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286515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1345.X

申请日:

20080317

公开号:

CN101674841B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28,A61K8/97,A61K36/06,A61P17/04,A61P17/16,A61P37/08,A61P43/00,A61P11/02,A61P11/06,A61Q19/00

主分类号:

A61K36/28,A61K8/97,A61K36/06,A61P17/04,A61P17/16,A61P37/08,A61P43/00,A61P11/02,A61P11/06,A61Q19/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夏洛美

发明人:

金辰彦

地址:

日本山梨县

优先权:

099944/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宏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向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母及水使之发酵的步骤;用乙醇水溶液提取由该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甜叶菊的步骤;将由该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将由该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收集90%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向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母及水进行放置,使所述干燥甜叶菊植物组织直接发酵的步骤;使由所述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甜叶菊浸润在3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的步骤;将由所述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将由所述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收集90%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酵步骤中,使甜叶菊植物组织完全地发酵。 3.一种抗组胺物质,是通过将浓缩下述提取液得到的浓缩液的90%乙醇可溶馏分进行收集而得到的,所述提取液是使发酵甜叶菊浸润在3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得到的,所述发酵甜叶菊是通过向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母及水进行放置,使所述干燥甜叶菊植物组织直接发酵而得到的。 4.一种化妆用品,含有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组胺物质,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组胺物质。 5.一种抗组胺用药品,含有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组胺物质,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组胺物质。 6.一种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通过向干燥的所述植物组织中加入菌类及水进行放置,使所述干燥植物组织直接发酵的步骤;使由所述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植物组织浸润在3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的步骤;将由所述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将由所述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的步骤,所述植物为甜叶菊,所述菌类为酵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粉症、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特应症等的过敏症状的改善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过敏是指免疫反应针对特定抗原过剩地发生。过敏按其发生机制大致分为I型至V型,花粉症和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属于I型。另外,特应症也与I型过敏近似。一般认为I型过敏是由于通过IgE抗体与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结合,从这些细胞中释放出的组胺或白三烯于全身游走而引起的。 

作为对特应性皮炎等有效的外用皮肤病治疗剂、或者作为对胃炎、胃溃疡等有效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用内服药,已知有以甜叶菊茎部的发酵浓缩液作为有效成分的物质。进而,作为具有对花粉症等过敏症状有效的抗组胺作用的物质,已知有使甜叶菊的植物组织的提取液发酵而得到的物质。 

进而,鉴于在上述技术中甜叶菊植物组织的发酵需要90日以上的长时间的课题,为了可以缩短甜叶菊提取物的发酵所需的时间,同时可以得到改善过敏症状的物质,本发明人以前公开了一种过敏症状改善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甜叶菊的植物组织粉碎、混合、加入到精制水中,加热,搅拌,冷却,过滤得到滤液,将该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甜叶菊提取物,向该甜叶菊提取物中加入酵母菌使之发酵(参见特开2005-35888号公报)。 

如上所述,已经公开且销售了多种花粉症和特应症等的改善物质,但与目前的程度相比进一步提高过敏症状的改善程度,是多数患者的共同愿望。目前的状况中,人们谋求比现有物质更优异的过敏症状改善物 质,潜心地进行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特别地改善I型过敏症状,提供一种具有比现有物质更优异的抗组胺作用的物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本发明人成功地制成了以甜叶菊植物组织为原料的、具有比现有物质更加优异的抗组胺作用的物质。具有上述效果的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向经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母及水使之发酵的步骤;用乙醇水溶液提取由该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甜叶菊的步骤;将由该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将由该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收集90%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 

本发明人发现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可确认具有强的抗组胺作用。因此,该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特别适于呈现I型过敏症状的患者的化妆用品和外用剂、内服剂等。 

并且,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完全不产生让人不快的气味。相对于此,由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组胺物质存在有时伴有让人不快的气味的问题。由本发明得到的物质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在外用剂、特别是化妆用品中配合时,具有比现有物质易于使用的明显优点。因此,本发明在其范围内包括含有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的化妆用品和药品(外用剂·内用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图1的流程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 

