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811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7266.9

申请日:

2009.10.16

公开号:

CN101694737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8B 13/19公开日:201004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8B 13/19申请日:20091016|||公开

IPC分类号:

G08B13/19; G01J5/04

主分类号:

G08B13/19

申请人:

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洪坤; 李金良; 张必功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控江路1555号信息技术大厦2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王洁;郑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和电池盖,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固定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下壳体局部向上凸起形成突部,电池盖盖在突部下并与下壳体可拆卸固定形成电池安装区,较佳地,电池盖与下壳体卡接连接,下壳体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突部位于第一部分,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壳体中并固定在的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上,更佳地,红外传感器安设在壳体中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之间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红外传感器还可置于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之中。本发明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设计巧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池盖,所述下壳体局部向上凸起形成突部,所述电池盖盖在所述突部下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固定形成电池安装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下壳体卡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插片,相对的另一端具有卡块/卡槽,所述下壳体设置对应所述插片数量的插槽,并设置有卡槽/卡块,所述插片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突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中并固定在所述的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设在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的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之间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所述下保温防护垫位于所述电路板下表面上遮住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上保温防护垫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且包覆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头部的周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为海绵垫。

说明书


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应用于安防防盗报警探测。

    背景技术

    现有的被动式红外线探测技术在安防报警行业已经普遍应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镜片控制探测感应范围,镜片内侧的红外传感器感应相应范围的移动红外线信号,从而产生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再发送给报警主机处理。但国内安防企业由于电路设计能力和结构设计能力不强、研发经验不足,以及对产品的分析、定位不准确等多方面的原因,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都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一直没有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主要是误报率高:国内的普通红外探测器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电路设计缺陷、元件参数设计不合理、选用的元器件等级低等原因,致使其误报率普遍较高。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用户是不愿意使用这样的产品的,尤其是使用过这种普通红外探测器的用户对其可靠性更加没有信心。误报率普遍偏高是国内的普通红外探测器多年来一直没能解决的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红外传感器没有保护,暴露在上下盖之间的较大空间里,易受到气流和温度变化干扰而产生误报;外壳结构不合理,密闭性不好,外界气流和温度变化易干扰传感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都存在“误报率高”等重大缺陷。由于普通红外探测器存在以上重大缺陷,所以其实用性不强,这就使得红外探测器的使用范围没有办法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也正是由于普通红外探测器存在以上缺陷,红外线防盗系统在民用方面的推广一直都不成功。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缺陷进行全新的设计和改进,力求使红外探测器的误报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该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设计巧妙、误报率低、实用性大大增强、可以有效防盗、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具有如下构成:

    该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上壳体,其特点是,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池盖,所述下壳体局部向上凸起形成突部,所述电池盖盖在所述突部下并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固定形成电池安装区。

    较佳地,所述电池盖与所述下壳体卡接连接。

    更佳地,所述电池盖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插片,相对的另一端具有卡块/卡槽,所述下壳体设置对应所述插片数量的插槽,并设置有卡槽/卡块,所述插片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中。

    较佳地,所述下壳体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突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中并固定在所述的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上。

    更佳地,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设在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的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之间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中。

    更优选地,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所述下保温防护垫位于所述电路板下表面上遮住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上保温防护垫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上壳体和所述电路板,且包覆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头部的周围。

    尤其优选地,所述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为海绵垫。

    本发明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在结构上都做了全新的设计改进,误报率低:本发明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通过设置向壳体内部凸起的突部,使得上、下壳体之间的较大空间隔离,防止温度变化和气流干扰造成误报;传感器可以进一步置于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中,更好地防止因温度变化和气流干扰而引起的误报,同时上保温防护垫和下保温防护垫还具有防护缓冲作用,保护传感器避免损伤,还对电路板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保护电路板,减小震动损伤原件;设计巧妙、误报率低、实用性大大增强、可以有效防盗、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内部结构去掉下壳体后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和电池盖1,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2和固定在所述下壳体2上的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2局部向上凸起形成突部21,所述电池盖1盖在所述突部21下并与所述下壳体2可拆卸固定形成电池安装区。

    较佳地,所述电池盖1与所述下壳体2卡接连接。更佳地,所述电池盖1的一端具有至少一插片11,相对的另一端具有卡块12/卡槽22,所述下壳体2设置对应所述插片11数量的插槽23,并设置有卡槽22/卡块12,所述插片11插设在所述插槽23中,所述卡块12卡设在所述卡槽22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盖1的另一端具有卡块12,所述下壳体2设置有卡槽22。

    较佳地,所述下壳体2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部分24和第二部分25,所述突部21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4,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路板4,所述电路板4位于所述壳体中并固定在所述的下壳体2的第二部分25上。

    更佳地,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红外传感器5,所述红外传感器5安设在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上壳体3和所述的下壳体2的第二部分25之间并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电路板4中。

    更优选地,所述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上保温防护垫6和下保温防护垫7,所述下保温防护垫7位于所述电路板4下表面上遮住所述红外传感器5,所述上保温防护垫6位于所述上壳体3和所述电路板4之间并分别抵靠所述上壳体3和所述电路板4,且包覆所述红外传感器5的头部的周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保温防护垫6和下保温防护垫7为海绵垫。

    使用时,将电池盖1拆下,然后将电池装入电池安装区,将电池盖1的插片11插入下壳体2地插槽23,按压电池盖1的另一端,将卡块12卡入卡槽22中即可。

    气流变化和温度的瞬间变化是红外探测器产生误报的两个主要原因。本发明通过向壳体内部凸起的突部21,使得壳体内原本较大的空间分隔,从而防止气流流动,避免误报,狭小空间的构建有利于保温,避免环境温度的瞬间变化产生误报。本发明的上下保温防护垫6和7主要有两个作用:1是保温,避免环境温度的瞬间变化产生误报;2是有缓冲作用,有利于保护电路板4,减小震动损伤原件。

    通过对现有普通红外探测器所存在的性能以及实用性等多个方面缺陷的分析,本发明在结构方面做了全新的改进设计,使得红外探测器的误报率大大降低,实用性大大增强、从而使红外探测器在民用安防应用方面进行大规模推广具有了可行性;对于安防系统从局部的工程应用向大规模民用转变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保护更多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盗窃、抢劫、火灾、煤气泄漏、突发急病等造成损失方面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普通无线红外探测器的重大缺陷在本发明上得以较好地解决,困扰红外探测器进入民用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障碍被清除。这必然会促进红外线报警系统应用的普及,在预防违法抢劫盗窃犯罪事件、灾害预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安防系统的应用普及正是国家建设平安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综上,本发明的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设计巧妙、误报率低、实用性大大增强、可以有效防盗、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包括壳体和电池盖,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固定在下壳体上的上壳体,下壳体局部向上凸起形成突部,电池盖盖在突部下并与下壳体可拆卸固定形成电池安装区,较佳地,电池盖与下壳体卡接连接,下壳体沿长度方向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突部位于第一部分,新型防误报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壳体中并固定在的下壳体的第二部分上,更佳地,红外传感器安设在壳体中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二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号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