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普黄酮分散片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44282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6549.3

申请日:

20041025

公开号:

CN1634027A

公开日:

2005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1/352,A61K9/20,A61P19/10

主分类号:

A61K31/352,A61K9/20,A61P19/10

申请人:

李国成

发明人:

邹大光

地址:

519080广东省珠海市大学路101号清华科技园西九楼南座

优先权:

CN20041008654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新剂型及制备方法,它主要是以羧甲淀粉钠为崩解剂,再加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阿司帕坦,通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分散片。本发明新剂型具有释放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疗效高于普通片剂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依普黄酮分散片,其中含有依普黄酮170-230重量份,甘露醇85-115重量份,微晶纤维素85-115重量份,羧甲淀粉钠100-150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重量份和聚维酮2-4重量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片,其中含有依普黄酮200重量份,甘露醇100重量份,微晶纤维素100重量份,羧甲淀粉钠130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重量份,聚维酮3重量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散片,其中还含有甜味剂1-2重量份和矫味剂1-2重量份。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片,其中所述甜味剂是阿司帕坦。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散片,其中矫味剂是苹果酸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1)原辅料处理:依普黄酮和甘露醇混合,用粉碎机粉碎至能过200目筛;其余辅料粉碎,应能过100目筛。(2)粘合剂的制备:称取PVP,用20%的乙醇溶解,配成含PVP为2.5%的溶液,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任选地加入阿司帕坦和苹果酸,搅拌溶解备用。(3)微晶纤维素与内加部分的羧甲淀粉钠混均后与(1)步的依普黄酮-甘露醇细粉混合15分钟,加入粘合剂,制成合适的软材,过20目筛制粒。(4)在不高于60℃的温度下烘干,20目整粒。(5)加入硬脂酸镁及外加部分的羧甲淀粉钠,混合15分钟。(6)颗粒化验后用椭圆形异型冲压片,片剂硬度控制在50~70N。(7)片剂全检合格后包装。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骨质疏松的依普黄酮的新剂型,具体的说是以 崩解型辅料再加稀释剂、矫味剂等制成的分散片,本发明涉及该药 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已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第七位,骨质疏松症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90%,包括绝经后骨 质疏松(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II型或增龄性)及特发性或退行 性骨质疏松(遗传引起,多见青少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10%, 主要由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病、胃切除、 药物、不活动及中风等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根据其 作用机理,一般分为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国外尤 其是欧洲各国、美国和日本对开发此类药物极为重视,近几年已开 发和上市了多种有效药物。激素替代疗法(HRT)和降钙素(CT)均应用 最广,几乎占整个骨质疏松防治药物中的80%,但因激素类毒副作 用发生率越来越高,而降钙素类一般为注射剂,不便长期使用且价 格昂贵,限制其更广泛应用,有必要研究和开发一种兼有两者作用, 而毒副作用更低的有效药物,其中对依普黄酮治疗和防治骨质疏松 越来越引起临床专家的关注。

依普黄酮(Ipriflavone,Ipr)是一种异黄酮衍生物,属植物 性雌激素类药物,其可直接作用于骨,抑制骨吸收的同时,通过增 强雌激素刺激甲状腺释放降钙素而起作用,因此它兼有雌激素和降 钙素某些治疗作用,因这只是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所以不具备两 者的副反应。过去,在防治骨质疏松药物中,国内外对依普黄酮用 于治疗和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了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证明其 确切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状,提高骨量减少者的骨密度(BMD), 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患者长期用药有良好的耐受性 和安全性,是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药物之一。

依普黄酮化学名为7-异丙氧基异黄酮,属植物性雌激素 (Phytoestrogen)中异黄酮类,该类化合物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 其中具生物活性的已制备成药物,用于防癌、降血脂、抗动脉粥样 硬化和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异黄酮类化合物是由一个环化合物- 吡喃(pyran)将两个酚环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骨架,两个酚环的C7和C4位各有一对应于17β雌二醇(Estrodiol)(E2)C3和C17位的羟基, 且C7和C4位的距离几乎等于雌二醇C3和C17位羟基间的距离。相似的 结构,可以解释其具有雌激素样的抗骨质疏松特性。