步骤1是将作为原料的甜叶菊的植物组织干燥·粉碎的步骤。作为本发明的原料之一的甜叶菊植物是原产于南美巴拉圭的菊科的多年生植物,学名为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在日本栽培时,通常 经2月至5月,将种子、株苗或插枝的苗定植,开始栽培。一般在甜叶菊植物充分地成熟的10月至11月上旬左右进行收获。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以使该甜叶菊的植物组织充分干燥、将其微细粉碎而制成的干燥甜叶菊粉末用作原料。所谓粉末,只要是将各片的大小粉碎成大概为1cm以下即可。另外,优选挑选甜叶菊植物的叶部及茎部进行使用。 

在甜叶菊植物的叶部及茎部的干燥中优选尽量在进行换气的室内、在常温下进行,不优选进行急剧加热等。 

步骤2是使步骤1中得到的干燥甜叶菊粉末发酵的步骤。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特征之一在于,使干燥甜叶菊粉末直接发酵。相对于此,在上述特开2005-35888号公报公开的制备方法中,按照首先从干燥甜叶菊粉末中提取提取物、再使该提取提取物发酵的顺序进行。但是,根据本发明人随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使干燥甜叶菊粉末直接发酵的方法可以制备抗组胺效果强的物质。 

干燥甜叶菊粉末的发酵可以如下进行:向干燥甜叶菊粉末中加入水和酵母,将其搅拌,放置。加入水的量只要是发酵所需的量即可,将整体湿润的程度的量为充分量。作为酵母,优选使用酵母菌(Saccharomyces)属。 

干燥甜叶菊粉末的发酵优选“完全地”进行。如果舔尝没有发酵的甜叶菊粉末则有甜味,但经完全发酵的甜叶菊粉末未确认到甜味。因此,优选进行发酵直到完全感觉不到甜味为止。为了使之完全地发酵,在常温的情况下需要放置大概2~3周的时间。 

酵母的种类使用酵母菌(Saccharomyces)属。在发酵的步骤中,首先,使干燥甜叶菊粉末中含有水分,然后,加入上述酵母,在常温下于2~3周期间内一边补充水分一边使其继续发酵。判断甜叶菊粉末的发酵是否“完全”地进行,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将甜叶菊粉末含在口中,将感觉不到其甜味的时刻认定为“完全地”发酵结束。 

步骤3是将步骤2中得到的发酵甜叶菊粉末提取·浓缩的步骤,重要的是在提取中使用乙醇。这是由于,在之后的步骤4中,收集90%乙醇可 溶馏分,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一。 

乙醇提取可以如下进行:准备30%左右的乙醇水溶液,向其中加入发酵甜叶菊粉末,一边温和地搅拌一边在常温下使之浸润数小时~数日。以140目左右的大小将其过滤,将所得滤液作为提取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将上述提取液进一步在60℃左右的温度下减压浓缩,由此浓缩提取液。 

步骤4是将步骤3中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分级分离,收集90%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分级分离可以如下进行:将浓缩提取液通过DIAION(注册商标)HP-20等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可以确认被分级分离的90%乙醇可溶馏分有强的抗组胺作用。 

为了便于保存·搬运,也可以将被分级分离的90%乙醇可溶馏分冷冻·干燥(步骤5)。由此,完成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步骤。 

<试验例> 

对经过图1所示的步骤1~5得到的本发明物质,使用豚鼠离体回肠标本进行关于抗组胺作用的药理学试验。实验如下进行:从豚鼠中摘出回肠,根据Magnus法测定由组胺诱发的等长性收缩。 

将组胺10-6M(histamine10-6M)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时,可以诱发收缩。因此,在使用由上述制法得到的本发明物质的前后,使用组胺10-6M,观察收缩反应的差异,由此考察本发明物质对收缩反应的影响。收缩通过张力转换器(BG-10,Kulite Semiconductor,U.S.A)用直流增幅器(Unipulse株式会社制AM20)进行记录。组胺使用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的产品。 

