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70981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2736.9

申请日:

20090817

公开号:

CN101632736B

公开日:

2011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4,A61P1/16,A61P1/18,A61P1/04,A61P1/14

主分类号:

A61K36/74,A61P1/16,A61P1/18,A61P1/04,A61P1/14

申请人:

乔福军

发明人:

乔福军

地址:

561100 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170厂区内红华大药房

优先权:

CN200910102736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胃炎以及厌食症的中草药,属于中药;旨在提供一种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标本兼治、且不易复发,用于治疗胆囊炎、慢性胃炎以及胰腺炎引起的疼痛、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的口服中草药。它由晾干后的下列原料经粉碎混合而成:一枝蒿3~10、钻石风0.5~5、灵芝草0.5~5、柳白皮0.5~5、茜草根0.5~5、大血藤0.5~5、郁李仁3~10。本发明具有疗程短、止痛迅速、疗效显著、用药方便等优点;可治疗治疗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厌食等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晾干的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一枝蒿3~10、钻石风0.5~5、灵芝草0.5~5、柳白皮0.5~5、茜草根0.5~5、大血藤0.5~5、郁李仁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一枝蒿5~8、钻石风1~3、灵芝草1~3、柳白皮1~3、茜草根1~3、大血藤1~3、郁李仁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一枝蒿5、钻石风1、灵芝草1、柳白皮1、茜草根1、大血藤1、郁李仁4。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以及厌食等症的口服药。

背景技术: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胆囊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症状为右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口苦咽干,重者出现高烧、黄疸、后背剧痛等症,常伴有感染的胆石症;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单纯的消炎类药物或外科手术为主。消炎类药物只能缓解表面症状,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停药易复发;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不仅使患者永远失去胆囊,而且不适合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成药“消炎利胆片”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西医认为,慢性胃炎是因不同病变而引起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而使粘膜发生改建,从而最终导致胃腺体形成不可逆转萎缩,甚至消失。该病十分常见,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迁延难、易复发、易转化等特点;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目前,西医对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主张进食无刺激性食物,服用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制酸剂等,治愈后易复发;中医常用香砂六君丸、左金丸等药物治疗本病,但存在见效慢、疗程长等缺陷。

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一般女性高于男性。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是胰腺分泌受阻,胆汁胰液返流,胰酶被激活而使 胰管内压升高,小胰管破裂、胰液外溢渗入胰间质而导致胰腺自我消化;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或复发性疼痛。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基本上遵循禁食、抗炎、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和消化酶分泌的治疗原则,但治标不治本,一般3~5天方能缓解病痛,若饮食稍有不慎又会发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胃炎以及厌食症的中草药,它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标本兼治、且不易复发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晾干的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一枝蒿3~10、钻石风0.5~5、灵芝草0.5~5、柳白皮0.5~5、茜草根0.5~5、大血藤0.5~5、郁李仁3~10。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一枝蒿5~8、钻石风1~3、灵芝草1~3、柳白皮1~3、茜草根1~3、大血藤1~3、郁李仁4~8。

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为:一枝蒿5、钻石风1、灵芝草1、柳白皮1、茜草根1、大血藤1、郁李仁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枝蒿性味辛苦,微温,有毒;入心、肝、肺三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有高度的抑制作用,有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等症,可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是健胃、强壮剂。钻石风为虎耳草科植物亨利茶藨子的根,性味辛涩,温;主治风湿、痨伤,吐血等症。灵芝草性味甘,平,无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有作用,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主治虚痨、咳嗽、气 喘、失眠消化不良等症。柳白皮枝皮味苦,寒,无毒;有祛风利湿、消肿止痛、退热之功效,主治风湿骨痛、风肿瘙痒、黄疸、淋浊、风走气痛、风毒卒肿等症。茜草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茎,性味苦,寒;入脾、胃二经;有止咳祛痰、行血止血、通经活络之功效,有轻度止血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由镁或铵构成的结石有一定的溶媒作用,能兴奋膀胱肌肉而使结石排除,有抗炎作用;主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淤滞肿痛等症。大血藤性味苦,平;入肝、大肠二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高度敏感的抑制作用;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之功效;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疳积,肠胃炎腹痛等症。

