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412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9111.0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号:

CN104060542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40630|||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启; 陈宏宝; 郑君礼; 康学云; 王建斌

地址: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创新路西侧综合服务区1号楼1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管高峰;钱成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施加装置,包括钢梁,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钢梁横隔板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所述钢梁横隔板和两中腹板上形成两锚固点,所述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与所述钢梁两边腹板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所述两锚固点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设置千斤顶形成两提升点。施加方法:通过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本发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钢砼组合梁横向预压力的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钢梁横隔板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所述钢梁横隔板和两中腹板上形成两吊耳栓接构造的锚固点,所述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与所述钢梁两边腹板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所述两锚固点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设置千斤顶,以及贯穿所述反拱桁架设置连接所述千斤顶和锚固点的张拉杆形成两提升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片所述钢梁的每一道横隔板上均安装一片所述反拱桁架,单片梁段布设三片所述反拱桁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拱桁架为一立面呈梯形的梯形体,由上、下弦杆,连接同侧所述上、下弦杆的斜杆、竖杆,以及连接异侧所述上、下弦杆的联系杆连接固定而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拱桁架由两片通过螺栓栓接构成。

5.
  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片钢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湿接缝浇注之前,将反拱桁架安装到位,并通过反拱桁架主梁上的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形成钢梁两侧边腹板下挠,中腹板上凸的反拱效果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

说明书

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背景技术
(1)传统施工:
在钢梁边底板各个角点处设置转角导向装置,在两侧边腹板顶端位置设置用于安装锚具的挂腿,预应力钢绞线沿钢梁边底板通长布置,其两端分别锚固在钢梁边腹板顶端的挂腿处。在钢梁底板中点处的简易支架(角钢制作)上安装100t的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对预应力钢绞线的竖向顶升、张紧后达到对钢梁施加横向反拱力的目的。具体如附图图1所示。
(2)传统施工的局限性:
①反拱力施加采用张拉钢绞线的方式实现,因需跨过4个转角,最大转角接近90°,预应力损失很大。
②钢梁临时支点位于横隔板范围,而预应力钢束也需要沿着横隔板施加,两者位置有冲突。
③预应力钢束在通过钢梁的4角点时,需要在钢梁角点位置处的外侧设置导向装置,在内侧须作补强措施后才能满足受力需要。全桥除设置有湿接缝的梁段外,其余都要设置导向,加固、割除工程量太大。
④外侧导向装置及内侧补强板与钢梁的连接,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将对钢梁的防腐涂装损伤较多,后期补涂的工程量较大;若采用栓接连接的方式,后期钢梁边腹板、底板采用高强螺栓补孔工程量大且螺栓的防锈蚀较难。
⑤反拱完成后松弛困难,需以超过反拱力张拉,退出夹片才能卸载荷,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⑥钢绞线张拉受力后,根据规范要求,张拉操作工人应在张拉端的两侧,作业人员需长时间在张拉端之间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⑦预应力钢束露天张拉后,待现浇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撤除,在这期间梁段需长时间保持拉紧姿态,而在施工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使用电焊和气割,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与不足,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钢砼组合梁横向预压力的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包括钢梁,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钢梁横隔板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所述钢梁横隔板和两中腹板上形成两吊耳栓接构造的锚固点,所述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与所述钢梁两边腹板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所述两锚固点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设置千斤顶,以及贯穿所述反拱桁架设置连接所述千斤顶和锚固点的张拉杆形成两提升点。
上述方案中,钢混组合梁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由在梁段底部施加预应力的传统方式优化设计为在梁段顶部施加反拱力的方式:①提高了反拱桁架在各梁段之间的周转速度,从而加快了现场生产进度;②极大提高了横桥向压应力施加过程中的安全性。反拱桁架的张拉杆和中腹板位置的吊耳采用销轴连接,极大减小了反拱桁架安装、拆卸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和作业量。千斤顶设置在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主要是利用现有起吊设备方便千斤顶的快速安装、拆卸。
作为选择,在每一片所述钢梁的每一道横隔板上均安装一片所述反拱桁架,单片梁段布设三片所述反拱桁架。
上述方案中,通过对每片钢梁的每道横隔板均布设反拱桁架,施加反拱力后可使得钢梁每个断面横桥向变形值一致,从而使得钢梁每个断面横桥向获得的压应力相同。
作为选择,所述反拱桁架为一立面呈梯形的梯形体,由上、下弦杆,连接同侧所述上、下弦杆的斜杆、竖杆,以及连接异侧所述上、下弦杆的联系杆连接固定而成。
上述方案中,反拱架采用上下弦杆以及斜杆、竖杆、联系杆方案,整体设计为呈梯形体的钢桁架结构,既保证了在反拱力的作用下,桁架的刚度能够满足结构变形的需要,又减轻了反拱桁架自身的整体重量。
作为选择,所述反拱桁架由两片通过螺栓栓接构成。
一种前述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加方法,在每一片钢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湿接缝浇注之前,将反拱桁架安装到位,并通过反拱桁架主梁上的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形成钢梁两侧边腹板下挠,中腹板上凸的反拱效果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
上述方案中,桥面板先于反拱桁架安装是为了方便桥面板快速安装、精确定位以及湿接缝处钢筋绑扎、各种管道的连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后再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是为了钢梁变形回弹时对混凝土的横桥向压应力能更有效的传递到混凝土内。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 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发明,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梁梁段在反拱桁架安装、反拱力施加、保持及撤除等各个工况下的量测和实施效果来看,采用在每一片钢梁横隔板顶部安装一片反拱桁架施加反拱力的这种方案既可以满足钢混组合梁所需的横桥向压应力储备,又可以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同时也加快了生产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钢梁、2为横隔板、3为中腹板、4为锚固点、5为牛腿、6为边腹板、7为主梁、8为千斤顶、9为张拉杆、10为上弦杆、11为下弦杆、12为斜杆、13为竖杆、14为联系杆、15为千斤顶搁置支架、16为钢绞线、17为转角、18为锚具、19为挂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如图2-4所示,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包括钢梁1,以及可拆卸安装于钢梁1横隔板2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每一片钢梁1的三道横隔板上安装三片反拱桁架,单片梁段布设三片反拱桁架。在钢梁2横隔板2和两中腹板3上形成两吊耳栓接构造的锚固点4,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5与钢梁1两边腹板6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两锚固点4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7上设置千斤顶8,以及贯穿反拱桁架设置连接千斤顶8和锚固点4的张拉杆9形成两提升点。作为选择,反拱桁架为一立面呈梯形的梯形体,由两片通过螺栓栓接构成(如图所示的左右两段连接构成),整体由上、下弦杆10、11,连接同侧上、下弦杆10、11的斜杆12、竖杆13,以及连接异侧上、下弦杆10、11的联系杆14连接固定而成,可采用[40槽钢做上下弦杆以及[14槽钢做斜杆、竖杆、联系杆。
一种前述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加方法,在每一片钢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湿接缝浇注之前,将反拱桁架安装到位,并通过反拱桁架主梁上的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形成钢梁两侧边腹板下挠,中腹板上凸的反拱效果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 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0542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0542A21申请号201410309111022申请日20140630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41009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创新路西侧综合服务区1号楼1层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72发明人唐启陈宏宝郑君礼康学云王建斌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代理人管高峰钱成岑54发明名称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施加装置,包括钢梁。

