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3267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12558.4

申请日:

2013.04.02

公开号:

CN104100301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D 1/06申请日:20130402|||公开

IPC分类号:

F01D1/06; F01D5/06; F01D9/04; F01D17/16; F01D25/24

主分类号:

F01D1/06

申请人:

成都盛航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信华; 沈自荣; 陈勇; 张兴佳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四川金堂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廖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调节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喷嘴环开度,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上套合有一级叶轮、二级叶轮以及三级叶轮,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用整流叶片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二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三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该多级差压径流涡轮采用可变几何设计技术,通过叶片安装角改变,调整喷嘴环叶栅喉道面积,保证获得更高的能量回收率。

权利要求书

1.  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转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壁上依次套合有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且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壳体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9)同时与壳体和一级后整流隔板(7)固定,所述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二级后整流隔板(11)与壳体固定,三级前导流隔板(13)同时与壳体和二级后整流隔板(11)固定,所述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28),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22),二级喷嘴环(28)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后形成连接;三级喷嘴环(22)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后形成连接,喷嘴环内的叶片能够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一级叶轮(8)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一,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一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前导流隔板(9)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三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四与工质流道三连通;三级前导流隔板(13)与外壳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五,且工质流道五与工质流道四连通;三级叶轮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六,工质流道六与工质流道五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喷嘴环(28)的叶片轴和三级喷嘴环(22)的叶片轴的一端均伸出壳体,伸出端均固定有摇臂(33),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臂(32),驱动臂(32)连接有驱动环(34),驱动臂(32)的两端均设置有横向销轴,其中一根横向销轴插入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的孔中,另一根横向销轴插入驱动环(34)的孔中,驱动环(34)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所述二级喷嘴环(28)和三级喷嘴环(22)中各有一个叶片轴伸出壳体的一端的末端连接有角度指示器(37),且角度指示器(37)与壳体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轴(36),滚轮轴(36)的外壁上套合有沿着滚轮轴(36)转动的定位滚轮(35),定位滚轮(35)与驱动环(34)的外壁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蜗壳(29)、外壳(26)以及排气外壳(20),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均弯曲为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或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外壳(26)固定,二级后整流隔板(11)也与外壳(26)固定,排气外壳(20)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工质流道六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罩,摇臂(33)、驱动环(34)、驱动臂(32)以及定位滚轮(35)均设置在对应的密封罩与壳体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设置有一级整流叶片(30),一级整流叶片(30)设置在工质流道二内部;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设置有二级整流叶片(24),二级整流叶片(24)设置在工质流道四内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整流叶片(30)和二级整流叶片(24)内均设置有螺栓,一级整流叶片(30)中的螺栓穿过一级整流叶片(30)后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固定,二级整流叶片(24)中的螺栓穿过二级整流叶片(24)后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固定;在二级前导流隔板(9)的最大外径处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最大外径处均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外壳(26)固定,一级叶轮(8)和外壳(26)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外壳(26)上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外壳(26)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二级后整流隔板(11)之间设置有定位止口实现轴向和径向定位。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为主轴(2),所述主轴(2)的轴颈上套合有轴承,且轴承的轴承座(31)的一端与进气蜗壳(29)的外壁连接,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的轴外壁上均设置有衬套,衬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固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为鼓筒,鼓筒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8)的内侧、二级叶轮(12)的内侧以及三级叶轮(15)的内侧固定,一级叶轮(8)和三级叶轮(15)远离二级叶轮(12)的一端均连接有轴颈。