为了使用本发明物质,使本发明物质溶解于作为营养液的洛-林液(Locke-Ringer液),制成试液。制成本发明物质的浓度不同的3种试液,分别调节本发明物质的浓度,使其分别为10-5g/ml、10-4g/ml、10-3g/ml。试液在Magnus管中直接使用。 

洛-林液的组成为NaCl=154、KCl=5.6、CaCl2=2.2、MgCl2=2.1、NaHCO3=5.9、Glucose=2.8(pH=7.4)。营养液通入95%O2和5%CO2 的混合气体。 

实验在室温(23~24℃)下进行。 

实验结果示于图2A~图2C。图2A是本发明物质浓度10-5g/ml的试液的实验结果。在第6小时22分钟将10-6摩尔的组胺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测定收缩反应,将其作为对照。标本的收缩结束后,在第6小时30分钟将本发明物质浓度10-5g/ml的试液用于标本,进而在第6小时33分钟再次将组胺10-6摩尔用于标本。上述测定中由Unipulse株式会社制AM20得到的记录曲线图如图2A所示。 

图2A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时间,1格表示2分钟。纵轴表示电压,与回肠标本的收缩的幅度大致成比例(图2B,图2C同样)。以第一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的幅度为100时,第二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的幅度在曲线图上可以读取为89.7。第二次使用组胺时收缩的幅度变小一般认为是试液的抗组胺效果引起的。 

图2B是本发明物质浓度10-4g/ml的试液的实验结果,同样地是由Unipulse株式会社制AM20得到的记录曲线图。在第4小时47分钟将10-6摩尔的组胺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测定收缩反应,将其作为对照。标本的收缩结束后,在第4小时55分钟将本发明物质浓度10-4g/ml的试液用于标本,进而在第4小时58分钟再次将组胺10-6摩尔用于标本。 

试液的本发明物质浓度为10-4g/ml时,以第一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幅度(直流增幅器的电压值)为100时,第二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幅度在曲线图上可以读取为60。因此,可知与本发明物质浓度为10-5g/ml的情况相比发挥了较强的抗组胺效果。 

图2C是表示本发明物质浓度10-3g/ml的试液的实验结果的记录曲线图。在第6小时40分钟将10-6摩尔的组胺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测定收缩反应,将其作为对照。标本的收缩结束后,在第6小时50分钟将本发明物质浓度10-3g/ml的试液用于标本,进而在第6小时52分钟再次将组胺10-6摩尔用于标本。 

由图2C可知,试液的本发明物质浓度为10-3g/ml时,在第二次使用组胺时,标本完全未显示收缩反应。这是本发明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令 人惊奇的结果。鉴于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很强,远超过目前人们所知的水平。 

图3是将图2A~C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的曲线图,横轴表示试液中的本发明物质浓度的对数,纵轴表示使用试液后的收缩反应测定值与对照的比。由此可以容易地看出随着试液中的本发明物质浓度增大,收缩反应骤减。 

以上,给出了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详细步骤、和表明由此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组胺物质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具有令人惊奇的抗组胺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妆用品和药品,特别是,可以期待将其应用于适合花粉症和特应症等I型过敏的患者或呈现相似症状的患者的化妆用品和药品。并且,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具有完全不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的优点,可以将其容易地用于对气味问题敏感的化妆用品。因此,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作为在用于呈现花粉症和特应症等症状的患者的化妆品中配合的成分,被给予了非常大的期待。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在化妆用品中可以广泛用于头发用化妆品、整发用品、养发用品、滋养头皮用品、毛发着色用品、洗发用品、护发素(hair rinse)、皮肤用化妆品·化妆水、化妆液、霜(cream)、乳液、晒黑霜、防晒霜、洗涤用品、剃须膏、脱毛膏、洁面膏(facial rinse)、面膜(pack)、化妆用油、沐浴露(body rinse)、按摩用品、装饰用化妆品·粉底(foundation)、化妆底霜、香粉、口红、眼用美容品(eyemakeup)、脸颊化妆用品、身体化妆品(body makeup)、古龙水·香水、浴用化妆用品、指甲化妆用品、爽身粉(body powder)等,另外,在药品中可以广泛用于散剂·细粒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杆剂、笔剂、内容液剂、外用液剂、浸膏剂、硬膏剂、栓剂、气溶胶、气雾剂、药品吸附剂、眼科用剂、注射剂、绊创膏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A]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图2B]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图2C]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图3]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7484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 CN 101674841 B *CN101674841B* (21)申请号 200880011345.X (22)申请日 2008.03.17 099944/2007 2007.04.06 JP A61K 36/28(2006.01) A61K 8/97(2006.01) A61K 36/06(2006.01) A61P 17/04(2006.01) A61P 17/16(2006.01) A61P 37/08(2006.01) A61P 43/00(2006.01) A61P 11/02(2006.0。

