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专利技术属于灭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固体大颗粒的灭菌处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灭菌处理时颗粒的性能受一些灭菌方法的影响:如热灭 菌处理、辐射灭菌处理、微波灭菌处理和化学灭菌处理,其中热灭菌的热效应通常会影响待灭菌物质的生物效能;辐射灭菌 常常会带来未知的生物效应;而化学灭菌对环境等存在污染,微波灭菌同样属于热灭菌,针对那些具有非热灭菌要求的颗粒 来说,微波灭菌处理是不可取的。
本专利发明的灭菌设备,是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颗粒灭菌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灭菌设备,即颗粒灭菌时,所述设备对灭菌颗粒的生物性能影响不大;同时,适合于工 业化大生产及的连续作业过程。
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臭氧灭菌设备,所述臭氧灭菌设备包括喷泉式烘干机,喷泉烘干机的圆筒容器作 为颗粒灭菌空间,即颗粒灭菌室,同时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喷泉式烘干机设有喷泉式烘干机灭菌气体入口气路三、喷 泉式烘干机颗粒进料口、喷泉式烘干机颗粒出料口气路六、喷泉式烘干机灭菌气体出口气路五。所述臭氧灭菌设备还包括由 气路一、气路二及第一泵组成的气体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气路八与所述喷泉式烘干机气体入口气路三相连,为灭菌颗 粒提供灭菌臭氧气体。
所述臭氧灭菌设备的工作过程为:
为了叙述问题简明方便,在说明喷泉烘干机的灭菌工作过程中,省略了各气路的插门的说明,并将气流通路分为1-8 个气路通道,只有气路一上标有另一气流通道口插门(便于说明问题),其他气路通道上控制气流开或者关的插门就不 标出,而直接以通道的连通与否表示其气流通道的状况。以下通过装料、循环灭菌、卸料三个过程说明灭菌设备工作过 程:装料过程:具体操作为,气路一、气路四与喷泉烘干机吸料管连通, 在负压高速气流作用下,待灭菌颗粒由吸嘴进入导料管,如喷泉状向上涌动,当碰到档帽后,散落在封闭的喷泉烘干机 圆筒容器内,颗粒自下而上层积,直至装至定量。
循环灭菌过程:具体操作为,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与气路一、气路二、气路三、气路五、气路八连通,臭氧通 过气路三、气路八进入喷泉烘干机的吸料管,颗粒在臭氧气流作用下被提升到喷泉烘干机顶端,随后散落,重力作用使 得颗粒通过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的上部、中部最后落到下面,并重新由豁口进入吸料管继续循环。
具体地,灭菌设备启动后,臭氧在负压作用下由气路八、气路三进入喷群烘干机圆通容器内的导料管下端,颗粒在 喷泉式烘干机中的运动时,首先在臭氧气流作用下,由导料管下端的豁口进入导料管,并沿管上涌,接触挡帽后,散落 在机体内。颗粒散落后开始下移,臭氧气体经由气路一与气路二进入气流室,该臭氧气体通过筛间隙对颗粒继续灭菌, 由于气流与颗粒交叉接触,灭菌充分。此时,部分气体由气路五排出。
颗粒在继续下移并流向导料管下端豁口,然后又被臭氧气流吸进管内,上升至挡帽后散落机内,如此循环,不断 与臭氧气体充分接触灭菌。
卸料过程:具体操作为: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与气路四、气路七、气路六、气路三连通,为了排料,此时,气路一 上的插门打开,喷泉烘干机圆通容器内吸料过程停止,气路三、气路四、气路六、气路七在泵的作用下形成正压,颗粒 导入导料管下端与气路六形成通道,颗粒在正压力下排出,完成灭菌。
