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42938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59541.7

申请日:

2012.07.18

公开号:

CN102764403A

公开日:

2012.11.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9064申请日:20120718授权公告日:20140212终止日期:201407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4申请日:201207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4; A61P1/04; A61K35/56(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申请人:

刘晓云

发明人:

刘晓云; 孙建萍; 聂伟志; 邵海燕; 隋显玉

地址:

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峰路1号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厚朴12g、陈皮12g、当归12g、白芍12g、木香10g、柴胡10g、海螵蛸30g、半夏10g、吴茱萸10g、黄连6g、砂仁6g、茯苓12g、苍术10g、蒲公英20g、枳壳10g、炙甘草10g、黄花20g。本发明中药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见效快、疗效好、价格低,经临床应用观察治疗患者186例,有效率达96.77%。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 物组成 : 厚朴 12g、 陈皮 12g、 当归 12g、 白芍 12g、 木香 10g、 柴胡 10g、 海螵蛸 30g、 半夏 10g、 吴茱萸 10g、 黄连 6g、 砂仁 6g、 茯苓 12g、 苍术 10g、 蒲公英 20g、 枳壳 10g、 炙甘草 10g、 黄花 20g。

说明书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改变。 其常 见症状有上腹疼痛、 饱胀、 暖气、 反酸、 烧心、 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乏力等 ; 胃十二指肠溃疡 也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患者返酸、 暖气、 疼痛时常出现, 特别是 饥饿或食欲不振时特别严重, 十分痛苦。发生在十二指肠部位的局限性组织缺失, 累及粘 膜、 粘膜下层和肌层的非特异性溃疡, 其形成的机理是胃酸、 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与十二指 肠的抵御作用之间失去平衡, 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目前市场上治 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药物众多, 但理想者甚少, 彻底治愈者更为少见, 且极 易复发。其中大多数效果缓慢或药效不理想, 相当多的同类产品针对性较强, 或单纯和中, 或单纯健脾化湿, 或健脾和胃, 而不调合五脏, 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存在着副作用大、 治标 不治本的不足, 提供一种配制简便、 药源广、 疗效好, 成本低, 无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慢性胃 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它 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 : 厚朴 12g、 陈皮 12g、 当归 12g、 白芍 12g、 木香 10g、 柴胡 10g、 海螵蛸 30g、 半夏 10g、 吴茱萸 10g、 黄连 6g、 砂仁 6g、 茯苓 12g、 苍术 10g、 蒲公英 20g、 枳壳 10g、 炙甘草 10g、 黄花 20g。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 其原料药物 : 厚朴苦、 辛、 性温 ; 归脾经、 胃经、 大肠经 ; 具 有行气消积、 燥湿除满、 降逆平喘的功效。陈皮性温, 味辛、 苦; 入脾经、 胃经、 肺经 ; 具有理 气健脾、 调中利水、 燥湿化痰的功效。当归性温, 味甘、 辛; 归肝、 心、 脾经 ; 具有补血活血、 调 经止痛, 润肠通便的功效。白芍苦酸, 凉; 入肝、 脾经 ; 具有通顺血脉、 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的功效。木香味辛、 苦, 性温 ; 归脾、 胃、 肝、 肺经 ; 具有行气止痛、 调中导滞的功效。 柴胡苦、 微寒 ; 归肝经、 胆经 ; 具有疏散退热、 升阳舒肝的功效 ; 海螵蛸味咸、 涩, 性微温 ; 归 肝、 肾经 ; 具有收敛止血、 固精止带、 制酸止痛、 收湿敛疮的功效。半夏辛、 温、 有毒 ; 入脾、 胃 经; 具有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的功效。 吴茱萸性热味苦寒, 归肝、 脾、 胃、 肾经 ; 有散热止痛、 降逆止呕之功。黄连苦, 寒, 无毒 ; 归心、 脾、 胃、 肝、 胆、 大肠经 ;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的功效。砂仁味辛, 性温 ; 归脾经、 胃经、 肾经 ; 具有化湿开胃,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 的功效。