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26173.8 (22)申请日 2017.07.27 (71)申请人 武汉工程大学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 街693号 (72)发明人 喻发全 薛亚楠 王金梅 周洋 王建芝 蔡宁 谌伟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崔友明 闭钊 (51)Int.Cl. A61K 9/107(2006.01) A61K 47/10(2006.01) A61K 47/06(2006.01) A61K 31/704(20。
2、06.01) A61P 35/00(2006.01) C08G 65/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 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 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首先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由硒硫键连接mPEG和十六 烷醇得到的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 接着 将其与抗癌药物溶于二甲亚砜中进行自组装, 最 后在超纯水中透析得到了纳米载药胶束。 本发明 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工艺简单、 重复性好等 优点; 制备的胶束不仅具有显著的还原响应性释 放敏感性, 可以有效避免抗癌药物在正常生理。
3、环 境中的暴释和药物泄露等不良效应, 而且凭借其 特殊的核壳结构、 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 改善了 对疏水药物的溶解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7441042 A 2017.12.08 CN 107441042 A 1.一种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a)十六烷醇与硒硫代二元酸发生单酯化反应, 得到一端羧基保留一端为十六 烷酯的硒硫键化合物Se-S-C16, Se-S-C16再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反应, 得到两亲性聚合 物mPEG-Se-S-C16; (b)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与抗癌药。
4、物在有机溶剂中自组装, 经透 析得到产物纳米载药胶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硒硫代二元酸与十六烷醇的摩尔比为 1:1, mPEG与Se-S-C16的摩尔比为47:1, 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与抗癌药物的质量比 为4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癌药物选自盐酸阿霉素、 甲氨 蝶呤、 丝裂霉素、 羟基脲、 博来霉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mPEG的分子量为2-10KD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的制备过 程。
5、具体为: 将硒硫代二元酸、 二环已基碳二亚胺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 氮气保护下向其 中加入4-二甲基氨基吡啶和十六烷醇, 冰浴反应1h后室温搅拌2h, 抽滤后在80-85旋蒸, 旋蒸产物与硅胶等比例混合, 经柱层析提纯得到Se-S-C16; 接着将mPEG溶于二氯甲烷中, 在 氮气保护下加入Se-S-C16、 二环已基碳二亚胺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 搅拌过夜后抽滤旋 蒸, 旋蒸所得浓缩物滴加到冰乙醚中得沉淀, 将沉淀溶于二氯甲烷中, 经旋蒸、 沉淀、 干燥即 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自组装过程具体为: 将抗癌药物溶于 二甲亚砜有机溶剂中搅拌过夜, 再加入。
6、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 边滴水边搅拌2h, 接着 在超纯水中避光透析24h, 期间每4h换水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硒硫代二元酸由硼氢化钠、 硒单 质、 硫单质和氯代羧酸按照1:4:4:8的摩尔比反应后, 经调节pH、 萃取、 旋蒸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氯代羧酸具体为3-氯代丙酸、 4- 氯代丁酸、 氯乙酸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硒硫代二元酸的制备过程具体为: 依 次将硒单质、 硼氢化钠加入到温度为0-5的强碱溶液中, 再将硫单质分多次加入, 在氮气 保护下冰浴。
