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张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扩张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44477.X (22)申请日 2016.08.27 (71)申请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地址 100144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西 (72)发明人 陈国成 周栩 尹宁北 李海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曹桓 (51)Int.Cl. A61F 11/00(2006.01) A61M 29/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扩张器 (57)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扩张器, 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2、。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腔扩张器囊囊内压 力不均匀, 而容易造成患者下极皮肤的扩张皮瓣 血运不佳甚至发生破溃的后果; 扩张器成角时, 后期治疗过程无法解决成角问题, 从而导致患者 伤口出问题等症状的技术问题而设计。 该扩张器 包括扩张器囊和与其连通的注水管, 扩张器囊分 隔为多个囊腔, 每个囊腔上均连通有注水管, 多 个囊腔将扩张器囊内总的压力进行分散, 且多个 囊腔之间既可以独立操作, 又能够相辅相成, 从 而减少患者使用扩张器过程中出现下极皮肤的 扩张皮瓣血运不佳甚至发生破溃、 扩张器成角 时, 导致患者伤口出问题的几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6264864。
3、 A 2017.01.04 CN 106264864 A 1.一种扩张器, 包括扩张器囊(1)和注水管(2), 所述注水管(2)与所述扩张器囊(1)连 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器囊(1)分隔为多个囊腔, 且多个所述囊腔上均连通有所述注水 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器囊(1)并列分隔为第一囊腔 (11)、 第二囊腔(12)和第三囊腔(13), 所述第一囊腔(11)、 所述第二囊腔(12)和所述第三囊 腔(13)上均连通有所述注水管(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囊腔(11)与所述第二囊腔(12) 之间、 所述第二囊腔。
4、(12)与所述第三囊腔(13)之间均通过分隔膜(3)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扩张器囊(1)上的固 定孔(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4)为两个且位于所述扩张 器囊(1)与所述注水管(2)的连接处, 两个所述固定孔(4)关于所述注水管(2)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器囊(1)为肾形扩张器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膜(3)设有两片, 沿所述肾形扩 张器囊的扇形边缘将所述肾形扩张器囊均匀分隔成所述第一囊腔(11)、 所述第二囊腔(12)。
5、 和所述第三囊腔(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管(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注 水壶(5)。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器囊(1)为硅橡胶 扩张器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膜(3)为硅橡胶分 隔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4864 A 2 一种扩张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扩张器。 背景技术 0002 小耳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畸形, 源于第一、 二腮弓及第一腮沟发育不良, 临床特征涉 及的部位主要为耳廓、 外。
6、耳道和中耳, 其中, 耳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畸形, 外耳道狭窄或者 闭锁, 中耳及听骨链发育不良或者畸形, 引起传导性耳聋, 影响听力和语言发育, 发病率约 为3/10000。 0003 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成熟方法, 也是整形医院的特色, 但 是扩张器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乳突区的皮肤发育不良, 上 极靠近发际缘处皮肤厚, 而下极皮肤薄, 现有的单腔扩张器置入患者耳后皮肤后, 在注水过 程中, 因水的重力作用, 患者扩张皮瓣的受力点主要集中在皮瓣的下极, 使得患者扩张皮瓣 的下极皮肤较上极皮肤更容易变薄, 从而导致患者下极皮肤更容易出现皮瓣血运不佳的。