茯苓性味甘、 淡, 平。归心经、 肺经、 脾经、 肾经 ; 具有利水渗湿、 益脾和胃、 宁心安神 之功效。苍术辛、 苦, 温; 归脾、 胃、 肝经 ; 具有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的功效。蒲公英味 甘, 微苦, 性寒 ; 归肝、 胃经 ; 具有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的功效。枳壳味苦、 酸, 性微寒 ; 归肺、脾、 肝、 胃、 大肠经 ; 具有理气宽中、 行滞消胀的功效。炙甘草甘, 平; 归心、 肺、 脾、 胃经 ; 具有 补脾和胃、 益气复脉的功效。黄花甘, 平; 归肝、 脾、 肾经 ; 养血平肝, 利尿消肿。上述诸药合 而为伍, 在化食消积、 健脾和胃、 温中止呕的基础上, 着重从整体上调理五脏, 使后天之本脾 胃与其它各脏腑和谐, 共同管理机体, 从而从根本上达到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 功效。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 水煎服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 精选药物组方, 经临 床验证治愈率较高, 且配制简便, 药源广, 成本低, 疗效好、 见效快, 安全可靠。经临床验证, 治疗患者 186 例, 有效率达 96.77%。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 组成 : 厚朴 12g、 陈皮 12g、 当归 12g、 白芍 12g、 木香 10g、 柴胡 10g、 海螵蛸 30g、 半夏 6g、 吴茱 萸 6g、 黄连 6g、 破仁 6g、 茯苓 12g、 苍术 10g、 蒲公英 20g、 枳壳 10g、 炙甘草 6g、 黄花 20g。
     制备及服用方法 : 每日一剂, 每付药煎煮两遍, 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 加水泡透 ; 先武火煎沸, 再以文火煎半小时, 滤出药液约 150ml, 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 再滤出药液约 150ml。两次药液混合, 分别于早、 晚饭前温服。十五天为一疗程。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
     一、 一般资料 :
     本发明中药应用于临床多年来, 治疗 186 例患者, 年龄 26 ~ 59 岁 ; 病程 2 个月~ 3 年。
     二、 诊断标准 :
     1、 有返酸、 嗳气、 胃部疼痛病史。
     2、 经胃肠造影或胃镜诊断有溃疡创面。
     三、 治疗标准 :
     治愈 : 返酸、 疼痛消失, 胃镜或 X 光检查溃疡已消失。
     显效 : 返酸、 疼痛消失, 胃镜或 X 光检查溃疡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已基本消失。
     有效 : 返酸、 嗳气、 疼痛明显减轻, 胃镜检查溃疡由活动期转为愈合期, 溃疡面缩小 50%以上。
     无效 : 返酸、 嗳气、 疼痛无明显减轻, 物理诊断溃疡面缩小小于 50%。
     四、 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
     每日一剂, 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 加水泡透 ; 先武火煎沸, 再以文火煎半小时, 滤出 药液 150ml, 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 再滤出药液 150ml。两次药液混合, 分别于早饭前半小 时, 晚饭前一小时温服。十五天为一疗程。
     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
     五、 治疗效果 :
     治 疗 186 例, 临 床 治 愈 144 例 (77.42 % ), 显 效 20 例 (10.75 % ), 有 效 16 例 (8.6% ), 无效 6 例 (3.23% ), 总有效率 96.77%。
     六、 典型病例 :
     1、 魏某, 女, 39 岁, 自我感觉上腹不适、 时有隐痛, 腹胀、 哎气, 胸口烧灼感, 纳差。 钡检, 慢性胃炎, 服用十剂后, 自觉胀痛明显减轻, 继服十剂, 诸症消失, 食欲增进, 随访至今再 未复发。
     2、 肖某, 男, 35 岁, 自感觉上腹隐痛、 烧灼感严重伴消化不良、 呕吐时有带血。既往 史: 嗜酒, 就诊胃镜检查 : 胃十二指肠溃疡, 服用一疗程疼痛减轻、 两个疗程后诸症消失, 随 访至今再未复发。
     3、 董某, 女, 45 岁, 自感觉节律性上腹隐痛, 伴哎气、 泛酸、 嘈杂、 胸口灼热感。就诊 钡餐诊检 : 胃十二指肠溃疡, 服药二疗程愈。5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64403A43申请公布日20121107CN102764403ACN102764403A21申请号201210259541722申请日20120718A61K36/9064200601A61P1/04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刘晓云地址264400山东省文登市峰路1号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72发明人刘晓云孙建萍聂伟志邵海燕隋显玉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厚朴12G、陈皮12G、当归12G、白芍12G、木香10G、柴胡10G、。

