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6894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05 CN 202568944 U *CN202568944U* (21)申请号 201220170085.4 (22)申请日 2012.04.20 A61L 2/07(2006.01) (73)专利权人 致微 (厦门) 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九天湖西 二路 136 号 A 幢 4 楼 (72)发明人 林伯毅 易学刚 林琳厦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许伟 (54) 实用新型名称 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
2、了一种自感应压力联锁装 置, 它包括壳体、 灭菌容器、 腔盖、 横梁、 立柱、 密封 圈、 手柄、 手柄卡座、 膜片室上盖、 膜片、 顶杆、 膜片 室下盖、 联锁套、 联锁芯棒。所述的灭菌容器安装 在壳体内, 腔盖扣接在灭菌容器的敞开端口, 手柄 上的螺杆螺接在横梁上, 手柄卡座、 膜片室上盖、 膜片、 顶杆、 膜片室下盖、 联锁套、 联锁芯棒等套置 在腔盖内。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膜片在高压下的 变形, 驱动顶靠其上的顶杆、 联锁芯棒向上移动, 联锁芯棒的顶部卡置在手柄卡座的多边形沉孔 内, 使得与手柄卡座固接的手柄无法转动, 实现联 锁, 腔盖不能打开, 保证了灭菌器的安全和可靠。 (51)I。
3、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它包括壳体、 灭菌容器、 腔盖、 横梁、 立柱、 密封圈 ; 所述 的灭菌容器安装在壳体内, 腔盖扣接在灭菌容器的敞开端口, 在腔盖与灭菌容器结合面上 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横梁的一端铰接在壳体的顶部, 其另一端扣接在固定于壳体顶部的立 柱上 ; 其特征在于 : 它还包括手柄、 手柄卡座、 膜片室上盖、 膜片、 顶杆、 膜片室下盖、 联锁 套、 联锁芯棒 ; 所述的手柄上的螺杆。
4、螺接在横梁上且其下端连接在手柄卡座上, 手柄卡座可 旋转地套置在腔盖中孔的上部内且手柄卡座的底面开设一多边形沉孔, 联锁套固定穿设在 腔盖中孔的下部内且位于手柄卡座的下方, 联锁套下端穿出腔盖, 联锁芯棒以上下可窜动 的方式套置在联锁套中孔上部内, 联锁芯棒的顶部呈与手柄卡座的多边形沉孔相配的多边 形 ; 所述的膜片室上盖固定套接在联锁套下端, 膜片室下盖与膜片室上盖连接且在两者之 间形成一个薄片腔, 膜片设置在膜片室上盖与膜片室下盖之间的薄片腔内 ; 所述的顶杆的 上部活动穿设在联锁套中孔下部内, 其顶端与联锁芯棒顶靠, 其下端与膜片顶靠。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5、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联锁芯棒的顶部 呈四方形 ; 所述的手柄卡座的多边形沉孔为四方形且套接在联锁芯棒的顶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568944 U 2 1/2 页 3 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灭菌器是利用细菌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无法存活的特点而设计的, 用来灭除物品中 的细菌。 使用时通过放置在容器内的电热管加热容器内的水, 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 再通 过高温水蒸气来灭菌 ; 为了避免在灭菌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旋开手柄, 导致蒸汽泄漏伤人, 所 以按照 GB4793.4-2001 测。
6、量、 控制及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 实验室用处理医用材料的 蒸压器的特殊要求 7.101.1 要求 : 灭菌室内压力大于 0.2bar (20Kpa) 时 , 门不得被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性高的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0005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它包括壳体、 灭菌容器、 腔盖、 横梁、 立 柱、 密封圈 ; 所述的灭菌容器安装在壳体内, 腔盖扣接在灭菌容器的敞开端口, 在腔盖与灭 菌容器结合面上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横梁的一端铰接在壳体的顶部, 其另一端扣接在固定 于壳体。
