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48577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1.11 CN 101485777 B *CN101485777B* (21)申请号 200910009076.X (22)申请日 2009.02.17 A61K 36/804(2006.01) A61P 7/06(2006.01) A61K 35/36(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25100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湖南零陵 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朱光葵 杜赫 钟振平 唐纯玉 唐代凤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张英 。
2、CN 1965951 A,2007.05.23, 权利要求 1-7. 李卫星 . 面向中药水提液体系的陶瓷膜设计 与应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工程科技 I 辑 .2005,( 第 1 期 ),87-95. (54) 发明名称 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一种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其 原料药由阿胶、 黄芪、 党参、 熟地黄、 白术、 当归组 成, 其特征在于, 采用 - 环糊精包合来自白术、 当归的挥发油, 得到挥发油包合物 ; 用无机膜过 滤用水提取黄芪、 党参、 熟地黄及上述白术、 当归 提油后药渣所得的药液或其浓缩液, 得到滤液, 。
3、浓 缩成浸膏, 然后将所得的所述包合物、 浸膏与阿胶 粉、 赋形剂混合, 制成制剂。 采用这种新方法, 可以 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制得的驴胶补血颗 粒产品, 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郑红蕾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CN 101485777 B1/1 页 2 1.一种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其原料药由216克阿胶、 180克黄芪、 180克 党参、 120克熟地黄、 90克白术、 60克当归组成, 其特征在于, 采用-环糊精包合来自白术、 当归的挥发油, 得到挥。
4、发油包合物 ; 用水提取黄芪、 党参、 熟地黄及所述白术、 当归提油后药 渣所得的药液或其浓缩液, 并用无机膜过滤得到滤液, 浓缩成浸膏, 然后将所得的所述包合 物、 浸膏与阿胶粉、 赋形剂混合, 制成制剂, 其中, 所述无机膜的孔径为 0.4 至 0.5m, 所述 - 环糊精包合的条件为 : 用 95乙醇将当归、 白术挥发油溶解, 以相当于挥发油 八倍量的-环糊精制成-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在30下缓缓加入当归、 白术挥发油乙醇 溶液, 以 1000 转 / 分速度搅拌包合 3 小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中, 所述赋形剂为蔗糖粉。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生产方。
5、法, 其中, 所述无机膜为陶瓷无机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485777 B1/5 页 3 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驴胶补血颗粒是一种具有滋阴补血, 健脾益气, 调经养血功能。用于久病体虚, 血 亏气虚, 妇女血虚、 经闭、 经少等症。 驴胶补血颗粒的现有生产方法收载于 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11 册。 0003 现有生产方法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当归、 白术进行蒸馏, 将收集的蒸馏液 ( 主 要为挥发油 : 如倍半萜 A 及 B、 香荆芥酸、 当归芳酮、 棕榈酸苍术酮、 白。
6、术内酯 A 及 B 等挥发 性成分 ) 直接与阿胶粉、 提取液浓缩物和赋形剂混合, 制成颗粒, 在颗粒干燥过程中, 大部 分已经挥发损失, 而且剩余少部分也在成品中不利于长期贮存, 挥发性的有效成分在成品 中含量较低, 影响疗效 ; 水提浓缩后的清膏采用醇沉法除去淀粉、 蛋白质、 粘液质、 鞣质、 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需消耗大量的乙醇, 生产成本高 ; 在回收乙醇过程中加热时间长, 使一 些不稳定的有效成分(如阿魏酸等)降解破坏, 影响疗效, 而且醇沉时间较长, 操作繁琐, 生 产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产方法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提高有效成分在成品中 的含量、。
7、 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的用于补血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新方 法。 0005 驴胶补血颗粒的生产新方法, 其原料药由阿胶、 黄芪、 党参、 熟地黄、 白术、 当归组 成, 当归、 白术进行蒸馏, 收集蒸馏液(挥发油), 用-环糊精制备成挥发油包合物备用, 残 渣与黄芪、 党参、 熟地黄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1.5 小时, 第二、 三次各 1 小时, 合并煎液, 滤 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8 1.10(75 80 ) 的浓缩液, 用无机膜过滤 (0.45m),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 的浸膏, 阿胶粉碎成细粉, 与蔗糖粉混匀, 加入上述浸膏、 挥发 油包合。
