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TE单晶衬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2203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0113.8

申请日:

2006.07.18

公开号:

CN102352536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30B 29/4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吉坤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变更后:捷客斯金属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日本东京都|||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30B 29/4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新日矿控股公司变更后:吉坤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日本东京都|||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30B 29/48登记生效日:2017062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日矿金属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新日矿控股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都|||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30B 29/48申请日:20060718|||公开

IPC分类号:

C30B29/48; C30B33/02

主分类号:

C30B29/48

申请人:

日矿金属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朝日聪明; 佐藤贤次; 清水孝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5.07.21 JP 2005-21101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孙秀武;高旭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调制元件用的ZnTe单晶衬底,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mm以上,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的大小为2μm以下,密度小于200cm-3,相对于波长7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50%以上,或者相对于波长9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60%以上,并且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0.9mm以上,其中所述ZnTe单晶衬底是通过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调制元件用的 ZnTe 单晶衬底, 其特征在于, 厚度为 1mm 以上, 结晶内所含的 -3 析出物的大小为 2μm 以下, 密度小于 200cm , 相对于波长 700 ~ 1500nm 的光线, 透光率为 50%以上, 并且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 0.9mm 以上, 其中所述 ZnTe 单晶衬底是通过 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
2: 一种光调制元件用的 ZnTe 单晶衬底, 其特征在于, 厚度为 1mm 以上, 结晶内所含的 -3 析出物的大小为 2μm 以下, 密度小于 200cm , 相对于波长 900 ~ 1500nm 的光线, 透光率为 60%以上, 并且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 0.9mm 以上, 其中所述 ZnTe 单晶衬底是通过 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