2、海螵蛸30G、半夏10G、吴茱萸10G、黄连6G、砂仁6G、茯苓12G、苍术10G、蒲公英20G、枳壳10G、炙甘草10G、黄花20G。本发明中药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见效快、疗效好、价格低,经临床应用观察治疗患者186例,有效率达9677。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1页2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厚朴12G、陈皮12G、当归12G、白芍12G、木香10G、柴胡10G、海螵蛸30G、半夏10G、吴茱萸10G、黄连6G、砂仁6G、茯苓12G、苍术10G、蒲公。

3、英20G、枳壳10G、炙甘草10G、黄花20G。权利要求书CN102764403A1/3页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背景技术0002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改变。其常见症状有上腹疼痛、饱胀、暖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胃十二指肠溃疡也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患者返酸、暖气、疼痛时常出现,特别是饥饿或食欲不振时特别严重,十分痛苦。发生在十二指肠部位的局限性组织缺失,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非特异性溃疡,其形成的机。

4、理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与十二指肠的抵御作用之间失去平衡,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目前市场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药物众多,但理想者甚少,彻底治愈者更为少见,且极易复发。其中大多数效果缓慢或药效不理想,相当多的同类产品针对性较强,或单纯和中,或单纯健脾化湿,或健脾和胃,而不调合五脏,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存在着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的不足,提供一种配制简便、药源广、疗效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5、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厚朴12G、陈皮12G、当归12G、白芍12G、木香10G、柴胡10G、海螵蛸30G、半夏10G、吴茱萸10G、黄连6G、砂仁6G、茯苓12G、苍术10G、蒲公英20G、枳壳10G、炙甘草10G、黄花20G。000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其原料药物厚朴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

6、功效。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肺经;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的功效。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吴茱萸性热味苦寒,归肝、脾、胃、肾经;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黄连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苍。

7、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枳壳味苦、酸,性微寒;归肺、说明书CN102764403A2/3页4脾、肝、胃、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黄花甘,平;归肝、脾、肾经;养血平肝,利尿消肿。上述诸药合而为伍,在化食消积、健脾和胃、温中止呕的基础上,着重从整体上调理五脏,使后天之本脾胃与其它各脏腑和谐,共同管理机体,从而从根本上达到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功效。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水煎服用。0006本发明的中药。

8、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较高,且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经临床验证,治疗患者186例,有效率达9677。具体实施方式0007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组成厚朴12G、陈皮12G、当归12G、白芍12G、木香10G、柴胡10G、海螵蛸30G、半夏6G、吴茱萸6G、黄连6G、破仁6G、茯苓12G、苍术10G、蒲公英20G、枳壳10G、炙甘草6G、黄花20G。0008制备及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付药煎煮两遍,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加水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约150M。

9、L,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约150ML。两次药液混合,分别于早、晚饭前温服。十五天为一疗程。0009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0010一、一般资料0011本发明中药应用于临床多年来,治疗186例患者,年龄2659岁;病程2个月3年。0012二、诊断标准00131、有返酸、嗳气、胃部疼痛病史。00142、经胃肠造影或胃镜诊断有溃疡创面。0015三、治疗标准0016治愈返酸、疼痛消失,胃镜或X光检查溃疡已消失。0017显效返酸、疼痛消失,胃镜或X光检查溃疡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已基本消失。0018有效返酸、嗳气、疼痛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溃疡由活动期转为愈合期,溃疡面缩。

10、小50以上。0019无效返酸、嗳气、疼痛无明显减轻,物理诊断溃疡面缩小小于50。0020四、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0021每日一剂,将原料混合入砂锅内,加水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时,滤出药液150ML,药渣内加水再煎半小时,再滤出药液150ML。两次药液混合,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前一小时温服。十五天为一疗程。0022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0023五、治疗效果0024治疗186例,临床治愈144例7742,显效20例1075,有效16例86,无效6例323,总有效率9677。0025六、典型病例00261、魏某,女,39岁,自我感觉上腹不适、时有隐痛,腹胀、哎气,胸口烧灼感,纳差。钡说明书CN102764403A3/3页5检,慢性胃炎,服用十剂后,自觉胀痛明显减轻,继服十剂,诸症消失,食欲增进,随访至今再未复发。00272、肖某,男,35岁,自感觉上腹隐痛、烧灼感严重伴消化不良、呕吐时有带血。既往史嗜酒,就诊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服用一疗程疼痛减轻、两个疗程后诸症消失,随访至今再未复发。00283、董某,女,45岁,自感觉节律性上腹隐痛,伴哎气、泛酸、嘈杂、胸口灼热感。就诊钡餐诊检胃十二指肠溃疡,服药二疗程愈。说明书CN1027644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