祖国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居协肋,与肝相表里;主要功能是接受肝之余气生成胆汁,疏泄下行,以助消化。其生理特点是“中清不浊”和“通降下行”。由于饮食、情志、外邪、劳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肝胆气邪,腑气不通,见协肋疼痛,则为胆囊炎症;湿热蕴结,热淫于内,则成肝炎;肝郁肋痛,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湿热练灼则成砂石。对其治疗宜疏肝胆,清利湿热,行气活血止痛。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中医认为它是由脾胃两虚,冷热不节,痰饮积食,胃肠运化失常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胰腺炎是由于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阻于中焦而发病。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为纯中药制作而成,它以消积化滞为主,具有理气化瘀、和胃止痛之功效,有祛风燥湿、活血止痛,通络、解毒以及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柔肝健胃的作用,通过以上各味中药的配伍,能够达到养肝息风、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目的。服用后可以疏通壅阻于胰、肝、胆、胃、脾、肠等脏腑的热、湿、水、气淤等,可消除胰腺炎所引发的痛、呕、胀、闭发热等症,具有保护胰腺损伤、改善胰腺循环的作用;对胆囊炎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可抑制胆结石的发展;本发明诸药合用共奏暖胃,和胃止酸、活血化瘀,从而治愈慢性胃炎。

本发明30分钟止痛,一周改善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20天痊愈;对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厌食等症均有显著疗效,经近100多例临床实践,总有效率达95%以上。

服用方法:日服三次,每次1.5克,温开水吞服;10天为一疗程,服二个疗程。

以下是本发明的典型病例:

1.张××,男62岁,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人;右季肋缘疼痛,放射至肩背部,口苦、无味、食欲差、消化不良二十余年,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未手术。97年服用此方,30分钟疼痛消失,7天后食欲改善、食量增加,10天后四肢有力,20天后面色红润,食欲、食量进一步加强,行动自如;经B超复查显示胆囊完全正常,至今未复发。

2.白××,女,58岁,贵州省瓮安县岗关乡人;右季肋区疼痛,放射至肩背部,口苦、无味,食欲差、食量小,医院诊断为胆囊炎,未手术。 2003年服用此方,20分钟疼痛消失,10天后食欲逐步改善、食量增加,腹胀感消失,20天后B超显示胆囊完全正常,至今未复发。

3.王××,男,45岁,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人;右季肋区疼痛,放射至肩背部,口苦、无味,食欲差、食量小,腹胀,尤已食用高脂食物后为甚,经B超诊断为胆囊炎。2002年服用此方,15分钟疼痛消失,一周后食量增加、腹胀感消失,20天后B超显示胆囊完全正常,至今未复发。

4.吴××,男,24岁,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食量下降,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2006年服用此方,30分钟止痛,3天后腹痛、腹胀消失,一周后食欲增强、食量增加,25天后经医院复查胃粘膜恢复正常,至今未复发。

5.王×,37岁,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镇人,患慢性胃炎多年;2007年服用此方,20分钟止痛,5天后腹痛、腹胀消失,一周后食量增加,18天后医院复查胃粘膜恢复正常,痊愈。

6.韩××,男,38岁,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人,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经医院诊断为胰腺炎。2009年3月服用此方,20分钟疼痛消失,5天食量增加、腹胀感消失,25天后医院复查胰腺正常,至今未复发。

7.张××,女,18岁,贵州省都匀市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经医院诊断为胰腺炎。2006年3月服用此方,20分钟疼痛消失,5天食量增加、腹胀感消失,20天后医院复查痊愈,至今未复发。

8.谢××,女,57岁,食欲减退、食量减小,服用此方5天,食量增加、食欲改善。

9.王××,女,46岁,食欲减退、食量减小,99年服用此方5天,一周食量增加、食欲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取晾干后的一枝蒿30克、钻石风5克、灵芝草5克、柳白皮5克、茜草根5克、大血藤5克、郁李仁3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2:取晾干后的一枝蒿100克、钻石风50克、灵芝草50克、柳白皮50克、茜草根50克、大血藤50克、郁李仁10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3:取晾干后的一枝蒿30克、钻石风50克、灵芝草5克、柳白皮50克、茜草根5克、大血藤50克、郁李仁3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4:取晾干后的一枝蒿100克、钻石风5克、灵芝草50克、柳白皮5克、茜草根50克、大血藤5克、郁李仁10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5:取晾干后的一枝蒿50克、钻石风30克、灵芝草10克、柳白皮30克、茜草根10克、大血藤30克、郁李仁4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6:取晾干后的一枝蒿80克、钻石风10克、灵芝草30克、柳白皮10克、茜草根30克、大血藤10克、郁李仁8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7:取晾干后的一枝蒿50克、钻石风10克、灵芝草10克、柳白皮10克、茜草根10克、大血藤10克、郁李仁40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8:取晾干后的一枝蒿65克、钻石风27克、灵芝草26克、柳白皮28克、茜草根27克、大血藤25克、郁李仁65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实施例9:取晾干后的一枝蒿65克、钻石风20克、灵芝草20克、柳 白皮20克、茜草根20克、大血藤20克、郁李仁65克,粉碎后混合均匀。