说明书

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尤其是涉及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属于石化和冶金行业中回收高压气体能量的领域。
背景技术
透平机械的共同特点是装有叶片的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流体(气体或液体)流经叶片之间通道时,叶片与流体之间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借以实现流体能量(热能、势能或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主轴驱动发电机或其他从动机。透平机械的工质可以是蒸汽、燃气、空气或其它混合气体。透平机械主要分为轴流式和径流式两种。在轴流式机械中,流体沿轴向流动;径流式机械中,流体主要沿着径向流动。还有一种斜流式机械,流体的流动方向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石化和冶金行业在回收高压气体中可用的剩余能量时,其气体在进入透平前常需冷却除尘,故透平进口温度                                                很低。回收低温(例如40℃~300℃)、高压(例如0.3MPa~3.0MPa)气体中潜能的透平习惯上称为差压透平,差压透平输出的机械能既可用于发电,也可用于驱动其它旋转部件。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该多级差压径流涡轮采用可变几何设计技术,即喷嘴环叶片可绕其自身轴心旋转,通过叶片安装角γ的改变,灵活地调整喷嘴环叶栅喉道面积,保证各种工况下差压透平均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回收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调节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喷嘴环开度,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壁上依次套合有一级叶轮、二级叶轮以及三级叶轮,且一级叶轮、二级叶轮以及三级叶轮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一级后整流隔板与壳体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同时与壳体和一级后整流隔板固定,所述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用整流叶片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二级后整流隔板与壳体固定,三级前导流隔板同时与壳体和二级后整流隔板固定,所述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二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后形成连接;三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后形成连接,喷嘴环内的叶片能够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统向心涡轮多为单级设置,回收高压气体中的能量时回收率不足,造成大量能量损失。本发明的多级向心涡轮设置,不局限于所述的三级设置,可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或者对能量的回收率要求,设置涡轮级数。
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与一级叶轮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一,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一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前导流隔板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三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四与工质流道三连通;三级前导流隔板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五,且工质流道五与工质流道四连通;三级叶轮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六,工质流道六与工质流道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质流道一、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五以及工质流道六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作为气流流动的通道,气流在狭长的工质流道中,冲击叶轮且膨胀做功,使叶轮带动轴输出功。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依靠它在热机中的状态变化(如膨胀)才能获得功,工质流道是指其流动的通道。
所述喷嘴叶片轴的一端伸出壳体,伸出端均固定有摇臂,摇臂远离叶片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臂,驱动臂连接有驱动环,驱动臂的两端均设置有横向销轴,其中一根横向销轴插入摇臂远离叶片轴的一端的孔中,另一根横向销轴插入驱动环的孔中,驱动环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所述二、三级喷嘴叶片中各有一个叶片轴伸出壳体的末端连接有角度指示器,且角度指示器壳体与主机外壳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角度指示器作为显示喷嘴环中叶片转动的数值,方便操作人员的观察和自动控制,驱动环由油缸等动力部件带动其运动,在运动中带动摇臂的移动而使喷嘴叶片转动一个角度让喷嘴环的开度变化,最少三个定位滚轮可使驱动环定心,确保其沿圆轨迹运动。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的外壁上套合有沿着滚轮轴转动的定位滚轮,定位滚轮与驱动环的外壁接触。定位滚轮始终在沿着滚轮轴转动,定位滚轮的轮面宽度大于驱动环的外壁宽度,将驱动环卡入定位滚轮的轮面内部,运动中更加稳定,不会脱落。
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蜗壳、外壳以及排气外壳,外壳和排气外壳均弯曲为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或三级前导流隔板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与外壳固定,二级后整流隔板与外壳固定,排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工质流道六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的结构由于要契合涡轮内部的结构,整体一块加工的难度很大,所以拆分为几部分加工,提高安装的效率以及加工时的容易度。
所述外壳和排气外壳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罩,摇臂、驱动环、驱动臂以及定位滚轮均设置在对应的密封罩与壳体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罩和壳体的结构配合,将驱动结构包裹在其中,防止灰尘等进入到驱动结构内部,造成机械性卡死,影响其中的部件的转动。密封罩的结构一般为折弯的半圆形,与壳体的外壁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之间设置有一级整流叶片,一级整流叶片设置在工质流道二内部;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之间设置有二级整流叶片,二级整流叶片设置在工质流道四内部。
所述一级整流叶片和二级整流叶片内均设置有螺栓,一级整流叶片中的螺栓穿过一级整流叶片后且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固定,二级整流叶片中的螺栓穿过二级整流叶片后且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固定;在二级前导流隔板的最大外径处和三级前导流隔板的最大外径处均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后且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外壳固定,一级叶轮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外壳上的一级后整流隔板,外壳与一级后整流隔板、二级后整流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止口实现轴向径向定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块是作为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的装置,将其与壳体连接为整体结构,在涡轮转动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震动,如果不采用定位块和固定螺栓,二级前导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容易产生松动移位,会导致喷嘴环产生位移,造成涡轮的工作效率降低。
所述转动部件为主轴、叶轮组合体,所述主轴的前轴颈上套合有径向轴承和轴向止推轴承,轴承的轴承座与进气蜗壳连接,主轴的后轴颈上装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装于排气外壳内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之间、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之间的轴外壁上均设置有衬套,衬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固定。
所述转动部件另外的实施方案为鼓筒、叶轮和轴颈组合体,鼓筒一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的内侧、二级叶轮的内侧固定,鼓筒二的外壁同时与二级叶轮的内侧、以及三级叶轮的内侧固定,一级叶轮和三级叶轮远离二级叶轮的一端均连接有轴颈。
鼓筒是用于代替主轴的功能,能够减小设备的整体重量,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轴流差压透平相比较:容积流量小时具有更高的能量回收率;容积流量大时能量回收率不及轴流透平;
(2)与多级轴流差压透平相比较:多级向心透平轮盘和叶片为一体,故向心透平转子零件总数远远小于多级轴流透平,向心透平转子可靠性高,制造和维护成本低;
(3)容积流量越小,透平转速越高,采用多级向心透平可大幅度降低透平转速,用于发电时可降低变速器传动比,从而提高变速器可靠性,降低变速器制造和维护成本;
