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船.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30160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5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46179.9

申请日:

2008.09.24

公开号:

CN101683890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3B 7/00申请公布日:201003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7/00申请日:20080924|||公开

IPC分类号:

B63B7/00; B63H19/00

主分类号:

B63B7/00

申请人:

秦天代

发明人:

秦天代

地址:

638350四川省岳池县同创家园3号5单元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杜应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船,设置一个底部有折叠装置的船体,船体内部容纳一个竖条形中心柱(3)部件,所述部件的下部与船体折叠部分的末端活动连接,船体装有与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动力转换装置,使船体上下运动,然后利用船体上的动力转换装置将直线运动变为转动,从而拖动相应的动力装置如发电机等工作,产生能源转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船,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底部有折叠装置的船体,船体内部容纳一个竖条形中心柱(3)部件,所述部件的下部与船体折叠部分的末端活动连接,船体装有与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动力转换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船体的上部为一个固定形状如斗形的上船壳(1),上部开口,下部与一个折叠船底壳(2)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折叠船底壳(2)的组成包括一组与上船壳(1)活动连接的第一钢板(7),第一钢板(7)再与一张第二钢板8活动连接,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8)的侧面与一组形成锥形体的柔性材料板(9)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竖条形中心柱(3)为中空的壳体,其下部有一部份伸出折叠船底壳(2)的外边,上端部固定有导向条(4)与外部结构相配合,所述外部结构为一组相对直立的固定立柱(5),导向条(4)与立柱(5)上的导槽(6)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在中心柱的底部还设有一个纵向导向装置,通过一横杆(14)及一对纵向立柱(25)组成纵向导向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船,其特征在于:在船的上船壳(1)端部有一坡形的凸起(15),与其活动配合的是设置在竖条形中心柱(3)内的活动栓(16),活动栓(16)之间用弹簧(17)连接,每个活动栓有旋转中心(18),活动栓在旋转中心(18)处通过销钉与机体铰接,下端通过拉绳(19)与卷扬装置(20)相连。

