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839890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529130.5

申请日:

20130828

公开号:

CN203677381U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13/15

主分类号:

A61F13/15

申请人:

花王株式会社

发明人:

齐藤数马,森田进之介,中野康宏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2-21035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使用由该装置制得的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复合片材(3A、3A)的制造装置具备:分割装置(5),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30),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和一体化装置(7),将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侧缘的端缘(e)的外侧片材(31L、31R)和不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侧缘的端缘(e)的内侧片材(32L、32R)组合叠层一体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使用由该装置制得的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分割装置,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和一体化装置,将所述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所述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该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片材组合叠层一体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位置调整单元,调整通过所述一体化装置一体化的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的位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以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的中央位置为基准进行两片材的位置关系的调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分别对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通过具备摄像机的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的位置,通过轨道修正装置修正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的输送轨道,使得从生产线的规定位置到各个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使所述内侧片材和所述外侧片材各自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相等,通过输送轨道的控制,以使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重叠的状态叠层所述内侧片材和所述外侧片材。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中间加工装置,对所述复合片材以所述内侧片材的宽度方向的端缘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实施选自接合和折弯中的一种以上的加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加工装置包括接合装置,将其它部件断续地固定于所述复合片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部件为粘扣带。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装置,在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间夹置弹性部件,使两片材一体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装置是具备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弹性部件卷绕单元、和使弹性部件与一对片材一体化的一体化单元的叠层一体化装置,作为所述复合片材,制造在内侧片材和外侧片材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  11.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装置将一片所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偶数条分割片材。  12.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装置将一片所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奇数条分割片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装置将一片所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五条,三条内侧片材中的两条与外侧片材接合,剩下的一条内侧片材不与其它分割片材接合,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或与其它内侧片材一同与外侧片材接合,得到三层结构的复合片材。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以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叠层时该内侧片材的整个宽度收于该外侧片材的宽度内的方式进行该外侧片材和该内侧片材的位置关系的调整。  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备包括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固定于该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的一对侧翼片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一对侧翼片由切割得到的所述复合片材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配置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片材部件、配置于使用者背侧的背侧片材部件和架设并固定于腹侧片材部件和背侧片材部件的吸收性主体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所述腹侧片材部件和所述背侧片材部件由切割得到的所述复合片材构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中,已知有如下技术:一边连续输送 一片宽幅的坯料卷片材,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成两条分割片 材,通过该两条分割片材形成吸收性物品的两个不同的部位(例如, 第一躯干部和第二躯干部)(参照专利文献1、2)。

另外,作为在第一防粘衬里和第二防粘衬里之间具有厚粘接层的 压敏粘接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如下技术:将在单面形成有粘接 层的宽幅的防粘衬里在线分割成两个部分,将这两个部分通过粘接剂 彼此粘接的方式叠层,形成厚度厚的粘接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15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426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2-5046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工序中,若采用将一片宽坯料卷片材在线切 割成多条分割片材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例如,将坯料卷片材从辊 状卷轴开卷的设备只需一个即可,与将数量与分割片材的条数相同的 片材分别从卷轴开卷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制造设备及物料管理等。

但是,即使将用于切割坯料卷片材的切刀的位置固定,若坯料卷 片材产生弯曲,则两端的两条分割片材的宽度产生波动,会给使用该 分隔片材制造的吸收性物品的均质性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能够使用将 坯料卷片材在线切割成多条分割片材的技术高效地制造吸收性物品, 同时能够减轻坯料卷片材弯曲引起的不良情况,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均 质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复合片材的制 造装置,使用由该装置制得的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中的上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分割 装置,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 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和一体化装置,将上述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 上述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该坯料卷片材 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片材组合叠层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制造的一次性尿布的一例 的图。

图2是表示在线切割一片坯料卷片材,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的 形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组合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组合方法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将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对位后叠层的 形态的图,图5(a)是从与盖板垂直的方向观察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 的汇合部附近的示意图,图5(b)是从图5(a)中的箭头E方向观察 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汇合部附近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轨道修正装置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内侧片材和外侧片材叠层一体化的叠层一体化装置 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a)和图8(b)是中间加工工序和中间加工工序中的对位控 制的说明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一次性尿布的其它 例子的图,图9(a)是立体图,图9(b)是沿尿布的前后方向的剖面 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 图10(a)是表示坯料卷片材向操作者侧(远离盖板的一侧)移动的状 态的图,图10(b)是表示坯料卷片材向驱动侧(靠近盖板的一侧)移 动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吸 收性物品,制造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

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1是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具备:包括吸收 体23的吸收性主体2、固定于该吸收性主体2的两侧部的一对侧翼片 3、3和设置于各个侧翼片3、3的前端部的粘扣带4、4。另外,尿布1 相对于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中央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

吸收性主体2是具有使用时位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部A、位于背 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裆部的裆下部C,为纵长形状。

另外,吸收性主体2具有: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材21、液体不透 过性或拨水性的背面片材22、夹置于这两片材21、22之间的液体保持 性吸收体23。另外,吸收性主体2中,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部配设 有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24、24。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24具有用于形成 立体护围的丝状弹性体25,使用尿布时,利用丝状弹性体25的收缩力 形成立体护围。另外,在配置于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两侧部周围 的部分配置有用于形成腿部皱褶的丝状弹性体26。

在图1所示的侧翼片3,具有在两片片材31、32之间固定有弹性 部件33的结构,在尿布1的宽度方向X具有伸缩性。粘扣带4包括由 树脂膜、无纺布构成的胶带基材4a、固定于胶带基材4a的由机械面粘 扣件的雄部件或粘着剂构成的固接部4b组成,安装尿布1时,将固接 部4b按压并固接于设置于腹侧部A的外表面的固定区(landing zone) 4c。固定区4c例如由机械面粘扣件的雌部件、富有卡合性的无纺布等 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中,利用下面说明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 置制造用于形成上述侧翼片3、3的两条复合片材3A、3A。即,在利 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进行的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下面 说明的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制造用于形成上述侧翼片3、3的两条复合 片材3A、3A。

〈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

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如图3所示,具备一边连续 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30,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Y′将其切割,得到四条 分割片材31L、32L、31R、32R的分割装置5。即,利用本实施方式的 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进行的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如图3所示,具备一 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30,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Y′将其切割,得 到四条分割片材31L、32L、31R、32R的分割工序。

更具体地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一片宽幅的 坯料卷片材30从辊状卷轴30′连续开卷,通过分割装置5进行的分割 工序中,一边将该开卷后的坯料卷片材30通过具备送料辊54等的公 知的输送设备连续输送,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用于切割坯 料卷片材30的分割装置能够使用能够在线分切片材的各种公知的分切 装置等,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使用具备三 个纵切刀51和三个纵切刀51共用的支承辊52的分切装置5。分切装 置5如下构成:具备与各个纵切刀51相对应的支架53,通过使各个支 架53向与坯料卷片材30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X′手动或机械地移动, 能够适当改变该方向X′上的坯料卷片材30的切割位置P。坯料卷片材 30的切割优选使用上刃和下刃的侧面相互摩擦进行切割的剪切式分切 装置。

通过分割坯料卷片材30产生两种分割片材。即,如图3所示,一 种是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侧缘s的端缘d的外侧片材31L、31R, 另一种是不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侧缘s的端缘d的内侧片材32L、 32R。换言之,外侧片材31L、31R是在与坯料卷片材30的输送方向 正交的方向X′的两端产生的分割片材,内侧片材32L、32R是在与坯 料卷片材30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X′在外侧片材31L、31R之间产生 的分割片材。

如图3所示,外侧片材31L、31R的上述端缘d的相反侧的端缘形 成分割坯料卷片材30时的切割产生的切割端缘e,内侧片材32L、32R 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均形成分割坯料卷片材30时的切割产生的切割端 缘f。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如图3和图7所示,具备将上 述分割装置得到的分割片材彼此叠层一体化的一体化装置。本实施方 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如图3所示,具备将上述分割工序得到的分 割片材彼此叠层一体化的一体化工序。