2、,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钢梁横隔板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所述钢梁横隔板和两中腹板上形成两锚固点,所述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与所述钢梁两边腹板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所述两锚固点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设置千斤顶形成两提升点。施加方法通过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本发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钢砼组合梁横向预压力的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3、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0542ACN104060542A1/1页21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钢梁横隔板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所述钢梁横隔板和两中腹板上形成两吊耳栓接构造的锚固点,所述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与所述钢梁两边腹板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所述两锚固点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设置千斤顶,以及贯穿所述反拱桁架设置连接所述千斤顶和锚固点的张拉杆形成两提升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片所述钢梁的每一道横隔板上均安装一片所述反拱桁架,单片梁段布设三片所述反拱桁架。3如权利。

4、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拱桁架为一立面呈梯形的梯形体,由上、下弦杆,连接同侧所述上、下弦杆的斜杆、竖杆,以及连接异侧所述上、下弦杆的联系杆连接固定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拱桁架由两片通过螺栓栓接构成。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片钢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湿接缝浇注之前,将反拱桁架安装到位,并通过反拱桁架主梁上的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形成钢梁两侧边腹板下挠,中腹板上凸的反拱效果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5、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权利要求书CN104060542A1/3页3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背景技术00021传统施工0003在钢梁边底板各个角点处设置转角导向装置,在两侧边腹板顶端位置设置用于安装锚具的挂腿,预应力钢绞线沿钢梁边底板通长布置,其两端分别锚固在钢梁边腹板顶端的挂腿处。在钢梁底板中点处的简易支架角钢制作上安装100T的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对预应力钢绞线的竖向顶升、张紧后达到对钢梁施加横向反拱力的目的。具体如附图图1。

6、所示。00042传统施工的局限性0005反拱力施加采用张拉钢绞线的方式实现,因需跨过4个转角,最大转角接近90,预应力损失很大。0006钢梁临时支点位于横隔板范围,而预应力钢束也需要沿着横隔板施加,两者位置有冲突。0007预应力钢束在通过钢梁的4角点时,需要在钢梁角点位置处的外侧设置导向装置,在内侧须作补强措施后才能满足受力需要。全桥除设置有湿接缝的梁段外,其余都要设置导向,加固、割除工程量太大。0008外侧导向装置及内侧补强板与钢梁的连接,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将对钢梁的防腐涂装损伤较多,后期补涂的工程量较大;若采用栓接连接的方式,后期钢梁边腹板、底板采用高强螺栓补孔工程量大且螺栓的防锈蚀较。