7、症 状, 严重时患者下极的扩张皮瓣甚至会发生破溃, 导致扩张器外露; 但是, 此时患者扩张皮 瓣的上极皮肤仍然较厚, 达不到治疗需要的理想厚度。 此外, 治疗过程中, 现有的扩张器还 可能发生成角情况, 且后期治疗过程无法解决扩张器成角问题, 从而导致患者伤口出问题 等后果。 0004 即, 现有的单腔扩张器治疗时存在扩张器囊囊内压力不均匀, 而容易造成患者下 极皮肤的扩张皮瓣血运不佳甚至发生破溃的现象; 扩张器成角时, 后期治疗过程无法解决 成角问题, 从而导致患者扩张皮瓣出问题等症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器,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腔扩张器囊囊内 压力不均匀。
8、, 而容易造成患者下极皮肤的扩张皮瓣血运不佳甚至发生破溃的后果; 扩张器 成角时, 后期治疗过程无法解决成角问题, 从而导致患者伤口出问题等症状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是一种扩张器, 包括扩张器囊和注水管, 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扩张器囊连通, 所述扩张器囊分隔为多个囊腔, 且多个所述囊腔上均连通有所述注水管。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扩张器囊并列分隔为第一囊腔、 第二囊腔和第三囊腔, 所述第一囊 腔、 所述第二囊腔和所述第三囊腔上均连通有所述注水管。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囊腔与所述第二囊腔之间、 所述第二囊腔与所述第三囊腔之 间均通过分隔膜隔开。 0009 进一步的, 还包括固设。
9、于所述扩张器囊上的固定孔。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孔为两个且位于所述扩张器囊与所述注水管的连接处, 两个 所述固定孔关于所述注水管对称设置。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扩张器囊为肾形扩张器囊。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分隔膜设有两片, 沿所述肾形扩张器囊的扇形边缘将所述肾形扩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264864 A 3 张器囊均匀分隔成所述第一囊腔、 所述第二囊腔和所述第三囊腔。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注水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壶。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扩张器囊为硅橡胶扩张器囊。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分隔膜分隔膜为硅橡胶分隔膜。 0016 本发明的。
10、有益效果为: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张器, 包括扩张器囊和用于向扩张器囊内注入液体的注水管。 扩张器作为整形外科特有的治疗装置, 其原理为: 将扩张器植入病变附件正常皮肤软组织 下, 通过注水管间断地向扩张器囊内注射液体以增加扩张器囊的体积, 使其对表面皮肤软 组织产生压力, 通过扩张机制对局部的作用使组织和表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及细胞间隙拉 大, 从而增加皮肤面积, 取出扩张器囊后, 就可以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进行组织修复和器 官再造。 0018 本实施例中, 将扩张器囊分隔为多个囊腔, 且每个囊腔均连通有注水管, 即各个囊 腔独立操作。 针对先天性小耳畸形, 当扩张器植入患者乳突区的皮下后。
11、, 向扩张器的各个囊 腔中注入液体, 各个囊腔膨胀对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 增加皮肤面积; 各个囊腔中受液体重 力作用, 使得各个囊腔中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囊腔的下极, 即外部皮肤软组织受力点也主要 集中在各个囊腔的下极部位, 但由于各个囊腔分散分布, 将扩张器受液体重力的影响分散 为多个部分, 相应的, 扩张器囊中对外的压力也分散为多个部分, 患者外部皮肤软组织会有 多个分散的主要受力点, 在多个主要受力点的作用下, 患者被扩张的皮肤软组织受液体重 力影响较小, 可以较均匀地进行细胞增殖, 完成皮肤面积的增加, 从而减少患者乳突区植入 扩张器后, 患者下极皮肤的扩张皮瓣发生血运不佳或者破溃的现象。。
12、 0019 此外, 各个扩张器囊可通过与其连通的注水管向其内注入液体, 独立操作, 相互之 间没有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 针对扩张皮瓣生长不同的情况, 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扩张器囊的 液体注入量来控制扩张皮瓣的生长厚度, 从而得到医疗所需的理想厚度。 另外, 扩张器在使 用过程中扩张器囊可能出现成角问题, 扩张器囊成角后, 该成角扩张器囊外部的扩张皮瓣 容易发生血运障碍甚至溃烂的情况; 当发现其中一个扩张器囊出现成角时, 停止成角扩张 器囊的液体注入, 减少成角扩张器囊对与之对应的扩张皮瓣的影响, 而其他扩张器囊根据 治疗进度仍正常注入液体,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未成角扩张器囊区域的扩张皮瓣的正常扩 。
