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51903.X (22)申请日 2017.07.13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72)发明人 王一村 江辉 邓展涛 赵建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代理人 鲍相如 (51)Int.Cl. A61F 5/0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 操作方 便、 。
2、舒适度好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包 括防护主体, 所述防护主体呈环状, 且其具有一 个开口, 所述防护主体的开口设置有连接部件, 所述防护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 大小; 所述防护主体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 部, 所述防护主体套于患者骨折处后, 所述缓冲 部挤压患者骨折处; 所述防护主体为复合而成的 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 改良装置, 通过连接部件可以调节防护主体环状 的大小, 适用于不同患者、 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 另外, 防护主体的多层结构、 以及防护主体内侧 的缓冲部, 两重缓冲让患者避免外力作用而造成 损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
3、N 208287120 U 2018.12.28 CN 208287120 U 1.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防护主体(1), 所述防护主体(1)呈环状, 且其具有一个开口, 所述防护主体(1)的开口 设置有连接部件, 所述防护主体(1)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 所述防护主体(1)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2), 所述防护主体(1)套于患者骨折处 后, 所述缓冲部(2)挤压患者骨折处; 所述防护主体(1)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主体(1) 包括置于外层的棉质层(4)、 以及复合于所述棉质。
4、层(4)内侧的聚氯乙烯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2)为 向内突出的半球状缓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防护主体(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板(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防护主体 (1)的竖直方向每列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缓冲部(2), 所述加固板(3)固定于相邻两列所述 缓冲部(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主体(1) 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护罩(6), 所述防护罩(6。
5、)覆盖所述缓冲部(2)和加固板(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87120 U 2 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医护人员对患者骨折处手术后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其加以固定, 当患者骨折处 加固后, 需要避免其受到外力的作用造成再次损伤, 因此, 通常将患者骨折处层层包裹, 这 种护理方式一方面操作繁琐, 另一方面患者的舒适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 操作方便、 舒适度好的四肢骨折术后护 理改良装置。 0004 为了实。
6、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包括: 0006 防护主体, 所述防护主体呈环状, 且其具有一个开口, 所述防护主体的开口设置有 连接部件, 所述防护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 0007 所述防护主体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 所述防护主体套于患者骨折处后, 所 述缓冲部挤压患者骨折处; 0008 所述防护主体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防护主体包括置于外层的棉质层、 以及复合于所述棉质层内侧的 聚氯乙烯层。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部为向内突出的半球状缓冲部。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
7、防护主体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板。 0012 进一步的, 沿所述防护主体的竖直方向每列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缓冲部, 所述加 固板固定于相邻两列所述缓冲部之间。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防护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覆盖所述缓冲部 和加固板。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通过连接部 件可以调节防护主体环状的大小, 适用于不同患者、 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 另外, 防护主体 的多层结构、 以及防护主体内侧的缓冲部, 两重缓冲让患者避免外力作用而造成损伤, 同 时, 防护主体内部的缓冲部在挤压患者骨折处时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舒适度更好。 附图。
8、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 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287120 U 3 0017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9 1、 防护主体; 2、 缓冲部; 3、 加固板; 4、 棉质层; 5、 聚氯乙烯层; 6、 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
9、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1 参见图1-2所示;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包括: 0023 防护主体1, 防护主体1呈环状, 且其具有一个开口, 防护主体1的开口设置有连接 部件, 防护主体1通过连接部件能够调节环状大小; 0024 防护主体1内圈向内突出有多个缓冲部2, 防护主体1套于患者骨折处后, 缓冲部2 挤压患者骨折处; 其中, 防护主体1为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0025 优选的, 本实施例中防护主体1包括置于外层的棉质层4、 以及复合于棉质层4内侧 的聚氯乙烯层5。 其中, 。
10、缓冲部2为向内突出的半球状缓冲部。 0026 具体的,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 舒适感好的护理改良装置, 其主要操作部 位为上述的防护主体1, 防护主体1呈环状, 上面设置了一个开口, 利用连接部件可以将其展 开成为长方形结构, 操作时, 只需将其贴靠患者骨折处, 然后利用连接部件固定即可。 为了 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可以选用魔术贴。 而在穿戴时, 防护主体1内侧的缓冲部2 可以对骨折部位起到保护作用。 这样设计, 防护主体1外层的棉质层4和内侧的缓冲部2, 双 重缓冲下可以避免外力的影响。 0027 优选的, 本实施例中防护主体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加固板3。 0028 其中,。
11、 上述方案中沿防护主体1的竖直方向每列设置有至少三个缓冲部2, 加固板3 固定于相邻两列缓冲部2之间。 0029 为了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缓冲部2之间间隔设置了加固板3, 其中, 每三至四个缓冲部2组合成一列, 相邻两列缓冲部2之间均固定了一个加固板3。 另外, 防护 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一层防护罩6, 防护罩6覆盖缓冲部2和加固板3。 为了让装置使用寿命更 长, 本实施例在防护主体1的内侧设计了一层防护罩6, 一般可以采用棉质材料, 厚度根据需 要自行设定。 将缓冲部2和加固板3都用防护罩6覆盖, 一方面可以再次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另一方面可以让装置更加经久耐用。 0030 在上。
12、述技术方案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骨折术后护理改良装置, 通过连接部 件可以调节防护主体1环状的大小, 适用于不同患者、 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 另外, 防护主体 1的多层结构、 以及防护主体1内侧的缓冲部2, 两重缓冲让患者避免外力作用而造成损伤, 同时, 防护主体1内部的缓冲部2在挤压患者骨折处时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舒适度更好。 0031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 毋庸置疑, 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 因此, 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 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287120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828712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