在利用该一体化装置进行的一体化工序中,将分割工序得到的上 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组合并一体化。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 将分割工序得到的外侧片材31L、31R和内侧片材32L、32R分别通过 例如转向杆64改变位置和朝向后,向一体化工序输送。然后,如图3 所示,将一个外侧片材31L和与其相邻的内侧片材32L叠层一体化得 到一条复合片材3A,同时,将另一个外侧片材31R和与其相邻的内侧 片材32R叠层一体化得到另一条复合片材3A。另外,经过规定工序后, 切割两条复合片材3A,形成尿布1的侧翼片3。

即使将与坯料卷片材30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X′上的切割位置P 固定,若坯料卷片材30产生弯曲,则外侧片材31L、31R的宽度产生 波动,但是,内侧片材32L、32R的两端缘均为切割端缘f,因此,内 侧片材的宽度不会受到坯料卷片材30弯曲的影响。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通过组合外侧片材31L、31R和内侧片 材32L、32R,能够减轻坯料卷片材30弯曲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 能够连续制造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宽度恒定的复合片材3A。另外,即使 不制造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宽度恒定的复合片材3A的情况下,与将外侧 片材彼此叠层得到的复合片材相比,抑制了宽度的波动。

另外,将坯料卷片材30的两侧缘作为修边保留,因此,从减少废 弃物和节省资源的观点来看优选。

从得到宽度恒定的复合片材3A的观点来看,叠层一体化的外侧片 材和内侧片材优选外侧片材的宽度小于内侧片材的宽度,更优选外侧 片材的宽度为内侧片材的宽度的98%以下。另外,叠层一体化的外侧 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宽度优选外侧片材的宽度为内侧片材的宽度的60% 以上,更优选80%以上,特别优选90%以上。

另外,作为叠层一体化的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组合方法,代替 图3所示的组合相邻分割片材的方法,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组合不相 邻的分割片材彼此的方法。另外,在图3和图4的任一组合方法中, 叠层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时的片材的朝向可以使朝向辊状卷轴30′的中 心侧的面彼此相对进行叠层,也可以使朝向卷轴30′的中心侧的面彼此 相互背向进行叠层,也可以使朝向卷轴30′的中心侧的面与朝向外周侧 的面相对进行叠层。

关于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叠层一体化、对所得到的复合片材进 行的后加工工序等优选实施方式,对于外侧片材31L和外侧片材31R 不作区別,均记为外侧片材31,对于内侧片材32L和内侧片材32R不 作区別,均记为内侧片材32,进行以下说明。

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优选在叠层一体化之前,调整外侧片 材31和内侧片材32的位置关系。另外,该位置调整,优选位置调整 为叠层时内侧片材的整个宽度收于外侧片材31的宽度内。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在利用上述一体化装置进 行一体化之前,调整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的位置关系的位置调 整单元。

在利用位置调整单元进行的位置调整中,例如,如图5(a)和图 5(b)所示,在将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分别利用垂直于盖板61 设置的多个辊(未图示)沿着盖板61输送后,使两片材在汇合部G汇 合后叠层一体化的情况下,在到达该汇合部之前的输送中,通过具备 CCD相机等摄像机62的位置检测单元等检测内侧片材32的两端缘f、 f的位置,修正内侧片材32的输送轨道,使得从盖板61到各个检测到 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同时,通 过具备CCD相机等摄像机63的位置检测单元等检测外侧片材31的两 端缘d、e的位置,修正外侧片材31的输送轨道,使得从盖板61到各 个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 另外,由距盖板61的距离计算各片材31、32的两端缘的位置,但是, 只要能够设定生产线中作为基准的规定位置即可,不限于盖板61。

而且,若设内侧片材32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和外侧片材31的中 央位置的基准值相等,通过上述输送轨道的控制,内侧片材32和外侧 片材31以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重叠的状态叠层。

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各自的输送轨道的修正能够使用各种 公知的轨道修正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如图6所示具 备一对轨道控制辊66、以平行且相互间隔的状态支承轨道控制辊的框 架67和使该框架67转动的控制电机68的轨道修正装置65等。轨道 修正装置优选配置于通过位置检测单元检测端缘的位置的上游,对输 送轨道进行反馈控制。

另外,位置检测单元优选夹着片材在摄像机63的相反侧配置照明 器具,根据透过片材的光的光量、强度检测片材的端缘的位置。

分切后,将受到弯曲影响的外侧片材和不受弯曲影响的内侧片材 组合并对位,由此提高产品和加工精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不进行反馈控制的自动轨道修正, 而是通过改变图2所示的转向杆64的位置、朝向,来手动调整外侧片 材31和内侧片材32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关系。另外,也可以在进行反 馈控制的自动轨道修正的同时,进行通过改变图2所示的转向杆64的 位置、朝向进行的手动或自动调整。另外,位置关系的调整也可以使 用移轨辊。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中,将如上所述分别控制输 送轨道后的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以弹性部件33夹置于它们之间 的方式进行叠层一体化,由此,制造宽度方向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 3A。即,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进行的复合片材的 制造工序中,将如上所述分别控制输送轨道后的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 材31以弹性部件33夹置于它们之间的方式进行叠层一体化,由此, 制造宽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3A。作为得到使弹性部件33 夹置于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之间从而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的复合片材的一体化装置,例如,能够使用图7所示的叠层一体化装 置7。

图7所示的叠层一体化装置7具备: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 体71、71、弹性部件卷绕单元72、将弹性部件33和一对片材31、32 一体化的一体单元73。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71相互隔开 规定间隔且平行地配置。弹性部件卷绕单元72将丝状弹性部件33卷 绕在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71上,并使该弹性部件33朝 向与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的长度方向(图中R方向)交叉的方 向。一体化单元73将通过弹性部件卷绕单元72卷绕在一对弹性部件 输送用长结构体71、71上且通过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71 输送的弹性部件33夹于一对片材31、32之间,使其一体化。作为弹 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如图7所示,具有在R方向移动的顺行部 分和在R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反送部分,优选使用仅顺行部分与丝状 弹性部件33卡合而在R方向输送该弹性部件33的环形带。环形带架 设于滑轮或齿轮上,驱动该滑轮或齿轮旋转。作为各个弹性部件输送 用长结构体71,可以仅使用一条这样的环形带,如图7所示,作为各 个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优选使用配置有上下两级这样的环形 带的结构体。通过在上下的带设置速度差,能够将刚缠绕在一对弹性 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71上时平面视为锯齿状的丝状弹性部件33 的朝向修正为该弹性部件33在R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多个呈平行状取向 的状态,并且固定于一对带状片材31、32之间。作为弹性部件输送用 长结构体71,也能够使用由在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槽或凸条的圆棒状 体绕着中心轴线旋转驱动的结构体。

弹性部件卷绕单元72具备旋转臂等旋转体72b和使该旋转体72b 旋转驱动的轴部72c的伺服电机(未图示)。旋转体72b具备以丝状弹 性部件33的导出部72a围绕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71、71周 围转动的方式旋转的旋转臂等。

