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用还原-扩散法制造具有四方相结构的铁-稀土-硼(Fe-R-B)系合金。 永磁材料是重要的磁性材料,七十年代以来已发展起来一种以SmCo5和Sm(Co Cu Fe Zr)7·4为代表的稀土和Co的化合物永磁材料,它具有很高的磁性能。但由于这种合金中含有大量的Sm和Co,因此价格昂贵,其使用受到限制。
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工作者着手对Fe和富有稀土元素之间的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日本住友特殊钢公司1982年发明了Fe-R-B系永磁合金,即日本专利JP145072/82。与Sm-Co系合金比较,Fe-R-B系合金生成的是四方相,而Sm-Co系则是六方相或菱方相。Fe-R-B系永磁合金的发明人佐川真仁在一系列专利申请中,日本专利:
JP 145072/82
JP 200204/82
JP 5814/83
JP 37898/83
JP 84859/83
JP 94876/83
和国际专利84-057592,提出了该合金的制造方法是用纯稀土金属R与Fe、Co、B按一定比例配置,用真空感应炉冶炼成锭,然后再用粉末冶金技术制成实用永磁体。由于纯稀土金属是由稀土氧化物电解或萃取得到的,因此成本仍较高,能源消耗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使磁性降低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制造Fe-R-B系永磁材料的廉价的方法,即采用稀土氧化物为原料,经过还原-扩散,一次制成合金。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而且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就原材料本身就比冶炼法降低成本60%。
本发明的基本依据是Ca(或CaH2)比任何稀土元素(包括Y、Sc)都活泼,因此原则上Ca可以把任何稀土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果采用地粉末原材料颗粒度合适,而且工艺选择得当,则R就可与Fe及Fe-B粉以及其它金属粉末相互扩散成合金,以Fe-R-B合金为例,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得到的合金再经净化,去除CaO,然后用粉末冶金法制成实用磁体。因此,本发明是以Ca(或CaH2)还原一种稀土氧化物(包括Y和Sc的氧化物)或两种以上的稀土氧化物,然后再与其他组元相互扩散成为一般式为RxFe1-x-u-v-w Cou Bv Mw 的永磁合金为特征的制造方法。
Fe-R-B系材料成为永磁材料是以其主要相是分子式为R2Fe14B的四方相化合物为前提的。因此应限定R在10~30at%,B在4~20at%,其余为Fe或Fe与部分Fe的替代物。如果R<10at%不能形成四方相,R>30at%,则会使主要相不是四方相而是非磁性的富R相。B<4at%不能形成四方相,而B>20at%则使合金的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Fe-R-B系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和抗氧化性,可以用部分Co取代Fe。随Co含量的增加,居里温度和抗氧化性提高,但Co含量超过30at%则矫顽力Hc严重下降,因此Co的替代范围为0~30at%。
为了改善Fe-R-B系永磁材料的某些性能,还可以用其它金属M替代部分Fe,M包括Mn、Cr、Zr、Nb、V、Ta、Hf、Cu、Al、Ti、Si、Mo及其他过渡族金属,但替代的最大量不可超过15at%,否则会使剩磁严重下降。因此规定M的替代范围为0~15at%。
合金的还原-扩散过程是在原材料为粉末的状态下进行的,当颗粒直径>250μm时,进行还原-扩散过程极为困难,若颗粒直径<50μm则容易氧化,而且成本高,因此限定颗粒直径在50~250μm。
粉状料和金属Ca(或CaH2)混合、压实后,在氩气(或氢气)保护下进行还原-扩散。还原是指Ca(或CaH2)把R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为了保证还原充分,还原温度最好选在Ca的熔点附近。扩散速度与扩散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但不可超过合金的熔点,因此,还原-扩散温度选择在800~1150℃。
还原-扩散过程进行后,需去除合金中含有的CaO。去除CaO最有效的办法是用水洗,因为CaO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由于Fe-R-B材料粉末容易在水洗时与水中的氧离子作用而氧化,因此用去负离子水清洗效果较好。实验发现,用去负离子水清洗后得到的磁体的(BH)max最大磁能积比普通水清洗得到的磁体的(BH)max高15~20%。
清洗如果在磁场中进行,则得到更好的效果,比不加磁场清洗最终磁体磁性能要高30%。
清洗后的合金粉末再经球磨至5μm左右,然后在磁场中压制成型,再在氩气保护下烧结。当晶粒尺寸在1~80μm时,材料具有永磁性能。晶粒尺寸超过上述范围,则Hc<1KOe。由于晶粒度与烧结温度直接有关,因此烧结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应以获得理想的晶粒度来确定。
烧结后再于500~600℃进行15~60分钟的时效处理,最后得到实用永磁体。
本发明由于采用稀土氧化物为原料,直接经还原-扩散得到合金粉末,原材料的成本比以往的熔炼法低60%,而且工艺简单,减少能源消耗,使Fe-R-B系永磁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
实施例:按Nd16Fe58Co18B8将颗粒直径为200μm的Nd2O3和Fe、Co、B粉末与化学计量150%的Ca混合,压结。于氩气下在830℃~1050℃进行还原-扩散7小时。将反应后产物置于磁场中,用去负离子水清洗至中性。所得到的合金粉进一步球磨至5μm,然后在磁场强度>15KOe的磁场中使粉末粒子定向排列,压制成型。合金坯于1060℃烧结1小时,600℃时效1小时,得到如下磁性:
Br=13.0KG
iHc=6.8KOe
(BH)max=36.0MG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