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272305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57595.6

申请日:

20081009

公开号:

CN101396531A

公开日:

2009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P37/08,A61K33/06,A61K35/32,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P37/08,A61K33/06,A61K35/32,A61K35/64

申请人:

刘运波

发明人:

刘运波,王德芬

地址:

264400山东省文登市米山路140号文登市口腔医院

优先权:

CN20081015759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羚羊角粉0.5-0.8g、生地20-25g、紫草10-15g、丹皮10-15g、赤芍10-15g、白茅根30-40g、茜草10-15g、仙鹤草30-40g、荆芥10-15g、蝉退10-15g、生石膏30-40g、炒知母6-9g、炒梔子6-9g、钩藤12-15g、熟大黄3-5g、生甘草6-9g。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经多年临床应用,有效率95%,治愈率8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羚羊角粉0.5—0.8g、生地20—25g、紫草10—15g、丹皮10—15g、赤芍10—15g、白茅根30—40g、茜草10—15g、仙鹤草30—40g、荆芥10—15g、蝉退10—15g、生石膏30—40g、炒知母6—9g、炒梔子6—9g、钩藤12—15g、熟大黄3—5g、生甘草6—9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

背景技术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 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 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部分病人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反复 发作。肾脏受累的程度及转归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尤以学龄前儿童发病者多。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西医尚无特效疗法,而以皮质激素等为主。

中医学认为,本病为病邪侵扰机体,损伤脉络,离经之血外溢肌肤粘膜而 成。其病因以感受外邪,饮食失节,瘀血阻滞,久病气虚血亏为主。临床以阳 证、热证、实证为多,若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则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过敏性 紫癜初起系感受外邪,灼伤血络所致,甚则导致热毒内盛,迫血妄行。若迁延 日久,反复发作,则又表现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成难治之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 愈率高,适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 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羚羊角粉0.5—0.8g、生地20—25g、紫草10— 15g、丹皮10—15g、赤芍10—15g、白茅根30—40g、茜草10—15g、仙鹤草30 —40g、荆芥10—15g、蝉退10—15g、生石膏30—40g、炒知母6—9g、炒梔子 6—9g、钩藤12—15g、熟大黄3—5g、生甘草6—9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 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中羚羊角:咸、寒。归心、肺经。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 毒,为治温热病壮热谵语发斑之要药。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丹皮:苦,寒。归肝经。能清热凉血,活血化 瘀。紫草:甘,寒。归心、肝经。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石膏: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泻 火除烦,滋阴润燥,盐炒入肾经能退虚热。茜草:微苦、寒。归肝经。凉血止 血,活血化瘀。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解毒。白 茅根: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祛风解表,止血。炒梔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泻 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钩藤:甘,微寒。归肝、心包经。息风止痉, 清热平肝。《本草纲目》云:“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 发斑疹。”蝉退:甘,寒。归肺、肝经。疏风热,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熟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 活血祛瘀。生甘草:甘,平。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诸药相配,共 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

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药。方中用量均为成人用量,小儿应酌减用量。每日 一剂,水煎服。具体方法是:先用凉水将诸药浸泡一小时(羚羊角粉冲服),第 一遍煮沸后,再文火煎30分钟,剩余药液约100ml,第二遍加热水煮沸后,再 文火煎50分钟,剩余药液约100ml,两遍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00m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 组份组成:羚羊角粉0.5—0.8g、生地20—25g、紫草10—15g、丹皮10—15g、 赤芍10—15g、白茅根30—40g、茜草10—15g、仙鹤草30—40g、荆芥10—15g、 蝉退10—15g、生石膏30—40g、炒知母6—9g、炒梔子6—9g、钩藤12—15g、 熟大黄3—5g、生甘草6—9g。

实施例2: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其优选是:羚羊角粉0.5g、生地 20g、紫草10g、丹皮10g、赤芍10g、白茅根30g、茜草10g、仙鹤草30g、荆 芥10g、蝉退10g、生石膏30g、炒知母6g、炒梔子6g、钩藤12g、熟大黄3g、 生甘草6g。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般资料

本发明中药共治疗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 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30岁。绝大部分为儿童。病程最长者3个月,最短者3 天。轻者服药10天即愈,重者服药一个月痊愈。

二、诊断标准

1、典型的临床症状:皮下散在的出血点,压之不退色。以双下肢多见。伴 有关节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

2、化验检查:

血常规:白血球轻、中度升高,血沉加快。

小便常规:肾脏受累者,可出现蛋白尿、红细胞或管型。

大便常规:消化道出血时阳性。

三、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煎服用,一天一剂。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注意休息。

四、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便化验均正常。

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小便化验及血常规化验基本正常。

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病情无明显好转。

五、治疗效果

服药五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两个疗程痊愈,重者需要六个疗程痊愈。有效 率95%、治愈率80%、好转率15%、无效5%。

六、典型病例

1、刘XX,男,6岁,2005年2月就诊。家长代述患儿于2天前感冒后出 现双下肢皮下瘀斑、瘀点,伴有低热,周身关节疼痛。经服“感冒冲剂”、“复 方大青叶片”等未见好转,故来院就诊。查:双下肢皮下瘀点,按之不退色。 血常规结果报告:白血球总数及淋巴细胞均增多。小便化验:未见异常。给予 本发明中药,服用5剂,皮下出血点基本消失,血象化验正常,继服5剂,诸 症消失痊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2、李XX,男,12岁,2006年3月就诊。家长代述患过敏性紫癜已一个 月,曾在附近诊所服药及打针治疗(具体不详),不见好转。查体见:患儿周身 皮下均有散在瘀点,以双下肢为重。血常规未见异常。小便常规:尿蛋白(++)、 红细胞少许。给予本汤药服用10天后,周身出血点明显减少,尿蛋白(+),继 服10剂,诸症消失,小便化验正常。嘱其再服5剂,巩固治疗,以防复发。随 访至今,再未复发。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羚羊角粉0.5-0.8g、生地20-25g、紫草10-15g、丹皮10-15g、赤芍10-15g、白茅根30-40g、茜草10-15g、仙鹤草30-40g、荆芥10-15g、蝉退10-15g、生石膏30-40g、炒知母6-9g、炒梔子6-9g、钩藤12-15g、熟大黄3-5g、生甘草6-9g。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