(4)首级采用无叶喷嘴环向心透平级,即采用精心设计的蜗壳保证周向均匀进气,并使气流在蜗壳中加速,以适合的气流角冲动叶轮,无叶喷嘴环比有叶喷嘴环具有更宽的流量范围,只有在工况变化很小的差压透平中,其首级才采用有叶喷嘴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X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1的Y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6是喷嘴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联轴器;2—主轴;3—封严机构一;4—止推轴承;5—前径向轴承;6—封严机构二;7—一级后整流隔板;8—一级叶轮;9—二级前导流隔板;10—衬套一;11—二级后整流隔板;12—二级叶轮;13—三级前导流隔板;14—衬套二;15—三级叶轮;16—轴端螺帽;17—封严机构三;18—后径向轴承;19—封严机构四;20—排气外壳;21—密封罩一;22—三级喷嘴环;23—定位块一;24—二级整流叶片;25—密封罩二;26—外壳;27—定位块二;28—二级喷嘴环;29—进气蜗壳;30—一级整流叶片;31—轴承座;32—驱动臂;33—摇臂;34—驱动环;35—定位滚轮;36—滚轮轴;37—角度指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壁上依次套合有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转动部件与叶轮用花键传递扭矩,且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壳体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9同时与壳体和一级后整流隔板7固定,所述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二级后整流隔板11与壳体固定,三级前导流隔板13同时与壳体和转动部件固定,所述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28,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22,二级喷嘴环28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后形成连接;三级喷嘴环22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后形成连接,喷嘴环内的叶片能够转动。一级叶轮8前没有喷嘴环,精心设计的进气蜗壳可保证一级叶轮有合理的工质流动角度。以后各级叶轮进气均有可调喷嘴环,可以使整台多级涡轮在不同的工况下均可高效地工作。
回收高压气体废能时,单级涡轮的能量回收率低,,而本发明的多级差压涡轮增大了回收率,利用多级的回转通道,使得气流能够有合理的工质流动角度,通过可调喷嘴环,对于不同工况下的气流都能有效利用。
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一级叶轮8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一,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一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前导流隔板9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三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四与工质流道三连通;三级前导流隔板13与外壳26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五,且工质流道五与工质流道四连通;三级叶轮15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六,工质流道六与工质流道五连通。相互连通的各级工质流道,构成迥转通道,向心透平级间有较长的迥转通道,因工质呈膨胀降温流动状态,便会有水蒸汽凝结,在迥转通道外壁拐角处,安排凝结水排出。在三级叶轮15向着排气外壳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轴端螺帽16,且轴端螺帽16是固定在主轴2上,轴端螺帽16把三级叶轮8、12、15和两个衬套10、14固定在一起。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喷嘴叶片轴的一端均伸出壳体,伸出端均固定有摇臂33,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臂32,驱动臂32连接有驱动环34,驱动臂32的两端均设置有横向销轴,其中一根横向销轴插入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的孔中,另一根横向销轴插入驱动环34的孔中,驱动环34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所述每级喷嘴环叶片中各有一个叶片的轴伸出壳体的末端上连接有一个角度指示器37,角度指示器37的壳体与外壳26固定。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轴36,滚轮轴36的外壁上套合有沿着滚轮轴36转动的定位滚轮35,定位滚轮35与驱动环34的外壁接触。定位滚轮35始终是沿着其轴心转动,定位滚轮35迫使驱动环34只能以涡轮中心为圆心作圆周运动,驱动环34在油缸等动力部件带动下运动,带动摇臂33调整喷嘴环的开合度,定位滚轮35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定位滚轮35的轮面契合在驱动环34的外壁面上,可对驱动环34定心。
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蜗壳29、外壳26以及排气外壳20,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均弯曲为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或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及二级后整流隔板11均与外壳26固定,排气外壳20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工质流道六连通。
所述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罩,摇臂33、驱动环34、驱动臂32以及定位滚轮35均设置在对应的密封罩与壳体之间。密封罩分为密封罩一21、密封罩二25,密封罩一21是设置在外壳26的外壁上,密封罩二25是设置在排气外壳20的外壁上,驱动机构均是设置在密封罩内部。
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设置有一级整流叶片30,一级整流叶片30设置在工质流道二内部且不能转动;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设置有二级整流叶片24,二级整流叶片24设置在工质流道四内部且不能转动。
整流叶片都是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对应的工质流道中,不会转动,起着整流气流的作用,引导气流在工质流道的流向。
所述一级整流叶片30和二级整流叶片24内均设置有螺栓,一级整流叶片30中的螺栓穿过一级整流叶片30后且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固定,且一级整流叶片30不能绕着该螺栓转动,二级整流叶片中的螺栓穿过二级整流叶片24后,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固定,且二级整流叶片24不能绕着该螺栓转动;在二级前导流隔板9的最大外径处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最大外径处均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后连接在一起且分别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外壳26固定牢,一级叶轮8和外壳26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外壳26上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外壳26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二级后整流隔板11之间设置有定位止口实现轴向和径向定位。
所述转动部件为主轴2与叶轮的组合体,所述主轴2的前轴颈上套合有径向轴承和轴向止推轴承,轴承的轴承座31与进气蜗壳29连接,主轴2的后轴颈上装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装于排气外壳20内部,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的轴外壁上均设置有衬套,衬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的端面贴合在一起。衬套分为衬套一10和衬套二14,用于确定三个叶轮的轴向位置。
主轴2的端头连接有联轴器1,在轴承座31与主轴2之间设置有封严机构一3、封严机构二6,主轴2与排气外壳20之间设置有封严机构三17、封严机构四19,封严机构都是作为密封主轴2与连接部件之间的缝隙,起着封油和防工质的泄漏。
工作过程概述:高压的流体工质进入进气蜗壳29的A腔,精心设计的进气蜗壳可使工质均匀地且有合理的进气角度进入径流透平的一级叶轮8。工质冲击该一级叶轮8并且在一级叶轮8中膨胀做功推动一级叶轮旋转从而带动主轴2再经联轴器1将旋转扭矩传至用功单元(例如发电机)。
工质在一级叶轮8中做功后,在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的引导下进入B腔,流程中有一级整流叶片30将旋转的流动工质扭转为径向流动,进入B腔工质继续前进流经二级喷嘴环28,二级喷嘴环28的叶片引导工质以合理的角度进入二级叶轮12,同样地,工质冲击二级叶轮12且膨胀做功使二级叶轮12有转矩送到主轴2,相同的过程也在三级叶轮中发生;工质在二级叶轮12中做功后,在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引导下进入C腔,流程中有二级整流叶片24将旋转的流动工质扭转为径向流动,进入C腔工质继续前进流经三级喷嘴环22,三级喷嘴环22的叶片引导工质以合理的角度进入三级叶轮15,同样地,工质冲击三级叶轮15且膨胀做功使三级叶轮15有转矩送到主轴2。
为使本向心透平能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应用了可以调节的喷嘴叶片,喷嘴环上的叶片呈环形排列,如图6所示,通过其角度合理的设置,实现工质以最有效的角度进入叶轮,工质有力地推动叶轮的转动,实现做功。
自动调节系统按监测到的工质的各项工况参数和调节规律,指令气缸或油缸动作,经→驱动环34→驱动臂32→摇臂33→叶片—这一串传动链,使喷嘴环达到所需开度从而达到调节目的。角度指示器37为市面上现有的设备,通过线路连接在自动控制器上,通过数值显示转动的角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调整或自动调节,保证调节的精确性。
如图6所示,可旋喷嘴环的“开合度”用喷嘴环安装角控制,用喷嘴环喉部宽度o度量。安装角与喉部宽度o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

