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27604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6902.3

申请日:

20081205

公开号:

CN101411796A

公开日:

2009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9,A61P31/18,A61K131/00

主分类号:

A61K36/889,A61P31/18,A61K131/00

申请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戴好富,梅文莉,吴娇,张兴

地址:

571101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优先权:

CN20081018690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属于中药、天然药物领域。槟榔果实通过乙醇提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B,乙酸乙酯提取物AC,正丁醇提取物AD。经实验证明,提取所得到的AC和AD部位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槟榔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槟榔为棕榈科(Palmae)槟榔属(areca)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药用果实。 2、槟榔果实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槟榔果实提取物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取槟榔干燥的果实,适当粉碎后用95%的乙醇浸提3次,每次3~7天。合并浸提液后浓缩,得到浸膏A。用水液将浸膏A分散,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每种溶剂萃取3次。分别回收溶剂并浓缩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B,乙酸乙酯提取物AC,正丁醇提取物A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槟榔果实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AD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或AD,添加适当的药用辅料,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即可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等口服药物制剂和冻干粉针、水针等注射药物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植物新的医疗用途,尤其是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 物中的新用途,属于中药、天然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 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

目前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 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治疗艾滋病总的原则为抗伺机性感染和肿瘤;杀灭或 抑制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现有的抗HIV化学药物存在毒副作用大、口服利用度低、 成本昂贵等缺点,因此寻找新的高效低毒且价格低廉的抗HIV药物是当务之急。目前从天然 药物中寻找抗HIV药物是研究的热门课题。一些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类化合物(如秋 水仙碱、罂粟碱、喜树碱、栗树碱、苯并菲啶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等),香豆素类化合物 (如从热带雨林藤黄科胡桐属植物Calophyllum lanigerum的果实和枝条分离出的8种香豆素 类化合物inophyllum B,P等)和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芪素、野黄芩苷、杨梅黄素、阿曼托黄 素等)等都具有抗HIV的活性,已被许多国家用于HIV的治疗(海峡药学,2008)。

槟榔(Areca catechu)是棕榈科槟榔属植物。别名:榔玉、青仔、槟门、戈吗、果玉。 英文名:Semen Areca。槟榔果实具有消积驱虫,降气行水的功能。用于食积腹痛、泻痢后重、 涤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疟疾、水肿胀满、脚气肿痛。

本发明所述的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至今尚未见文献报 道和专利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槟榔果实新的医疗用途,即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 物中的用途。

槟榔果实提取物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取槟榔干燥的果实,适当粉碎后用95%的乙醇浸 提3次,每次3~7天。合并浸提液后浓缩,得到浸膏A。用水液将浸膏A分散,分别用石油 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每种溶剂萃取3次。分别回收溶剂并浓缩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B, 乙酸乙酯提取物AC,正丁醇提取物AD。

本发明的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AD,经体外活性筛选,统计处理结果显示有较好的抗 HIV病毒活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功效,对槟榔果实 提取物AC和AD进行了20例病人初步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 AD是有效的。由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AD的体外活性筛选和病人初步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可以合理推导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抗HIV病毒药物,即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制 备抗艾滋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槟榔果实在民间通常用于食积腹痛、泻痢后重、涤虫病、姜 片虫病、蛔虫病、疟疾、水肿胀满、脚气肿痛以外的新的医疗用途,即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 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方面的用途,并采用不同的溶媒萃取得到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AD,槟 榔果实提取物AC和AD添加适当的药用辅料,按常规的制剂工艺,即可制成口服和注射药 物制剂。

下面是槟榔果实提取物AC和AD的体外活性测试和对病人初步临床疗效观察试验及其 结果。

一、体外活性测试

本实验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测试槟榔果实抗艾滋病活性,选用人T淋巴细胞系 C8166、MT-4(P)以及HIV-1实验株HIV-1IIIB测试样品对C8166细胞的毒性作用,样品对 HIV-1IIIB诱导C8166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样品对HIV-1IIIB感染MT-4(P)细胞死亡的保护, 并由此测出药物的毒性值CC50、活性值EC50和综合治疗指数TI,TI=CC50/EC50。结果表明 由AC和AD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果见下表。

