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29555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6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456926.1

申请日:

20150630

公开号:

CN205073177U

公开日:

2016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7/015,A61G7/057,A61G7/05

主分类号:

A61G7/015,A61G7/057,A61G7/05

申请人:

佛山市勤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东勤联长实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劲涛

地址:

5282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简平路1号天安数码新城三期1211室

优先权:

CN201520456926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颜希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包括床架、活动中架以及床板组件;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以及小腿板,还包括分别铰接于背板、座板、大腿板和小腿板两侧的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和小腿侧板;各侧板之间依次铰接;座板与活动中架固定连接;背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背板翻转机构;大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腿板翻转机构;活动中架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各侧板的托管;托管的外侧与床架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活动中架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床架连接;活动中架与托管的铰接处和床架之间设有侧翻机构和倾角传感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病人完成多姿势的翻身。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活动中架以及床板组件;所述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以及小腿板,还包括铰接于背板两侧的背侧板、铰接于座板两侧的座侧板、铰接于大腿板两侧的大腿侧板以及铰接于小腿两侧的小腿侧板;所述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首尾依次铰接;所述座板与活动中架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所述大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所述活动中架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的托架;所述托架的外侧与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活动中架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中架左右翻转的侧翻机构;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倾角传感器;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活动中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侧翻机构可根据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所述活动中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推杆、V型联动拐臂以及传动臂,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所述V型联动拐臂包括转轴、径向连接于所述转轴上且形成一定夹角的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转轴与所述活动中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推杆铰接;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传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底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推杆;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大腿板的底部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铰接有连杆,当所述第二电机推杆驱动所述大腿板翻转时,可带动所述连杆使所述小腿板抬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推杆,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推杆铰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推杆设有2个,在所述床架首尾两端呈交叉设置,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伸出驱动的同时,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收缩驱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由三条连杆构成,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外侧铰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中架在-40度至40度的范围内翻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0度至80度的范围内翻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板在0度至40度的范围内翻转。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病人躺在床上一段时间后,为了防止皮下组织因受压,局部血循环供给不良,使皮肤组织破坏形成溃疡、褥疮,因此要求病人经常翻身。但目前都是依靠家人或护士帮助病人翻身,这种翻身活动每隔一小时就要做一次,劳动强度大,若家人或护士不在,病人就无法做翻身活动。

现有的多功能理疗床主要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及普通病房病员作治疗、抢救、转运用。其结构主要包括ABS床头、ABS提升护栏、床板、上床架、下床架、升降连杆、电动线性传动器、控制器、手控板、万向轮等,可实现床架整体升降、背板的升降等。但仍然无法满足病人各种翻身姿势的需要,比如缺乏左右侧翻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理疗床,能够辅助病人完成多姿势的翻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其包括床架、活动中架以及床板组件;所述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座板、大腿板以及小腿板,还包括铰接于背板两侧的背侧板、铰接于座板两侧的座侧板、铰接于大腿板两侧的大腿侧板以及铰接于小腿两侧的小腿侧板;所述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首尾依次铰接;所述座板与活动中架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所述大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所述活动中架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的托架;所述托架的外侧与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活动中架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床架连接;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中架左右翻转的侧翻机构;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倾角传感器;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活动中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侧翻机构可根据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所述活动中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推杆、V型联动拐臂以及传动臂,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所述V型联动拐臂包括转轴、径向连接于所述转轴上且形成一定夹角的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转轴与所述活动中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推杆铰接;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传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底部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腿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推杆;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大腿板的底部铰接。

进一步,所述小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铰接有连杆,当所述第二电机推杆驱动所述大腿板翻转时,可带动所述连杆使所述小腿板抬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翻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推杆,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推杆铰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

