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03604.6 (22)申请日 2018.08.30 (71)申请人 仝春实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7 号 (72)发明人 仝春实 彭利伟 王永功 王希乾 骆书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19 代理人 贾东东 (51)Int.Cl. A61B 17/56(2006.01) A61B 17/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2、 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两钳体通过销轴铰接 在一起, 每个钳体均包括前部的钳爪段和后部的 手柄段, 所述钳爪段的前端形成用于插入骨折线 旁侧的相应辅助固位孔中以施加合拢复位力的 钳喙, 各钳体上的钳爪段分别通过弯折段与相应 的手柄段弯折过渡连接, 所述销轴设置在两钳爪 段上以使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形成口腔拉 钩结构, 两钳爪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钩头, 两 手柄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拉柄。 销轴布置在两 个钳爪段上使得两个钳爪段的开合程度较小, 手 术钳形成的口腔拉钩在牵拉口腔组织时, 两个钳 爪段之间溢出的口腔组织较少, 减少视野遮挡, 使得单人即可进行复位手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
3、页 附图3页 CN 108992151 A 2018.12.14 CN 108992151 A 1.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两钳体通过销轴铰接在 一起, 每个钳体均包括前部的钳爪段和后部的手柄段, 所述钳爪段的前端形成用于插入骨 折线旁侧的相应辅助固位孔中以施加合拢复位力的钳喙, 其特征在于: 各钳体上的钳爪段 分别通过弯折段与相应的手柄段弯折过渡连接, 所述销轴设置在两钳爪段上以使下颌角骨 折复位用手术钳形成口腔拉钩结构, 两钳爪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钩头, 两手柄段形成口 腔拉钩结构的拉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每个。
4、钳爪段与相应的 手柄段之间形成90至120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每个钳爪段与相应的 手柄段之间形成95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体的钳爪 段具有中空段, 所述第二钳体的钳爪段穿设在所述中空段内并通过所述销轴将第二钳体的 钳爪段铰接在所述中空段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每个钳 爪段上均设有用于顶压在骨折线相应侧下颌角骨表面上以在所述钳喙施加合拢复位力时 保证骨折线两侧骨折断端对其的撑顶面, 所述撑顶面错位布置于相应前爪段前端的后方。
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各钳爪段上分别设有 向前延伸的顶柱, 顶柱位于相应钳爪段的钳喙的旁侧, 所述顶柱的前端面形成所述的撑顶 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柱位于所述相 应钳爪段的钳喙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各钳喙上分别设有位 于相应钳喙前端后方的撑顶结构, 所述撑顶结构具有形成所述撑顶面且与相应的钳喙形成 台阶结构的前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顶结构为所述 钳喙后方一体成型的大径段, 或者为可拆设置在。
6、钳喙后方的撑顶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 喙沿相应的钳体逐渐向内弯曲地向前延伸。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92151 A 2 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背景技术 0002 在下颌角发生骨折时, 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口外入路或口内入路进行复位手术。 口 外入路复位手术需要在面部于骨折位置进行切口, 在骨折线的两侧钻出辅助固位孔, 将骨 折手术钳的钳喙对应插入两个辅助固位孔中, 夹紧手术钳使骨折线两侧的下颌角骨向内靠 拢并保持固定, 此时即可植入固定架。
7、等固定装置以进行手术后的固定; 而口内入路与口外 入路的区别在于在口腔内部完成上述操作, 因此经口内入路进行手术能够避免在面部切 口, 但由于口内视野狭窄, 目前需要助手握持口腔拉钩的拉柄、 并将口腔拉钩的钩头伸入口 腔中, 进而拉开口腔组织以扩大视野, 这就使得单人无法完成复位手术, 降低了手术效率。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039352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颌骨 骨折的内固定钳, 内固定钳包括内固定钳基体、 联合轴和钳头端, 钳头端与内固定钳基体平 面呈120-160度角, 钳头端具有弧形突起和钳喙, 内固定钳合并后两个钳喙之间具有4-10毫 米的距离。 000。