在使用叠层一体化装置7的复合片材3A的优选制造方法中,在作 为一对片材31、32使用的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的相互相对面的 任一面或两面,通过公知的粘接剂涂布机75涂布粘接剂76。而且,以 拉伸状态的丝状弹性部件33夹在片材31、32两者间的方式使其汇合, 通过作为一体化装置73的一对的轧辊74对它们上下加压使其一体化。 然后,通过具备切割刀的刀具等切割单元77切割在侧方伸出的弹性部 件33,从而得到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3A。弹性部件 33的切割只要在一个部位切割从片材的侧缘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的 任何部位即可,无需切除该伸出部分的一部分或整体。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装置具备在如上所述制得的复合片材 3A分别断续固定作为其它部件的粘扣带4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为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加工装置,对复合片材3A以内侧片材32的宽度方 向的端缘f、f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进行粘扣带4的接合。另外,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具备在如上所述制得的复合片材3A分 别断续固定作为其它部件的粘扣带4的接合工序。该接合工序为本实 用新型的中间加工工序,对复合片材3A以内侧片材32的宽度方向的 端缘f、f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进行粘扣带4的接合。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复合片材3A的输送中,通过具备CCD 相机等摄像机64的位置检测单元等检测内侧片材32的两端缘f、f, 修正复合片材3A的输送轨道,使得从支承输送机构的盖板61到各个 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L1, 对修正其输送轨道后的复合片材3A进行粘扣带4的接合和该粘扣带4 的折弯。在复合片材3A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和内侧片材的宽度的关系 下设定从盖板61到粘扣带4的安装位置的距离L2和从盖板61到粘扣 带4的折弯位置B1的距离L3,进行宽度无波动的内侧片材的端缘f、 f的检测和基于此的复合片材3A的上述输送轨道的修正,从而时常调 整粘扣带4的安装位置和粘扣带4的折弯位置,使复合片材3A的宽度 方向中粘扣带4的安装位置和安装的粘扣带的折弯位置B1合适。

相对于此,在检测外侧片材31的端缘d、e并基于此进行复合片 材的输送轨道的控制时,由于外侧片材31宽度的波动,难以对复合片 材3A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控制,粘扣带4的安装位置、粘扣带4的折弯 位置发生波动。

另外,图1表示尿布1的粘扣带4左右展开的状态,通过使粘扣 带4向复合片材3中朝向使用者肌肤侧的肌肤抵接面侧折弯折叠,能 够防止粘扣带4与意外部位结合而在实际使用时其功能降低或受损等。 另外,图8中,符号64a表示摄像机64的摄像范围。复合片材3A的 轨道修正也能够使用现有公知的轨道修正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 能够使用图6所示的轨道修正装置65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通过组合内侧片材32和 外侧片材31并进行加工,分别在贴合得到的各个复合片材3A、3A中 加入分切时宽度方向尺寸不受弯曲影响的内侧片材32。因此,在贴合 后的工序中进行加工时,能够对各个复合片材3A通过传感器读取内侧 片材的位置,基于此进行找位,从而提高了加工、产品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以外侧片材31的宽度比内 侧片材32的宽度小的方式进行设计。因此,即使坯料卷片材30弯曲, 也能够将宽度不受弯曲影响的高精度的内侧片材的宽度作为复合片材 的宽度,提高制造的复合片材的宽度的精度等。另外,如图8所示, 还具有容易调整位置、或容易通过相机等检测宽度小的外侧片材的端 缘的优点。

另外,一般来说,坯料卷片材的侧缘s的精度和外观大多较好, 因此,将外层片材31和内层片材32如图4所示组合并一体化时,若 将来源于坯料卷片材的侧缘s的外侧片材的端缘d作为基准进行位置 调整,将该端缘d用于产品的可见部分,能够提高位置调整的精度和 产品的外观。

图1所示的尿布1通过对由坯料卷片材30如上所述制得的带有粘 扣带的两条复合片材3A、3A分别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切割,依次固 定于吸收性主体2的两侧部来制造。所述固定于吸收性主体2的两侧 部,可以是接合于吸收性主体在输送方向相连的结构的主体连续体的 两侧部,也可以固定于吸收性主体局部部件的连续体,例如,表面片 材的两侧部结合有一对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而成的结构的连续体或背 面片材的连续体。固定于主体连续体的两侧部时,随后切割主体连续 体,形成单个的尿布。另一方面,固定于吸收性主体局部部件的连续 体时,随后使其它部件汇合形成主体连续体,然后进行切割,形成单 个的尿布。

说明尿布1的各部的形成材料。

作为表面片材21和背面片材22,能够使用一次性尿布、生理期用 卫生巾、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一直以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例如,作 为表面片材21,能够使用无纺布或开孔膜等各种液体透过性片材。作 为背面片材22,可以使用不具有透湿性树脂膜、具有微孔、具有透湿 性树脂膜、拨水无纺布等无纺布、它们与其它片材的叠层体等各种液 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材料。作为吸收体23,能够使用由透水性薄纸或 无纺布构成的包芯片包覆木浆纤维等纤维集合体或在其上保持吸水性 聚合物颗粒而成的吸收性芯而成的结构等。纤维集合体可以是无纺布。 另外,作为构成立体护围的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24,能够使用膜、无 纺布、纺织物或它们的叠层片材等。

作为坯料卷片材30所使用的片材,可以列举无纺布、纺织布、编 织布、纸、树脂膜等。另外,也能够使用将它们中的两种以上叠层一 体化而成的片材等。另外,作为上述无纺布,例如,能够使用热风无 纺布、热轧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各种制 法形成的无纺布。另外,作为粘扣带,例如,能够使用由无纺布或树 脂膜等构成的胶带基材的一面上通过热熔接或粘接剂等粘贴机械粘扣 件的钩部件而成的结构或在胶带基材的一面上涂布粘着剂形成粘着部 的结构等。

上面,基于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一片坯料卷片材30分割成了四条分 割片材,但是,也可以将一片坯料卷片材30分割成五条以上的分割片 材。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十条以下。一片坯料卷片材30可以 分割成偶数条分割片材,例如四条、六条、八条或十条等,也可以分 割成奇数条分割片材。另外,例如,分割成五条的情况下,产生三条 内侧片材,除了与两条外侧片材接合的两条内侧片材以外的内侧片材 可以不与其它分割片材接合,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也可 以与其它内侧片材一同与外侧片材接合,得到三层结构的复合片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粘接剂接合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 材32之间,但是,也可以代替粘接剂或与粘接剂组合使用热封、超声 波热合等其它接合方法。另外,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也可以以 两片材间不夹置弹性部件33的方式接合。例如,作为坯料卷片材30, 使用即使未夹有弹性部件33也具有伸缩性的片材的情况下,即使不使 用弹性部件33也能够制造伸缩性侧翼片。另外,作为分割片材彼此的 接合方法和粘扣带的固定方法,能够采用粘接剂、热封、超声波热合、 或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等任意固定方法。

代替以外侧片材31的宽度比内侧片材32的宽度小的方式进行设 计,也可以将坯料卷片材30以产生等宽的分割片材的方式进行分切。 此时,若导入分切装置中的坯料卷片材30发生弯曲,坯料卷片材30 的中心偏离其基准位置L,则如图10(a)所示,产生宽度大于内侧片 材32L、32R的外侧片材31L,或者如图10(b)所示,产生宽度大于 内侧片材32L、32R的外侧片材31R。此时,如图10(a)和图10(b) 所示,通过将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叠层一体化,在贴合得到的 各个复合片材3A′、3A"中加入分切时宽度方向尺寸不受弯曲影响的内 侧片材32。因此,在贴合后的工序中进行加工时,能够对各个复合片 材3A′、3A"通过传感器读取内侧片材32的位置,基于此进行找位,从 而提高加工、产品精度。对于内侧片材32的位置,例如,可以分别读 取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的位置,也可以只读取任一端缘的位置。

另外,以图10(a)和图10(b)所示的实施方式得到的复合片材 3A′、3A"在图10(a)所示的状态和图10(b)所示的状态下,内侧片 材32和外侧片材31的宽度发生逆转。即,复合片材3A′在图10(a) 所示的状态下,外侧片材31L的宽度大于内侧片材32L的宽度,而在 图10(b)所示的状态下,外侧片材31L的宽度小于内侧片材32L的 宽度。另一方面,复合片材3A"在图10(a)所示的状态下,内侧片材 32R的宽度大于外侧片材31R的宽度,而在图10(b)所示的状态下, 外侧片材31R的宽度大于内侧片材32R的宽度。