进一步,所述第三电机推杆设有2个,在所述床架首尾两端呈交叉设置,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伸出驱动的同时,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收缩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机构为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由三条连杆构成,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外侧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动中架在-40度至40度的范围内翻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在0度至80度的范围内翻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大腿板在0度至40度的范围内翻转。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床板组件的机械动作来辅助病人完成多种姿态的翻身,无需人工参与,就能使病人在不需挪动的前提下,方便由躺姿变换成座姿,由平躺变换成侧躺,实现自动的翻身和复位动作,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护理及康复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性化的设计,容易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推杆驱动方式,可以稳定地控制床板组件的翻转动作,结构紧凑;而且电机推杆等驱动元件均具有较好密封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3)本实用新型通过倾角传感器来检测活动中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每当活动中架处于水平状态时,侧翻机构可根据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活动中架,无需人为地进行水平校准,有效地避免床板组件水平复位时出现越位或不到位情况,水平复位准确,操作简单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为双驱动,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伸出驱动的同时,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收缩驱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驱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虚位、松动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背板翻转动作和腿板翻转动作时的正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背板翻转动作和腿板翻转动作时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背板翻转动作和腿板翻转动作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左侧翻转动作时的正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左侧翻转动作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右侧翻转动作时的正视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右侧翻转动作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的一实施例,其包括床架2、活动中架3以及床板组件4;所述床板组件4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41、座板42、大腿板43以及小腿板44,还包括铰接于背板41两侧的背侧板45、铰接于座板42两侧的座侧板46、铰接于大腿板43两侧的大腿侧板47以及铰接于小腿两侧的小腿侧板48;所述背侧板45、座侧板46、大腿侧板47以及小腿侧板48首尾依次铰接;所述座板42与活动中架3固定连接。可见,本实施例的床板组件4通过上述各个铰接点,可使背板41与其两侧的背侧板45同时翻起,可使大腿板43与其两侧的大腿侧板47同时翻起,可使小腿板44与其两侧的小腿侧板48同时翻起,可使单侧的背侧板45、座侧板46、大腿侧板47以及小腿侧板48同时翻起。

所述背板41与活动中架3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41绕所述座板42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本实施例的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推杆51、V型联动拐臂52以及传动臂53,所述第一电机推杆51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3铰接;所述V型联动拐臂52包括转轴521、径向连接于所述转轴521上且形成一定夹角的第一拐臂522和第二拐臂523;所述转轴521与所述活动中架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拐臂522与所述第一电机推杆51的推杆铰接;所述第二拐臂523与所述传动臂53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臂53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41的底部铰接。可见,使背板41翻起的步骤是:按动控制器上的背翻按钮,第一电机推杆51的推杆伸出,推动V型联动拐臂52的第一拐臂522以转轴521为轴线转动,并通过V型联动拐臂52的第二拐臂523带动传动臂53将背板41翻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板41可在0度至80度的范围内翻转。

所述大腿板43与活动中架3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绕所述座板42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本实施例的腿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推杆61;所述第二电机推杆61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3铰接;所述第二电机推杆61的推杆与所述大腿板43的底部铰接。进一步,所述小腿板44与活动中架3之间铰接有连杆62,当所述第二电机推杆61驱动所述大腿板43翻转时,可带动所述连杆62使所述小腿板44抬起。可见,使大腿板43和小腿板44翻起的步骤是:按动控制器上的腿翻按钮,第二电机推杆61的推杆伸出,推动大腿板43绕所述座板42向上翻转,大腿板43翻转的同时牵拉着小腿板44的前端抬起,并通过连杆62将小腿板44的末端支撑到一定高度,从而将小腿板44与大腿板43呈倒V型翻起,以辅助使用者曲膝。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大腿板43可在0度至40度的范围内翻转。

所述活动中架3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背侧板45、座侧板46、大腿侧板47以及小腿侧板48的托架7;所述托架7的外侧与所述床架2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8;所述活动中架3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床架2连接。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8为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由三条连杆构成,第一连杆81的一端与所述床架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8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8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中架3与托架7间的铰接处,第三连杆83的一端与第二连杆82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托架7的外侧铰接。这样,当活动中架3转动时,联动杆通过托架7对背侧板45、座侧板46、大腿侧板47以及小腿侧板48进行整体支撑,使背侧板45、座侧板46、大腿侧板47以及小腿侧板48的上移动作或下移动作一致。