8、4 但上述内固定钳在使用时无法对口腔组织进行牵拉, 难以打开手术视野, 因此仍 然需要助手使用口腔拉钩辅助扩大手术视野, 仍未解决上述单人无法完成复位手术的技术 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固定 钳在手术时无法牵拉口腔组织扩大手术视野进而无法单人完成复位手术的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 种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 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两钳体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 每个 钳体均包括前部的钳爪段和后部的手柄段, 所述钳爪段的前端形成用于插入骨折线旁侧的 相应。
9、辅助固位孔中以施加合拢复位力的钳喙, 各钳体上的钳爪段分别通过弯折段与相应的 手柄段弯折过渡连接, 所述销轴设置在两钳爪段上以使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形成口腔 拉钩结构, 两钳爪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钩头, 两手柄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拉柄。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弯折段使每个钳爪段与相应的手柄段弯折过渡连接, 以形成口腔拉钩结构, 同时使销轴布置在两个钳爪段上以使得两个钳爪段的开合程度较 小, 在使用手术钳进行口腔组织牵拉时减少两个钳爪段之间溢出的口腔组织, 进而减少对 手术视野的遮挡, 利于医师手术操作, 解决了目前复位手术无法利用固定钳牵拉口腔组织 扩大手术视野的技术问题, 并。
10、且单人即可进行复位手术, 提高了手术效率并避免了人力资 源的浪费。 0008 对上述弯折段的一种改进, 每个钳爪段与相应的手柄段之间形成90至120度的夹 角。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992151 A 3 0009 优选的, 每个钳爪段与相应的手柄段之间形成95度夹角。 0010 对上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一种改进, 所述第一钳体的钳爪段具有中空段, 所 述第二钳体的钳爪段穿设在所述中空段内并通过所述销轴将第二钳体的钳爪段铰接在所 述中空段中。 在手术钳的夹合及张开过程中, 中空段能够对第二钳体的转动进行导向, 降低 销轴承受轴向的拉应力, 保证销轴主要承受到来自两个钳体的剪。
11、切应力, 延长销轴的使用 寿命, 进而提高手术钳的使用寿命。 0011 对上述钳爪段的一种改进每个钳爪段上均设有用于顶压在骨折线相应侧下颌角 骨表面上以在所述钳喙施加合拢复位力时保证骨折线两侧骨折断端对其的撑顶面, 所述撑 顶面错位布置于相应前爪段前端的后方。 钳喙插入辅助固位孔中后, 通过后方的撑顶面顶 压在骨折线两侧的骨折断端上, 手术钳在施加复位力时即使没有手术视野也能够保证骨折 线两侧的骨折断端对齐; 同时, 能够避免钳喙插入辅助固位孔过深而损坏骨骼; 进而, 辅助 固位孔处的骨骼仅受到钳喙施加的合拢方向的复位力, 而不会受到使下颌角骨保持对齐的 顶压力, 避免应力集中在该处骨骼而造成。
12、该处骨骼的损坏。 0012 对上述撑顶面的一种改进, 各钳爪段上分别设有向前延伸的顶柱, 顶柱位于相应 钳爪段的钳喙的旁侧, 所述顶柱的前端面形成所述的撑顶面。 设有的顶柱能够在没有视野 的情况下通过施加顶压力来保证骨折线两侧骨折断端对齐, 并且, 顶柱位于钳喙的旁侧, 施 加顶压力时应力不会集中在辅助固位孔处的骨骼上, 保护了该处的骨骼。 0013 优选的, 所述顶柱位于所述相应钳爪段的钳喙的内侧。 减少了施术时占用空间, 避 免额外干扰。 0014 对撑顶面的另一种改进, 各钳喙上分别设有位于相应钳喙前端后方的撑顶结构, 所述撑顶结构具有形成所述撑顶面且与相应的钳喙形成台阶结构的前端面。 。
13、本技术方案通 过撑顶结构与钳喙形成台阶结构来形成撑顶面, 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0015 对上述撑顶结构的一种改进, 所述撑顶结构为所述钳喙后方一体成型的大径段, 或者为可拆设置在钳喙后方的撑顶件。 利用大径段或可拆布置的撑顶件实现对骨折断端的 撑顶对齐, 可改善骨折断端的对齐形态, 改善设置辅助固位孔处的骨骼受力情况。 0016 对上述钳喙的一种改进, 所述钳喙沿相应的钳体逐渐向内弯曲地向前延伸。 向内 的弯曲延伸能够减少两个钳喙之间的距离, 与辅助固位孔之间的距离更加适配, 便于医师 的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实施例1的示意图;。
14、 图2为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中钳爪段和手柄段各自占用最小长方 体的解释示意图; 附图中: 1-钳喙, 2-撑顶部, 23-大径段, 24-撑顶件, 3-销轴, 5-握持环, 11-第二钳爪段, 12-第一手柄段, 21-第一钳爪段, 22-第二手柄段, 30-弯折段, 41-第一齿条, 42-第二齿条。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992151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
15、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 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 第一钳体包括第一手 柄段12和第一钳爪段21, 第二钳体包括第二手柄段22和第二钳爪段11, 第一钳爪段21与第 一手柄段12之间以及第二钳爪段11与第二手柄段22之间均设有使二者弧形过渡连接且形 成95度夹角的弯折段30, 第一钳爪段21具有一段中空段, 第二钳爪段11穿设于中空段中并 且通过销轴3与第一钳爪段21铰接, 两个钳爪段的前端均形成钳喙1, 两个钳喙1沿相应的钳 体逐渐向内弯曲向前延伸, 两个钳喙1相互配合以对骨折线两侧的骨折断端施加合。
16、拢复位 力, 每个钳爪段上均设有撑顶部2, 撑顶部2具有位于钳喙1前端后方的撑顶面。 0020 当两钳体相应转动时, 第一钳体的中空段能够承担一定沿销轴3轴向的力, 减少销 轴3受到的轴向力, 延长手术钳的使用寿命, 在医师牵拉口腔组织时该结构与常规手术钳相 比结构更加稳定, 利于牵拉操作。 0021 销轴3布置在钳爪段位置处, 且销轴3布置在靠近钳喙1的前部, 使第一钳爪段21和 第二钳爪段11开合程度较小, 减少了第一钳爪段21和第二钳爪段11张开时的跨度, 医师在 使用手术钳进行牵拉口腔组织时, 能够减少两个钳爪段之间的口腔组织向下颌角方向内溢 的部分, 进而减少该处的口腔组织对手术视野。