一、样品的细胞毒性作用

注:毒性值CC50,即药物对细胞杀灭50%时的浓度值。CC50值越大则毒性越小。 活性值EC50,即药物对HIV活性抑制50%时的浓度值。EC50值越小则药物活性越大。 治疗指数TI,TI=CC50/EC50,TI值越大则药物越安全有效。

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

以下是槟榔果实提取物AC治疗2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统计。

1、研究对象:HIV感染者,年龄性别各占一定比例,无先天和后天免疫缺陷。

2、诊断标准:(1)、HIV抗体呈阳性,且病毒载量为20,000~200,000。(2)、CD4+淋巴 细胞>200cells/ml。(3)、无其他任何不良症状。(4)、没有服用过任何其他抗HIV药物。

3、研究方法:该试验以20名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不分年龄和性别给药,药品为槟榔 果实提取物活性部位AC制成的药剂。病人每天每次服用药物2g,一天3次。以20个周为试验 期限,病人在服药后第0、4、8、12、16和20周后接受临床检测,观察体内的HIV载量、CD4细胞数目。

4、治疗结果:

(1)、8例HIV感染者病毒承载量明显下降。(40%)

(2)、10例HIV感染者病毒承载量无明显变化。(50%)

(3)、2例HIV感染者病毒承载量升高。(10%)

即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0%。

表1:病人服用该药物AC后0,4,8,12,16,20周内病毒HIV-RNA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槟榔果实提取物AC能显著降低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

表2:病人服用该药物AC后0,4,8,12,16,20周内CD4细胞的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服药后病人体内的CD4细胞数量不断上升。第20周比第0周CD4细胞上升了近 90cells/ml,即病人的免疫能力得到增强。

5、对AD的体外活性试验也得到与AC类似的结果:

(1)、6例HIV感染者病毒承载量明显下降。(30%)

(2)、10例HIV感染者病毒承载量无明显变化。(50%)

(3)、4例HIV感染者病毒承载量升高。(20%)

即显效率为30%,总有效率为80%。

6、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选用天然药物为原料,低毒,副作用小。

(2)、本发明无须煎煮,治疗方便,有效率达80~90%。

(3)、本发明能够控制HIV病毒数量,提高免疫细胞数量,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槟榔果实取3公斤,用95%浸提三次,浸提时间分别为7、5、3天,回收溶剂并浓缩得 到浸膏A。取A150克,用500mL水分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各分别萃取 4次。回收溶剂并浓缩分别得浸膏AC(12克)AD(28克),取AD15克加入药用淀粉15克, 混合均匀,再与糊精30克混合均匀,加入乙醇(50%)适量制软材。通过16目尼龙筛制粒, 在60℃干燥,干粒再过16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5克,混合均匀后压片。

实施例2

槟榔果实取4公斤,用95%浸提三次,浸提时间分别为7、6、3天,回收溶剂并浓缩得 到浸膏A。取A200克,用500mL水分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各分别萃取 4次。回收溶剂并浓缩分别得浸膏AC(20克)AD(40克),取AC20克加入药用淀粉20克, 混合均匀,再与糊精40克混合均匀,加入乙醇(50%)适量制软材。通过16目尼龙筛制粒, 在60℃干燥,干粒再过16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7克,混合均匀后压片。

实施例3

槟榔果实取8公斤,用95%浸提三次,浸提时间分别为6、5、4天,回收溶剂并浓缩得 到浸膏A。取A400克,用1L水分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各分别萃取4次。 回收溶剂并浓缩分别得浸膏AC(40克)AD(80克),取AC和AD各20克混合均匀加入 药用淀粉60克,灌装成胶囊即可。

槟榔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槟榔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槟榔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槟榔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槟榔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艾滋病药物中的新用途,属于中药、天然药物领域。槟榔果实通过乙醇提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提取物AB,乙酸乙酯提取物AC,正丁醇提取物AD。经实验证明,提取所得到的AC和AD部位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