所述活动中架3与托架7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中架3左右翻转的侧翻机构。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推杆9,所述第三电机推杆9的机体与所述床架2铰接;所述第三电机推杆9的推杆铰接于所述活动中架3与托架7间的铰接处。其中,所述第三电机推杆9优选地设置有2个,在所述床架2首尾两端呈交叉设置,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91做伸出驱动的同时,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92做收缩驱动,由此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驱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虚位、松动等问题。可见,使床板组件4左侧翻转的步骤是,按动控制器上的左侧翻身按钮,控制器命令第三电机推杆9作伸缩动作,拉动或推动活动中架3逆时针转动,左侧的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左侧的托架下移运动,右侧的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右侧的托架上移运动,如图4和图5所示,实现左翻身动作;按动控制器上的右侧翻身按钮,控制器命令第三电机推杆9作伸缩动作,拉动或推动活动中架3顺时针转动,左侧的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左侧的托架上移运动,右侧的背侧板、座侧板、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右侧的托架下移运动,如图6和图7所示,实现右翻身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活动中架3可在-40度至40度的范围内翻转。

所述活动中架3与托架7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2之间铰接有倾角传感器10;当所述倾角传感器10检测到所述活动中架3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侧翻机构可根据所述倾角传感器10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所述活动中架3。这样,无论活动中架3从左翻转到右翻转还是从右翻转到左翻转的连续过程中,活动中架3到达水平状态时,第三电机推杆9均停止工作,使活动中架3在先进行水平复位,在后通过按动控制器上的左侧(或右侧)翻身按钮继续翻转,无需人为地进行水平校准,有效地避免床板组件4水平复位时出现越位或不到位情况,水平复位准确,操作简单方便。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推杆驱动方式,可以稳定地控制床板组件的翻转动作,结构紧凑;而且电机推杆等驱动元件均具有较好密封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456926.1 (22)申请日 2015.06.30 A61G 7/015(2006.01) A61G 7/057(2006.01) A61G 7/05(2006.01)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勤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282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简平 路 1 号天安数码新城三期 1211 室 专利权人 广东勤联长实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黄劲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

2、了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 的理疗床, 其包括床架、 活动中架以及床板组件 ; 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 座板、 大腿板 以及小腿板, 还包括分别铰接于背板、 座板、 大腿 板和小腿板两侧的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和小 腿侧板 ; 各侧板之间依次铰接 ; 座板与活动中架 固定连接 ; 背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背板翻转机 构 ; 大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腿板翻转机构 ; 活动中架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各侧板的托 管 ; 托管的外侧与床架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 ; 活 动中架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床架连接 ; 活 动中架与托管的铰接处和床架之间设有侧翻机构 和倾角传感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

3、 能够辅助病人完 成多姿势的翻身。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05073177 U 2016.03.09 CN 205073177 U 1/2 页 2 1.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床架、 活动中架以及床板组 件 ; 所述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 座板、 大腿板以及小腿板, 还包括铰接于背板 两侧的背侧板、 铰接于座板两侧的座侧板、 铰接于大腿板两侧的大腿侧板以及铰接于小腿 两侧的小腿侧板 ; 所述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首尾依次铰接 ; 所。

4、述座板与 活动中架固定连接 ; 所述背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背 板翻转机构 ; 所述大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腿板 翻转机构 ; 所述活动中架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 板的托架 ; 所述托架的外侧与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 ; 所述活动中架的首尾两端可 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床架连接 ; 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 所述活动中架左右翻转的侧翻机构 ; 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 倾角传感器 ; 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活动中架处于水平状态时, 所述侧翻。

5、机构可根 据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所述活动中架。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翻 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推杆、 V 型联动拐臂以及传动臂, 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 中架铰接 ; 所述 V 型联动拐臂包括转轴、 径向连接于所述转轴上且形成一定夹角的第一拐 臂和第二拐臂 ; 所述转轴与所述活动中架转动连接 ; 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 推杆铰接 ; 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传动臂的一端铰接 ; 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底 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腿板。

6、翻 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推杆 ;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 ; 所述第二电机 推杆的推杆与所述大腿板的底部铰接。 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腿板 与活动中架之间铰接有连杆, 当所述第二电机推杆驱动所述大腿板翻转时, 可带动所述连 杆使所述小腿板抬起。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翻机 构包括第三电机推杆,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床架铰接 ;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推 杆铰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 6.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