在体内和体外模型研究中,依普黄酮及其代谢产物抑制骨吸收、 防止骨丢失及促进骨形成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Martini M实验证明 Ipr对骨吸收抑制与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募集和分化,而且这种抑制 可通过降低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PTH)反应的降低来间接调节。 Civitelli体外用人成骨细胞模型研究,Ipr及其代谢产物能刺激模 型中细胞产生I型胶原,促进基质矿化,这证明依普黄酮有促进成 骨作用。韦永中等通过建立双侧卵巢去除大鼠形成绝经后骨质疏松 模型并应用依普黄酮或雌激素治疗,发现服药12周后,大鼠股骨皮 质骨厚度增加,骨小量面积和百分比增加,从组织形态图象分析, Ipr组防治骨量丢失优于雌激素组,显著优于未服药组,说明Ipr有 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作用。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Ipr具有下列药理作用:1、促进成骨细 胞的增殖,促进骨胶原形成和骨基质的矿化,增加骨量;2、减少破 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3、 通过雌激素样作用增加降钙素的分泌,间接产生抗骨吸收作用。此 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理基础。

依普黄酮以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增强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 症,目前已在日本、意大利、英国、俄罗斯、阿根廷、匈牙利等二 十几个国家上市,已进行了多项临床研究,美国等欧洲国家也在进 行多中心长期临床研究,以证实Ipr明显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 骨折危险性。

1988年,日本武田药品工业公司首先以商品名Osten上市,并 进行了751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验证,连续24-96周用药,总 改善率为82%(615/755)。近几年Adami等对155例BMD低于1SD的 绝经妇女进行为期2年的双盲对照试验,其中治疗组128例服用依 普黄酮+钙剂(1g/天),127例安慰剂组单独服用钙剂(1g/天),结果 显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前臂远端骨的BMD变化比较,6月比基准高 3.3%,12个月时高出3.4%,18个月时高出4.2%,24个月时高出5.1%, 两组通过两年治疗,Ipr效果较钙剂有显著性差异;从不良反应情况 看,两组无明显差异,副反应发生率仅在3.4%,临床结果说明依普 黄酮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明显优于钙剂。Ipr与雌激素治疗相关性由 Chio等对1489例绝经妇女分三组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观察。其中有 39例单独使用依普黄酮,有42例使用依普黄酮+雌激素(HRT)(17 β-雌二醇E2),有1408例单独用雌激素(HRT),对腰锥L2-4测定 骨密度(BMD),一年后单独使用依普黄酮组BMD增加0.9%;依普黄酮 +HRT组增加3%,而单独使用HRT组却下降了2%。由此可看出依普 黄酮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强于激素替代疗法(E2);若两者配伍使 用则治疗作用增强,即Ipr对雌激素有协同作用。Agnusdei通过1年 的研究表明,单用钙剂(空白)24例患者,前臂骨密度(FDB)增加1.7%, 钙剂+复合促性腺雌激素治疗31例使FDB增加仅1.4%,而钙剂+复 合促性腺雌激素+依普黄酮治疗28例却增加到5.7%。Melis也对 133例绝经妇女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依普黄酮与结合型雌激素联 合应用,使桡骨的BMD显著增加,与安慰剂或单独使用雌激素相比 有显著差异。

依普黄酮和降钙素用于提高骨密度,从Shiota的研究中可看出, 两者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别,依普黄酮同样具有增强骨密度(BMD)的作 用和迅速而显著的镇痛效果,降钙素迄今为止只有注射剂型,而依 普黄酮为口服剂型,长期用药治疗依普黄酮更经济,使用更方便。

一般骨质疏松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BMD)降低速率加 快,脆性骨折危险性增加,椎体骨折发生率可达21%左右。BMD的 增加意味着减少骨折的发生,欧洲骨折研究中心历时3年对依普黄 酮治疗绝经妇女降低骨折发生率进行研究,依普黄酮可减少50%的发 生机会,因此,依普黄酮预防骨质疏松患者新骨折发生有较大作用。