2、1) A61P 11/06(2006.01) A61Q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夏洛美 地址 日本山梨县 (72)发明人 金辰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杨宏军 CN 1317540 A,2001.10.17, 权利要求书 . 金辰彦 . 甜叶菊发酵提取物的抗组胺作 用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3, 第 25 卷 (第 4 期 ),234-235. (54) 发明名称 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 于, 包括下述步骤 : 向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 加入酵母及水使之发。

3、酵的步骤 ; 用乙醇水溶液提 取由该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甜叶菊的步骤 ; 将由 该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 ; 将由该浓 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 收集 90乙醇可 溶馏分的步骤。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9.10.09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8/054847 2008.03.17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8/126638 JA 2008.10.23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高原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4、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步骤 : 通过向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母及水进行放置, 使所述干燥甜叶菊植物组织 直接发酵的步骤 ; 使由所述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甜叶菊浸润在 3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的步骤 ; 将由所述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 ; 将由所述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 收集 90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酵步骤中, 使甜叶菊植物组织 完全地发酵。 3. 一种抗组胺物质, 是通过将浓缩下述提取液得到的浓缩液的 90乙。

5、醇可溶馏分进 行收集而得到的, 所述提取液是使发酵甜叶菊浸润在 3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得到 的, 所述发酵甜叶菊是通过向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母及水进行放置, 使所述干 燥甜叶菊植物组织直接发酵而得到的。 4.一种化妆用品, 含有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组胺物质, 或权 利要求 3 所述的抗组胺物质。 5.一种抗组胺用药品, 含有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组胺物质, 或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抗组胺物质。 6.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步骤 : 通过向干燥的所述植物组织中加入菌类及水进行放置, 使所述干燥植物组织直接发酵 。

6、的步骤 ; 使由所述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植物组织浸润在 30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的步 骤 ; 将由所述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 ; 将由所述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的步骤, 所述植物为甜叶菊, 所述菌类为酵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74841 B 2 1/4 页 3 抗组胺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粉症、 荨麻疹、 支气管哮喘、 特应症等的过敏症状的改善物质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所谓过敏是指免疫反应针对特定抗原过剩地发生。过敏按其发生机制大致分为 I 型至 V 型, 花粉症和荨麻疹、 支气管哮喘属于 I 型。另外, 特应症也与。

7、 I 型过敏近似。一般 认为 I 型过敏是由于通过 IgE 抗体与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结合, 从这些细胞中释放出的组 胺或白三烯于全身游走而引起的。 0003 作为对特应性皮炎等有效的外用皮肤病治疗剂、 或者作为对胃炎、 胃溃疡等有效 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用内服药, 已知有以甜叶菊茎部的发酵浓缩液作为有效成分的物质。 进而, 作为具有对花粉症等过敏症状有效的抗组胺作用的物质, 已知有使甜叶菊的植物组 织的提取液发酵而得到的物质。 0004 进而, 鉴于在上述技术中甜叶菊植物组织的发酵需要 90 日以上的长时间的课题, 为了可以缩短甜叶菊提取物的发酵所需的时间, 同时可以得到改善过敏症状的物质, 本。