7、于, 所述第三电 机推杆设有 2 个, 在所述床架首尾两端呈交叉设置, 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伸出驱动的同 时, 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收缩驱动。 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 构为 联动杆, 所述联动杆由三条连杆构成, 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架铰接, 另一端与第 二连杆的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 第三连杆 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 另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外侧铰接。 8.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中 架在 -40 度至 40 度的范围内翻转。 9.如。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在0 度至 80 度的范围内翻转。 1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腿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073177 U 2 2/2 页 3 在 0 度至 40 度的范围内翻转。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073177 U 3 1/4 页 4 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 床。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卧床病人躺在床上一段时间后, 为了防止皮下组织因受压, 局部血循环供给 。

9、不良, 使皮肤组织破坏形成溃疡、 褥疮, 因此要求病人经常翻身。但目前都是依靠家人或护 士帮助病人翻身, 这种翻身活动每隔一小时就要做一次, 劳动强度大, 若家人或护士不在, 病人就无法做翻身活动。 0003 现有的多功能理疗床主要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 及普通病房病员作治疗、 抢 救、 转运用。其结构主要包括 ABS 床头、 ABS 提升护栏、 床板、 上床架、 下床架、 升降连杆、 电 动线性传动器、 控制器、 手控板、 万向轮等, 可实现床架整体升降、 背板的升降等。但仍然无 法满足病人各种翻身姿势的需要, 比如缺乏左右侧翻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

10、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理疗床, 能够辅助病人完成多姿 势的翻身。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其包括床架、 活动中架以及床板组件 ; 所述床板组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 座板、 大腿 板以及小腿板, 还包括铰接于背板两侧的背侧板、 铰接于座板两侧的座侧板、 铰接于大腿板 两侧的大腿侧板以及铰接于小腿两侧的小腿侧板 ; 所述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 侧板首尾依次铰接 ; 所述座板与活动中架固定连接 ; 所述背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 动所述背板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背板翻转机构 ; 所述大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 述大腿板。

11、绕所述座板翻转的腿板翻转机构 ; 所述活动中架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背侧 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的托架 ; 所述托架的外侧与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支撑机 构 ; 所述活动中架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床架连接 ; 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的铰接 处和所述床架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中架左右翻转的侧翻机构 ; 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 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之间铰接有倾角传感器 ; 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活动中架处于 水平状态时, 所述侧翻机构可根据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所述活动 中架。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推杆、 V 型联动拐臂以。

12、 及传动臂, 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 ; 所述 V 型联动拐臂包括转轴、 径 向连接于所述转轴上且形成一定夹角的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 ; 所述转轴与所述活动中架转 动连接 ; 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电机推杆的推杆铰接 ; 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传动臂的一 端铰接 ; 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的底部铰接。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腿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推杆 ; 所述第二电机 说 明 书 CN 205073177 U 4 2/4 页 5 推杆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铰接 ;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的推杆与所述大腿板的底部铰接。 0008 进一步, 所述小腿板与活动中架之间铰。

13、接有连杆, 当所述第二电机推杆驱动所述 大腿板翻转时, 可带动所述连杆使所述小腿板抬起。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侧翻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推杆,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 的机体与所述床架铰接 ;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的推杆铰接于所述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 处。 0010 进一步,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设有 2 个, 在所述床架首尾两端呈交叉设置, 一端的第 三电机推杆做伸出驱动的同时, 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收缩驱动。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支撑机构为联动杆, 所述联动杆由三条连杆构成, 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床架铰接, 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 于所述。

14、活动中架与托架间的铰接处, 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 另一端与所 述托架的外侧铰接。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活动中架在 -40 度至 40 度的范围内翻转。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背板在 0 度至 80 度的范围内翻转。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大腿板在 0 度至 40 度的范围内翻转。 0015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具有 如下有益效果 : 0016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床板组件的机械动作来辅助病人完成多种姿态的翻身, 无需 人工参与, 就能使病人在不需挪动的前提下, 方便由躺姿。

