同时加热升温至55℃,1小时内滴入L-DBTA甲醇溶液[由35.8g(0.10mol)L-DBTA和140ml甲醇配制而成],滴完后同温度下反应1.5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套用,结晶物经每次30ml甲醇溶剂淋洗3次后干燥,得到结晶状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52.2g,拆分收率87.8%,熔点:168.1℃,比旋光度

    (3)制备D-丝氨酸:

    同实施例1步骤(3)的方法,取50.0g(0.084mol)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用盐酸解离,水解,得到D-丝氨酸白色结晶15.0g,收率85.9%;纯度:99.61%(HPLC);光学纯度:99.66%;熔点:220.2℃(ChemicalBook值:220℃);比旋光度:ChemicalBook值:

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学拆分制备D-丝氨酸的方法,以DL-丝氨酸为原料,在Amberlyst-15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下与甲醇酯化得到DL-丝氨酸甲酯,DL-丝氨酸甲酯与拆分剂L-DBTA在消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得到的D-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用盐酸解离,水解,获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D-丝氨酸。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发明的消旋催化剂,实现了L-丝氨酸甲酯L-DBTA二盐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