13、张, 还能为成角区域的扩张皮瓣留出修养时间, 后期扩大的皮瓣还可以为成角的扩张器囊 提供更多的改善空间, 从而能够缓解扩张器囊成角对治疗的影响, 降低患者扩张皮瓣出问 题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张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张器的第二结构示意。
14、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张器的第一局部剖视图;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264864 A 4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扩张器的第二局部剖视图。 0025 附图标记: 0026 1-扩张器囊 2-注水管 3-分隔膜 0027 4-固定孔 5-注水壶 0028 11-第一囊腔 12-第二囊腔 13-第三囊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15、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直” 、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连接” 应。
16、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2 本实施例是一种扩张器, 如图1-图4所示, 包括扩张器囊1和注水管2, 注水管2与扩 张器囊1连通, 扩张器囊1分隔为多个囊腔, 且多个囊腔上均连通有注水管2。 0033 扩张器作为整形外科特有的治疗装置, 其原理为: 将扩张器植入病变附件正常皮 肤软组织下, 通过注水管2间断地向扩张器囊1内注射液体以增加扩张器。
17、囊1的体积, 使其对 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 通过扩张机制对局部的作用使组织和表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及细 胞间隙拉大, 从而增加皮肤面积, 后期取出扩张器囊1后, 就可以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进 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 0034 本实施例中, 如图2-图4所示, 将扩张器囊1分隔为多个囊腔, 且每个囊腔均连通有 注水管2, 即各个囊腔独立操作。 针对先天性小耳畸形, 当扩张器植入患者乳突区的皮下后, 向扩张器的各个囊腔中注入液体, 各个囊腔膨胀对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 增加皮肤面积, 各 个囊腔中受液体重力作用, 使得各个囊腔中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囊腔的下极, 即外部皮肤软 组织受力点也主要集中在各个囊。
18、腔的下极部位, 但由于各个囊腔分散分布, 将扩张器受液 体重力的影响分散为多个部分, 相应的, 扩张器囊1中对外的压力也分散为多个部分, 患者 外部皮肤软组织会有多个分散的主要受力点, 在多个主要受力点的作用下, 患者被扩张的 皮肤软组织受液体重力影响较小, 可以较均匀地进行细胞增殖, 完成皮肤面积的增加, 从而 减少患者乳突区植入扩张器后, 患者下极皮肤的扩张皮瓣发生血运不佳或者破溃的现象。 0035 此外, 各个扩张器囊1可通过与其连通的注水管2向其内注入液体, 独立操作, 相互 之间没有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 针对扩张皮瓣生长厚度不同的情况, 可以通过调节不同扩张 器囊1的液体注入量来控。
19、制扩张皮瓣的生长厚度, 从而得到医疗所需的理想厚度。 例如, 当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264864 A 5 患者乳突区的下极扩张皮瓣厚度较薄而上极扩张皮瓣较厚时, 可以适当减少下极扩张器囊 1的液体注入量, 同时, 适当增加上极扩张器囊1的液体注入量, 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调 节扩张皮瓣的细胞增殖速率以及细胞间的间隙, 从而调节扩张皮瓣的厚度, 使扩张皮瓣能 够生长为医疗所需的理想厚度。 0036 另外, 扩张器在使用过程中, 当发现其中一个扩张器囊1出现成角时, 停止成角扩 张器囊1的液体注入, 减少成角扩张器囊1对与之对应的扩张皮瓣的影响, 而其他扩张器囊1 根。
20、据治疗进度仍正常注入液体,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未成角扩张器囊1区域的扩张皮瓣的正 常生长, 还能为成角区域的扩张皮瓣留出修养时间, 后期扩大的皮瓣还可以为成角的扩张 器囊1提供更多的改善空间, 从而能够缓解扩张器囊1成角对治疗的影响降低患者扩张皮瓣 出问题的几率。 0037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可以将扩张器囊1并列分隔为第一囊腔11、 第二 囊腔12和第三囊腔13, 第一囊腔11、 第二囊腔12和第三囊腔13上均连通有注水管2。 将扩张 器囊1分隔为三个囊腔, 将扩张器植入患者乳突区的皮肤软组织下后, 三个囊腔分别处于 上、 中、 下的位置, 在能够实现扩张器囊1囊内压力分散的。