15、变换成座姿, 由平躺变换成侧躺, 实现自动的翻身和复位动作, 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护理及康复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 便, 人性化的设计, 容易推广使用 ; 0017 (2)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推杆驱动方式, 可以稳定地控制床板组件的翻转动作, 结 构紧凑 ; 而且电机推杆等驱动元件均具有较好密封性,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可以适应恶 劣的工作环境 ; 0018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倾角传感器来检测活动中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每当活动中 架处于水平状态时, 侧翻机构可根据倾角传感器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活动中架, 无需人为地进行水平校准, 有效地避免床板组件水平复位时出现越位或不到位情况。

16、, 水平 复位准确, 操 作简单方便 ; 0019 (4) 本实用新型的侧翻机构为双驱动, 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伸出驱动的同时, 另 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做收缩驱动,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驱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 虚位、 松动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 地介绍。 002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背板翻转动作和腿板翻转动作时的正视结构图 ; 0022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背板翻转动作和腿板翻转动作时的爆炸结构图 ; 002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背板翻转动作和腿板翻转动作时的立体结构图 ; 002。

17、4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左侧翻转动作时的正视结构图 ; 说 明 书 CN 205073177 U 5 3/4 页 6 0025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左侧翻转动作时的立体结构图 ; 0026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右侧翻转动作时的正视结构图 ; 0027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理疗床作右侧翻转动作时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18、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结合参见图 1 至图 7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实现多姿势翻身的理疗床的一实 施例, 其包括床架2、 活动中架3以及床板组件4 ; 所述床板组件4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背板 41、 座板 42、 大腿板 43 以及小腿板 44, 还包括铰接于背板 41 两侧的背侧板 45、 铰接于座板 42 两侧的座侧板 46、 铰接于大腿板 43 两侧的大腿侧板 47 以及铰接于小腿两侧的小腿侧板 48 ; 所述背侧板45、 座侧板46、 大腿侧板47以及小腿侧板48首尾依次铰接 ; 所述座板42与 活动中架 3 固定连接。可见, 本实施。

19、例的床板组件 4 通过上述各个铰接点, 可使背板 41 与 其两侧的背侧板 45 同时翻起, 可使大腿板 43 与其两侧的大腿侧板 47 同时翻起, 可使小腿 板 44 与其两侧的小腿侧板 48 同时翻起, 可使单侧的背侧板 45、 座侧板 46、 大腿侧板 47 以 及小腿侧板 48 同时翻起。 0030 所述背板 41 与活动中架 3 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背板 41 绕所述座板 42 翻转的 背板翻转机构。本实施例的背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推杆 51、 V 型联动拐臂 52 以及传动 臂 53, 所述第一电机推杆 51 的机体与所述活动中架 3 铰接 ; 所述 V 型联动拐臂 52 包括转。

20、 轴 521、 径向连接于所述转轴 521 上且形成一定夹角的第一拐臂 522 和第二拐臂 523 ; 所述 转轴 521 与所述活动中架 3 转动连接 ; 所述第一拐臂 522 与所述第一电机推杆 51 的推杆铰 接 ; 所述第二拐臂 523 与所述传动臂 53 的一端铰接 ; 所述传动臂 53 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 41 的底部铰接。可见, 使背板 41 翻起的步骤是 : 按动控制器上的背翻按钮, 第一电机推杆 51 的推杆伸出, 推动 V 型联动拐臂 52 的第一拐臂 522 以转轴 521 为轴线转动, 并通过 V 型 联动拐臂 52 的第二拐臂 523 带动传动臂 53 将背板 41 。

21、翻起。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背板 41 可在 0 度至 80 度的范围内翻转。 0031 所述大腿板 43 与活动中架 3 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大腿板绕所述座板 42 翻转的 腿板翻转机构。 本实施例的腿板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推杆61 ;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61的机 体与所述活动中架 3 铰接 ; 所述第二电机推杆 61 的推杆与所述大腿板 43 的底部铰接。进 一步, 所述小腿板 44 与活动中架 3 之间铰接有连杆 62, 当所述第二电机推杆 61 驱动所述 大腿板 43 翻转时, 可带动所述连杆 62 使所述小腿板 44 抬起。可见, 使大腿板 43 和小腿板 44 翻起的步骤是 : 按动控。

