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杀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杀菌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36456.2 (22)申请日 2017.01.12 (30)优先权数据 105216668 2016.11.02 TW (73)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县 (72)发明人 许镇鹏 高智伟 卢建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陈小雯 (51)Int.Cl. A61L 2/10(2006.01) A61L 2/08(2006.01) A61L 2/2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便携式杀菌装。
2、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杀菌装置, 适于 对一目标物进行杀菌。 便携式杀菌装置包括壳 体、 感测器以及至少一杀菌光源。 壳体具有腔室 以及与腔室相连通的至少一开孔。 感测器设置于 壳体内。 杀菌光源设置于壳体内, 且电性耦接于 感测器。 当目标物自开孔置入腔室, 且感测器感 测到目标物时, 感测器致动杀菌光源以使杀菌光 源发出杀菌光束至腔室内, 以对位于腔室内的目 标物进行杀菌。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06880874 U 2018.01.16 CN 206880874 U 1.一种便携式杀菌装置, 适于对目标物进行杀菌,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杀菌。
3、装置包 括: 壳体, 具有腔室以及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至少一开孔; 感测器,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以及 至少一杀菌光源,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且电性耦接于所述感测器, 当所述目标物自所述 至少一开孔置入所述腔室, 且所述感测器感测到所述目标物时, 所述感测器致动所述至少 一杀菌光源以使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发出杀菌光束至所述腔室内, 以对位于所述腔室内的 所述目标物进行杀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杀菌装置还包括: 滑盖, 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用以遮盖或暴露出所述至少一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杀菌装置。
4、还包括: 开关, 与所述滑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且电性耦接于所述感测器, 当所述滑盖相 对于所述壳体滑动而暴露出所述至少一开孔时, 所述滑盖触动所述开关, 进而开启所述感 测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平行于 所述目标物自所述至少一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垂直于 所述目标物自所述至少一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包括第一杀 菌光源与第二杀菌光源, 且所述第二杀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杀菌光源与所。
5、述至少一开孔之 间, 所述第一杀菌光源所发出的第一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平行于所述目标物自所述至少一 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所述第二杀菌光源所发出的第二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垂直于所 述目标物自所述至少一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包括紫外线 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件与可拆卸 地设置于第一壳件上的第二壳件, 所述第一壳件具有第一腔室, 且所述第二壳件具有第二 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彼此连通以构成所述腔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设置于所述 第一壳件内, 所述至少一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件上, 且所述至少一开孔通过所述第二腔室 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目标物适于自所述至少一开孔置入所述第二腔室, 并进一步伸 入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配置用以发出所述杀菌光束至所述第一腔室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反射膜, 配置用以反射所述杀菌光束朝向所述至少一开孔的所在处传递。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设置于所 述第二壳件内, 所述至少一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件上, 且所述至少一开孔通过所述第二腔 室连。
7、通于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目标物适于自所述至少一开孔置入所述第二腔室, 并进一步 伸入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至少一杀菌光源配置用以发出所述杀菌光束至所述第二腔室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杀菌装置还包括: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880874 U 2 至少一指示灯, 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880874 U 3 便携式杀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菌装置, 且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人对于个人卫生与健康日益看重, 就个人日常使用的物品而。
8、言, 如何对使用 后的物品即时地进行消毒杀菌, 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筷子或刀叉等餐具为例, 使 用者大多是利用清洁剂与清水去除使用后的筷子或刀叉上的油渍或残屑, 但前述清洁方式 并无法杀除不易被肉眼所察觉到的细菌或微生物。 0003 目前紫外光的杀菌能力已获得证实, 其中波长介于200纳米至280纳米的深紫外光 可以直接破坏细菌与病毒中脱氧核醣核酸(DNA)与氧核醣核酸(RNA)的键结, 且杀菌效率可 以高达99至99.9, 又以波长介于250纳米至270纳米的深紫外光的杀菌效果最强。 因此, 遂有相关厂商研发出以紫外光作为杀菌光源的杀菌盒, 以令使用者可将筷子或刀叉置入其 中, 以。
9、进行杀菌。 常见的杀菌盒大多为掀盖式设计, 使用者需先开启盒盖以将筷子或刀叉置 入盒体, 接着关闭盒盖以开启杀菌光源, 故使用上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杀菌装置, 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 且能对 收容于其中的目标物进行杀菌。 0005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适于对一目标物进行杀菌。 便携式 杀菌装置包括壳体、 感测器以及至少一杀菌光源。 壳体具有腔室以及与腔室相连通的至少 一开孔。 感测器设置于壳体内。 杀菌光源设置于壳体内, 且电性耦接于感测器。 当目标物自 开孔置入腔室, 且感测器感测到目标物时, 感测器致动杀菌光源以使杀。