图10(a)所示的状态的复合片材3A′和图10(b)所示的状态的 复合片材3A"中,从复合片材3A′,3A"的单面侧来看,内侧片材的端 缘f、f隐藏于外侧片材下。在产生这样的状态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检 测透过复合片材3A′、3A"的光来检测内侧片材的端缘,从而能够进行 以内侧片材的位置为基准的位置调整、加工位置的控制。内侧片材的 位置,例如,能够通过以在相机画面内设定坐标,算出边缘A-边缘B 的值,将该值接近设计值的一个作为内侧片材捕捉的方式进行设定来 检测。

另外,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以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重叠的 状态叠层一体化,但是,也可以是局部重叠,一个端缘未重叠,形成 宽度大于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的复合片材。

另外,在中间加工工序中,对其它部件进行接合和折弯,但是, 也可以在将复合片材彼此接合,或将上述一片坯料卷片材30分割奇数 条,由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得到复合片材后,将剩余的分割的 片材与复合片材接合。另外,也可以使复合片材自身折弯。这些接合 和折弯如上所述,优选以内侧片材3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f、f的位置为 基准进行定位。

另外,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吸收性物品如图9(a)和图9(b)所示, 也可以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8,具备:配置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片材部 件81、配置于使用者背侧的背侧片材部件82和架设并固定于腹侧片材 部件81和背侧片材部件82的吸收性主体83,腹侧片材部件81的两侧 部和背侧片材部件82的两侧部在侧封部84、84接合,形成有筒状的 腰围部D。

在作为一次性尿布8的制造方法的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 例如,将一片坯料卷片材在线四分成四条分割片材后,将包括作为坯 料卷片材的侧缘的侧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 侧缘的内侧片材以弹性部件85夹置于两片材间的方式叠层一体化,得 到两条复合片材。而且,一边隔开间隔输送该两条复合片材,一边以 架设于两条复合片材间的方式依次固定吸收性主体83,然后,对折后, 将两条复合片材彼此断续接合而形成作为侧封部84的接合部。而且, 在该接合部形成的同时或该接合部形成后,将两条复合片材一体切割, 得到单个的尿布8。一次性尿布8例如能够这样高效地生产。

在该一次性尿布8中,腹侧片材部件81和背侧片材部件82分别 由将在线分切坯料卷片材得到的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叠层一体 化而成的复合片材3B构成。

该复合片材3B如图9(b)所示,在使受坯料卷片材30弯曲引起 的宽度波动影响的外侧片材31不容易看见,使尿布外观良好的观点来 看,优选将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侧缘的端缘的外侧片材31侧朝 向尿布的内面侧、将不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片 材32侧朝向尿布的外面侧使用。

另外,在复合片材3B的制造工序中,优选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 材32以作为切割端缘的端缘的位置一致的方式将宽度方向的位置对位 来进行叠层一体化,使在线分切产生的切割端缘构成腰开口部的周缘 部86。

另外,代替该方式,也能够使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的宽度 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而制造复合片材3B,将从一个片材的端缘伸出的 部分以内侧片材3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的位置为基准折弯,以该折弯部 构成腰开口部的周缘部86的方式来制造尿布8。

另外,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也可以在侧翼片的局部设置机械粘扣件 的钩部件或粘接部而形成固接部。另外,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中,代替 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是短裤型生理期用卫生巾等。

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吸收性物品除了一次性尿布以外,还可以是生 理期用卫生巾或失禁垫等。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以下的物品或制造方法 等。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使 用该装置制得的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其中,

上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分割装置,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 料卷片材,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 和一体化装置,将上述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上述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 端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该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片材 组合叠层一体化。

<2>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复合片 材的制造装置具备位置调整单元,调整通过上述一体化装置一体化的 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的位置关系。

<3>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位置调 整单元,以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的中央位置为基准进行两片 材的位置关系的调整。

<4>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 位置调整单元,分别对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通过具备摄像机 的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的位置,通过轨道修正装置修 正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的输送轨道,使得从生产线的规定位 置到各个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 准值。

<5>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 中,上述位置调整单元,使上述内侧片材和上述外侧片材各自的中央 位置的基准值相等,通过输送轨道的控制,以使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 重叠的状态叠层上述内侧片材和上述外侧片材。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 中,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中间加工装置,对上述复合片材以上 述内侧片材的宽度方向的端缘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后,实施选自接 合和折弯中的一种以上的加工。

<7>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中间加 工装置包括接合装置,将其它部件断续地固定于上述复合片材。

<8>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其它部 件为粘扣带。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 中,上述一体化装置,在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间夹置弹性部 件,使两片材一体化。

<10>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一体化 装置是具备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弹性部件卷绕单元、和将 弹性部件和一对片材一体化的一体化单元的叠层一体化装置,作为上 述复合片材,制造在内侧片材和外侧片材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且在宽 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中,上述分割装置将一片上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偶数条分割片材。

<12>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中,上述分割装置将一片上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奇数条分割片材。

<13>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分割 装置将一片上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五条,三条内侧片材中的两条与外 侧片材接合,剩下的一条内侧片材不与其它分割片材接合,作为吸收 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或与其它内侧片材一同与外侧片材接合,得 到三层结构的复合片材。

<14>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位置调 整单元,以该外侧片材和该内侧片材叠层时该内侧片材的整个宽度收 于该外侧片材的宽度内的方式进行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的位 置关系的调整。

<15>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是具备包括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固定于该吸 收性主体的两侧部的一对侧翼片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一对侧翼片由 切割得到的上述复合片材构成。

<16>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配置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片材部件、配 置于使用者背侧的背侧片材部件和架设并固定于腹侧片材部件和背侧 片材部件的吸收性主体的短裤型吸收性物品,上述腹侧片材部件和上 述背侧片材部件由切割得到的上述复合片材构成。

<17>如上述<1>~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 制造装置,其中,以将上述坯料卷片材的两侧缘作为修边保留的方式 制造吸收性物品。

<18>如上述<1>~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 制造装置,其中,叠层一体化的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中,上 述外侧片材的宽度小于上述内侧片材的宽度,或者上述外侧片材的宽 度为上述内侧片材的宽度的98%以下,另外,上述外侧片材的宽度为 上述内侧片材的宽度的60%以上或80%以上或90%以上。

<19>如上述<1>~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 制造装置,其中,在上述一体化装置中,使在上述分割工序中以相邻 状态产生的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一体化。

<20>如上述<1>~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 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一片坯料卷片材是从辊状卷轴开卷的片材,使 上述一体化工序中将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叠层时的片材的朝 向为坯料卷片材朝向辊状卷轴的中心侧的面彼此相对进行叠层,或者 使朝向该卷轴的中心侧的面彼此相互背向进行叠层,或者使朝向该卷 轴的中心侧的面与朝向外周侧的面相对进行叠层。

<21>如上述<1>~上述<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 制造装置,其中,以来源于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外侧片材的端缘为基 准进行位置调整,或者将该端缘用于吸收性物品的产品的可见部分。

<22>如上述<1>~上述<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 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一体化装置将上述外侧片材和上述内侧片材之 间使用粘接剂接合。

<23>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 和使用该工序得到的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工序,其中,

上述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包括:分割工序,其一边连续输送一片 坯料卷片材,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 和一体化工序,将上述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上述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 端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该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片材 组合叠层一体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能够使用将坯料卷片 材在线切割成多条分割片材的技术高效地制造吸收性物品,并且能够 减轻坯料卷片材弯曲引起的不良情况,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均质性。吸 收性物品的均质性是指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恒定品质的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7738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2 CN 203677381 U (21)申请号 201320529130.5 (22)申请日 2013.08.28 2012-210357 2012.09.25 JP A61F 13/15(2006.01) (73)专利权人 花王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 东京都 (72)发明人 齐藤数马 森田进之介 中野康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 龙淳 (54) 实用新型名称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