额定安装角55度,安装角变化范围40~65度,喉部宽度o变化幅度37%~187%,可保证流量在50%~150%范围内变化,增大了流量的可调范围,本发明能够应用的范围更广。
因为喷嘴环处干两平面之间,喷嘴叶片两端与工质流道壁面之间的间隙易控制在较小数值,与轴流涡轮相比,工质流道损失小。
单级涡轮膨胀比最多能达3.5,而3级涡轮最高可达28。可充分利用高压气体的做功潜能。
低温(300℃)进气,单级涡轮每公斤焓降(做功能力)仅能达150 kW/kg,而本例3级涡轮己达420 kW/kg,大幅度增加废能回收率。
本例主要性能参数见下表

其它流量功率MW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设置为三级涡轮后,能够增加对高压气体的合理利用,在设备工作时,对气体的整体利用率提高,提高了废能的回收利用率,减少了能量损失。
实施例2:
所述转动部件为鼓筒、叶轮、轴颈组合体,鼓筒一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8的内侧、二级叶轮12的内侧固定,鼓筒二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12的内侧、三级叶轮15的内侧固定,一级叶轮8和三级叶轮15远离二级叶轮12的一端均连接有轴颈。叶轮——鼓筒式结构的转子也即用直径较大的鼓筒代替衬套固定在叶轮较大直径处,取消主轴2,在前叶轮与末叶轮两端用轴颈连结,鼓筒要传扭。叶轮——鼓筒结构可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在本例转子扭矩=5506 N/m,叶轮——鼓筒式结构能够完全满足其扭转力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30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0301A21申请号201310112558422申请日20130402F01D1/06200601F01D5/06200601F01D9/04200601F01D17/16200601F01D25/2420060171申请人成都盛航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四川金堂工业园72发明人程信华沈自荣陈勇张兴佳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代理人廖曾54发明名称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调节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喷嘴环开度,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

2、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上套合有一级叶轮、二级叶轮以及三级叶轮,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用整流叶片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二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三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该多级差压径流涡轮采用可变几何设计技术,通过叶片安装角改变,调整喷嘴环叶栅喉道面积,保证获得更高的能量回收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301ACN104100301A1/2页21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转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壁上依次套合有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且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壳体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9)同时与壳体和一级后整流隔板(7)固定,所述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

4、)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二级后整流隔板(11)与壳体固定,三级前导流隔板(13)同时与壳体和二级后整流隔板(11)固定,所述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28),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22),二级喷嘴环(28)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后形成连接;三级喷嘴环(22)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后形成连接,喷嘴环内的叶片能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一级叶轮(8)之间存在。