7、1h, 升温至90反应0.5h, 调节溶液的pH至8, 滴加3-氯丙酸后搅拌反应12h, 调 节溶液pH至4, 再用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醚、 乙酸甲酯中的一种萃取多次, 最后旋蒸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41042 A 2 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硒硫键的 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合物纳米胶束是以疏水基团为内核、 亲水基团为外壳通过自组装而形成的分子 有序聚集体。 聚合物纳米胶束药物递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
8、 其疏水内核可以负载药物并 调控药物释放, 而亲水外壳赋予其在血液中的长效循环特性, 保护核中药物逃离生物体免 疫系统的非特异性捕获, 极大地降低药物提前泄漏的可能,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结合肿 瘤部位的EPR效应, 利用其较大的细胞间隙和较松散的结构, 促进纳米载体的通过, 使抗癌 药物在病灶部位富集, 聚合物纳米胶束药物载体是一类安全的、 具有潜在生物医学应用价 值的体系。 0003 谷胱甘肽(GSH)是生物体内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抗氧化剂, 肿瘤细胞的GSH水平较正 常细胞高出710倍。 二硫键(S-S, 键能为240kJ/mol)和二硒键(Se-Se, 键能为172kJ/mol) 在G。
9、SH还原环境中会发生还原性断裂。 由二硫键或二硒键构成的纳米胶束作为药物载体, 在 GSH环境下可实现还原性响应释放, 从而实现了药物的靶向释放。 二硒键键能低, 还原响应 快, 药物释放快, 易导致较高的系统毒性。 二硫键键能高, 还原响应慢, 药物释放慢, 释放的 药物有时达不到治疗浓度。 硒硫键键能处于二硫键和二硒键之间, 其还原响应能力介于两 者之间, 因此由硒硫键构成的胶束表现出较快的释放速率和较高的释药浓度, 提高了治疗 效果且降低了毒副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硒硫键的纳米载药胶束载药体系较二硒键和 二硫键具有更高的载药率, 更小的粒径, 进而提高了药物利用率, 使药物通过EP。
10、R效应在肿 瘤部位富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硒硫键的还原响应性药物释放纳米载药胶束的 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十六烷醇与硒硫代二元酸发生单酯化反应, 得到一端羧 基保留一端为十六烷酯的硒硫键化合物Se-S-C16, Se-S-C16再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 反应得到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 (b)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与抗癌药物在有机 溶剂中自组装, 经透析得到产物纳米载药胶束。 0005 上述方案中, 硒硫代二元酸与十六烷醇的摩尔比为1:1, mPEG与Se-S-C16的摩尔比 为47:1, 两亲性聚合物mP。
11、EG-Se-S-C16与抗癌药物的质量比为46:1。 0006 上述方案中, 所述抗癌药物选自盐酸阿霉素、 甲氨蝶呤、 丝裂霉素、 羟基脲、 博来霉 素中的至少一种。 0007 上述方案中, 所述mPEG的分子量为2-10KDa。 0008 上述方案中, 制备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硒硫代二元酸、 二环已基碳二亚胺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 氮气保护下向其中加入4-二甲基氨基吡啶和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441042 A 3 十六烷醇, 冰浴反应1h后室温搅拌2h, 抽滤后在80-85旋蒸, 旋蒸产物与硅胶等比例混合, 经柱层析提纯得到Se。
12、-S-C16; 接着将mPEG溶于二氯甲烷中, 在氮气保护下加入Se-S-C16、 二 环已基碳二亚胺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 搅拌过夜后抽滤旋蒸, 旋蒸所得浓缩物滴加到冰 乙醚中得沉淀, 将沉淀溶于二氯甲烷中, 经旋蒸、 沉淀、 干燥即得。 0009 上述方案中, 自组装过程具体为: 将抗癌药物溶于二甲亚砜有机溶剂中搅拌过夜, 再加入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 边滴水边搅拌2h, 接着在超纯水中避光透析24h, 期间 每4h换水一次。 0010 上述方案中, 所述硒硫代二元酸由硼氢化钠、 硒单质、 硫单质和氯代羧酸按照1:4: 4:8的摩尔比反应后, 经调节pH、 萃取、 旋蒸。
13、得到。 0011 上述方案中, 所述氯代羧酸具体为3-氯代丙酸、 4-氯代丁酸、 氯乙酸中的一种。 0012 上述方案中, 制备硒硫代二元酸的过程具体如下: 依次将硒单质、 硼氢化钠加入到 温度为0-5的强碱溶液中, 再将硫单质分多次加入, 在氮气保护下冰浴1h, 升温至90反 应0.5h, 调节溶液的pH至8, 滴加3-氯丙酸后搅拌反应12h, 调节溶液pH至4, 再用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醚、 乙酸甲酯中的一种萃取多次, 最后旋蒸即得。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物理包埋的方式实现对药物的包 载, 同时硒硫键保证药物释放具有强烈的还原敏感性, 有效避免药物。