在意大利、日本和匈牙利等完成两年60多个对依普黄酮安全性 和顺应性临床研究,2769人服用依普黄酮+钙剂,363例服用安慰 剂+钙剂的对照试验中,不良反应(轻微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分别 为14.5%和对照组16.1%,两组无显著差异,依普黄酮并未引起更大 的副反应,只可能是钙剂的影响。说明长期服用依普黄酮的治疗有 良好耐受性和顺应性。依普黄酮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防治骨质疏松药 物。

我国从1992年就开始开发依普黄酮,由于当时人们对骨质疏松 的认识不够,对骨丢失引起腰背及关节疼痛,甚至骨折等认识不清, 一般认为只要采用补钙或物理牵引等方法便可改善骨质疏松。随着 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亦成为老年妇女常见多发病,由于绝 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且骨质吸收加速,使骨量丢失,骨脆 性增加,致使骨折才引起患者的注意,因此对老年疾病的防治研究 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专家学者认为,人体摄入一定钙只能维持骨 钙丢失减缓,而不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治疗骨质疏 松仍需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防治。我国目前已从国外引进了二膦酸盐 类、复合钙D类等药物,而依普黄酮国内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依普黄酮可增加雌激素的降钙素分泌促进作用,能抑制成熟破骨细 胞分化,且能够较好地改善骨痛症状,骨质疏松患者在绝经最初3 年骨吸收加速,雌激素减少,依普黄酮有雌二醇作用可维持骨质作 用,不仅能减少骨丢失,而且使骨总钙量增加,从治疗前后骨代谢 生化指标同样可验证出依普黄酮的骨吸收抑制作用,因此,依普黄 酮将作为防治骨质疏松有发展前景的有效药物。

目前国内已批准内蒙古赤峰制药厂、武汉滨湖药业有限公司生 产依普黄酮原料药(批准文号分别为:国药准字H20010476、国药准 字H20010478),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滨湖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依普黄酮片(批准文号分别为:国药准字H20010477、国药准字 H20010479),作为原化学二类新药已分别在国内上市,正大青春宝 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上市的依普黄酮片商品名为“固苏桉”。

骨质疏松患者或者需要预防骨质疏松的人群中绝大部分是老年 人,例如,绝经后妇女。另外,依普黄酮的服用剂量较大,每片约 为0.2g,故每片的片重和片体积会较大。这样,现有技术中的依普 黄酮片对于老年人来说吞咽可能会产生问题,而对于那些本身吞咽 困难的患者来说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解决吞咽困 难,并进一步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依普黄酮剂型。另外,依普黄酮 是难溶性药物,也需要开发一种新剂型,通过对辅料及其配比的创 造性选择,加速依普黄酮的释放,增加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从 而提高疗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依普黄酮的分散片。由于该分散片服用方 便,可置水中分散后服用溶液,也可含在口中吮服、咀嚼服用或吞 服,因此很受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吞咽困难的患者及野外作业患 者的欢迎。

由于依普黄酮原料药不溶于水,因此,如果处方、工艺不够成 熟,普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本品处方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甘露醇作助溶剂和矫味剂(同 时也是稀释剂),使得本品不但清凉爽口,而且溶出度也大为提高, 此外,在工艺上将主药与甘露醇混合后一同粉碎,结果溶出度在原 有基础上又有所提高;采用微晶纤维素作稀释剂,使本品在工艺实 施过程中有良好的可压性;用羧甲淀粉钠作崩解剂,采取内外加相 结合的工艺,使本品在水中3分钟之内即可全部崩散;此外,经过 优选,采用2.5%聚维酮的20%乙醇溶液作粘合剂,也有助于本品在 水中迅速崩解。处方中还可以进一步含少量苹果酸和阿司帕坦,使 本品口感更为良好,略带酸甜味,适合吮服、嚼服的患者服用。