2、装置, 使用由该装置制得的 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复合片材 (3A、 3A) 的制造装置具备 : 分割装置 (5) , 一边连续输 送一片坯料卷片材 (30) , 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 其切割, 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 ; 和一体化装置 (7) , 将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 (30) 的 侧缘的端缘 (e) 的外侧片材 (31L、 31R) 和不包括 作为坯料卷片材 (30) 的侧缘的端缘 (e) 的内侧片 材 (32L、 32R) 组合叠层一体化。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8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77381 U CN 203677381 U 1/2 页 2 1.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 使用由该装置制得的多条 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 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 所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 : 分割装置, 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 一边沿着其 输送方向将其切割, 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 ; 和一体化装置, 将所述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所 述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该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 片材组合叠层一体化。 2. 如权利要求 。

4、1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位置调整单元, 调整通过所述一体化装置一体化的所述 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的位置关系。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 以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的中央位置为基准进行两片材的 位置关系的调整。 4.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 分别对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通过具备摄像机的位置检测 单元检测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的位置, 通过轨道修正装置修正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 的输送轨道, 使得从生产线的规定位置。

5、到各个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 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 5.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 使所述内侧片材和所述外侧片材各自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相等, 通过输送轨道的控制, 以使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重叠的状态叠层所述内侧片材和所述外侧 片材。 6. 如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具备中间加工装置, 对所述复合片材以所述内侧片材的宽度方 向的端缘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 实施选自接合和折弯中的一种以上的加工。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

6、在于 : 所述中间加工装置包括接合装置, 将其它部件断续地固定于所述复合片材。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其它部件为粘扣带。 9. 如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体化装置, 在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间夹置弹性部件, 使两片材一体化。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体化装置是具备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弹性部件卷绕单元、 和使弹性 部件与一对片材一体化的一体化单元的叠层一体化装置, 作为所述复合片材, 制造在内侧 片材和外侧片材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

7、且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 11. 如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割装置将一片所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偶数条分割片材。 12. 如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割装置将一片所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奇数条分割片材。 13. 如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77381 U 2 2/2 页 3 所述分割装置将一片所述坯料卷片材分割成五条, 三条内侧片材中的两条与外侧片材 接合, 剩下的一条内侧片材不与其它分割片材接合, 作为吸收性物品的。

8、构成材料使用, 或与 其它内侧片材一同与外侧片材接合, 得到三层结构的复合片材。 1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 以所述外侧片材和所述内侧片材叠层时该内侧片材的整个宽度收 于该外侧片材的宽度内的方式进行该外侧片材和该内侧片材的位置关系的调整。 15. 如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备包括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和固定于该吸收性主体的两侧部的 一对侧翼片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一对侧翼片由切割得到的所述复合片材构成。 16. 如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其。

9、特征在于 : 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配置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片材部件、 配置于使用者背侧的背侧 片材部件和架设并固定于腹侧片材部件和背侧片材部件的吸收性主体的短裤型吸收性物 品, 所述腹侧片材部件和所述背侧片材部件由切割得到的所述复合片材构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77381 U 3 1/11 页 4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中, 已知有如下技术 : 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宽幅的坯料卷 片材, 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成两条分割片材, 通过该两条分割片材形成吸收性物 品的两个不同的部位 。

10、(例如, 第一躯干部和第二躯干部) (参照专利文献 1、 2) 。 0003 另外, 作为在第一防粘衬里和第二防粘衬里之间具有厚粘接层的压敏粘接叠层体 的制造方法, 已知有如下技术 : 将在单面形成有粘接层的宽幅的防粘衬里在线分割成两个 部分, 将这两个部分通过粘接剂彼此粘接的方式叠层, 形成厚度厚的粘接层 (参照专利文献 3) 。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7 181543 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10 142616 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表 2012 504691 号公报 发明内容 。

11、0009 在吸收性物品的制造工序中, 若采用将一片宽坯料卷片材在线切割成多条分割片 材的技术, 具有如下优点 : 例如, 将坯料卷片材从辊状卷轴开卷的设备只需一个即可, 与将 数量与分割片材的条数相同的片材分别从卷轴开卷的情况相比, 能够简化制造设备及物料 管理等。 0010 但是, 即使将用于切割坯料卷片材的切刀的位置固定, 若坯料卷片材产生弯曲, 则 两端的两条分割片材的宽度产生波动, 会给使用该分隔片材制造的吸收性物品的均质性带 来不良影响。 0011 因此,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能够使用将坯料卷片材在线 切割成多条分割片材的技术高效地制造吸收性物品, 同时能够减轻。

12、坯料卷片材弯曲引起的 不良情况, 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均质性。 00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 具备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 使用由 该装置制得的多条复合片材制造吸收性物品。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装置中的上述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 : 分割装置, 一边连续 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 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 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 ; 和一体化装 置, 将上述分割片材中包括作为上述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外侧片材和不包括作为该 坯料卷片材的侧缘的端缘的内侧片材组合叠层一体化。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3677381 U 4 2/11 页 5 0014 图 1 是表示本实。

13、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制造的一次性尿布的一例的图。 0015 图 2 是表示在线切割一片坯料卷片材, 得到四条以上分割片材的形态的立体图。 0016 图 3 是表示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组合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0017 图 4 是表示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组合方法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 0018 图 5(a) 和图 5(b) 是表示将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对位后叠层的形态的图, 图 5 (a) 是从与盖板垂直的方向观察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汇合部附近的示意图, 图 5(b) 是从 图 5(a) 中的箭头 E 方向观察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汇合部附近的示意图。 0019 图 6 是表示轨道修正装置的一例的主要。

14、部分的立体图。 0020 图 7 是表示将内侧片材和外侧片材叠层一体化的叠层一体化装置的一例的主要 部分的立体图。 0021 图 8(a) 和图 8(b) 是中间加工工序和中间加工工序中的对位控制的说明图。 0022 图 9(a) 和图 9(b) 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一次性尿布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 9 (a) 是立体图, 图 9(b) 是沿尿布的前后方向的剖面图。 0023 图 10(a) 和图 10(b) 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 图 10(a) 是表示 坯料卷片材向操作者侧 (远离盖板的一侧) 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 10(b) 是表示坯料卷片材向 驱动侧 (靠近盖板的一侧) 。

15、移动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 作为吸收性物品, 制造 图 1 所示的一次性尿布。 0026 图 1 所示的一次性尿布 1 是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具备 : 包括吸收体 23 的吸收性主 体2、 固定于该吸收性主体2的两侧部的一对侧翼片3、 3和设置于各个侧翼片3、 3的前端部 的粘扣带 4、 4。另外, 尿布 1 相对于吸收性主体 2 的长度方向中央线 CL 左右对称地形成。 0027 吸收性主体2是具有使用时位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部A、 位于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 于裆部的裆下部 C,。

16、 为纵长形状。 0028 另外, 吸收性主体 2 具有 : 液体透过性的表面片材 21、 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背 面片材 22、 夹置于这两片材 21、 22 之间的液体保持性吸收体 23。另外, 吸收性主体 2 中, 沿 着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部配设有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 24、 24。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 24 具有 用于形成立体护围的丝状弹性体 25, 使用尿布时, 利用丝状弹性体 25 的收缩力形成立体护 围。另外, 在配置于吸收性主体 2 的长度方向两侧部周围的部分配置有用于形成腿部皱褶 的丝状弹性体 26。 0029 在图1所示的侧翼片3, 具有在两片片材31、 32之间固定有弹性部件3。