所述喷泉烘干机一侧还设有气固分离机、泵,气固分离机气流入口通过管道与喷泉烘干机气流出口气路五相连,气固分 离机气流出口与泵相连,所述泵将由分离机出来的臭氧气体打回气路八与气路三循环利用,形成气体循环回路。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喷泉烘干机作为颗粒的灭菌设备的主要部分,待灭菌的颗粒可以在灭菌室不断循环,同时,臭氧 气体通过管道也在灭菌室不断循环,并与颗粒充分接触,直到颗粒灭菌完成。这样,颗粒与气体的接触十分充分,灭菌完全。 另外,该设备产量大,可以大量批次处理待灭菌颗粒。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方便,以下采用附图的方式详细说明。
图1为臭氧灭菌设备原理图一
图2为臭氧灭菌设备原理图二
其中
1气路一,2气路二,3气路三,4气路四,5气路五,6气路六,7气路七,8气路八,9气流插门,10臭氧发生器,11喷泉烘干机, 12吸料管,13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4进料口,15气固分离机,16气固分离机气体入口,17气固分离机气体出口,18 第二泵,19吸料管下端豁口,20挡帽,21气流室,22筛网、23第一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臭氧灭菌设备原理图一的一种臭氧灭菌设备,包括喷泉式烘干机11,,喷泉烘干机的圆筒容器13作为颗 粒灭菌空间,即颗粒灭菌室,同时还包括:臭氧发生器10,所述喷泉式烘干机11设有喷泉式烘干机气体入口气路三3、喷 泉式烘干机气体出口气路五5、喷泉式烘干机进料口14、喷泉式烘干机出料口气路六6。所述臭氧灭菌设备还包括由气路 一、气路二及第一泵组成的气体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器10通过气路八8与所述喷泉式烘干机气体入口气路三相连,为灭菌 颗粒提供灭菌臭氧气体。
灭菌设备的工作过程为:
为了叙述问题简明方便,在说明喷泉烘干机的灭菌工作过程中,省略了各气路的插门的说明,并将气流通路分为1-8 个气路通道,只有气路一上标有另一气流通道口插门(便于说明问题),其他气路通道上控制气流开或者关的插门就不 标出,而直接以通道的连通与否表示其气流通道的状况。以下通过装料、循环灭菌、卸料三个过程说明灭菌设备工作过 程:装料过程:具体操作为,气路一1、气路四4与喷泉烘干机11吸料 管12连通,第一泵23启动,在负压高速气流作用下,待灭菌颗粒由进料口14进入导料管12,如喷泉状向上涌动, 当碰到档帽20后,散落在封闭的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3内,颗粒自下而上层积,直至装至定量。
循环灭菌过程:具体操作为,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1与气路一1、气路二2、气路三3、气路五5、气路八8 连通,臭氧通过气路三3、气路八8进入喷泉烘干机11的吸料管12,颗粒在气流作用下被提升到喷泉烘干机顶端,随 后散落,重力作用使得颗粒通过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3的上部、中部最后落到下面,并重新由吸料管下端豁口19进 入吸料管12继续循环。
灭菌设备启动后,臭氧在负压作用下由气路八8、气路三3进入喷群、泉烘干机圆通容器13内的导料管12下端, 颗粒在喷泉式烘干机11中的运动时,首先在臭氧气流作用下,由导料管12下端的豁口进入导料管12,并沿管上涌, 接触挡帽20后,散落在机体内。颗粒散落后开始下移,颗粒经由气路一1与气路二2进入气流室21,该臭氧气体通 过筛网22间隙对颗粒继续灭菌,由于气流与颗粒交叉接触,灭菌充分。此时,部分气体由气路五5排出。
颗粒在继续下移并流向导料管12下端豁口19然后又被臭氧气流吸进导料管12内,上升至挡帽20后散落机内, 如此循环,不断与臭氧气体充分接触灭菌。