14、在正常生理环境中的 暴释和药物泄露等不良效应, 而在癌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中, 实现药物的大量快速释放, 具 有毒副作用低与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2)本发明适用于多种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广泛 的适用性; (3)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 绿色环保、 反应条件温和、 原料毒副作用低等优 点。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Se-S-C16的红外光谱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Se-S-C16的核磁氢谱图。 0016 图3为不载药纳米胶束的形貌图(a)以及纳米胶束载药前后粒径变化图(b); 0017 图4为载药胶束在不同环境刺激下的药物释放行为曲线; 0018 图5。
15、为载药纳米胶束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具体 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0 实施例1 0021 1.参照文献(Langmuir,2006,22(13):5552-5565)、 (IntJNanomed,2012,7(17):39 91-4006)等的方法合成3-硒-3 -硫代二丙酸(SeSDPA), 具体步骤如下: 0022 首先取3.00g NaOH加入到36mL冰水(05)中, 再加入3.00g Se粉和0.60g NaBH4, 称取1.01gS粉分三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冰浴反应1h(N2保护)。
16、。 接着将反应液升温至 90反应半小时, 冷却至常温。 称取8.40g3-氯丙酸, 分散溶解到24mL水中, 用Na2CO3的饱和 水溶液调节其pH至8.0, 将此3-氯丙酸溶液用注射泵逐滴注入上述红棕色反应溶液中, 室温 磁力搅12h, 得到淡黄色溶液。 抽滤后用6mol/L的HCl调节pH至4左右, 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441042 A 4 得到滤液。 最后, 用丙酮萃取滤液三次, 再依次用饱和食盐水、 蒸馏水洗涤, 得到淡黄色的液 体, 旋蒸得到白色固体粉末5.89g, 产率为47.56。 0023 2.参照文献(Biomaterials,20。
17、13,34(15):3858-3869)的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 具体步骤如下: 0024 (1)取1.27gSeSDPA、 1.15g二环已基碳二亚胺, 溶于15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 充 N2保护。 将0.06g 4-二甲基氨基吡啶与1.20g十六烷醇加入到上述反应溶液中, 先冰浴1h, 再室温搅拌2h。 抽滤后在8085下旋蒸, 然后称重。 最后, 将旋蒸产品与硅胶以1:1的质量 比混合拌样, 以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得到0.86g米白 色固体粉末(目标产物Se-S-C16), 产率为34.8。 00。
18、25 该米白色固体粉末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中Se-S-C16在 3290cm-1处1-Hexadecanol的-OH特征峰信号大大减弱, 这是因为1-hexadecanol与SeSDPA发 生酯化反应, 导致醇羟基的信号峰减弱。 与反应原料SeSDPA的红外谱图比较可知, Se-S-C16 在1708cm-1、 1432cm-1处出现了SeSDPA上的-CO峰; 在933cm-1处出现了SeSDPA上的-COOH 上的-OH峰; 在724cm-1处出现了1-hexadecanol中的-CH(-(CH2)n-, n4)的特征吸收峰, 说 明1-hexadecanol以。
19、1:1的摩尔比被成功修饰到SeSDPA上。 图2中分别在 0.869ppm(h, - CH3)、 1.254ppm(g, -(CH2)13-)、 1.404ppm(f, -CH2-)处出现属于1-hexadecanol的特征 吸收峰; 其中, 4 .03ppm(a, COO-CH2-)和2 .78ppm(e ,-CH2-)两处的峰表明1- hexadecanol与SeSDPA发生了酯化反应。 证实了该米白色固体粉末的确是目标产物Se-S- C16。 0026 (2)将2.50g mPEG(Mw 10kDa)溶于10mL二氯甲烷溶剂中, 充N2保护。 分别称取 0.72g Se-S-C16、 0。