 本发明依普黄酮分散片含有依普黄酮170-230重量份,甘露醇 85-115重量份,微晶纤维素85-115重量份,羧甲淀粉钠100-150 重量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2重量份,聚维酮2-4重量份。

本发明的依普黄酮分散片中优选含有依普黄酮200重量份,甘 露醇100重量份,微晶纤维素100重量份,羧甲淀粉钠130重量份, 十二烷基硫酸钠1.2重量份,聚维酮3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上述依普黄酮分散片,其中还可以任选地进一步含 有甜味剂1-2重量份,矫味剂1-2重量份。所述甜味剂可以使用, 例如,阿司帕坦。所述矫味剂可以使用,例如,苹果酸。

作为制备依普黄酮分散片的原料,还包括20%乙醇溶液,该溶液 用来溶解聚维酮,制备2.5%的聚维酮的20%乙醇溶液,作为分散剂 制备过程中的粘合剂。

本发明的依普黄酮分散片可以采取以下工艺制备:

1.原辅料处理:依普黄酮和甘露醇混合,用粉碎机粉碎至能过 200目筛;其余辅料粉碎,应能过100目筛。

2.粘合剂的制备:称取PVP,用20%的乙醇溶解,配成含PVP 为2.5%的溶液,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任选地加入阿司帕坦和 苹果酸,搅拌溶解备用。

3.微晶纤维素与内加部分的羧甲淀粉钠混均后与“1”步的依 普黄酮-甘露醇细粉混合15分钟,加入粘合剂,制成合适的软材, 过20目筛制粒。

4.在不高于60℃的温度下烘干,20目整粒。

5.加入硬脂酸镁及外加部分的羧甲淀粉钠,混合15分钟。

6.颗粒化验后用椭圆形异型冲压片。规格200mg/片,理论片重 542mg/片,片剂硬度控制在50~70N。

7.片剂全检合格后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溶剂选择试验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转速选择试验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依普黄酮溶出度线性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与国产依普黄酮片溶出度比较试验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产品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依普黄酮分散片与普通片的区别是溶出度,此是本品的 主要特色,因此,对按以上工艺制备的产品溶出度进行了一系列考 察研究:

1、溶出条件与方法研究

1.1测定波长选择

精密称取依普黄酮对照品约20mg各3份,分别置200ml量瓶中,各加甲醇5ml 使溶解,分别用盐酸溶液(0.9→1000)、磷酸盐缓冲液(pH7.4)以及1.0%十二烷基 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10ml,加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摇匀, 作为供试液I;另精密称取空白辅料适量(相当于依普黄酮1.0mg),置100ml量瓶 中,分别用盐酸溶液(0.9→1000)、磷酸盐缓冲液(pH7.4)以及1.0%十二烷基硫酸 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作为供试液II。分别取上述溶液,照分光光度法, 在19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显示,依普黄酮在以上三种溶剂中,均在30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辅料几乎无影响。故将测定波长选择为303nm。

1.2溶剂选择

根据溶出度测定通常使用的溶剂,选用盐酸溶液(9→1000)、 磷酸盐缓冲液(pH7.4)以及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900ml为溶剂, 分别进行本品的溶出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C第 二法),以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 100转,依法操作,经2、5、10、15与30分钟时,取溶液10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加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作为供试品 溶液。另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依普黄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5ml甲醇溶解后,用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制成10μg/m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 分别在30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量。溶剂改为盐酸溶液 (9→1000)及磷酸盐缓冲液(pH7.4),依照上法,分别进行试验, 结果见表10-8。

                        表10-8在不同溶剂中的溶出量表    时间   (min)                        溶出量(%) X±SD(%)     盐酸溶液(9→         1000)     1.0%十二烷基硫酸钠     溶液     磷酸盐缓冲液     (pH7.4)     2     29.3±0.8     33.2±1.0     29.4±1.4     5     32.7±0.6     62.5±0.8     32.1±1.1     10     32.4±0.8     75.1±0.5     38.3±1.0     15     32.5±0.5     75.1±0.7     38.9±0.8     30     31.5±0.5     75.6±0.9     39.4±0.8