22、制器上的腿翻按钮, 第二电机推杆 61 的推杆伸出, 推动大腿板 43 绕所述座板 42 向上翻转, 大腿板 43 翻转的同时牵拉着小腿板 44 的前端抬起, 并通过连杆 62 将小腿板 44 的末端支撑到一定高度, 从而将小腿板 44 与大腿板 43 呈倒 V 型翻起, 以辅 助使用者曲膝。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大腿板 43 可在 0 度至 40 度的范围内翻转。 0032 所述活动中架 3 的左右两侧铰接有用于承托背侧板 45、 座侧板 46、 大腿侧板 47 以 及小腿侧板48的托架7 ; 所述托架7的外侧与所述床架2之间铰接有支撑机构8 ; 所述活动 说 明 书 CN 205073177。

23、 U 6 4/4 页 7 中架 3 的首尾两端可转动地分别与所述床架 2 连接。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 8 为联动杆, 所 述联动杆由三条连杆构成, 第一连杆 81 的一端与所述床架 2 铰接, 另一端与第二连杆 82 的 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 82 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中架 3 与托架 7 间的铰接处, 第三连杆 83 的一端与第二连杆 82 的中部铰接, 另一端与所述托架 7 的外侧铰接。这样, 当活动中架 3 转动时, 联动杆通过托架 7 对背侧板 45、 座侧板 46、 大腿侧板 47 以及小腿侧板 48 进行整体 支撑, 使背侧板 45、 座侧板 46、 大腿侧板 47 以及小腿侧板 。

24、48 的上移动作或下移动作一致。 0033 所述活动中架 3 与托架 7 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 2 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中架 3 左右翻转的侧翻机构。本实施例的侧翻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推杆 9,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 9 的 机体与所述床架 2 铰接 ;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 9 的推杆铰接于所述活动中架 3 与托架 7 间的 铰接处。 其中, 所述第三电机推杆9优选地设置有2个, 在所述床架2首尾两端呈交叉设置, 一 端的第三电机推杆 91 做伸出驱动的同时, 另一端的第三电机推杆 92 做收缩驱动, 由此 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驱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虚位、 松动等问题。 可见, 使床板组件 4 左。

25、侧翻转的步骤是, 按动控制器上的左侧翻身按钮, 控制器命令第三电机推杆 9 作伸缩动 作, 拉动或推动活动中架 3 逆时针转动, 左侧的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 左侧的托架下移运动, 右侧的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右侧的托架上移运 动, 如图4和图5所示, 实现左翻身动作 ; 按动控制器上的右侧翻身按钮, 控制器命令第三电 机推杆9作伸缩动作, 拉动或推动活动中架3顺时针转动, 左侧的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 以及小腿侧板随左侧的托架上移运动, 右侧的背侧板、 座侧板、 大腿侧板以及小腿侧板随右 侧的托架下移运动,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实现右翻身。

26、动作。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活动中架 3 可在 -40 度至 40 度的范围内翻转。 0034 所述活动中架 3 与托架 7 的铰接处和所述床架 2 之间铰接有倾角传感器 10 ; 当所 述倾角传感器10检测到所述活动中架3处于水平状态时, 所述侧翻机构可根据所述倾角传 感器 10 的倾角反馈信号自动停止翻转所述活动中架 3。这样, 无论活动中架 3 从左翻转到 右翻转还是从右翻转到左翻转的连续过程中, 活动中架 3 到达水平状态时, 第三电机推杆 9 均停止工作, 使活动中架 3 在先进行水平复位, 在后通过按动控制器上的左侧 ( 或右侧 ) 翻 身按钮继续翻转, 无需人为地进行水平校准, 有。

27、效地避免床板组件 4 水平复位时出现越位 或不到位情况, 水平复位准确, 操作简单方便。 0035 还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推杆驱动方式, 可以稳定地控制床板组件 的翻转动作, 结构紧凑 ; 而且电机推杆等驱动元件均具有较好密封性,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 力, 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003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 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 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5073177 U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73177 U 8 2/5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73177 U 9 3/5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73177 U 10 4/5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73177 U 11 5/5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073177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