20、.04g二环已基碳二亚胺和0.20g 4-二甲基氨基吡啶, 加入到mPEG的二氯 甲烷溶液中, 室温搅拌过夜。 然后对反应液进行抽滤、 旋蒸。 取30mL乙醚置于冰箱内降温至0 左右, 将旋蒸所得浓缩物逐滴加入到上述冰乙醚中, 通过沉降法对产物进行纯化, 得到白 色沉淀。 将白色沉淀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 旋蒸、 沉淀, 重复三次。 最后白色沉淀经真空干 燥, 得到0.63g最终产品mPEG-Se-S-C16, 产率为81。 0027 3.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 0028 称取5mg阿霉素盐酸盐, 溶于5mL滴加有6 L三乙胺的二甲亚砜溶液中, 在常温下搅 拌过夜。 称取20mg两。
21、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溶于上述溶液中, 搅拌2h, 在这期间不断逐滴 滴加水, 累积约5mL。 最后, 将混合液转入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8kDa)中, 将透析袋置入超纯 水中透析, 每4h换一次超纯水, 全程避光透析24h。 收集样品, 即得纳米载药胶束。 取适量纳 米载药胶束冷冻干燥, 经量化得到其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11.07wt, 50.42wt。 0029 实施例2 0030 1.参照文献(Langmuir,2006,22(13):5552-5565)、 (IntJNanomed,2012,7(17):39 91-4006)等的方法合成3-硒-3 -硫代二丙酸(SeSDP。
22、A), 具体步骤如下: 0031 首先取3.00g NaOH加入到36mL冰水(05)中, 再加入3.00g Se粉和0.60g NaBH4, 称取1.01gS粉分三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冰浴反应1h(N2保护)。 接着将反应液升温至 90反应半小时, 冷却至常温。 称取8.40g3-氯丙酸, 分散溶解到24mL水中, 用Na2CO3的饱和 水溶液调节其pH至8.0, 将此3-氯丙酸溶液用注射泵逐滴注入上述红棕色反应溶液中, 室温 磁力搅12h, 得到淡黄色溶液。 抽滤后用6mol/L的HCl调节pH至4左右, 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441042 A 。
23、5 得到滤液。 最后, 用乙酸乙酯萃取滤液三次, 再依次用饱和食盐水、 蒸馏水洗涤, 得到淡黄色 的液体, 旋蒸得到白色固体粉末6.8g, 产率为54.83。 0032 2.参照文献(Biomaterials,2013,34(15):3858-3869)的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 具体步骤如下: 0033 (1)取1.27gSeSDPA、 1.15g二环已基碳二亚胺, 溶于15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 充 N2保护。 将0.06g 4-二甲基氨基吡啶与1.20g十六烷醇加入到上述反应溶液中, 先冰浴1h, 再室温搅拌2h。 抽滤后在8085下。
24、旋蒸, 然后称重。 最后, 将旋蒸产品与硅胶以1:1的质量 比混合拌样, 以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流动相进行柱层析提纯得到0.86g米白 色固体粉末(目标产物Se-S-C16), 产率为34.8。 0034 (2)将0.5g mPEG(Mw 2kDa)溶于10mL二氯甲烷溶剂中, 充N2保护。 分别称取0.72g Se-S-C16、 0.04g二环已基碳二亚胺和0.20g 4-二甲基氨基吡啶, 加入到mPEG的二氯甲烷溶 液中, 室温搅拌过夜。 然后对反应液进行抽滤、 旋蒸。 取30mL乙醚置于冰箱内降温至0左 右, 将旋蒸所得浓缩物逐滴加入到上述冰乙醚中, 通过沉降法对产物进行纯。
25、化, 得到白色沉 淀。 将白色沉淀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 旋蒸、 沉淀, 重复三次。 最后白色沉淀经真空干燥, 得 到0.73g最终产品mPEG-Se-S-C16, 产率为91。 0035 3.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 0036 称取5mg阿霉素盐酸盐, 溶于5mL滴加有6 L三乙胺的二甲亚砜溶液中, 在常温下搅 拌过夜。 称取30mg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溶于上述溶液中, 搅拌2h, 在这期间不断逐滴 滴加水, 累积约5mL。 最后, 将混合液转入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8kDa)中, 将透析袋置入超纯 水中透析, 每4h换一次超纯水, 全程避光透析24h。 收集样品,。
26、 即得纳米载药胶束。 取适量纳 米载药胶束冷冻干燥, 经量化得到其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13.72wt, 53.89wt。 0037 实施例3 0038 1.参照文献(Langmuir,2006,22(13):5552-5565)、 (IntJNanomed,2012,7(17):39 91-4006)等的方法合成3-硒-3 -硫代二丙酸(SeSDPA), 具体步骤如下: 0039 首先取3.00g NaOH加入到36mL冰水(05)中, 再加入3.00g Se粉和0.60g NaBH4, 称取1.01gS粉分三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冰浴反应1h(N2保护)。 接着将反应液升温至 90反应半小时。