表10-8及附图1结果表明,本品在盐酸溶液(9→1000)及磷 酸盐缓冲液(pH7.4)中溶出低,分别为32%及40%左右;在1.0%十二 烷基硫酸钠溶液中,10分钟时溶出量为75%,已达到最大值。故本 品溶出度试验,以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剂为宜。

1.3转速的选择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第二法,以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50、100转,依上法测定。结果见表 10-9。

        表10-9在不同转速下的溶出量表    时间   (min)          溶出量(%) X±SD     50r/min     100r/min     2     28.9±1.2     33.2±1.0     5     40.6±0.8     62.5±0.8     10     58.9±0.6     75.1±0.5     15     60.3±0.6     75.1±0.7     30     60.9±0.5     75.6±0.9

表10-9及附图2的结果表明,转速为每分钟50转与转速为每 分钟100转时的溶出曲线比较,每分钟100转比每分钟50转的溶出 量大,因此选择每分钟100转为本溶出试验的转速。

1.4溶出度测定方法

根据以上试验,本品溶出度测定方法为: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C第 二法),以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 100转,依法操作,经10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 液5ml,加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经105℃ 干燥至恒重的依普黄酮对照品20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 加5ml甲醇使溶解,再加入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约150ml,置 温水浴中超声溶解20分钟,放冷,用同一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10ml,加同一溶剂稀释100ml,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 在30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 量的70%,应符合规定。

1.5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依普黄酮对照品约20mg,置100ml量瓶中,加5ml甲 醇使溶解,加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ml 置20ml量瓶中,加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 为贮备液。分别精密量取贮备液4、7、10、14、18ml置50ml量瓶 中,用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03nm波长 处分别测定吸收度。结果见表10-10。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收度A 为纵坐标进行分析,标准曲线图如下所示,线性方程为:

A=0.0469C-0.0129    R2=0.9995

下表10-10及附图3的结果表明,在浓度4.12~18.54μg/ml 范围内,吸收度A与浓度C呈良好线性关系。

          表10-10溶出度测定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贮备液取样(ml)     浓度C(μg/ml)     吸收度A     4     4.12     0.175     7     7.21     0.335     10     10.30     0.468     14     14.42     0.661     18     18.54     0.858

1.6待测液的稳定性考察:

取以上线性关系考察项下的三份溶液(浓度为7.21、10.30以 及14.42μg/ml),于24小时内多次测定吸收度,结果见表10-11。

表10-11  溶出度待测液稳定性考察结果

结果表明,待测溶液在24小时内基本稳定,能满足测试要求。

1.7辅料的影响

按处方量称取1片的辅料,置200ml量瓶中,加1.0%十二烷基硫酸 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ml,加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19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显示,辅料 的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在303nm波长处吸收度为0.003,对测定结 果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内。

1.8方法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依普黄酮对照品约16mg,20mg, 24mg,各3份,分别置2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处方量的辅料约34mg, 加甲醇5ml使溶解,再加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约150ml,置温 水浴中超声溶解20分钟,放冷,用同一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精 密吸取10ml,加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摇匀,作为供试溶液;另 取依普黄酮对照品约20mg,照上述方法配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 上述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303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 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10-12。

                    表10-12  溶出度测定的回收率试验结果    序号     加入量     (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X     RSD(%)     1     16.5     16.45      99.7         99.6         0.93     2     15.8     15.86      100.4     3     16.3     16.04      98.4     4     20.6     20.41      99.1     5     20.1     20.32      101.1     6     20.9     20.68      98.9     7     23.8     23.70      99.6     8     24.5     24.69      100.8     9     24.8     24.51      98.8

以上结果表明,溶出度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6%,相对平均偏差 RSD为0.93%,准确度较高。