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3273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9.21 CN 101632736 B *CN101632736B* (21)申请号 200910102736.9 (22)申请日 2009.08.17 A61K 36/74(2006.01) A61P 1/16(2006.01) A61P 1/18(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P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乔福军 地址 561100 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 170 厂区 内红华大药房 (72)发明人 乔福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 公司 。

2、52002 代理人 杨云 (54) 发明名称 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 胰腺炎、 慢性 胃炎以及厌食症的中草药, 属于中药 ; 旨在提供 一种疗程短、 见效快、 治愈率高、 标本兼治、 且不易 复发, 用于治疗胆囊炎、 慢性胃炎以及胰腺炎引起 的疼痛、 厌食、 恶心、 呕吐、 消化不良等症的口服中 草药。它由晾干后的下列原料经粉碎混合而成 : 一枝蒿 3 10、 钻石风 0.5 5、 灵芝草 0.5 5、 柳白皮0.55、 茜草根0.55、 大血藤0.55、 郁李仁 3 10。本发明具有疗程短、 止痛迅速、 疗 效显著、 用药方便等优点 ; 可治疗治疗胆。

3、囊炎、 慢 性胃炎、 胰腺炎、 厌食等症。 (51)Int.Cl. 审查员 苗彦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1632736 B1/1 页 2 1.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由晾干的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 : 一枝蒿 3 10、 钻石风 0.5 5、 灵芝草 0.5 5、 柳白皮 0.5 5、 茜草根 0.5 5、 大血藤 0.5 5、 郁李仁 3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 : 一枝蒿58、 钻石风1 3、 灵芝草 1 3、 柳白皮 1 3、 茜草根 1 3、 。

4、大血藤 1 3、 郁李仁 4 8。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 其特征在于 : 一枝蒿 5、 钻石风 1、 灵芝 草 1、 柳白皮 1、 茜草根 1、 大血藤 1、 郁李仁 4。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32736 B1/3 页 3 治疗胆囊炎的中草药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药,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 慢性胃炎、 胰腺炎 以及厌食等症的口服药。 0002 背景技术 : 胆囊炎、 慢性胃炎、 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多发病。 近年来胆囊炎的 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主要症状为右腹部疼痛、 食欲不振、 口苦咽干, 重者出现高烧、 黄疸。

5、、 后背剧痛等症, 常伴有感染的胆石症 ; 目前, 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单纯的消炎类药物或 外科手术为主。消炎类药物只能缓解表面症状, 治疗效果不理想, 且停药易复发 ; 外科手术 切除胆囊不仅使患者永远失去胆囊, 而且不适合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成药 “消炎利胆片” 虽 有一定的疗效,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0003 西医认为, 慢性胃炎是因不同病变而引起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其 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而使粘膜发生改建, 从而最终导致胃腺体形成不可逆转萎 缩, 甚至消失。该病十分常见, 具有发病率高、 病程长、 迁延难、 易复发、 易转化等特点 ; 临床 表现缺乏特异性, 大多数患。

6、者常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 上腹隐痛、 食欲减退、 餐 后饱胀、 反酸等。 目前, 西医对该病尚无特效疗法, 主张进食无刺激性食物, 服用胃粘膜保护 剂、 胃动力药、 制酸剂等, 治愈后易复发 ; 中医常用香砂六君丸、 左金丸等药物治疗本病, 但 存在见效慢、 疗程长等缺陷。 0004 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多见于青壮年, 一般女性高于男性。 现代医学认为其 发病原因是胰腺分泌受阻, 胆汁胰液返流, 胰酶被激活而使 胰管内压升高, 小胰管破裂、 胰 液外溢渗入胰间质而导致胰腺自我消化 ; 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或复发性疼痛。目前 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 基本上遵循禁食、 抗炎、。

7、 胃肠减压、 抑制胰酶和消化酶分泌的治疗 原则, 但治标不治本, 一般 3 5 天方能缓解病痛, 若饮食稍有不慎又会发作。 0005 发明内容 :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胆囊炎、 胰 腺炎、 慢性胃炎以及厌食症的中草药, 它具有疗程短、 见效快、 治愈率高、 标本兼治、 且不易 复发等特点。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由晾干的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粉 碎混合而成 : 一枝蒿310、 钻石风0.55、 灵芝草0.55、 柳白皮0.55、 茜草根0.5 5、 大血藤 0.5 5、 郁李仁 3 10。 0007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为 : 一。