8、发 明人以前公开了一种过敏症状改善物质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甜叶菊的植物组织粉 碎、 混合、 加入到精制水中, 加热, 搅拌, 冷却, 过滤得到滤液, 将该滤液减压浓缩, 得到甜叶 菊提取物, 向该甜叶菊提取物中加入酵母菌使之发酵 ( 参见特开 2005-35888 号公报 )。 0005 如上所述, 已经公开且销售了多种花粉症和特应症等的改善物质, 但与目前的程 度相比进一步提高过敏症状的改善程度, 是多数患者的共同愿望。 目前的状况中, 人们谋求 比现有物质更优异的过敏症状改善物 质, 潜心地进行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为了特别地改善 I 型过敏症状, 。

9、提供一种具有比现有物质更 优异的抗组胺作用的物质。 0007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进行了反复研究, 结果本发明人成功地制成了以甜叶菊植物 组织为原料的、 具有比现有物质更加优异的抗组胺作用的物质。具有上述效果的本发明的 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步骤 : 向经干燥的甜叶菊植物组织中加入酵 母及水使之发酵的步骤 ; 用乙醇水溶液提取由该发酵步骤得到的发酵甜叶菊的步骤 ; 将由 该提取步骤得到的提取液浓缩的步骤 ; 将由该浓缩步骤得到的浓缩液分级分离, 收集 90 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 0008 本发明人发现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可确认具有强的抗组胺作用。因此, 该 物质可以广泛。

10、应用于特别适于呈现 I 型过敏症状的患者的化妆用品和外用剂、 内服剂等。 0009 并且, 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完全不产生让人不快的气味。 相对于此, 由上述 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组胺物质存在有时伴有让人不快的气味的问题。由 本发明得到的物质不存在上述问题, 因此在外用剂、 特别是化妆用品中配合时, 具有比现有 说 明 书 CN 101674841 B 3 2/4 页 4 物质易于使用的明显优点。因此, 本发明在其范围内包括含有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物质 的化妆用品和药品 ( 外用剂内用剂 )。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 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1 。

11、首先, 根据图 1 的流程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 0012 步骤 1 是将作为原料的甜叶菊的植物组织干燥粉碎的步骤。作为本发明的原 料之一的甜叶菊植物是原产于南美巴拉圭的菊科的多年生植物, 学名为甜叶菊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在日本栽培时, 通常 经 2 月至 5 月, 将种子、 株苗或插枝的苗定植, 开始栽培。一般在甜叶菊植物充分地成熟的 10 月至 11 月上旬左右进行收获。 0013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 以使该甜叶菊的植物组织充分干燥、 将其微细粉碎而制成 的干燥甜叶菊粉末用作原料。所谓粉末, 只要是将各片的大小粉碎成大概为 1cm。

12、 以下即可。 另外, 优选挑选甜叶菊植物的叶部及茎部进行使用。 0014 在甜叶菊植物的叶部及茎部的干燥中优选尽量在进行换气的室内、 在常温下进 行, 不优选进行急剧加热等。 0015 步骤 2 是使步骤 1 中得到的干燥甜叶菊粉末发酵的步骤。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抗 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特征之一在于, 使干燥甜叶菊粉末直接发酵。 相对于此, 在上述特开 2005-35888 号公报公开的制备方法中, 按照首先从干燥甜叶菊粉末中提取提取物、 再使该 提取提取物发酵的顺序进行。 但是, 根据本发明人随后的研究结果表明, 使干燥甜叶菊粉末 直接发酵的方法可以制备抗组胺效果强的物质。 0016 干燥甜。

13、叶菊粉末的发酵可以如下进行 : 向干燥甜叶菊粉末中加入水和酵母, 将其 搅拌, 放置。加入水的量只要是发酵所需的量即可, 将整体湿润的程度的量为充分量。作为 酵母, 优选使用酵母菌 (Saccharomyces) 属。 0017 干燥甜叶菊粉末的发酵优选 “完全地” 进行。如果舔尝没有发酵的甜叶菊粉末则 有甜味, 但经完全发酵的甜叶菊粉末未确认到甜味。 因此, 优选进行发酵直到完全感觉不到 甜味为止。为了使之完全地发酵, 在常温的情况下需要放置大概 2 3 周的时间。 0018 酵母的种类使用酵母菌 (Saccharomyces) 属。在发酵的步骤中, 首先, 使干燥甜叶 菊粉末中含有水分, 。