17、3的结构, 在 尿布 1 的宽度方向 X 具有伸缩性。粘扣带 4 包括由树脂膜、 无纺布构成的胶带基材 4a、 固定 于胶带基材 4a 的由机械面粘扣件的雄部件或粘着剂构成的固接部 4b 组成, 安装尿布 1 时, 将固接部 4b 按压并固接于设置于腹侧部 A 的外表面的固定区 (landing zone) 4c。固定区 4c 例如由机械面粘扣件的雌部件、 富有卡合性的无纺布等构成。 0030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中, 利用下面说明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制造用于形成 上述侧翼片3、 3的两条复合片材3A、 3A。 即, 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进行的本实施方 说 明 书 CN 2036773。

18、81 U 5 3/11 页 6 式的制造方法中, 通过下面说明的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制造用于形成上述侧翼片 3、 3 的两 条复合片材 3A、 3A。 0031 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 0032 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如图 3 所示, 具备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 片材30, 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Y将其切割, 得到四条分割片材31L、 32L、 31R、 32R的分割装 置 5。即, 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进行的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如图 3 所示, 具备一边连续输送一片坯料卷片材 30, 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 Y将其切割, 得到四条分割 片材 31L、 32L、 31R、 32R 的分。

19、割工序。 0033 更具体地说明, 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将一片宽幅的坯料卷片材30从辊 状卷轴 30连续开卷, 通过分割装置 5 进行的分割工序中, 一边将该开卷后的坯料卷片材 30 通过具备送料辊 54 等的公知的输送设备连续输送, 一边沿着其输送方向将其切割。用 于切割坯料卷片材 30 的分割装置能够使用能够在线分切片材的各种公知的分切装置等, 没有特别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2 所示, 使用具备三个纵切刀 51 和三个纵切刀 51 共 用的支承辊 52 的分切装置 5。分切装置 5 如下构成 : 具备与各个纵切刀 51 相对应的支架 53, 通过使各个支架 53 向。

20、与坯料卷片材 30 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X手动或机械地移动, 能够适当改变该方向 X上的坯料卷片材 30 的切割位置 P。坯料卷片材 30 的切割优选使 用上刃和下刃的侧面相互摩擦进行切割的剪切式分切装置。 0034 通过分割坯料卷片材 30 产生两种分割片材。即, 如图 3 所示, 一种是包括作为坯 料卷片材30的侧缘s的端缘d的外侧片材31L、 31R, 另一种是不包括作为坯料卷片材30的 侧缘 s 的端缘 d 的内侧片材 32L、 32R。换言之, 外侧片材 31L、 31R 是在与坯料卷片材 30 的 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X的两端产生的分割片材, 内侧片材 32L、 32R 是在与坯。

21、料卷片材 30 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X在外侧片材 31L、 31R 之间产生的分割片材。 0035 如图 3 所示, 外侧片材 31L、 31R 的上述端缘 d 的相反侧的端缘形成分割坯料卷片 材 30 时的切割产生的切割端缘 e, 内侧片材 32L、 32R 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均形成分割坯料 卷片材 30 时的切割产生的切割端缘 f。 0036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如图 3 和图 7 所示, 具备将上述分割装置得到 的分割片材彼此叠层一体化的一体化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如图 3 所 示, 具备将上述分割工序得到的分割片材彼此叠层一体化的一体化工序。 0037 在利用。

22、该一体化装置进行的一体化工序中, 将分割工序得到的上述外侧片材和上 述内侧片材组合并一体化。具体而言, 如图 2 所示, 将分割工序得到的外侧片材 31L、 31R 和 内侧片材 32L、 32R 分别通过例如转向杆 64 改变位置和朝向后, 向一体化工序输送。然后, 如图 3 所示, 将一个外侧片材 31L 和与其相邻的内侧片材 32L 叠层一体化得到一条复合片 材3A, 同时, 将另一个外侧片材31R和与其相邻的内侧片材32R叠层一体化得到另一条复合 片材 3A。另外, 经过规定工序后, 切割两条复合片材 3A, 形成尿布 1 的侧翼片 3。 0038 即使将与坯料卷片材 30 的输送方向。

23、正交的方向 X上的切割位置 P 固定, 若坯料 卷片材 30 产生弯曲, 则外侧片材 31L、 31R 的宽度产生波动, 但是, 内侧片材 32L、 32R 的两端 缘均为切割端缘 f, 因此, 内侧片材的宽度不会受到坯料卷片材 30 弯曲的影响。 0039 因此, 如本实施方式所述, 通过组合外侧片材 31L、 31R 和内侧片材 32L、 32R, 能够 减轻坯料卷片材 30 弯曲引起的不良情况, 例如, 能够连续制造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宽度恒定 说 明 书 CN 203677381 U 6 4/11 页 7 的复合片材 3A。另外, 即使不制造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宽度恒定的复合片材 3A 的情况。

24、下, 与 将外侧片材彼此叠层得到的复合片材相比, 抑制了宽度的波动。 0040 另外, 将坯料卷片材 30 的两侧缘作为修边保留, 因此, 从减少废弃物和节省资源 的观点来看优选。 0041 从得到宽度恒定的复合片材 3A 的观点来看, 叠层一体化的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 优选外侧片材的宽度小于内侧片材的宽度, 更优选外侧片材的宽度为内侧片材的宽度的 98%以下。 另外, 叠层一体化的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宽度优选外侧片材的宽度为内侧片材 的宽度的 60% 以上, 更优选 80% 以上, 特别优选 90% 以上。 0042 另外, 作为叠层一体化的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组合方法, 代替图 3 所示的组。

25、合 相邻分割片材的方法, 可以采用图 4 所示的组合不相邻的分割片材彼此的方法。另外, 在图 3 和图 4 的任一组合方法中, 叠层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时的片材的朝向可以使朝向辊状卷 轴 30的中心侧的面彼此相对进行叠层, 也可以使朝向卷轴 30的中心侧的面彼此相互 背向进行叠层, 也可以使朝向卷轴 30的中心侧的面与朝向外周侧的面相对进行叠层。 0043 关于外侧片材和内侧片材的叠层一体化、 对所得到的复合片材进行的后加工工序 等优选实施方式, 对于外侧片材 31L 和外侧片材 31R 不作区別, 均记为外侧片材 31, 对于内 侧片材 32L 和内侧片材 32R 不作区別, 均记为内侧片材 。

26、32, 进行以下说明。 0044 外侧片材 31 和内侧片材 32, 优选在叠层一体化之前, 调整外侧片材 31 和内侧片 材 32 的位置关系。另外, 该位置调整, 优选位置调整为叠层时内侧片材的整个宽度收于外 侧片材 31 的宽度内。 0045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具备在利用上述一体化装置进行一体化之前, 调整外侧片材 31 和内侧片材 32 的位置关系的位置调整单元。 0046 在利用位置调整单元进行的位置调整中, 例如, 如图 5(a) 和图 5(b) 所示, 在将 外侧片材 31 和内侧片材 32 分别利用垂直于盖板 61 设置的多个辊 (未图示) 沿着盖板 61 输 送后。

27、, 使两片材在汇合部 G 汇合后叠层一体化的情况下, 在到达该汇合部之前的输送中, 通 过具备 CCD 相机等摄像机 62 的位置检测单元等检测内侧片材 32 的两端缘 f、 f 的位置, 修 正内侧片材 32 的输送轨道, 使得从盖板 61 到各个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 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 同时, 通过具备 CCD 相机等摄像机 63 的位置检测单元等检测外 侧片材 31 的两端缘 d、 e 的位置, 修正外侧片材 31 的输送轨道, 使得从盖板 61 到各个检测 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另外, 由距盖板 61 的距离计 算各片材 31、 32。

28、 的两端缘的位置, 但是, 只要能够设定生产线中作为基准的规定位置即可, 不限于盖板 61。 0047 而且, 若设内侧片材 32 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和外侧片材 31 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 相等, 通过上述输送轨道的控制, 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以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重叠的 状态叠层。 0048 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各自的输送轨道的修正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轨道修正 装置, 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 能够使用如图 6 所示具备一对轨道控制辊 66、 以平行且相互间 隔的状态支承轨道控制辊的框架 67 和使该框架 67 转动的控制电机 68 的轨道修正装置 65 等。轨道修正装置优选配置于通过位。