8、物,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过筛, 制成驴胶补血颗粒产品的生产新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生产新方法, 是将现有生产方法中的蒸馏液 ( 主要为挥发油等挥发性成 分 ) 通过 - 环糊精包合制备成挥发油包合物, 这种包合物能使挥发性成分在干燥及贮存 过程中长期稳定保留而不被损耗, 以提高其在成品中的含量 ; 同时将原有的醇沉工艺采用 无机膜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 蛋白质、 粘液质、 鞣质、 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达到醇沉的目的, 减少乙醇消耗, 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黄芪甲苷、 阿魏酸等有效成分在无机膜 过滤过程中也损耗少。 采用这种新方法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产品, 有效成分含量更。
9、高, 质量 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1485777 B2/5 页 4 0008 (1)、 取处方中当归、 白术进行蒸馏, 收集蒸馏液 ( 挥发油 ), 用 - 环糊精进行包 合, 制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 ; 0009 (2)、 取上述 (1) 蒸馏后的药渣与处方中黄芪、 党参、 熟地黄加水煎煮, 得到水提 液 ; 0010 (3)、 适当浓缩步骤 (2) 中得到的水提液 ; 0011 (4)、 通过无机膜过滤步骤 (3) 所得的适当浓缩的水提液, 然后将滤液浓缩至相对 密度为 1.25 的浸膏 ; 0012 (5)、 取处方中。
10、阿胶粉碎成细粉 ; 0013 (6)、 将上述 (5) 所得阿胶细粉与适量赋形剂混合, 加入 (1) 中所得的包合物以及 (4) 中所得的浸膏, 混匀, 制成制剂。 0014 赋形剂优选固体赋形剂, 包括例如药用级甘露醇、 乳糖、 淀粉、 硬脂酸镁、 糖精钠、 滑石粉、 纤维素、 葡萄糖、 蔗糖、 碳酸美等, 更优选蔗糖粉。 001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在包合挥发油时, 将 - 环糊精溶解在水中, 在适宜温度 下缓缓加入挥发油与 95乙醇 ( 重量百分比 ) 的等量混合物, 于规定温度搅拌包合一定时 间。通常还要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 例如 10 到 24 小时, 或者更长时间, 然后经。
11、过抽滤、 干燥得到包合物。在该步骤中, 95的乙醇是优选的,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也可以用 更高或更低浓度的乙醇溶液, 或者无水乙醇。例如可以使用 75-94的乙醇, 也可以使用 96-98的乙醇。 0016 影响包合效果的因素有 - 环糊精与挥发油的配比、 包合温度、 挥发油溶媒 ( 乙 醇 ) 浓度、 搅拌时间。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 因当归、 白术挥发油包合工艺的较佳 条件为 : 用等量 95乙醇将当归、 白术挥发油溶解, 以相当于挥发油八倍量的 - 环糊精制 成饱和水溶液在 30下缓缓加入当归、 白术挥发油乙醇溶液, 以 1000 转 / 分速度搅拌包合 三小时。 0017。
12、 采用 - 环糊精包合技术对当归、 白术挥发油进行包合, 其挥发油的稳定性明显 提高, 明显减少了其在制粒干燥过程中的损耗, 挥发油在成品中的含量更高 ; 同时在贮存过 程中的质量也更加稳定, 贮存前后挥发油含量基本稳定。 0018 在步骤(2)中, 该水煎煮可以是1-3次, 优选2-3次, 更优选3次。 在水煎煮3次的 情况下, 优选地, 第一次煎煮 1.5 小时, 第二、 三次各 1 小时。在煎煮 1 次或 2 次的情况下, 可以相应增加水煎煮时间和加水量。例如, 在水煎煮 1 次的情况下, 可以用 10-16 倍的水煎 煮 3-5 小时, 优选 3.5-4 小时。在水煎煮 2 次的情况下。
13、, 第一次可以用 6-10 倍量的水, 煎煮 1-2 小时, 第二次用同样量的水煎煮 1-2 小时。 0019 在本发明中, 在采用无机膜过滤前述步骤得到的水提液之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将上述煎煮得到的水提液适当浓缩, 以便减少无机膜过滤的负荷。 通常, 可以将水提液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08 1.10(75 80 ) 的浓缩液。 0020 在本发明中, 采用无机膜过滤是很有优势的, 因为这可以在不消耗乙醇的情况下 除去淀粉、 蛋白质、 粘液质、 鞣质、 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黄 芪甲苷、 阿魏酸等有效成分在无机膜过滤过程中也损耗小。 0021 在本。
14、发明的方法中, 无机膜的孔径可以在 0.1 至 1.0m 的范围内, 优选 0.4 至 0.5m 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采用 0.45m 的无机膜。发明人发现, 说 明 书 CN 101485777 B3/5 页 5 使用这种无机膜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最佳地除去淀粉、 蛋白质、 粘液质、 鞣质、 色素等大分子杂质, 并且包含几乎所有的活性小分子, 同时, 过滤速度也非常 适中。 0022 对于用于本发明的无机膜的制备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 前提是无机膜材料不与所 处理的药物发生化学作用, 该无机膜可以由金属、 金属氧化物、 陶瓷、 多孔玻璃、 沸石或无。