5、工质流道一,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一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前导流隔板(9)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三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四与工质流道三连通;三级前导流隔板(13)与外壳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五,且工质流道五与工质流道四连通;三级叶轮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六,工质流道六与工质流道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喷嘴环(28)的叶片轴和三级喷嘴环(22)的叶片轴的一端均伸出壳体,伸出端均固定有摇臂(33),摇臂(33)远离。

6、叶片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臂(32),驱动臂(32)连接有驱动环(34),驱动臂(32)的两端均设置有横向销轴,其中一根横向销轴插入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的孔中,另一根横向销轴插入驱动环(34)的孔中,驱动环(34)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所述二级喷嘴环(28)和三级喷嘴环(22)中各有一个叶片轴伸出壳体的一端的末端连接有角度指示器(37),且角度指示器(37)与壳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轴(36),滚轮轴(36)的外壁上套合有沿着滚轮轴(36)转动的定位滚轮(35),定位滚轮(35)与驱动环(34)的外壁接触。5根据。

7、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蜗壳(29)、外壳(26)以及排气外壳(20),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均弯曲为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或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外壳(26)固定,二级后整流隔板(11)也与外壳(26)固定,排气外壳(20)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工质流道六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罩,摇臂(33)、驱动环(34)、驱动臂(32)以及定位滚轮(35)均设置。

8、在对应的密封罩与壳体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设置有一级整流叶片(30),一级整流叶权利要求书CN104100301A2/2页3片(30)设置在工质流道二内部;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设置有二级整流叶片(24),二级整流叶片(24)设置在工质流道四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整流叶片(30)和二级整流叶片(24)内均设置有螺栓,一级整流叶片(30)中的螺栓穿过一级整流叶片(30)后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

9、)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固定,二级整流叶片(24)中的螺栓穿过二级整流叶片(24)后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固定;在二级前导流隔板(9)的最大外径处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最大外径处均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外壳(26)固定,一级叶轮(8)和外壳(26)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外壳(26)上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外壳(26)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二级后整流隔板(11)之间设置有定位止口实现轴向和径向定位。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

10、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为主轴(2),所述主轴(2)的轴颈上套合有轴承,且轴承的轴承座(31)的一端与进气蜗壳(29)的外壁连接,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的轴外壁上均设置有衬套,衬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为鼓筒,鼓筒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8)的内侧、二级叶轮(12)的内侧以及三级叶轮(15)的内侧固定,一级叶轮(8)和三级叶轮(15)远离二级叶轮(12)的一端均连接有轴颈。。

11、权利要求书CN104100301A1/8页4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涡轮,尤其是涉及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属于石化和冶金行业中回收高压气体能量的领域。背景技术0002透平机械的共同特点是装有叶片的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流体(气体或液体)流经叶片之间通道时,叶片与流体之间产生力的相互作用,借以实现流体能量(热能、势能或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主轴驱动发电机或其他从动机。透平机械的工质可以是蒸汽、燃气、空气或其它混合气体。透平机械主要分为轴流式和径流式两种。在轴流式机械中,流体沿轴向流动;径流式机械中,流体主要沿着径向流动。还有一种斜流式机械,。

12、流体的流动方向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石化和冶金行业在回收高压气体中可用的剩余能量时,其气体在进入透平前常需冷却除尘,故透平进口温度很低。回收低温例如40300、高压例如03MPA30MPA气体中潜能的透平习惯上称为差压透平,差压透平输出的机械能既可用于发电,也可用于驱动其它旋转部件。0003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该多级差压径流涡轮采用可变几何设计技术,即喷嘴环叶片可绕其自身轴心旋转,通过叶片安装角的改变,灵活地调整喷嘴环叶栅喉道面积,保证各种工况下差压透平均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回收率。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13、调节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喷嘴环开度,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壁上依次套合有一级叶轮、二级叶轮以及三级叶轮,且一级叶轮、二级叶轮以及三级叶轮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一级后整流隔板与壳体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同时与壳体和一级后整流隔板固定,所述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之间设置有用整流叶片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二级后整流隔板与壳体固定,三级前导流隔板同时与壳体和二级后整流隔板固定,所述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二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

14、的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后形成连接;三级喷嘴环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壳体后形成连接,喷嘴环内的叶片能够转动。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统向心涡轮多为单级设置,回收高压气体中的能量时回收率不足,造成大量能量损失。本发明的多级向心涡轮设置,不局限于所述的三级设置,可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或者对能量的回收率要求,设置涡轮级数。0006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与一级叶轮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一,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说明书CN104100301A2/8页5导流隔板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一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前导流隔板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三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

15、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四与工质流道三连通;三级前导流隔板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五,且工质流道五与工质流道四连通;三级叶轮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六,工质流道六与工质流道五连通。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质流道一、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五以及工质流道六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作为气流流动的通道,气流在狭长的工质流道中,冲击叶轮且膨胀做功,使叶轮带动轴输出功。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依靠它在热机中的状态变化(如膨胀)才能获得功,工质流道是指其流动的通道。0008所述喷嘴叶片轴的一端伸出壳体,伸出端均固定有摇臂,。