10、菌光源发出杀菌光 束至腔室内, 以对位于腔室内的目标物进行杀菌。 0006 所述便携式杀菌装置还包括: 滑盖, 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用以遮盖或暴 露出所述开孔。 0007 所述便携式杀菌装置还包括: 开关, 与所述滑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且电性 耦接于所述感测器, 当所述滑盖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而暴露出所述开孔时, 所述滑盖触动 所述开关, 进而开启所述感测器。 0008 所述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平行于所述目标物自所述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0009 所述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垂直于所述目标物自所述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0010 所述杀菌光源包括一第一杀菌光源与一第二杀菌光源, 。
11、且所述第二杀菌光源位于 所述第一杀菌光源与所述开孔之间, 所述第一杀菌光源所发出的一第一杀菌光束的传递方 向平行于所述目标物自所述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所述第二杀菌光源所发出的一第二 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垂直于所述目标物自所述开孔置入所述腔室的方向。 0011 所述杀菌光源包括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0012 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一壳件与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壳件上的一第二壳件, 所述第一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206880874 U 4 壳件具有一第一腔室, 且所述第二壳件具有一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彼 此连通以构成所述腔室。 0013 所述杀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件内, 。
12、所述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件上, 且所述开 孔通过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目标物适于自所述开孔置入所述第二腔 室, 并进一步伸入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杀菌光源配置用以发出所述杀菌光束至所述第一腔 室内。 0014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反射膜, 配置用以反射所述杀菌光束朝向所述开孔的所在 处传递。 0015 所述杀菌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件内, 所述开孔位于所述第二壳件上, 且所述开 孔通过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目标物适于自所述开孔置入所述第二腔 室, 并进一步伸入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杀菌光源配置用以发出所述杀菌光束至所述第二腔 室内。 0016 所述便携式杀菌装置还包括:。
13、 至少一指示灯, 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基于上述,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具备着可随身 携带的特点, 当使用者将目标物例如筷子、 刀具、 叉子、 汤匙、 牙刷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置入 壳体的腔室时, 杀菌光源便会随之开启, 以对位于腔室内的目标物进行杀菌, 故使用上极为 便利。 0018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便。
14、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的示意图; 0025 图7是图6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6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7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29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
15、九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另一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 图; 0030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0031 符号说明 0032 10、 11: 目标物 0033 100、 100A100I: 便携式杀菌装置 0034 110: 壳体 0035 111: 腔室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206880874 U 5 0036 112: 开孔 0037 113: 第一壳件 0038 113a: 第一腔室 0039 114: 第二壳件 0040 114a: 第二腔室 0041 115: 插槽 0042 120: 感测器 0043 130、 130a: 。
16、第一杀菌光源 0044 131、 131a: 第一杀菌光束 0045 140: 指示灯 0046 150: 电池 0047 160: 第二杀菌光源 0048 161: 第二杀菌光束 0049 170: 反射膜 0050 180: 滑盖 0051 190: 开关 0052 D1、 D3: 传递方向 0053 D2: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便携式杀 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1与图2, 在本实施例中,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 适于对目标物10进行杀菌, 其中目标物10是以一双筷子举例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17、。 在其他实施例中, 目标物可以是刀具、 叉子、 汤匙、 牙刷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 0055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包括壳体110、 感测器120以及第一杀菌光源130, 其中壳体110 可以是由塑胶、 金属、 压克力或复合材料等材料, 或者是上述材料的组合制作而成, 感测器 120与第一杀菌光源130皆设置于壳体110内, 且壳体110具有腔室111以及与腔室111相连通 的至少一开孔112。 由于本实施例是以目标物10为一双筷子作说明, 因此开孔112的数量与 筷子的数量相符, 即开孔112的数量可为两个,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其他实施例中, 开 孔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大于两个。 005。