15、机 高分子制成, 优选用陶瓷无机膜。 0023 在采用无机膜过滤之后, 滤液通常被浓缩, 有时还需要经过一个干燥的步骤。 然后 与阿胶、 蔗糖粉以及上述挥发油包合物混合, 制成合适的制剂。 0024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根据本方法制得的药物组合物被制成颗粒剂。 例如, 将阿胶粉碎成细粉, 与蔗糖粉混合均匀, 再与前述挥发油包合物和浸膏混匀, 制成颗 粒。 0025 本发明的驴胶补血颗粒的生产新方法, 大大减少了乙醇的消耗, 缩短了生产周期,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成品中保留了更多的有效成分, 提高了驴胶补血颗粒 产品的质量和疗效。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
16、进一步描述, 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的。 0027 实施例 1 : 0028 【处方】 阿胶 216g 黄芪 180g 党参 180g 0029 熟地黄 120g 白术 90g 当归 60g 0030 【制法】 以上六味, 取当归、 白术进行蒸馏, 收集挥发油, 用 - 环糊精进行包合, 制成挥发油包合物备用, 药渣与黄芪、 党参、 熟地黄加水煎煮三次, 第一次 1.5 小时, 第二、 三次各 1 小时, 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8 1.10(75 80 ) 的浓缩 液, 用无机膜(0.45m)过滤,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 备用, 阿胶粉碎成。
17、细粉, 与蔗糖粉 1800g 混匀, 加入上述浸膏、 - 环糊精包合物, 混匀, 制成颗粒, 干燥, 过筛, 制成 2000g, 得驴胶补血颗粒。 0031 实施例 2 : 0032 在上述实施例 1 中, 对挥发油包合方法进行了实验优选 : 0033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 : 精密称取 - 环糊精适量, 置于 150ml 具塞三角瓶中, 加 入蒸馏水 100ml, 水浴加热使溶解, 降至规定温度, 缓缓加入挥发油与 95乙醇的等量混合 物, 于规定温度下在集热式恒温搅拌器中以每分钟 1000 转的速度搅拌包合一定时间, 置冰 箱中冷藏 24 小时, 抽滤, 实验中为便于挥发油包合率的计算, 。
18、用石油醚 (30 60 ) 洗涤 (10ml、 5ml、 5ml) 三次, 抽干, 40 (-0.08MPa) 干燥 4 小时得包合物。 0034 按以上优选方案重复试验三次, 结果见表 1。 0035 表 1 当归、 白术挥发油包合验证表 0036 实验序号 - 环糊精包结率 - 环糊精收得率 1 77.8 89.6 说 明 书 CN 101485777 B4/5 页 6 2 75.6 88.3 3 78.3 86.7 0037 包合率 包合物中的挥发油的量 (g)/ 挥发油加入量 (g)100 0038 包合物收得率 包合物实际量 (g)/(- 环糊精 + 挥发油加入量 )100 0039。
19、 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的测定 : 称取上述投入相当1ml当归、 白术挥发油的-环糊 精包合物, 置烧瓶中, 加入 150ml 蒸馏水, 照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附录, 加入二甲苯 2ml 测 定。 0040 通过实验验证, 使用同一批原料采用原工艺生产方法 ( 收载于 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第 11 册 ) 与新工艺生产方法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对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 比较, 结果如下表 2 : 0041 表 2 挥发油含量对比表 (ml/100g) 0042 试验号 原工艺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新工艺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试样 1 0.03 0.05 试样 2 0.04 0.06 试样 。
20、3 0.03 0.05 0043 实施例 3 : 0044 按上述实施例, 对其成品中主要有效成分在成品中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0045 通过实验验证, 使用同一批原料采用原工艺生产方法与新工艺生产方法制得的驴 胶补血颗粒, 对黄芪甲苷、 阿魏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 结果如下表 3、 4 : 0046 表 3 黄芪甲苷含量对比表 (mg/100g) 0047 试验号 原工艺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新工艺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试样 1 1.06 1.29 试样 2 1.09 1.28 试样 3 1.08 1.29 0048 表 4 阿魏酸含量对比表 (mg/100g) 0049 试验号 原工艺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新工艺制得的驴胶补血颗粒 试样 1 0.56 0.92 试样 2 0.55 0.91 说 明 书 CN 101485777 B5/5 页 7 试样 3 0.56 0.91 0050 本发明的驴胶补血颗粒生产新方法, 采用无机膜过滤方法代替原醇沉工艺除去杂 质, 有效成分黄芪甲苷、 阿魏酸在过滤过程中损耗少, 在成品中的含量更高, 提高了驴胶补 血颗粒产品的质量和疗效。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