29、置检测单元检测端缘的位置的上游, 对输送轨道进行 反馈控制。 说 明 书 CN 203677381 U 7 5/11 页 8 0049 另外, 位置检测单元优选夹着片材在摄像机 63 的相反侧配置照明器具, 根据透过 片材的光的光量、 强度检测片材的端缘的位置。 0050 分切后, 将受到弯曲影响的外侧片材和不受弯曲影响的内侧片材组合并对位, 由 此提高产品和加工精度。 0051 另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 也可以不进行反馈控制的自动轨道修正, 而是通过改变图 2所示的转向杆64的位置、 朝向, 来手动调整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关系。另外, 也可以在进行反馈控制的自动轨道修。

30、正的同时, 进行通过改变图 2 所示的转向 杆 64 的位置、 朝向进行的手动或自动调整。另外, 位置关系的调整也可以使用移轨辊。 0052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中, 将如上所述分别控制输送轨道后的内侧 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以弹性部件 33 夹置于它们之间的方式进行叠层一体化, 由此, 制造 宽度方向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 3A。即, 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材的制造装置进行的 复合片材的制造工序中, 将如上所述分别控制输送轨道后的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以 弹性部件 33 夹置于它们之间的方式进行叠层一体化, 由此, 制造宽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 复合片材 3A。。

31、作为得到使弹性部件 33 夹置于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之间从而在宽度 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的一体化装置, 例如, 能够使用图 7 所示的叠层一体化装置 7。 0053 图 7 所示的叠层一体化装置 7 具备 : 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71、 71、 弹性部 件卷绕单元 72、 将弹性部件 33 和一对片材 31、 32 一体化的一体单元 73。一对弹性部件输 送用长结构体 71、 71 相互隔开规定间隔且平行地配置。弹性部件卷绕单元 72 将丝状弹性 部件 33 卷绕在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71、 71 上, 并使该弹性部件 33 朝向与弹性部 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

32、71 的长度方向 (图中 R 方向) 交叉的方向。一体化单元 73 将通过弹性部 件卷绕单元 72 卷绕在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71、 71 上且通过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 长结构体 71、 71 输送的弹性部件 33 夹于一对片材 31、 32 之间, 使其一体化。作为弹性部件 输送用长结构体71, 如图7所示, 具有在R方向移动的顺行部分和在R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 反送部分, 优选使用仅顺行部分与丝状弹性部件 33 卡合而在 R 方向输送该弹性部件 33 的 环形带。环形带架设于滑轮或齿轮上, 驱动该滑轮或齿轮旋转。作为各个弹性部件输送用 长结构体 71, 可以仅使用一条这样的环形带, 如。

33、图 7 所示, 作为各个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 体71, 优选使用配置有上下两级这样的环形带的结构体。 通过在上下的带设置速度差, 能够 将刚缠绕在一对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71、 71 上时平面视为锯齿状的丝状弹性部件 33 的朝向修正为该弹性部件33在R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多个呈平行状取向的状态, 并且固定于 一对带状片材 31、 32 之间。作为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71, 也能够使用由在周面设置有 螺旋状的槽或凸条的圆棒状体绕着中心轴线旋转驱动的结构体。 0054 弹性部件卷绕单元 72 具备旋转臂等旋转体 72b 和使该旋转体 72b 旋转驱动的轴 部 72c 的伺服电机 (未图示) 。

34、。旋转体 72b 具备以丝状弹性部件 33 的导出部 72a 围绕一对 弹性部件输送用长结构体 71、 71 周围转动的方式旋转的旋转臂等。 0055 在使用叠层一体化装置 7 的复合片材 3A 的优选制造方法中, 在作为一对片材 31、 32 使用的外侧片材 31 和内侧片材 32 的相互相对面的任一面或两面, 通过公知的粘接剂涂 布机 75 涂布粘接剂 76。而且, 以拉伸状态的丝状弹性部件 33 夹在片材 31、 32 两者间的方 式使其汇合, 通过作为一体化装置 73 的一对的轧辊 74 对它们上下加压使其一体化。然后, 说 明 书 CN 203677381 U 8 6/11 页 9 。

35、通过具备切割刀的刀具等切割单元 77 切割在侧方伸出的弹性部件 33, 从而得到在宽度方 向上具有伸缩性的复合片材 3A。弹性部件 33 的切割只要在一个部位切割从片材的侧缘向 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的任何部位即可, 无需切除该伸出部分的一部分或整体。 0056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 1 的制造装置具备在如上所述制得的复合片材 3A 分别断续固 定作为其它部件的粘扣带 4 的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加工装置, 对复 合片材 3A 以内侧片材 32 的宽度方向的端缘 f、 f 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 进行粘扣带 4 的 接合。另外,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 1 的制造方法具备在如上所述制得的复合。

36、片材 3A 分别断续 固定作为其它部件的粘扣带 4 的接合工序。该接合工序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加工工序, 对 复合片材 3A 以内侧片材 32 的宽度方向的端缘 f、 f 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位, 进行粘扣带 4 的接合。 0057 具体而言, 如图 8 所示, 在复合片材 3A 的输送中, 通过具备 CCD 相机等摄像机 64 的位置检测单元等检测内侧片材 32 的两端缘 f、 f, 修正复合片材 3A 的输送轨道, 使得从支 承输送机构的盖板 61 到各个检测到的两端缘的距离的平均值为预先设定的中央位置的基 准值 L1, 对修正其输送轨道后的复合片材 3A 进行粘扣带 4 的接合和该粘扣带 4。

37、 的折弯。在 复合片材 3A 的中央位置的基准值和内侧片材的宽度的关系下设定从盖板 61 到粘扣带 4 的 安装位置的距离L2和从盖板61到粘扣带4的折弯位置B1的距离L3, 进行宽度无波动的内 侧片材的端缘f、 f的检测和基于此的复合片材3A的上述输送轨道的修正, 从而时常调整粘 扣带 4 的安装位置和粘扣带 4 的折弯位置, 使复合片材 3A 的宽度方向中粘扣带 4 的安装位 置和安装的粘扣带的折弯位置 B1 合适。 0058 相对于此, 在检测外侧片材31的端缘d、 e并基于此进行复合片材的输送轨道的控 制时, 由于外侧片材 31 宽度的波动, 难以对复合片材 3A 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控制。

38、, 粘扣带 4 的安装位置、 粘扣带 4 的折弯位置发生波动。 0059 另外, 图 1 表示尿布 1 的粘扣带 4 左右展开的状态, 通过使粘扣带 4 向复合片材 3 中朝向使用者肌肤侧的肌肤抵接面侧折弯折叠, 能够防止粘扣带 4 与意外部位结合而在实 际使用时其功能降低或受损等。 另外, 图8中, 符号64a表示摄像机64的摄像范围。 复合片 材 3A 的轨道修正也能够使用现有公知的轨道修正装置, 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 能够使用图 6 所示的轨道修正装置 65 等。 006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通过组合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并 进行加工, 分别在贴合得到的。

39、各个复合片材 3A、 3A 中加入分切时宽度方向尺寸不受弯曲影 响的内侧片材 32。因此, 在贴合后的工序中进行加工时, 能够对各个复合片材 3A 通过传感 器读取内侧片材的位置, 基于此进行找位, 从而提高了加工、 产品精度。 0061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如图 3 所示, 以外侧片材 31 的宽度比内侧片材 32 的宽度 小的方式进行设计。因此, 即使坯料卷片材 30 弯曲, 也能够将宽度不受弯曲影响的高精度 的内侧片材的宽度作为复合片材的宽度, 提高制造的复合片材的宽度的精度等。 另外, 如图 8 所示, 还具有容易调整位置、 或容易通过相机等检测宽度小的外侧片材的端缘的优点。 0。