18、6 在本实施例中, 壳体110可包括第一壳件113与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壳件113上的 第二壳件114, 其中第一壳件113具有第一腔室113a, 第二壳件114具有第二腔室114a, 且第 一腔室113a与第二腔室114a彼此连通以构成腔室111。 倘若将第一壳件113与第二壳件114 分拆开来, 则可对第二腔室114a进行清洗。 第一杀菌光源130可设置于第一壳件113内, 且开 孔112位于第二壳件114上。 另一方面, 感测器120可设置于第二壳件114内, 但本实用新型不 限于此。 在其他实施例中, 感测器可设置于第一壳件内。 特别说明的是, 虽然本实施例是以 可拆装的第一壳件113与。
19、第二壳件114构成壳体110作说明, 但在其他实施例中, 壳体可为一 体成型结构。 0057 感测器120可以是光感测器, 且例如是将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整合于同一模块。 第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206880874 U 6 一杀菌光源130可以是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且可通过控制器(未绘示)与相应的线路(未绘 示)电性耦接于感测器120。 当目标物10自开孔112置入腔室111, 且感测器120感测到目标物 10(即光发射器所发出的光线被目标物10遮断而产生反射并被光接收器所接收)时, 感测器 120会传送一电信号至控制器(未绘示), 接收前述电信号的控制器(未绘示)会产生一开启 信。
20、号以致动第一杀菌光源130, 使第一杀菌光源130发出第一杀菌光束131至腔室111内, 以 对位于腔室111内的目标物10进行杀菌, 故使用上极为便利。 其中, 第一杀菌光束131可以是 近紫外线(UVA)、 中紫外线(UVB)或深紫外线(UVC)。 由于目标物10有一部分位于腔室111内, 且另一部分暴露于壳体110外, 因此使用者可抓取目标物10暴露于壳体110外的另一部分以 将目标物10取出。 在将目标物10移出腔室111后, 感测器120便不会感测到目标物10, 此时, 感测器120会产生另一电信号至控制器(未绘示), 接收前述电信号的控制器(未绘示)会产 生一关闭信号以使第一杀菌光。
21、源130停止发出第一杀菌光束131。 0058 进一步而言, 第二腔室114a位于开孔112与第一腔室113a之间, 且开孔112通过第 二腔室114a连通于第一腔室113a。 目标物10适于自开孔112置入第二腔室114a, 并进一步伸 入第一腔室113a。 如图2所示, 第一杀菌光源130所发出的第一杀菌光束131会依序传递通过 第一腔室113a与第二腔室114a并朝开孔112的所在处前进, 以对位于腔室111内的目标物10 进行杀菌。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杀菌光束131的传递方向D1平行于目标物10自开孔置112入 腔室111的方向D2。 举例来说, 开孔112可设置有遮挡件(未绘示),。
22、 避免第一杀菌光束131外 泄而伤害到使用者或旁人的眼睛。 0059 另一方面,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还可包括至少一指示灯140(示意地绘示出三个), 指示灯140设置于壳体110上, 其可透过明灭或灯色转换的方式, 令使用者得知便携式杀菌 装置100的即时状态, 例如: 电池150的电量、 第一杀菌光源130的开启或关闭, 或者是各个元 件能否正常运行。 此外,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的电池150可以是充电电池, 可将外接电源(未 绘示)插接至壳体110上的插槽115, 以通过电源线(未绘示)将电力输送至电池150以进行充 电, 其中电池150用来提供各个元件运行时所需的电能。 0060 以下。
23、将列举其他实施例以作为说明。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 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 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 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 并且省略了 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 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006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3,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A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 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A还包括第二杀菌光源160, 其中第二杀菌光源160设置 于第二壳件114内, 且位于第一杀菌光源130与开孔112之间。 第二杀菌光源160可以。
24、是紫外 线发光二极管, 且能通过控制器(未绘示)与相应的线路(未绘示)电性耦接于感测器120。 当 目标物10自开孔112置入腔室111, 且感测器120感测到目标物10(即光发射器所发出的光线 被目标物10遮断而产生反射并被光接收器所接收)时, 感测器120会传送一电信号至控制器 (未绘示), 接收前述电信号的控制器(未绘示)会产生一开启信号以致动第二杀菌光源160, 使第二杀菌光源160发出第二杀菌光束161至腔室111内, 以对位于腔室111内的目标物10进 行杀菌, 故使用上极为便利。 其中, 第二杀菌光束161可以是近紫外线(UVA)、 中紫外线(UVB) 或深紫外线(UVC)。 0。
25、062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杀菌光束161的传递方向D3垂直于目标物10自开孔112置入腔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206880874 U 7 室111的方向D2以及第一杀菌光束131的传递方向D1。 由此, 可透过两不同传递方向的第一 杀菌光束131与第二杀菌光束161对目标物10进行充分地杀菌, 以提高杀菌效果。 在其他实 施例中, 可选择仅设置第二杀菌光束, 而不设置第一杀菌光束。 006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4,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B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 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
26、杀菌装置100B的第一壳件113的第一腔室113a内设置有反射膜170, 配置用以反射第一杀菌光束131朝向开孔112的所在处传递。 反射膜170可以是银或银合金 反射膜, 其能有效率地反射并且导引第一杀菌光束131, 使第一杀菌光束131能够对目标物 10进行充分地杀菌, 以提高杀菌效果。 006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5,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C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B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 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C还包括第二杀菌光源160, 其中第二杀菌光源160设置 于第二壳件114内, 且位于第一杀。
27、菌光源130与开孔112之间。 第二杀菌光源160可以是深紫 外线发光二极管, 且可通过控制器(未绘示)与相应的线路(未绘示)电性耦接于感测器120。 当目标物10自开孔112置入腔室111, 且感测器120感测到目标物10(即光发射器所发出的光 线被目标物10遮断而产生反射并被光接收器所接收)时, 感测器120会传送一电信号至控制 器(未绘示), 接收前述电信号的控制器(未绘示)会产生一开启信号以致动第二杀菌光源 160, 使第二杀菌光源160发出第二杀菌光束161至腔室111内, 以对位于腔室111内的目标物 10进行杀菌, 故使用上极为便利。 0065 在本实施例中, 第二杀菌光束161。