8、枝蒿58、 钻石风13、 灵芝草13、 柳白皮1 3、 茜草根 1 3、 大血藤 1 3、 郁李仁 4 8。 0008 本发明的最佳技术方案为 : 一枝蒿 5、 钻石风 1、 灵芝草 1、 柳白皮 1、 茜草根 1、 大血 藤 1、 郁李仁 4。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 一枝蒿性味辛苦, 微温, 有毒 ; 入心、 肝、 肺三经 ; 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宋内氏痢疾杆菌等有高度的抑制作用, 有活血、 祛风、 止痛、 解 毒等功效 ; 主治跌打损伤、 风湿疼痛、 痞块、 痈肿等症, 可去一切积滞、 沉痼阴寒等疾, 是健 胃、 强壮剂。钻石风为虎耳草科植物亨利茶藨子的。

9、根, 性味辛涩, 温 ; 主治风湿、 痨伤, 吐血 等症。灵芝草性味甘, 平, 无毒 ;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对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有作用, 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 主治虚痨、 咳嗽、 气 喘、 失眠消化不良等症。柳白皮枝皮味苦, 说 明 书 CN 101632736 B2/3 页 4 寒, 无毒 ; 有祛风利湿、 消肿止痛、 退热之功效, 主治风湿骨痛、 风肿瘙痒、 黄疸、 淋浊、 风走气 痛、 风毒卒肿等症。茜草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茎, 性味苦, 寒 ; 入脾、 胃二经 ; 有止咳 祛痰、 行血止血、 通经活络之功效, 有轻度止血的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10、、 卡他球菌、 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对由镁或铵构成的结石有一定的溶媒作用, 能兴奋膀胱 肌肉而使结石排除, 有抗炎作用 ; 主治吐血、 衄血、 尿血、 便血、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淤滞肿 痛等症。大血藤性味苦, 平 ; 入肝、 大肠二经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型链球菌、 绿脓杆菌、 大 肠杆菌、 卡他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等有高度敏感的抑制作用 ; 具有败毒消痈, 活血通络, 祛风 杀虫之功效 ;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 风湿痹痛, 赤痢, 血淋, 疳积, 肠胃炎腹痛等症。 0010 祖国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 居协肋, 与肝相表里 ; 主要功能是接受肝之余气生成 胆汁, 疏泄下行, 以。

11、助消化。其生理特点是 “中清不浊” 和 “通降下行” 。由于饮食、 情志、 外 邪、 劳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导致肝胆气邪, 腑气不通, 见协肋疼痛, 则为胆囊炎症 ; 湿热蕴 结, 热淫于内, 则成肝炎 ; 肝郁肋痛, 悲哀恼怒, 郁伤肝气, 湿热练灼则成砂石。 对其治疗宜疏 肝胆, 清利湿热, 行气活血止痛。 0011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 中医认为它是由脾胃两虚, 冷热不节, 痰饮积食, 胃肠运化失常所致。 0012 祖国医学认为胰腺炎是由于肝胆、 脾胃功能紊乱, 气机升降失调, 湿热阻于中焦而 发病。 0013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作而成, 它以消积化滞为主, 具。

12、有理气化瘀、 和胃止痛之功效, 有祛风燥湿、 活血止痛, 通络、 解毒以及祛风散寒、 清热除湿、 柔肝健胃的 作用, 通过以上各味中药的配伍, 能够达到养肝息风、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目的。 服用后可以 疏通壅阻于胰、 肝、 胆、 胃、 脾、 肠等脏腑的热、 湿、 水、 气淤等, 可消除胰腺炎所引发的痛、 呕、 胀、 闭发热等症, 具有保护胰腺损伤、 改善胰腺循环的作用 ; 对胆囊炎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 用, 可抑制胆结石的发展 ; 本发明诸药合用共奏暖胃, 和胃止酸、 活血化瘀, 从而治愈慢性胃 炎。 0014 本发明 30 分钟止痛, 一周改善厌食、 恶心、 呕吐、 消化不良等症, 20 天。

13、痊愈 ; 对胆囊 炎、 慢性胃炎、 胰腺炎、 厌食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经近 100 多例临床实践, 总有效率达 95以 上。 0015 服用方法 : 日服三次, 每次 1.5 克, 温开水吞服 ; 10 天为一疗程, 服二个疗程。 0016 以下是本发明的典型病例 : 0017 1.张, 男62岁, 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人 ; 右季肋缘疼痛, 放射至肩背部, 口苦、 无味、 食欲差、 消化不良二十余年, 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炎, 未手术。97 年服用此方, 30 分钟 疼痛消失, 7 天后食欲改善、 食量增加, 10 天后四肢有力, 20 天后面色红润, 食欲、 食量进一 步加强, 行动自如 ; 。