16、摇臂远离叶片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臂,驱动臂连接有驱动环,驱动臂的两端均设置有横向销轴,其中一根横向销轴插入摇臂远离叶片轴的一端的孔中,另一根横向销轴插入驱动环的孔中,驱动环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所述二、三级喷嘴叶片中各有一个叶片轴伸出壳体的末端连接有角度指示器,且角度指示器壳体与主机外壳固定。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角度指示器作为显示喷嘴环中叶片转动的数值,方便操作人员的观察和自动控制,驱动环由油缸等动力部件带动其运动,在运动中带动摇臂的移动而使喷嘴叶片转动一个角度让喷嘴环的开度变化,最少三个定位滚轮可使驱动环定心,确保其沿圆轨迹运动。0010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轴,滚轮轴的外壁上套合有沿着。

17、滚轮轴转动的定位滚轮,定位滚轮与驱动环的外壁接触。定位滚轮始终在沿着滚轮轴转动,定位滚轮的轮面宽度大于驱动环的外壁宽度,将驱动环卡入定位滚轮的轮面内部,运动中更加稳定,不会脱落。0011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蜗壳、外壳以及排气外壳,外壳和排气外壳均弯曲为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或三级前导流隔板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与外壳固定,二级后整流隔板与外壳固定,排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工质流道六连通。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的结构由于要契合涡轮内部的结构,整体一块加工的难度很大,所以拆分为几部分加工,提高安装的效率以及加工时的容易度。0013所述外壳和排气外壳的。

18、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罩,摇臂、驱动环、驱动臂以及定位滚轮均设置在对应的密封罩与壳体之间。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罩和壳体的结构配合,将驱动结构包裹在其中,防止灰尘等进入到驱动结构内部,造成机械性卡死,影响其中的部件的转动。密封罩的结构一般为折弯的半圆形,与壳体的外壁通过螺丝进行固定。0015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和二级前导流隔板之间设置有一级整流叶片,一级整流叶片设置在工质流道二内部;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之间设置有二级整流叶片,二级整流叶片设置在工质流道四内部。0016所述一级整流叶片和二级整流叶片内均设置有螺栓,一级整流叶片中的螺栓穿过一级整流叶片后且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

19、和二级前导流隔板固定,二级整流叶说明书CN104100301A3/8页6片中的螺栓穿过二级整流叶片后且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二级后整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固定;在二级前导流隔板的最大外径处和三级前导流隔板的最大外径处均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后且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三级前导流隔板和外壳固定,一级叶轮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外壳上的一级后整流隔板,外壳与一级后整流隔板、二级后整流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止口实现轴向径向定位。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块是作为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的装置,将其与壳体连接为整体结构,在涡轮转动的过程中,具。

20、有强烈的震动,如果不采用定位块和固定螺栓,二级前导流隔板和三级前导流隔板容易产生松动移位,会导致喷嘴环产生位移,造成涡轮的工作效率降低。0018所述转动部件为主轴、叶轮组合体,所述主轴的前轴颈上套合有径向轴承和轴向止推轴承,轴承的轴承座与进气蜗壳连接,主轴的后轴颈上装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装于排气外壳内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之间、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之间的轴外壁上均设置有衬套,衬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固定。0019所述转动部件另外的实施方案为鼓筒、叶轮和轴颈组合体,鼓筒一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的内侧、二级叶轮的内侧固定,鼓筒二的外壁同时与二级叶轮的内侧、以及三。

21、级叶轮的内侧固定,一级叶轮和三级叶轮远离二级叶轮的一端均连接有轴颈。0020鼓筒是用于代替主轴的功能,能够减小设备的整体重量,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002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与轴流差压透平相比较容积流量小时具有更高的能量回收率;容积流量大时能量回收率不及轴流透平;(2)与多级轴流差压透平相比较多级向心透平轮盘和叶片为一体,故向心透平转子零件总数远远小于多级轴流透平,向心透平转子可靠性高,制造和维护成本低;(3)容积流量越小,透平转速越高,采用多级向心透平可大幅度降低透平转速,用于发电时可降低变速器传动比,从而提高变速器可靠性,降低变速器制造和维护成本;(4)首级采用无叶喷嘴环向心。

22、透平级,即采用精心设计的蜗壳保证周向均匀进气,并使气流在蜗壳中加速,以适合的气流角冲动叶轮,无叶喷嘴环比有叶喷嘴环具有更宽的流量范围,只有在工况变化很小的差压透平中,其首级才采用有叶喷嘴环。附图说明002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X位置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是图1的Y位置局部放大图;图6是喷嘴环的结构示意图。0023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联轴器;2主轴;3封严机构一;4止推轴承;5前径向轴承;6封严机构二;7一级后整流隔板;8一级叶轮;9二级前导流隔板;10衬套一;11二级后整流隔板;12二级叶轮;13三级前导流隔板;14衬套。