28、的传递方向D3垂直于目标物10自开孔112置入腔 室111的方向D2以及第一杀菌光束131的传递方向D1。 由此, 可透过两不同传递方向的第一 杀菌光束131与第二杀菌光束161对目标物10进行充分地杀菌, 以提高杀菌效果。 006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便携式杀 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6与图7,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D与第一实施例 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D还包括滑 盖180以及开关190, 其中滑盖180可动地设置于壳体110的一侧, 用以遮盖或暴露出开孔 112。 另。
29、一方面, 开关190与滑盖180设置于壳体110的同一侧, 其中开关190可为微动开关或 磁簧开关, 且可通过控制器(未绘示)与相应的线路(未绘示)电性耦接于感测器120, 0067 当滑盖18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而暴露出开孔112时, 滑盖180触动开关190, 且开关 190会传送一电信号至控制器(未绘示), 接收前述电信号的控制器(未绘示)会产生一开启 信号以开启感测器120。 反之, 当滑盖180相对于壳体110滑动而遮盖住开孔112时, 开关190 会传送另一电信号至控制器(未绘示), 接收前述电信号的控制器(未绘示)会产生一关闭信 号以关闭感测器120。 如此设计下, 可提高使用。
30、者操作上的安全性, 且避免电能的耗费。 0068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8,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E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A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 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D还包括滑盖180以及开关190, 其中相关于滑盖180以及 开关190的配置方式以及运作原理可参照第五实施例所作的说明, 于此便不再赘述。 0069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9,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F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B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 说 明 书 5/6 页 8。
31、 CN 206880874 U 8 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F还包括滑盖180以及开关190, 其中相关于滑盖180以及 开关190的配置方式以及运作原理可参照第五实施例所作的说明, 于此便不再赘述。 0070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10,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G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C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 的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G还包括滑盖180以及开关190, 其中相关于滑盖180以 及开关190的配置方式以及运作原理可参照第五实施例所作的说明, 于此便不再赘述。 0071 图11是本实用新。
32、型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另一目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 图。 请参考图11,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H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大致相似, 两者 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H的壳体110的开孔112的数量为一个, 且目标物 11为刀具。 其中, 开孔112的尺寸大小以能使目标物11顺利地置入或移出腔室111为设计原 则。 特别说明的是, 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A至第八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 100H的任一者也可视实际需求调整开孔112的数量或尺寸大小, 以收容特定的目标物, 并对 特定的目标物进行杀菌。 0072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对目。
33、标物进行杀菌的示意图。 请 参考图12,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I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大致相似, 两者之间的 主要差异在于: 便携式杀菌装置100I的第一杀菌光源130a自第一腔室113a延伸至第二腔室 114a, 其中第一杀菌光源130a可以是线性光源, 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目标物10自开孔置112 入腔室111的方向D2。 在目标物10自开孔置112入腔室111内后, 第一杀菌光源130a位于此两 筷子之间。 另一方面, 第一杀菌光源130a所发出的第一杀菌光束131a例如是平行于及/或垂 直于方向D2, 故能对目标物10进行充分地杀菌。 特别说明的是, 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
34、 置100A至第九实施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100H的任一者也可视实际需求, 改采用如本实施例 所述的线性光源作为杀菌光源。 007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杀菌装置具备着可随身携带的特点, 当使用者将 目标物例如筷子、 刀具、 叉子、 汤匙、 牙刷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置入壳体的腔室, 且感测器感 测到目标物时, 杀菌光源便会随之开启, 以对位于腔室内的目标物进行杀菌, 故使用上极为 便利。 杀菌光源所发出的杀菌光束的传递方向可平行及/或垂直于目标物自开孔置入腔室 的方向, 以充分地对目标物进行杀菌, 从而提高杀菌效果。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206880874 U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10 CN 206880874 U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1 CN 206880874 U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2 CN 206880874 U 12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3 CN 206880874 U 13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4 CN 206880874 U 14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5 CN 206880874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