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印机部件的改进结构,特别是涉及复印机出纸部件的一种改进结构。
(二)背景技术
公知,在复印机或打印机中有一个重要工作部件——出纸组件,出纸组件的性能、质量好坏,关系到整机的出纸性能好坏,出纸的平稳性、出纸的速度、出纸的差错率、出约的服帖平整性等。现有复印机出纸组件在堆纸盘上常常有堆纸零乱以及纸张打卷的现象,特别当所用纸张较克数较轻,或纸张纤维方向与出纸方向垂直时纸张打卷的现象更易发生,影响了复印品堆放的整洁,并且当复印品较多时,会堵塞出纸口,造成卡纸现象出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制造商通常通过在出纸口增加压纸块或导纸筋的方式,或者改善定影器本身的参数来降低纸张的卷曲程度的方式来达到纠正打卷、纸张凌乱的目的。
目前的出纸组件结构是这样的:上下平行配置两根辊轴,上方为主动辊轴,下方为从动辊轴;辊轴上中心对称配有四个送纸轮,利用摩擦进行出纸。
作为现有技术的改进结构是这样的:在左侧和右侧的两个送纸轮之间,从下方分别伸出两凸起的压痕轮,压痕轮的高度高出下送纸轮的高度,压痕轮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由此结构,使得在复印机出纸的同时,沿着出纸方向在纸张上会产生左右两条向上突起的加强筋,增加了纸张的一些刚性,保证纸张在出纸时比较平直,减轻了打卷、纸张凌乱的情况。
以上措施,对于纸张比较硬的、厚的,比如在80克以上的纸张,在干燥时节尚可解决和克服打卷、凌乱的弊病,但是对于在国内,大量使用的是60、70克的纸张,这样的纸张价格比较低廉,复印质量也不错,符合环保、节约的原则,甚至还有缩小保存收藏空间的优点,但是现有技术的改进措施对这样的纸张往往效果很差,特别是在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基本无效。
因此,本领域,尤其是在国内市场,迫切希望有更加有效的举措问世,以更好地解决此弊病。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印机出纸组件结构,增强出纸刚性,进一步改善出纸卷曲、凌乱的现象,特别是在使用较轻克数纸张时,特别是在气候中湿度较大时,均能顺利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提供和实现的:
一种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上下平行配置两根辊轴,上方为主动辊轴,下方为从动辊轴,两根辊轴上中心对称、对应分别配置四个送纸轮,其中从动辊轴上两端两个送纸轮位于从动辊轴轴端;
其特征在于:在上方主动辊轴的中央配置一个直径大于送纸轮的凸纸轮,凸纸轮的轮缘为圆弧状。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在转动输送纸张时,改变了复印纸输出时的截面形状,形成了中间一条向下凹的加强筋,两侧自然向上翘起,使得纸张平稳、平顺、整齐地出纸。
人们都有一种生活经验,纸张是柔软的,当手持纸张的一端希望能使纸张保持水平时,最好是将纸张中间按下,两侧向上翘起,此状态能使得纸张向前伸展的平、直、持久,这是因为纸张有其自重,容易往下坍塌,为了不使纸张往下卷曲坍塌,必须在纸张中间纵向,即向着向前伸展方向凸起一条加强筋,加强筋有两个方向,既可向上也可向下,从纸张自重由中间向两侧,以积分计算两侧的重量,可以知道离中心对称轴线越远其重力越大,因此,如果加强筋是向上凸起两侧向下弯曲,则将加重纸张两侧的重量,使得纸张更加容易坍塌,而相反,如果加强筋是向下凸起两侧向上弯曲,则纸张两侧的重量与加强筋传递到纸张两侧向上的力几乎恰好平衡,使得纸张容易保持向前平直的伸展状态,本发明就是发现、注意、分析了此受力状况,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改进结构的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
进一步,所述凸纸轮半径高出送纸轮半径3至4mm,凸纸轮边缘轮缘圆弧的半径为2.5至5mm。
进一步,在所述下方从动辊轴的两端分别向外侧凸起两个锥形轮,锥形轮的小圆与从动轴相连,具有与送纸轮相同直径,锥形轮地大圆靠外侧。
在所述下方从动辊轴的两端分别凸起两个锥形轮,锥形轮的小圆与从动辊轴相连,具有相同直径,锥形轮的大圆靠外侧。
再进一步,所述锥形轮小圆至大圆间的高度为8至20mm,大圆半径大于小圆半径5至7mm。
本发明的优越性和有益效果:由本发明提出的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出纸的纵向刚度,使复印品能平稳的出纸,整齐的堆放,即使使用较薄、较轻克数的纸张,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完全消除了复印纸打卷现象,并提高了复印品堆放的整洁度。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配置简图;
图2为由图1结构出纸的纸张横截面图,由组件结构推导出的横截面简图;
图3为本发明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配置简图,从动辊轴的两端分别凸起两个锥形轮;
图4为由图3结构出纸的纸张横截面图,由组件结构推导出的横截面简图;
图5为由图3结构出纸的纸张横截面图,为实际出纸的横截面简图;
图6为现有技术复印机出纸组件结构简图;
图7为由图6结构出纸的纸张横截面图;
图8为在现有技术复印机出纸组件地基础上进行过改进的结构简图,在下方伸出两压痕轮的结构配置简图;
图9为由图8结构出纸的纸张横截面图,由组件结构推导出的横截面简图;
图中:1是凸纸轮,2是送纸轮,3是主动辊轴,4是从动辊轴,5是锥形轮,6是压痕轮,G是纸张。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结构。
一种增强复印机出纸刚性的出纸组件结构,上下平行配置两根辊轴,上方为主动辊轴3,下方为从动辊轴4,两根辊轴上中心对称、对应分别配置四个送纸轮2,其中从动辊轴4上两端两个送纸轮2位于从动辊轴4轴端;在上方主动辊轴3的中央配置一个直径大于送纸轮的凸纸轮1,凸纸轮的轮缘为圆弧状1。
所述凸纸轮1半径高出送纸轮2半径3至4mm,凸纸轮1边缘轮缘圆弧的半径为2.5至5mm。对于一般的用纸,凸纸轮1半径高出送纸轮2半径的尺寸,以及凸纸轮1边缘轮缘的开关尺寸便能取得较好效果。
在所述下方从动辊轴4的两端分别向外侧凸起两个锥形轮5,锥形轮5的小圆与从动轴相连,具有与送纸轮2相同直径,锥形轮5的大圆靠外侧。所述锥形轮5小圆至大圆间的高度为8至20mm,大圆半径大于小圆半径5至7mm。从动辊轴4的两端分别附加锥形轮5后能取得更好效果,锥形轮5的尺寸范围也保证了其良好效果。
本复印机出纸组件当复印纸从纸道本体进入主动辊轴3和下方为从动辊轴4之间的送纸轮2,因为主动辊轴3的中央配置一个直径大于送纸轮的凸纸轮1,致使复印纸中间位置向下凸起,同时又因为两端锥形轮5的作用,致使复印纸两端边缘向上翘起,从而形成图4、图5所示的出纸截面形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更好的方案是当凸纸轮1直径较送纸轮2大6-8mm,锥形轮大圆直径大于小圆直径5-7mm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完全消除了复印品打卷,和复印品之间散乱现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印品堆放的整洁度。当所述两数值过大时,往往会导致复印品质量的降低;而当所述两数值过小时,通常又达不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