27、, 冷却至常温。 称取8.40g3-氯丙酸, 分散溶解到24mL水中, 用Na2CO3的饱和 水溶液调节其pH至8.0, 将此3-氯丙酸溶液用注射泵逐滴注入上述红棕色反应溶液中, 室温 磁力搅12h, 得到淡黄色溶液。 抽滤后用6mol/L的HCl调节pH至4左右, 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 得到滤液。 最后, 用乙酸乙酯萃取滤液三次, 再依次用饱和食盐水、 蒸馏水洗涤, 得到淡黄色 的液体, 旋蒸得到白色固体粉末6.80g, 产率为54.83。 0040 2.参照文献(Biomaterials,2013,34(15):3858-3869)的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两亲性聚合物(mPEG-Se。
28、-S-C16), 具体步骤如下: 0041 (1)取1.27gSeSDPA、 1.15g二环已基碳二亚胺, 溶于15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 充 N2保护。 将0.06g 4-二甲基氨基吡啶与1.20g十六烷醇加入到上述反应溶液中, 先冰浴1h, 再室温搅拌2h。 抽滤后在8085下旋蒸, 然后称重。 最后, 将旋蒸产品与硅胶以1:1的质量 比混合拌样, 以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流动相柱层析提纯得到0.86g米白色固 体粉末(目标产物Se-S-C16), 产率为34.8。 0042 (2)将0.5g mPEG(Mw 2kDa)溶于10mL二氯甲烷溶剂中, 充N2保护。 分别称。
29、取0.72g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441042 A 6 Se-S-C16、 0.04g二环已基碳二亚胺和0.20g 4-二甲基氨基吡啶, 加入到mPEG的二氯甲烷溶 液中, 室温搅拌过夜。 然后对反应液进行抽滤、 旋蒸。 取30mL乙醚置于冰箱内降温至0左 右, 将旋蒸所得浓缩物逐滴加入到上述冰乙醚中, 通过沉降法对产物进行纯化, 得到白色沉 淀。 将白色沉淀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 旋蒸、 沉淀, 重复三次。 最后白色沉淀经真空干燥, 得 到0.73g最终产品mPEG-Se-S-C16, 产率为91。 0043 3.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 0044 称取5mg阿。
30、霉素盐酸盐, 溶于5mL滴加有6 L三乙胺的二甲亚砜溶液中, 在常温下搅 拌过夜。 称取25mg两亲性聚合物mPEG-Se-S-C16溶于上述溶液中, 搅拌2h, 在这期间不断逐滴 滴加水, 累积约5mL。 最后, 将混合液转入透析袋(截留分子量为8kDa)中, 将透析袋置入超纯 水中透析, 每4h换一次超纯水, 全程避光透析24h。 收集样品, 即得纳米载药胶束。 取适量纳 米载药胶束冷冻干燥, 经量化得到其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13.41wt, 53.16wt。 0045 不载药纳米胶束的形貌以及纳米胶束载药前后粒径变化如图3所示。 图3(a)中通 过透射电镜可以看出, 不载药纳米胶束呈现出。
31、比较规则的圆球状; 图3(b)通过动态光散射 测得不载药纳米胶束的粒径数据947nm(PDI0.19), 同时在图3(b)中可以看到, 包裹药 物后的纳米胶束的粒径很明显的从947nm左右增大至1279nm左右, 而且具有较窄的分 散系数(PDI0.13)。 0046 本发明制得的载药胶束在不同环境刺激下的药物释放行为如图4。 计算知包封率 为53.16wt, 载药率为13.41wt。 由释放曲线看出, 在pH7.4的PBS溶液中, 载药纳米胶 束没有明显的释放行为, 在释放50小时左右时累积释放量仅39左右; 然而, 在含有0.01M GSH的PBS溶液中, 释放30小时左右时, 累积释放量。
32、达到85, 50小时左右时释放已接近 100。 由结果可以推测, 在癌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中, 高浓度的GSH能够智能引发纳米载药 胶束的结构瓦解和药物释放。 0047 本发明制得的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游离的抗癌药物DOX对 HeLa细胞、 COS-7细胞细胞产生了显著的杀伤力; 相对地, 基于聚合物mPEG-Se-S-C16的纳米 载药胶束对HeLa的半数致死量(IC50)为1.03 g/mL(DOX浓度), 较游离DOX高, 体现了聚合物 mPEG-Se-S-C16纳米载药胶束的控释作用; 对于COS-7, 在纳米载药胶束的DOX浓度测试范围 内, 其存活率保持在高于70以上, 两组具有巨大差异的实验结果, 充分说明基于聚合物 mPEG-Se-S-C16的纳米载药胶束对肿瘤细胞具有精确的选择性和特异性的同时, 对正常细 胞组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441042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7441042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7441042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744104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