14、经 B 超复查显示胆囊完全正常, 至今未复发。 0018 2. 白 , 女, 58 岁, 贵州省瓮安县岗关乡人 ; 右季肋区疼痛, 放射至肩背部, 口 苦、 无味, 食欲差、 食量小, 医院诊断为胆囊炎, 未手术。 2003 年服用此方, 20 分钟疼痛消 失, 10天后食欲逐步改善、 食量增加, 腹胀感消失, 20天后B超显示胆囊完全正常, 至今未复 发。 0019 3. 王 , 男, 45 岁, 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人 ; 右季肋区疼痛, 放射至肩背部, 口 苦、 无味, 食欲差、 食量小, 腹胀, 尤已食用高脂食物后为甚, 经B超诊断为胆囊炎。 2002年服 说 明 书 CN 101632。

15、736 B3/3 页 5 用此方, 15分钟疼痛消失, 一周后食量增加、 腹胀感消失, 20天后B超显示胆囊完全正常, 至 今未复发。 0020 4. 吴 , 男, 24 岁, 贵州省瓮安县永和镇人 ; 腹痛、 腹胀、 食欲减退、 食量下降, 经 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 2006年服用此方, 30分钟止痛, 3天后腹痛、 腹胀消失, 一周后食欲增 强、 食量增加, 25 天后经医院复查胃粘膜恢复正常, 至今未复发。 0021 5. 王 , 37 岁, 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镇人, 患慢性胃炎多年 ; 2007 年服用此方, 20 分 钟止痛, 5 天后腹痛、 腹胀消失, 一周后食量增加, 18 天后医。

16、院复查胃粘膜恢复正常, 痊愈。 0022 6. 韩 , 男, 38 岁, 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人, 腹痛、 腹胀、 食欲减退, 经医院诊断 为胰腺炎。2009 年 3 月服用此方, 20 分钟疼痛消失, 5 天食量增加、 腹胀感消失, 25 天后医 院复查胰腺正常, 至今未复发。 0023 7. 张 , 女, 18 岁, 贵州省都匀市人, 腹痛、 腹胀, 恶心、 呕吐, 经医院诊断为胰腺 炎。2006 年 3 月服用此方, 20 分钟疼痛消失, 5 天食量增加、 腹胀感消失, 20 天后医院复查 痊愈, 至今未复发。 0024 8. 谢 , 女, 57 岁, 食欲减退、 食量减小, 服用此方 5。

17、 天, 食量增加、 食欲改善。 0025 9. 王 , 女, 46 岁, 食欲减退、 食量减小, 99 年服用此方 5 天, 一周食量增加、 食 欲改善。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0027 实施例 1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30 克、 钻石风 5 克、 灵芝草 5 克、 柳白皮 5 克、 茜草根 5 克、 大血藤 5 克、 郁李仁 30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28 实施例 2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100 克、 钻石风 50 克、 灵芝草 50 克、 柳白皮 50 克、 茜 草根 50 克、 大血藤 50 克、 郁李仁 100 克, 粉碎。

18、后混合均匀。 0029 实施例 3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30 克、 钻石风 50 克、 灵芝草 5 克、 柳白皮 50 克、 茜草 根 5 克、 大血藤 50 克、 郁李仁 30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30 实施例 4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100 克、 钻石风 5 克、 灵芝草 50 克、 柳白皮 5 克、 茜草 根 50 克、 大血藤 5 克、 郁李仁 100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31 实施例 5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50 克、 钻石风 30 克、 灵芝草 10 克、 柳白皮 30 克、 茜 草根 10 克、 大血藤 30 克、 郁李仁 40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

19、32 实施例 6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80 克、 钻石风 10 克、 灵芝草 30 克、 柳白皮 10 克、 茜 草根 30 克、 大血藤 10 克、 郁李仁 80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33 实施例 7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50 克、 钻石风 10 克、 灵芝草 10 克、 柳白皮 10 克、 茜 草根 10 克、 大血藤 10 克、 郁李仁 40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34 实施例 8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65 克、 钻石风 27 克、 灵芝草 26 克、 柳白皮 28 克、 茜 草根 27 克、 大血藤 25 克、 郁李仁 65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0035 实施例 9 : 取晾干后的一枝蒿 65 克、 钻石风 20 克、 灵芝草 20 克、 柳 白皮 20 克、 茜 草根 20 克、 大血藤 20 克、 郁李仁 65 克, 粉碎后混合均匀。 说 明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