17、的遮挡, 利于医师的手术操作。 0022 本实施例中, 钳爪段和手柄段具有的夹角使得手术钳形成口腔拉钩结构, 其中, 两 钳爪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钩头, 两手柄段形成口腔拉钩结构的拉柄, 在医师对口腔组织 进行牵拉操作时, 起到口腔拉钩的作用, 扩大手术视野, 进而方便医师进行手术。 0023 其中, 以手术钳夹合方向为向内方向, 各个钳爪段上均设有向前延伸并位于相应 钳喙1内侧的顶柱, 此处的顶柱即为撑顶部2, 顶柱经过倒圆角处理且与相应钳喙1的距离为 5毫米, 顶柱的前端面为平面, 以形成相应的撑顶面。 0024 另外, 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的后端设有握持环5, 握持环的前侧设有锁定结构,。
18、 锁定结构具体为对应设置在第一手柄段12和第二手柄段22上的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 两齿条围绕销轴3弧形布置, 两齿条相互扣合形成一段长度可调的齿条配合段, 通过改变齿 条配合段的长度来调节钳喙1施加合拢复位力的大小, 通过两个齿条的锁定保持施加合拢 复位力的稳定性和大小, 同时避免手术钳发生意外松脱。 0025 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在进行手术时, 首先在骨折线两侧的下颌角 骨上钻出辅助固位孔, 将钳喙1对应插入辅助固位孔中, 将撑顶部2的撑顶面顶压在骨折线 两侧的骨折断端上, 利用手术钳对口腔组织进行牵拉, 打开手术视野, 通过第一齿条41和第 二齿条42调节复位力的大小并。
19、使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保持锁定, 之后植入固定架等装置即 可。 0026 整个流程视野开阔、 清晰, 便于医师的手术操作, 并且设有的撑顶面能够保证骨折 线两侧的骨折断端对齐, 同时避免撑顶面将对齐顶压力施加在辅助固位孔处, 防止应力集 中在这里而损坏该部位的骨质, 进一步的, 防止了钳喙1插入辅助固位孔过深而损坏骨骼。 0027 当然,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 上述弯折段也可为经过圆弧处理的折角而非圆弧过 渡的曲弧, 同样的, 钳爪段与相应的手柄段可均为曲线弧形结构, 钳爪段与相应的手柄段之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992151 A 5 间形成的夹角应当为二者所占用的最小长方体上。
20、的相应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如图5所示, 通 过限定该夹角来达到上述便于施力和便于观察深处组织的目的, 夹角为90-120度, 较优的 选择95度。 0028 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 第一钳爪段21与第一手柄段12之间以及第二钳爪段11 与第二手柄段22之间均设有使二者弧形过渡连接且形成120度夹角的弯折段30。 0029 实际上, 可使每个钳爪段与相应的手柄段形成的夹角范围为90至120度, 这样可以 最大程度的保证牵拉后的手术视野, 保证医师的操作。 90度的夹角能够有效钩拉口腔组织, 便于医师的施力; 而120度的夹角使得手术钳在牵拉口腔。
21、组织时偏向于拨和扒的动作 (如图 2) , 这种牵拉动作利于打开较深处的口腔组织, 便于医师观察深处的下颌角组织情况。 0030 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 撑顶面的布置有所不同。 实施例1中采用的顶柱结构, 本 实施例中, 如图3所示, 钳喙1后方设有一体成型的大径段23以形成撑顶结构, 大径段23的前 端面与相应的钳喙1形成台阶结构, 大径段的前端面即形成撑顶面。 该实施例中的撑顶结构 的结构更加简单, 降低了生产难度, 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利于推广。 0031 本发明提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 撑。
22、顶面的布置有所不同。 实施例1中采用的顶柱结构, 本 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 在钳喙1后方可拆设有撑顶件24, 撑顶件24的前端面形成上述的撑顶 面。 此处的撑顶件具体为在钳喙1后方设定距离设有朝向钳喙1旁侧延伸的撑顶杆, 撑顶杆 前端面形成撑顶面, 横向延伸的撑顶杆可以获得较大的接触面积, 降低下颌角骨局部压强, 提高对下颌角骨的保护, 改善下颌角骨受力。 0032 上述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中锁定结构为两个钳体上分别设有且相 互扣合的齿条,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螺杆丝杠结构等装置作为锁 定结构。 在其他一些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中可在握持环内增加防滑结构, 例 如医用硅胶等。 上述下颌角骨折复位用手术钳的实施例中第一钳体于销轴位置处为中空 段,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直接叠加铰合在一起, 降低生产成本, 简化 手术钳的结构。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992151 A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8992151 A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8992151 A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8992151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