7、顶部的立柱上 ; 它还包括手柄、 手柄卡座、 膜片室上盖、 膜片、 顶杆、 膜片室下盖、 联锁 套、 联锁芯棒 ; 所述的手柄上的螺杆螺接在横梁上且其下端连接在手柄卡座上, 手柄卡座可 旋转的套置在腔盖中孔的上部内且手柄卡座的底面开设一多边形沉孔, 联锁套固定穿设在 腔盖中孔的下部内且位于手柄卡座的下方, 联锁套下端穿出腔盖, 联锁芯棒以上下可窜动 的方式套置在联锁套中孔上部内, 联锁芯棒的顶部呈与手柄卡座的多边形沉孔相配的多边 形 ; 所述的膜片室上盖固定套接在联锁套下端, 膜片室下盖与膜片室上盖连接且在两者之 间形成一个薄片腔, 膜片设置在膜片室上盖与膜片室下盖之间的薄片腔内 ; 所述的顶。
8、杆的 上部活动穿设在联锁套中孔下部内, 其顶端与联锁芯棒顶靠, 其下端与膜片顶靠。 0006 所述的联锁芯棒的顶部呈四方形 ; 所述的手柄卡座的多边形沉孔为四方形且套接 在联锁芯棒的顶部。 0007 采用上述方案后, 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膜片在高压下的变形, 驱动顶靠其上的顶 杆、 联锁芯棒向上移动, 联锁芯棒的顶部卡置在手柄卡座的多边形沉孔内, 使得与手柄卡座 固接的手柄无法转动, 实现联锁, 腔盖不能打开, 保证了灭菌器的安全和可靠。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 0010 图 2 是图 1 在 I 处的。
9、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2568944 U 3 2/2 页 4 0011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感应压力联锁装置, 它包括壳体 1、 灭菌容 器 2、 腔盖 4、 横梁 3、 立柱 5、 密封圈 6、 手柄 7、 手柄卡座 8、 膜片室上盖 9、 膜片 10、 顶杆 20、 膜片室下盖 30、 联锁套 40、 联锁芯棒 50。 0012 所述的灭菌容器 2 安装在壳体 1 内, 腔盖 3 扣接在灭菌容器 2 的敞开端口, 在腔盖 3 与灭菌容器 2 结合面上设有密封圈 6。所述的横梁 4 的一端铰接在壳体 1 的顶部, 其另一 端扣接在固定于壳。
10、体 1 顶部的立柱 5 上。 0013 所述的手柄 7 上的螺杆 71 螺接在横梁 3 上且其下端连接在手柄卡座 8 上, 手柄卡 座 8 可旋转的套置在腔盖 4 中孔 41 的上部内且手柄卡座 8 的底面开设一四边形沉孔 81, 联锁套 40 固定穿设在腔盖 4 中孔 41 的下部内且位于手柄卡座 8 的下方, 联锁套 40 下端穿 出腔盖 4, 联锁芯棒 50 以上下可窜动的方式套置在联锁套 40 中孔 401 上部内, 联锁芯棒 50 的顶部呈四方形, 当联锁芯棒 50 上顶时可套置在手柄卡座 8 的四边形沉孔 81 内。所述的 膜片室上盖 9 固定套接在联锁套 40 下端, 膜片室下盖。
11、 30 与膜片室上盖 9 连接且在两者之 间形成一个薄片腔, 膜片10设置在膜片室上盖9与膜片室下盖30之间的薄片腔内 ; 所述的 顶杆 20 的上部活动穿设在联锁套 40 中孔下部内, 其顶端与联锁芯棒 50 顶靠, 其下端与膜 片 10 顶靠。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压力 : 0015 1、 将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容器 2 内, 转动腔盖 4 达到关闭部位 , 旋紧手柄 , 上盖 横梁3上升,触动微动开关, 这时候指示灯亮, 表示锁紧, 这时候电路才可以启动加热 ; 如果 指示灯没有亮, 表示还没有没有锁紧, 电路不会启动加热, 压力也不会升高。 0016 2、 如果指示灯显示腔盖 4 。
12、已经锁紧, 连锁装置还没顶上之前 (也就是压力还没上 升) , 这时候打开腔盖将显示错误信息, 并停止加热升温, 压力也不会继续上升。 0017 3、 当容器内压力升高到 20KPa 以上后 , 因容器内外存在压差, 通过膜片 10 变形, 推动顶杆 20 把上升力传递到联锁芯棒 50, 一旦误操作旋转手柄 7, 方形的联锁芯棒 50 的 顶部便进入手柄卡座 8 的四边形沉孔 81 内 , 锁住手柄 7 不能转动 , 实现联锁, 这时候腔盖 4 无法打开。 0018 4、 当灭菌容器 2 内压力降低到 0.2bar(20Kpa) 以下后 , 因重力作用使联锁芯棒 50 落下 , 安全联锁装置脱开 , 腔盖 4 方能开启 ; 腔盖 4 开启时指示灯熄灭, 程序无法启 动 . 001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 联锁芯棒与手柄卡座配合面可以是 其它多边形形状, 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 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568944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68944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6894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