23、说明书CN104100301A4/8页7二;15三级叶轮;16轴端螺帽;17封严机构三;18后径向轴承;19封严机构四;20排气外壳;21密封罩一;22三级喷嘴环;23定位块一;24二级整流叶片;25密封罩二;26外壳;27定位块二;28二级喷嘴环;29进气蜗壳;30一级整流叶片;31轴承座;32驱动臂;33摇臂;34驱动环;35定位滚轮;36滚轮轴;37角度指示器。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0025实施例1如图1所示,能够调节喷嘴环开度的多级差压径流涡轮,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的外壁上依。

24、次套合有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转动部件与叶轮用花键传递扭矩,且一级叶轮8、二级叶轮12以及三级叶轮15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壳体固定,二级前导流隔板9同时与壳体和一级后整流隔板7固定,所述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二级后整流隔板11与壳体固定,三级前导流隔板13同时与壳体和转动部件固定,所述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喷嘴环28,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之间设置有三级喷嘴环22,二级喷嘴环28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

25、轴插入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和壳体后形成连接;三级喷嘴环22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插入对应的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壳体后形成连接,喷嘴环内的叶片能够转动。一级叶轮8前没有喷嘴环,精心设计的进气蜗壳可保证一级叶轮有合理的工质流动角度。以后各级叶轮进气均有可调喷嘴环,可以使整台多级涡轮在不同的工况下均可高效地工作。0026回收高压气体废能时,单级涡轮的能量回收率低,而本发明的多级差压涡轮增大了回收率,利用多级的回转通道,使得气流能够有合理的工质流动角度,通过可调喷嘴环,对于不同工况下的气流都能有效利用。0027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与一级叶轮8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一,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存。

26、在工质流道二,工质流道一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前导流隔板9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三,工质流道三与工质流道二连通;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四,工质流道四与工质流道三连通;三级前导流隔板13与外壳26之间存在工质流道五,且工质流道五与工质流道四连通;三级叶轮15与壳体之间存在工质流道六,工质流道六与工质流道五连通。相互连通的各级工质流道,构成迥转通道,向心透平级间有较长的迥转通道,因工质呈膨胀降温流动状态,便会有水蒸汽凝结,在迥转通道外壁拐角处,安排凝结水排出。在三级叶轮15向着排气外壳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轴端螺帽16,且轴端螺帽16是固定在主轴2上,轴端螺帽16把三级叶。

27、轮8、12、15和两个衬套10、14固定在一起。0028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喷嘴叶片轴的一端均伸出壳体,伸出端均固定有摇臂33,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臂32,驱动臂32连接有驱动环34,驱动臂32的两端均设置有横向销轴,其中一根横向销轴插入摇臂33远离叶片轴的一端的孔中,另说明书CN104100301A5/8页8一根横向销轴插入驱动环34的孔中,驱动环34连接有气缸或油缸;所述每级喷嘴环叶片中各有一个叶片的轴伸出壳体的末端上连接有一个角度指示器37,角度指示器37的壳体与外壳26固定。0029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滚轮轴36,滚轮轴36的外壁上套合有沿着滚轮轴36转动。

28、的定位滚轮35,定位滚轮35与驱动环34的外壁接触。定位滚轮35始终是沿着其轴心转动,定位滚轮35迫使驱动环34只能以涡轮中心为圆心作圆周运动,驱动环34在油缸等动力部件带动下运动,带动摇臂33调整喷嘴环的开合度,定位滚轮35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定位滚轮35的轮面契合在驱动环34的外壁面上,可对驱动环34定心。0030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蜗壳29、外壳26以及排气外壳20,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均弯曲为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或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形状相配合的结构,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及二级后整流隔板11均与外壳26固定,排气外壳20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工质流道六连通。。

29、0031所述外壳26和排气外壳20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罩,摇臂33、驱动环34、驱动臂32以及定位滚轮35均设置在对应的密封罩与壳体之间。密封罩分为密封罩一21、密封罩二25,密封罩一21是设置在外壳26的外壁上,密封罩二25是设置在排气外壳20的外壁上,驱动机构均是设置在密封罩内部。0032所述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之间设置有一级整流叶片30,一级整流叶片30设置在工质流道二内部且不能转动;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之间设置有二级整流叶片24,二级整流叶片24设置在工质流道四内部且不能转动。0033整流叶片都是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对应的工质流道中,不会转动,起着整流气流的。

30、作用,引导气流在工质流道的流向。0034所述一级整流叶片30和二级整流叶片24内均设置有螺栓,一级整流叶片30中的螺栓穿过一级整流叶片30后且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固定,且一级整流叶片30不能绕着该螺栓转动,二级整流叶片中的螺栓穿过二级整流叶片24后,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固定,且二级整流叶片24不能绕着该螺栓转动;在二级前导流隔板9的最大外径处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最大外径处均固定有定位块,定位块内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后连接在一起且分别与对应的二级前导流隔板9、三级前导流隔板13和外壳26固定牢,一级叶轮8和外壳26。