7、难。0009反拱完成后松弛困难,需以超过反拱力张拉,退出夹片才能卸载荷,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0010钢绞线张拉受力后,根据规范要求,张拉操作工人应在张拉端的两侧,作业人员需长时间在张拉端之间施工,存在安全隐患。0011预应力钢束露天张拉后,待现浇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撤除,在这期间梁段需长时间保持拉紧姿态,而在施工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使用电焊和气割,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与不足,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钢砼组合梁横向预压力的施加装置及其施加方法。0013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0014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

8、装置,包括钢梁,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钢梁横隔板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所述钢梁横隔板和两中腹板上形成两吊耳栓接构造的锚固点,所述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与所述钢梁两边腹板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说明书CN104060542A2/3页4所述两锚固点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设置千斤顶,以及贯穿所述反拱桁架设置连接所述千斤顶和锚固点的张拉杆形成两提升点。0015上述方案中,钢混组合梁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由在梁段底部施加预应力的传统方式优化设计为在梁段顶部施加反拱力的方式提高了反拱桁架在各梁段之间的周转速度,从而加快了现场生产进度;极大提高了横桥向压应力施加过程中的安全性。反拱桁架的张拉杆和中腹板位置的吊耳。

9、采用销轴连接,极大减小了反拱桁架安装、拆卸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操作难度和作业量。千斤顶设置在反拱桁架顶面主梁上主要是利用现有起吊设备方便千斤顶的快速安装、拆卸。0016作为选择,在每一片所述钢梁的每一道横隔板上均安装一片所述反拱桁架,单片梁段布设三片所述反拱桁架。0017上述方案中,通过对每片钢梁的每道横隔板均布设反拱桁架,施加反拱力后可使得钢梁每个断面横桥向变形值一致,从而使得钢梁每个断面横桥向获得的压应力相同。0018作为选择,所述反拱桁架为一立面呈梯形的梯形体,由上、下弦杆,连接同侧所述上、下弦杆的斜杆、竖杆,以及连接异侧所述上、下弦杆的联系杆连接固定而成。0019上述方案中,反拱架采用上下。

10、弦杆以及斜杆、竖杆、联系杆方案,整体设计为呈梯形体的钢桁架结构,既保证了在反拱力的作用下,桁架的刚度能够满足结构变形的需要,又减轻了反拱桁架自身的整体重量。0020作为选择,所述反拱桁架由两片通过螺栓栓接构成。0021一种前述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加方法,在每一片钢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湿接缝浇注之前,将反拱桁架安装到位,并通过反拱桁架主梁上的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形成钢梁两侧边腹板下挠,中腹板上凸的反拱效果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002。

11、2上述方案中,桥面板先于反拱桁架安装是为了方便桥面板快速安装、精确定位以及湿接缝处钢筋绑扎、各种管道的连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后再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是为了钢梁变形回弹时对混凝土的横桥向压应力能更有效的传递到混凝土内。0023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发明,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00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梁梁段在反拱桁架安装、反拱力施加、保持及撤除等各个工况下的量测和实施效果来看,。

12、采用在每一片钢梁横隔板顶部安装一片反拱桁架施加反拱力的这种方案既可以满足钢混组合梁所需的横桥向压应力储备,又可以提高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同时也加快了生产进度。附图说明0025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60542A3/3页50027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28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29其中1为钢梁、2为横隔板、3为中腹板、4为锚固点、5为牛腿、6为边腹板、7为主梁、8为千斤顶、9为张拉杆、10为上弦杆、11为下弦杆、12为斜杆、13为竖杆、14为联系杆、15为千斤顶搁置支架、16为钢绞线、1。

13、7为转角、18为锚具、19为挂腿。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0031如图24所示,一种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包括钢梁1,以及可拆卸安装于钢梁1横隔板2顶部的反拱桁架,在每一片钢梁1的三道横隔板上安装三片反拱桁架,单片梁段布设三片反拱桁架。在钢梁2横隔板2和两中腹板3上形成两吊耳栓接构造的锚固点4,反拱桁架外侧通过牛腿5与钢梁1两边腹板6的外侧连接固定形成两支撑点,并在两锚固点4的反拱桁架顶面主梁7上设置千斤顶8,以及贯穿反拱桁架设置连接千斤顶8和锚固点4的张拉杆9形成两提升点。作为选择,反拱桁架为一立面呈梯形的梯形体,由两片通过螺栓栓接构成如图所示的左右。

14、两段连接构成,整体由上、下弦杆10、11,连接同侧上、下弦杆10、11的斜杆12、竖杆13,以及连接异侧上、下弦杆10、11的联系杆14连接固定而成,可采用40槽钢做上下弦杆以及14槽钢做斜杆、竖杆、联系杆。0032一种前述组合梁斜拉桥横桥向预应力施加装置的施加方法,在每一片钢梁桥面板安装到位后,湿接缝浇注之前,将反拱桁架安装到位,并通过反拱桁架主梁上的千斤顶提升张拉杆施加反力,形成钢梁两侧边腹板下挠,中腹板上凸的反拱效果直至完成反拱施加;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千斤顶回油,释放反拱桁架向上的顶升力后,钢梁横桥向回弹收缩,挤压混凝土结构,从而对桥面产生横桥向压应力。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60542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2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6054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