卸料过程:具体操作为: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3与气路四4、气路七7、气路六6、气路三3连通,为了排料,此 时,气路一1上的气流插门9打开,喷泉烘干机圆通容器13内吸料过程停止,气路三3、气路四4、气路六6、气路 七7在第二泵18的作用下形成正压,颗粒导入导料管12下端与气路六6通道,颗粒在正压力下排出,完成灭菌。
如图2所示的臭氧灭菌设备原理图二的一种臭氧灭菌设备,采用喷泉式烘干机11作为灭菌设备的主要部分,喷泉烘 干机的圆筒容器13作为颗粒灭菌空间,即颗粒灭菌室,同时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喷泉式烘干机设有喷泉式烘干机气 体入口气路三3、喷泉式烘干机气体出口气路五5、喷泉式烘干机进料口14、喷泉式烘干机出料口气路六6。所述臭氧灭菌 设备还包括由气路一、气路二及第一泵组成的气体通路。所述臭氧发生器10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泉式烘干机气体入口气路三 相连,为灭菌颗粒提供灭菌臭氧气体。与如图2所示的臭氧灭菌设备原理图一的一种灭菌设备不同之处在于,气路五5连 接有第二泵18与气固分离机15,气固分离机气体入口16与气路五5相连,气固分离机气体出口17与第二泵18相连, 第二泵18通过管道与气路八、气路三连接,形成臭氧气体循环利用回路。
灭菌设备的工作过程为:
为了叙述问题简明方便,在说明喷泉烘干机的灭菌工作过程中,省略了各气路的插门的说明,并将气流通路分为1-8 个气路通道,只有气路一上标有另一气流通道口插门(便于说明问题),其他气路通道上控制气流开或者关的插门就不 标出,而直接以通道的连通与否表示其气流通道的状况。以下通过装料、循环灭菌、卸料三个过程说明灭菌设备工作过 程:
装料过程:具体操作为,气路一1、气路四4与喷泉烘干机11吸料管12连通,第一泵23启动,在负压高速气流 作用下,待灭菌颗粒由进料口14进入导料管12,如喷泉状向上涌动,当碰到档帽20后,散落在封闭的喷泉烘干机圆 筒容器13内,颗粒自下而上层积,直至装至定量。
循环灭菌过程:具体操作为,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1与气路一1、气路二2、气路三3、气路五5、气路八8 连通,臭氧通过气路三3、气路八8进入喷泉烘干机11的吸料管12,颗粒在气流作用下被提升到喷泉烘干机顶端,随 后散落,重力作用使得颗粒通过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3的上部、中部最后落到下面,并重新由吸料管下端豁口19进 入吸料管12继续循环。
灭菌设备启动后,臭氧在负压作用下由气路八8、气路三3进入喷群、泉烘干机圆通容器13内的导料管12下端, 颗粒在喷泉式烘干机11中的运动时,首先在臭氧气流作用下,由导料管12下端的豁口进入导料管12,并沿管上涌, 接触挡帽20后,散落在机体内。颗粒散落后开始下移,颗粒经由气路一1与气路二2进入气流室21,该臭氧气体通 过筛网22间隙对颗粒继续灭菌,由于气流与颗粒交叉接触,灭菌充分。此时,部分气体由气路五5排出。由气路五5 排出的臭氧气体在第二泵18的作用下,首先经过气固分离机15的气体入口16、气体出口17完成气固分离,然后臭 氧气体由第二泵18打回气路八8、气路三循环利用。
颗粒在继续下移并流向导料管12下端豁口19,然后又被臭氧气流吸进导料管12内,上升至挡帽20后散落机内, 如此循环,不断与臭氧气体充分接触灭菌。
卸料过程:具体操作为:喷泉烘干机圆筒容器13与气路四4、气路七7、气路六6、气路三3连通,为了排料,此 时,气路一1上的气流插门9打开,喷泉烘干机圆通容器13内吸料过程停止,气路三3、气路四4、气路六6、气路 七7在第二泵18的作用下形成正压,颗粒导入导料管12下端与气路六6通道,颗粒在正压力下排出,完成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