31、之间设置有固定于外壳26上的一级后整流隔板7,外壳26分别与一级后整流隔板7、二级后整流隔板11之间设置有定位止口实现轴向和径向定位。0035所述转动部件为主轴2与叶轮的组合体,所述主轴2的前轴颈上套合有径向轴承和轴向止推轴承,轴承的轴承座31与进气蜗壳29连接,主轴2的后轴颈上装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装于排气外壳20内部,所述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之间、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之间的轴外壁上均设置有衬套,衬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级叶轮8和二级叶轮12、二级叶轮12和三级叶轮15的端面贴合在一起。衬套分为衬套一10和衬套二14,用于确定三个叶轮的轴向位置。0036主轴2的端头连接有联轴器1,。

32、在轴承座31与主轴2之间设置有封严机构一3、封严机构二6,主轴2与排气外壳20之间设置有封严机构三17、封严机构四19,封严机构都是作为密封主轴2与连接部件之间的缝隙,起着封油和防工质的泄漏。说明书CN104100301A6/8页90037工作过程概述高压的流体工质进入进气蜗壳29的A腔,精心设计的进气蜗壳可使工质均匀地且有合理的进气角度进入径流透平的一级叶轮8。工质冲击该一级叶轮8并且在一级叶轮8中膨胀做功推动一级叶轮旋转从而带动主轴2再经联轴器1将旋转扭矩传至用功单元(例如发电机)。0038工质在一级叶轮8中做功后,在一级后整流隔板7和二级前导流隔板9的引导下进入B腔,流程中有一级整流叶片。

33、30将旋转的流动工质扭转为径向流动,进入B腔工质继续前进流经二级喷嘴环28,二级喷嘴环28的叶片引导工质以合理的角度进入二级叶轮12,同样地,工质冲击二级叶轮12且膨胀做功使二级叶轮12有转矩送到主轴2,相同的过程也在三级叶轮中发生;工质在二级叶轮12中做功后,在二级后整流隔板11和三级前导流隔板13的引导下进入C腔,流程中有二级整流叶片24将旋转的流动工质扭转为径向流动,进入C腔工质继续前进流经三级喷嘴环22,三级喷嘴环22的叶片引导工质以合理的角度进入三级叶轮15,同样地,工质冲击三级叶轮15且膨胀做功使三级叶轮15有转矩送到主轴2。0039为使本向心透平能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正常工作,应用了。

34、可以调节的喷嘴叶片,喷嘴环上的叶片呈环形排列,如图6所示,通过其角度合理的设置,实现工质以最有效的角度进入叶轮,工质有力地推动叶轮的转动,实现做功。0040自动调节系统按监测到的工质的各项工况参数和调节规律,指令气缸或油缸动作,经驱动环34驱动臂32摇臂33叶片这一串传动链,使喷嘴环达到所需开度从而达到调节目的。角度指示器37为市面上现有的设备,通过线路连接在自动控制器上,通过数值显示转动的角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调整或自动调节,保证调节的精确性。0041如图6所示,可旋喷嘴环的“开合度”用喷嘴环安装角控制,用喷嘴环喉部宽度O度量。安装角与喉部宽度O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额定安装角55度,安。

35、装角变化范围4065度,喉部宽度O变化幅度37187,说明书CN104100301A7/8页10可保证流量在50150范围内变化,增大了流量的可调范围,本发明能够应用的范围更广。0042因为喷嘴环处干两平面之间,喷嘴叶片两端与工质流道壁面之间的间隙易控制在较小数值,与轴流涡轮相比,工质流道损失小。0043单级涡轮膨胀比最多能达35,而3级涡轮最高可达28。可充分利用高压气体的做功潜能。0044低温300进气,单级涡轮每公斤焓降做功能力仅能达150KW/KG,而本例3级涡轮己达420KW/KG,大幅度增加废能回收率。0045本例主要性能参数见下表其它流量功率MW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设置为三级涡轮后。

36、,能够增加对高压气体的合理利用,在设备工作时,对气体的整体利用率提高,提高了废能的回收利用率,减少了能量损失。0046实施例2所述转动部件为鼓筒、叶轮、轴颈组合体,鼓筒一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8的内侧、二级叶轮12的内侧固定,鼓筒二的外壁同时与一级叶轮12的内侧、三级叶轮15的内侧固定,一级叶轮8和三级叶轮15远离二级叶轮12的一端均连接有轴颈。叶轮鼓筒式结构的转子也即用直径较大的鼓筒代替衬套固定在叶轮较大直径处,取消主轴2,在前叶轮与末叶轮两端用轴颈连结,鼓筒要传扭。叶轮鼓筒结构可提高转子的临界转速。在本例转子扭矩5506N/M,叶轮鼓筒式结构能够完全满足其扭转力的强度。说明书CN104100301A108/8页11004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00301A111/6页12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00301A122/6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0301A133/6页14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00301A144/6页15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0301A155/6页16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00301A166/6页17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00301A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