14、然后, 加入上述酵母, 在常温下于 2 3 周期间内一边补充水分一边使 其继续发酵。判断甜叶菊粉末的发酵是否 “完全” 地进行,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 将 甜叶菊粉末含在口中, 将感觉不到其甜味的时刻认定为 “完全地” 发酵结束。 0019 步骤 3 是将步骤 2 中得到的发酵甜叶菊粉末提取浓缩的步骤, 重要的是在提取 中使用乙醇。这是由于, 在之后的步骤 4 中, 收集 90乙醇可 溶馏分, 是本发明的特征之 一。 0020 乙醇提取可以如下进行 : 准备 30左右的乙醇水溶液, 向其中加入发酵甜叶菊粉 末, 一边温和地搅拌一边在常温下使之浸润数小时数日。以 140 目左右的大小将其。

15、过滤, 将所得滤液作为提取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 将上述提取液进一步在 60左右的温度下 减压浓缩, 由此浓缩提取液。 0021 步骤4是将步骤3中得到的浓缩提取液分级分离, 收集90乙醇可溶馏分的步骤。 分级分离可以如下进行 : 将浓缩提取液通过DIAION(注册商标)HP-20等离子交换树脂的柱 说 明 书 CN 101674841 B 4 3/4 页 5 子。可以确认被分级分离的 90乙醇可溶馏分有强的抗组胺作用。 0022 为了便于保存搬运, 也可以将被分级分离的 90乙醇可溶馏分冷冻干燥 ( 步 骤 5)。由此, 完成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步骤。 0023 0024。

16、 对经过图 1 所示的步骤 1 5 得到的本发明物质, 使用豚鼠离体回肠标本进行关 于抗组胺作用的药理学试验。实验如下进行 : 从豚鼠中摘出回肠, 根据 Magnus 法测定由组 胺诱发的等长性收缩。 0025 将组胺 10-6M(histamine10-6M) 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时, 可以诱发收缩。因此, 在使用由上述制法得到的本发明物质的前后, 使用组胺10-6M, 观察收缩反应的差异, 由此考 察本发明物质对收缩反应的影响。收缩通过张力转换器 (BG-10, Kulite Semiconductor, U.S.A)用直流增幅器(Unipulse株式会社制AM20)进行记录。 组胺使用和。

17、光纯药工业株式 会社制的产品。 0026 为 了 使 用 本 发 明 物 质, 使 本 发 明 物 质 溶 解 于 作 为 营 养 液 的 洛 - 林 液 (Locke-Ringer 液 ), 制成试液。制成本发明物质的浓度不同的 3 种试液, 分别调节本发明 物质的浓度, 使其分别为 10-5g/ml、 10-4g/ml、 10-3g/ml。试液在 Magnus 管中直接使用。 0027 洛 - 林液的组成为 NaCl 154、 KCl 5.6、 CaCl2 2.2、 MgCl2 2.1、 NaHCO3 5.9、 Glucose 2.8(pH 7.4)。营养液通入 95 O2和 5 CO2 。

18、的混合气体。 0028 实验在室温 (23 24 ) 下进行。 0029 实验结果示于图 2A 图 2C。图 2A 是本发明物质浓度 10-5g/ml 的试液的实验结 果。在第 6 小时 22 分钟将 10-6摩尔的组胺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 测定收缩反应, 将其作 为对照。标本的收缩结束后, 在第 6 小时 30 分钟将本发明物质浓度 10-5g/ml 的试液用于标 本, 进而在第 6 小时 33 分钟再次将组胺 10-6摩尔用于标本。上述测定中由 Unipulse 株式 会社制 AM20 得到的记录曲线图如图 2A 所示。 0030 图2A的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时间, 1格表示2分钟。 纵轴表。