说明书

折叠船
所属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即固体重量在液体内下沉的自然能量取用,特别是一种利用折叠船所产生的浮力及失去浮力后的重力交替推动装置所形成的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困扰人类社会发展已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然界中水对物体的浮力及地球上无处不在的地磁场中的重力都储存着巨大的能量潜力,但至今能有效的利用上述两种能量形式的装置却很少见,因此这样的装置是人们所期待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水中浮力和地磁场中的重力取用成可利用的动力的折叠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设置一个底部有折叠装置的船体,船体内部容纳一个竖条形中心柱部件,所述部件的下部与船体折叠部分的末端活动连接,船体装有与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动力转换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能利用船体折叠部份的开合,开产生浮力,将着地重量反回水上,再用合失去浮力使船重量下沉产生的重力得到取用,使船体向下运动,然后利用船体的动力转换装置将直线运动变为转动,从而拖动相应的动力装置如发电机等工作,产生能源取用,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船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折叠船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为折叠船在重力作用下收拢折叠部分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船壳折叠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折叠船,包括一个船体,船体的上部为一个固定形状如斗形的上船壳1,上部开口,下部与一个折叠船底壳2相连形成一个折叠船,船形成的舱内容纳有一竖条形中心柱3,中心柱3的边缘与船壳之间有间隙,便于折叠部分出气,本实施例的竖条形中心柱3为中空的壳体,其下部有一部份伸出折叠船底壳2的外边,上端部固定有导向条4与外部结构相配合,所述外部结构为一组相对直立的固定立柱5,导向条4与立柱5上的导槽6配合,使竖条形中心柱3沿导槽6上下移动,形成横向导向装置,图示中省略了与固定立柱5相配合的另一端立柱5,但这仍是可以理解的。
折叠船底壳2的组成包括一组与上船壳1活动连接的第一钢板7,第一钢板7再与一张第二钢板8活动连接,第一钢板7和第二钢板8的侧面与一组形成锥形体的柔性材料板9连接,所述的锥形体在折叠部分完全张开时叠合成一个平面,在折叠过程中的形状如图4所示,锥形体由多个立方多角体构成,锥形体的柔性材料板9具有较大的变形量,折叠船壳的其他活动连接部份也用防水材料涂覆,以免水渗入船壳内,这是不难做到的。
上船壳1的两个侧面设有动力传输装置,所述的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固定在船壳上的齿条10及与其啮合的齿轮11,通过齿轮11与一个作功装置相连,作功装置本方案没有介绍,属于公知技术的范畴,也可能是一套发电机系统,或其它需要动力的装置。
在船壳1的上端设置一个水槽12,通过注水增加船壳重量,由一个水箱13供水,水箱13有控制装置决定何时向水槽12供水,控制装置属于公知技术范畴没有涉及。在中心柱的底部还设有一个纵向导向装置,通过一横杆14及一对纵向立柱25组成纵向导向装置,纵、横导向装置便于稳定船体。
如图3所示表现了船的折叠部分展开的图示,在船的上船壳1端部有一坡形的凸起15,与其活动配合的是设置在竖条形中心柱3内的活动栓16,活动栓16之间用弹簧17连接,每个活动栓有旋转中心18,活动栓在旋转中心18处通过销钉与机体铰接,下端通过拉绳19与卷扬装置20相连。卷扬装置20由电机21拖动,控制电机21的转动有一个控制线路,其中包括设置一个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的固定接头22安装在立柱25上,活动接头23安装在上船壳1上,到达设定的上限位置时,电机控制线路启动,电机工作,脱离该位置时,电机断电停转。
实施例2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如设有纵、横向立柱导向装置,折叠船壳及中心柱等结构,唯一不同的是没有设置水槽12,在中心柱3的两侧设有加长的齿条24,与装设在船壳1上的齿条10一起延长了齿条的长度,所述齿条与齿轮11配合,将折叠船获得的动能传递出去。
本方案的折叠船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整个装置放入水中,当然不能淹过斗形船壳1的上开口,假设在初始状态时,折叠船整体上浮到设定位置时,由于钢板7和8处于收缩状态,如图3所示,船的浮力变小,在重力作用下折叠船整体下落,所述的重力包括船体重量及水箱12所注的水,当船折叠部分和竖条形中心柱3一起下落时,竖条形中心柱3的底部先接触池底,着地瞬间由于惯性产生的反冲力折叠部分的钢板7和8被撑开,船折叠部分由长变短水内压三力配合使体积增大,产生巨大浮力,折叠船带动竖条形中心柱3整体上浮,船折叠部分撑开到位后,坡形凸起15被活动栓16抵住,于是撑开形状被保持继续上浮,到设定位置时,限位开关22和23接触,电机21导通,卷扬机钢索将活动栓向里拉动,放开坡形凸起15,船折叠部分在水压作用下体积变小,浮力减小,导致重力带动折叠船整体下落,重复上述的过程,而在下落过程中,齿轮11在齿条10上滚动,带动发电机工作,由于齿轮11内装有单向超越离合器,仅轮船在下落重力作功时带动齿轮轴转动,而在反向转动时打滑,因此其工作过程对单个轮船是间歇的,但如果多个折叠船组成一组时,其对外输出的电能就是连续的,这是可以想象的。
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成功利用浮力和重力作功的装置,对于地球能源逐渐短缺应该是有补益的。

折叠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折叠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折叠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船.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船,设置一个底部有折叠装置的船体,船体内部容纳一个竖条形中心柱(3)部件,所述部件的下部与船体折叠部分的末端活动连接,船体装有与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动力转换装置,使船体上下运动,然后利用船体上的动力转换装置将直线运动变为转动,从而拖动相应的动力装置如发电机等工作,产生能源转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