1.9与国内依普黄酮片进行溶出对比试验

取本公司研制的样品(批号040101)与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 限公司生产的依普黄酮片(批号20030601)样品进行溶出度试验, 结果见表10-13。

    表10-13  本品与国产已上市品溶出度测定结果       时间      (min)           溶出量(%) X±SD     本品(040101)     国产已上市品        2     33.2±1.0     10.1±1.8        5     62.5±0.8     20.5±1.5        10     75.1±0.5     35.9±1.0        15     75.1±0.7     42.4±0.8        30     75.6±0.9     71.7±0.7

根据以上试验,表10-13和附图4的结果说明本品的溶出度较 国产依普黄酮片的溶出速度快,溶出效果好。

1.10同一批样品的均一性试验(n=6)

取依普黄酮分散片,批号040101,进行溶出度均一性试验,结 果见表10-14。

                    表10-14  一批样品(040101)均一性实验(n=6)    时间    (min)                                  各次溶出量(%)     X±SD(%)     1     2     3     4     5     6      2     33.     9     33.3     33.1     32.5     31.8     34.5     33.2±         1.0      5     63.     7     61.5     62.5     62.5     61.9     63.1     62.5±         0.8      10     74.     5     74.7     75.9     75.5     75.3     74.9     75.1±         0.5      15     75.     9     74.1     74.9     75.7     75.5     74.7     75.1±         0.7      30     75.     7     76.3     75.1     75.5     74.3     76.9     75.6±         0.9

表10-14及附图5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同一批样品各个时间 溶出量基本接近,在10分钟时,溶出度均达到溶出最高量。故本品 同一批样品的溶出度均一性较好。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品的溶出速度较快,3批样品10分钟时, 溶出度均达到溶出最高量;同一批样品的溶出均一性较好,溶出度 测定方法线性好,准确度高,专属性强。

2.本品的稳定性情况

普黄酮分散依片加速试验结果:模拟上市聚乙烯塑料瓶包装, 在RH75%±5%、40℃±2℃,WS302BS恒温恒湿试验箱中放置。经考 察6个月取样分析,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等方面均未发 生明显变化,基本稳定。

依普黄酮分散片长期试验结果:模拟上市聚乙烯塑料瓶包装, 在RH60%、25℃(BSH-250恒温恒湿箱)条件下放置。已经考察6个 月取样分析,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等方面均未发生明显 变化,说明本品在室温留样条件下基本稳定。

下面用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依普黄酮分散片的制备。该实施例仅仅是举例 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 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进和变化,这些改进和变化形式都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依普黄酮分散片的原料:

依普黄酮                       200g

甘露醇                         100g

微晶纤维素                     100g

羧甲淀粉钠                     13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2g

阿司帕坦                       1.2g

苹果酸                         1.2g

聚维酮(PVP)                    3g

20%乙醇溶液                   120ml

硬脂酸镁                       5g

制成                           1000片

制备方法如下:

1.原辅料处理:依普黄酮和甘露醇混合,用粉碎机粉碎至能过 200目筛;其余固体辅料粉碎,应能过100目筛。

2.粘合剂的制备:称取PVP,用20%的乙醇溶解,配成含PVP 为2.5%的溶液,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阿司帕坦和苹果酸, 搅拌溶解备用。

3.微晶纤维素与部分羧甲淀粉钠混均后与“1”步的依普黄酮一 甘露醇细粉混合15分钟,加入粘合剂,制成合适的软材,过20目 筛制粒。

4.在不高于60℃的温度下烘干,20目整粒。

5.加入硬脂酸镁及剩余部分的羧甲淀粉钠,混合15分钟。

6.颗粒化验后用椭圆形异型冲压片,共制备为1000片。片剂 硬度控制在50~70N。

7.片剂全检合格后包装。

依普黄酮分散片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依普黄酮分散片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依普黄酮分散片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普黄酮分散片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普黄酮分散片及制备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新剂型及制备方法,它主要是以羧甲淀粉钠为崩解剂,再加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阿司帕坦,通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分散片。本发明新剂型具有释放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疗效高于普通片剂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