19、示电压, 与回肠标本的收 缩的幅度大致成比例 ( 图 2B, 图 2C 同样 )。以第一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的幅度为 100 时, 第二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的幅度在曲线图上可以读取为89.7。 第二次使用组胺时收缩的幅 度变小一般认为是试液的抗组胺效果引起的。 0031 图 2B 是本发明物质浓度 10-4g/ml 的试液的实验结果, 同样地是由 Unipulse 株式 会社制 AM20 得到的记录曲线图。在第 4 小时 47 分钟将 10-6 摩尔的组胺用于豚鼠离体回 肠标本, 测定收缩反应, 将其作为对照。标本的收缩结束后, 在第 4 小时 55 分钟将本发明物 质浓度10-4g/ml的试液用。

20、于标本, 进而在第4小时58分钟再次将组胺10-6摩尔用于标本。 0032 试液的本发明物质浓度为 10-4g/ml 时, 以第一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幅度 ( 直流增 幅器的电压值)为100时, 第二次使用组胺时的收缩幅度在曲线图上可以读取为60。 因此, 可知与本发明物质浓度为 10-5g/ml 的情况相比发挥了较强的抗组胺效果。 0033 图 2C 是表示本发明物质浓度 10-3g/ml 的试液的实验结果的记录曲线图。在第 6 小时 40 分钟将 10-6摩尔的组胺用于豚鼠离体回肠标本, 测定收缩反应, 将其作为对照。标 本的收缩结束后, 在第 6 小时 50 分钟将本发明物质浓度 10-3。

21、g/ml 的试液用于标本, 进而在 第 6 小时 52 分钟再次将组胺 10-6摩尔用于标本。 0034 由图2C可知, 试液的本发明物质浓度为10-3g/ml时, 在第二次使用组胺时, 标本完 说 明 书 CN 101674841 B 5 4/4 页 6 全未显示收缩反应。这是本发明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令 人惊奇的结果。鉴于上述结果, 可 以认为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很强, 远超过目前人们所知的水平。 0035 图 3 是将图 2A C 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的曲线图, 横轴表示试液中的本发明物质 浓度的对数, 纵轴表示使用试液后的收缩反应测定值与对照的比。由此可以容易地看出随 着试液中的本发明物。

22、质浓度增大, 收缩反应骤减。 0036 以上, 给出了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详细步骤、 和表明由此制备方法 制备得到的抗组胺物质的效果的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具有令 人惊奇的抗组胺效果。因此,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妆用品和药品, 特别 是, 可以期待将其应用于适合花粉症和特应症等 I 型过敏的患者或呈现相似症状的患者的 化妆用品和药品。 并且,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具有完全不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的优点, 可以 将其容易地用于对气味问题敏感的化妆用品。因此,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作为在用于呈现 花粉症和特应症等症状的患者的化妆品中配合的成分, 被给予了非常。

23、大的期待。 0037 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在化妆用品中可以广泛用于头发用化妆品、 整发用品、 养发 用品、 滋养头皮用品、 毛发着色用品、 洗发用品、 护发素 (hair rinse)、 皮肤用化妆品化妆 水、 化妆液、 霜 (cream)、 乳液、 晒黑霜、 防晒霜、 洗涤用品、 剃须膏、 脱毛膏、 洁面膏 (facial rinse)、 面膜 (pack)、 化妆用油、 沐浴露 (body rinse)、 按摩用品、 装饰用化妆品粉底 (foundation)、 化妆底霜、 香粉、 口红、 眼用美容品 (eyemakeup)、 脸颊化妆用品、 身体化妆品 (body makeup)、 古龙水。

24、 香水、 浴用化妆用品、 指甲化妆用品、 爽身粉 (body powder) 等, 另 外, 在药品中可以广泛用于散剂细粒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丸剂、 杆剂、 笔剂、 内容液 剂、 外用液剂、 浸膏剂、 硬膏剂、 栓剂、 气溶胶、 气雾剂、 药品吸附剂、 眼科用剂、 注射剂、 绊创 膏等。 附图说明 0038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抗组胺物质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 0039 图 2A 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0040 图 2B 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0041 图 2C 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0042 图 3 是表示考察本发明物质的抗组胺效果的实验结果之一的图。 说 明 书 CN 101674841 B 6 1/3 页 7 图 1 图 2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74841 B 7 2/3 页 8 图 2B 图 2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74841 B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74841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