21、基础上, 还可以缓解扩张器囊1成 角的问题。 其中, 第一囊腔11、 第二囊腔12和第三囊腔13的工作原理和上文相同, 这里不再 赘述。 0038 本实施例中, 第一囊腔11与第二囊腔12之间、 第二囊腔12与第三囊腔13之间均可 以通过分隔膜3隔开。 扩张器囊1对扩张皮瓣进行扩张时, 扩张器囊1的外部要确保圆滑没有 褶皱, 利用分隔膜3将相邻的囊腔分隔开, 当扩张器囊1植入患者乳突区的皮肤软组织下后, 随着液体注入第一囊腔11、 第二囊腔12和第三囊腔13中, 各个囊腔开始膨胀, 这时, 分隔膜3 随着囊腔的膨胀而张开, 不会对分隔膜3与扩张器囊1的连接处产生拉力, 从而不会使扩张 器囊1外。
22、部产生褶皱, 更有利于扩张皮瓣的生长扩大。 0039 本实施例中, 如图1、 图2和图4所示, 该扩张器还包括固设于扩张器囊1上的固定孔 4。 治疗时, 将扩张器确定好位置后, 用缝线穿过固定孔4将扩张器囊1固定在患者皮肤上, 从 而减少治疗过程中扩张器囊1发生移动而影响扩张皮瓣形态的情况, 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 治疗质量。 0040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 如图1、 图2和图4所示, 固定孔4可以为两个且位于扩张器囊1 与注水管2的连接处, 两个固定孔4关于注水管2对称设置。 首先, 将缝线穿过两个固定孔4对 扩张器囊1进行固定, 相较于单个固定孔4固定效果要好, 可以完成对扩张器囊1的固定;。
23、 其 次, 固定孔4位于扩张器囊1与注水管2的连接处, 在治疗过程中, 固定孔4不会对扩张器囊1 造成挤压也不会与扩张皮瓣接触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在减少治疗过程中扩张器囊1发生移 动的情况下, 还可以确保扩张器囊1的正常工作。 0041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 如图1-图4所示, 扩张器囊1可以为肾形扩张器囊。 针对先天 性小耳畸形, 采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时, 扩张器用于将乳突区的皮肤扩张出用于培植耳廓 状肋软骨的空间, 肾形的形状与耳廓形状一致, 通过使用肾形扩张器囊扩张出来的皮瓣更 符合后期手术需求, 更有利于耳廓状肋软骨的培植以及后期手术的治疗。 0042 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分。
24、隔膜3设有两片, 沿肾形扩张器囊的扇形边缘将肾形扩 张器囊均匀分隔成第一囊腔11、 第二囊腔12和第三囊腔13。 分隔膜3沿肾形扩张器囊的扇形 边缘将扩张器囊1分割成三个囊腔, 治疗时, 将扩张器囊1植入患者乳突区的皮肤软组织下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264864 A 6 后, 三个囊腔分别处于上、 中、 下的位置, 在能够实现扩张器囊1内压力分散的基础上, 还可 以缓解扩张器囊1成角的问题。 各个囊腔的工作原理上文已经作了详细描述, 这里不再赘 述。 0043 考虑到注水管2的密封问题, 本实施例中, 如图1-图4所示, 还可以在注水管2的自 由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壶5。 注水。
25、壶5用于对注水管2的管口进行密封, 确保扩张器囊1内的液 体不会泄漏, 治疗中, 注水壶5一般处于密封状态, 需要向扩张器囊1中注入液体时, 用注射 器针头直接扎进注水壶5, 通过注水管2向扩张器囊1内注入液体, 注液完毕后, 将注射针头 拔出, 注水壶5会自行封闭, 对注水管2的管口进行密封, 减少甚至避免扩张器囊1内液体的 泄漏。 0044 此外, 还可以在注水壶5内部固设一个金属片, 该金属片用来减少注射器注水过程 中将注水壶5扎破的情况, 进一步确保扩张气囊1的密封性。 0045 本实施例中, 扩张器囊1可以为硅橡胶扩张器囊。 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 替构成, 硅原子上通常有两个。
26、有机基团的橡胶。 硅橡胶的透气性好、 氧气透过率在合成聚合 物中是最高的; 此外, 硅橡胶还具有生理惰性, 不会导致凝血, 因此在医用领域应用广泛。 尤 其对于医用硅橡胶, 除具有上述特点外, 还具有高透明度、 抗黄性好、 高抗撕裂强度等特点, 将其作为扩张器囊1的材料, 可以使扩张器囊1很好的发挥作用, 提高患者的治疗几率, 减少 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痛。 0046 本实施例中, 分隔膜3也可以采用硅橡胶分隔膜。 硅橡胶的特点上文已经作了详细 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0047 类似的, 固定孔4也可以采用硅橡胶固定圈。 0048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264864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6264864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6264864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