40、062 另外, 一般来说, 坯料卷片材的侧缘 s 的精度和外观大多较好, 因此, 将外层片材 31和内层片材32如图4所示组合并一体化时, 若将来源于坯料卷片材的侧缘s的外侧片材 的端缘d作为基准进行位置调整, 将该端缘d用于产品的可见部分, 能够提高位置调整的精 度和产品的外观。 说 明 书 CN 203677381 U 9 7/11 页 10 0063 图 1 所示的尿布 1 通过对由坯料卷片材 30 如上所述制得的带有粘扣带的两条复 合片材3A、 3A分别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切割, 依次固定于吸收性主体2的两侧部来制造。 所 述固定于吸收性主体 2 的两侧部, 可以是接合于吸收性主体在输送。

41、方向相连的结构的主体 连续体的两侧部, 也可以固定于吸收性主体局部部件的连续体, 例如, 表面片材的两侧部结 合有一对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而成的结构的连续体或背面片材的连续体。 固定于主体连续 体的两侧部时, 随后切割主体连续体, 形成单个的尿布。另一方面, 固定于吸收性主体局部 部件的连续体时, 随后使其它部件汇合形成主体连续体, 然后进行切割, 形成单个的尿布。 0064 说明尿布 1 的各部的形成材料。 0065 作为表面片材 21 和背面片材 22, 能够使用一次性尿布、 生理期用卫生巾、 失禁垫 等吸收性物品一直以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例如, 作为表面片材21, 能够使用无纺布或开孔 。

42、膜等各种液体透过性片材。作为背面片材 22, 可以使用不具有透湿性树脂膜、 具有微孔、 具 有透湿性树脂膜、 拨水无纺布等无纺布、 它们与其它片材的叠层体等各种液体不透过性或 拨水性材料。作为吸收体 23, 能够使用由透水性薄纸或无纺布构成的包芯片包覆木浆纤维 等纤维集合体或在其上保持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而成的吸收性芯而成的结构等。 纤维集合体 可以是无纺布。 另外, 作为构成立体护围的立体护围形成用片材24, 能够使用膜、 无纺布、 纺 织物或它们的叠层片材等。 0066 作为坯料卷片材 30 所使用的片材, 可以列举无纺布、 纺织布、 编织布、 纸、 树脂膜 等。另外, 也能够使用将它们中的两。

43、种以上叠层一体化而成的片材等。另外, 作为上述无纺 布, 例如, 能够使用热风无纺布、 热轧无纺布、 水刺无纺布、 纺粘无纺布、 熔喷无纺布等各种 制法形成的无纺布。另外, 作为粘扣带, 例如, 能够使用由无纺布或树脂膜等构成的胶带基 材的一面上通过热熔接或粘接剂等粘贴机械粘扣件的钩部件而成的结构或在胶带基材的 一面上涂布粘着剂形成粘着部的结构等。 0067 上面, 基于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实用新型,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0068 例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一片坯料卷片材 30 分割成了四条分割片材, 但是, 也 可以将一片坯料卷片材 30 分割成五条以上。

44、的分割片材。上限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 为十条 以下。一片坯料卷片材 30 可以分割成偶数条分割片材, 例如四条、 六条、 八条或十条等, 也 可以分割成奇数条分割片材。 另外, 例如, 分割成五条的情况下, 产生三条内侧片材, 除了与 两条外侧片材接合的两条内侧片材以外的内侧片材可以不与其它分割片材接合, 作为吸收 性物品的构成材料使用, 也可以与其它内侧片材一同与外侧片材接合, 得到三层结构的复 合片材。 0069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使用粘接剂接合外侧片材31和内侧片材32之间, 但是, 也可以代替粘接剂或与粘接剂组合使用热封、 超声波热合等其它接合方法。 另外, 外侧片材 31。

45、 和内侧片材 32 也可以以两片材间不夹置弹性部件 33 的方式接合。例如, 作为坯料卷片 材30, 使用即使未夹有弹性部件33也具有伸缩性的片材的情况下, 即使不使用弹性部件33 也能够制造伸缩性侧翼片。 另外, 作为分割片材彼此的接合方法和粘扣带的固定方法, 能够 采用粘接剂、 热封、 超声波热合、 或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等任意固定方法。 0070 代替以外侧片材 31 的宽度比内侧片材 32 的宽度小的方式进行设计, 也可以将坯 料卷片材 30 以产生等宽的分割片材的方式进行分切。此时, 若导入分切装置中的坯料卷片 说 明 书 CN 203677381 U 10 8/11 页 11 材 。

46、30 发生弯曲, 坯料卷片材 30 的中心偏离其基准位置 L, 则如图 10(a) 所示, 产生宽度大 于内侧片材 32L、 32R 的外侧片材 31L, 或者如图 10(b) 所示, 产生宽度大于内侧片材 32L、 32R 的外侧片材 31R。此时, 如图 10(a) 和图 10(b) 所示, 通过将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 材 31 叠层一体化, 在贴合得到的各个复合片材 3A、 3A“ 中加入分切时宽度方向尺寸不受 弯曲影响的内侧片材 32。因此, 在贴合后的工序中进行加工时, 能够对各个复合片材 3A、 3A“ 通过传感器读取内侧片材 32 的位置, 基于此进行找位, 从而提高加工、 。

47、产品精度。对于 内侧片材 32 的位置, 例如, 可以分别读取宽度方向的两端缘的位置, 也可以只读取任一端 缘的位置。 0071 另外, 以图 10(a) 和图 10(b) 所示的实施方式得到的复合片材 3A、 3A“ 在图 10 (a) 所示的状态和图 10(b) 所示的状态下, 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的宽度发生逆转。 即, 复合片材 3A在图 10(a) 所示的状态下, 外侧片材 31L 的宽度大于内侧片材 32L 的宽 度, 而在图 10(b) 所示的状态下, 外侧片材 31L 的宽度小于内侧片材 32L 的宽度。另一方 面, 复合片材 3A“ 在图 10(a) 所示的状态下。

48、, 内侧片材 32R 的宽度大于外侧片材 31R 的宽 度, 而在图 10(b) 所示的状态下, 外侧片材 31R 的宽度大于内侧片材 32R 的宽度。 0072 图 10(a) 所示的状态的复合片材 3A和图 10(b) 所示的状态的复合片材 3A“ 中, 从复合片材 3A, 3A“ 的单面侧来看, 内侧片材的端缘 f、 f 隐藏于外侧片材下。在产生 这样的状态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检测透过复合片材 3A、 3A“ 的光来检测内侧片材的端缘, 从而能够进行以内侧片材的位置为基准的位置调整、 加工位置的控制。 内侧片材的位置, 例 如, 能够通过以在相机画面内设定坐标, 算出边缘A-边缘B的值,。

49、 将该值接近设计值的一个 作为内侧片材捕捉的方式进行设定来检测。 0073 另外, 内侧片材32和外侧片材31以各自的中央位置大致重叠的状态叠层一体化, 但是, 也可以是局部重叠, 一个端缘未重叠, 形成宽度大于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的复 合片材。 0074 另外, 在中间加工工序中, 对其它部件进行接合和折弯, 但是, 也可以在将复合片 材彼此接合, 或将上述一片坯料卷片材 30 分割奇数条, 由内侧片材 32 和外侧片材 31 得到 复合片材后, 将剩余的分割的片材与复合片材接合。另外, 也可以使复合片材自身折弯。这 些接合和折弯如上所述, 优选以内侧片材 32 的宽度方向的端缘 f、 f 的位置为基准进行定 位。 0075 另外, 本实用新型制造的吸收性物品如图 9(a) 和图 9(b) 所示, 也可以是短裤型 一次性尿布 8, 具备 : 配置于使用者腹侧的腹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