说明书


ZnTe 单晶衬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CN200680026704.X( 国际申请日为 2006 年 7 月 18 日 )、 发明名 称为 “ZnTe 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方法及 ZnTe 单晶衬底” 的进入国家阶段的 PCT 申请的分案申 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作为光调制元件用衬底优选的 II-VI 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结 晶性的技术, 特别是涉及用于使 ZnTe 单晶内所含的析出物消失、 提高透光率的热处理技 术。
     背景技术 含有周期表第 12(2B) 族元素和第 16(6B) 族元素的化合物半导体 ( 以下称为 II-VI 族化合物半导体 ) 结晶由于具有各种禁带宽度, 因此光学特性也多样, 作为光调制元 件等材料被期待。但是, 由于 II-VI 族化合物半导体难以控制化学计量组成, 因此以目前的 制造技术难以使良好块状结晶生长。
     例如, ZnTe 由于熔点下的组成为化学计量组成, 偏移于 Te 侧, 因此培育的结晶中 有时会残留过剩的 Te 所引起的析出物。而且, 该 Te 析出物的大小为数 μm、 密度为 105cm-3 左右, 因而成为显著降低 ZnTe 单晶衬底透光率的原因。这种透光率低的 ZnTe 单晶衬底不 能够适用于利用激光透过厚度 10mm 左右结晶内部的电光学效果的光调制元件等用途。
     这里, 作为用于降低 ZnTe 单晶中析出物的技术, 有使用外延生长技术使 ZnTe 单晶 生长的方法。通过该方法, 可以制造结晶性优异的 ZnTe 单晶。
     另外, 本申请人提出了至少具有以下工序的 II-VI 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制造方 法: 加热 II-VI 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至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仅保持规定时间的第 1 工序 ; 以 规定的速度慢慢从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降温至低于该热处理温度 T1 的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的第 2 工序 ( 专利文献 1)。通过专利文献 1 所记载的发明, 可以在第 1 工序中消除含有第 16 族元素 ( 例如 Te) 的析出物的同时, 在第 2 工序中消除含有多晶等的析出物。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4-158731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 所述外延生长技术例如在使数 μm 左右比较薄的 ZnTe 单晶生长时有效, 但 在使厚度 1mm 以上的 ZnTe 单晶生长时, 时间、 成本均过大, 不现实。
     另外, 所述专利文献 1 所记载的热处理方法虽然相对于厚度达到 1mm 的 ZnTe 单晶 衬底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消除 Te 析出物、 有效, 但对于光调制元件等中使用的厚度 1mm 以上 的衬底热处理效果有时并不充分, 可知并非完全有效。
     即, 当 ZnTe 单晶衬底的厚度为 1mm 以上时, 所述专利文献 1 所记载的热处理方法 中, 当考虑生产性、 使热处理时间 ( 第 1 工序 + 第 2 工序 ) 为约 10 小时时, 热处理后的 ZnTe
     单晶衬底的透光率 ( 波长 : 1000nm) 为 50%以下, 作为光调制元件等的用途并不适合。另 外,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此时的 ZnTe 单晶衬底截面时, 在距离表面 0.20mm 左右深度的区域 未见析出物, 但在内部却残留有 3 ~ 10μm 的 Te 析出物, 其密度与热处理前相同。
     另一方面, 利用所述专利文献 1 记载的热处理方法, 为了使厚度 1mm 以上的 ZnTe 单晶衬底的透光率 ( 波长 1000nm) 为 50%以上, 根据热处理温度必需 200 小时以上的热处 理, 生产性显著地降低。
     因而, 本发明人等考虑到虽然所述之前申请的热处理方法对于消除 Te 析出物有 效, 但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 对 ZnTe 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热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 ZnTe 单晶衬底中有效地消除 Te 析出物的热处理方 法以及具有适于光调制元件等用途的光学特性的厚度 1mm 以上 ZnTe 单晶衬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 ZnTe 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方法, 其具有以下工序 : 升温至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仅保持规定时间的第 1 工序 ; 以规定的速度慢慢从所述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降温至低于 该热处理温度 T1 的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的第 2 工序, 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设定为 700℃≤ T1 ≤ 1250℃范围的同时, 将所述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设定为 T2 ≤ T1-50 的范围。 所述第 1 和第 2 工序在至少 1kPa 以上的 Zn 气氛中进行。特别是, 对于光调制元 件等用途中使用的厚度 1mm 以上的 ZnTe 单晶衬底有效。另外, 可以使所述第 1 和第 2 工序 为 1 个循环、 仅重复规定的循环数。
     另外, 本发明的光调制元件用 ZnTe 单晶衬底的厚度为 1mm 以上、 结晶内所含的析 -3 出物的大小为 2μm 以下、 密度小于 200cm 。而且, 所述 ZnTe 单晶衬底相对于波长 700 ~ 1500nm 的光线, 透光率为 50%以上。特别是, 相对于波长 900 ~ 1500nm 的光线, 透光率为 60%以上。通过所述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 可以获得这种 ZnTe 单晶衬底。
     以下, 说明完成本发明的经过。
     首先, 本发明人等在相对于光调制元件等中使用的厚度 2mm 以上的 ZnTe 单晶衬底 适用所述专利文献 1 所述的热处理方法时, 发现了所述问题点。因此,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 在利用所述专利文献 1 的热处理方法的基础上, 对热处理条件进行研究。
     即, 以规定速度 ( 例如 15℃ / 分钟 ) 升温至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仅保持规定时间 ( 例如 2 小时 ) 后 ( 第 1 工序 ), 以规定的速度 ( 例如 0.3℃ / 分钟 ) 慢慢地降温至低于第 1 热处理温度 T160℃的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第 2 工序 )。而且, 将第 1 工序和第 2 工序作为 1 个循环 ( 约 5.4 小时 ), 实施仅规定循环数的热处理。
     这里, 在通过在 Zn 气氛中对 ZnTe 单晶衬底进行热处理降低析出物的所述之前申 请所涉热处理方法中, 由于认为热处理时间依赖于 Zn 的扩散速度, 因此将热处理时间 ( 循 环数 ) 和温度作为参数, 研究残存在热处理后的 ZnTe 单晶衬底上的 Te 析出物。另外, 为了 确认热处理所导致的 Zn 扩散效果, 使用厚度约 4mm 比较厚的 ZnTe 单晶衬底。
     具体地说, 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650℃、 750℃、 850℃, 使热处理时间 ( 循环数 ) 为 54 小时 (10 循环 )、 108 小时 (20 循环 )、 216 小时 (40 循环 ), 进行热处理。
     在所述在先申请中, 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0.5M ≤ T1 ≤ 0.65M(M : 熔点 ) 的范围。 即, 当使 ZnTe 的熔点为 1239℃时, 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619.5 ≤ T1 ≤ 805.35。
     表 1 以距离表面的深度显示了进行所述热处理后的 ZnTe 单晶衬底内部析出物消 失的区域。
     如表 1 所示, 当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650℃时, 即便使热处理时间为 216 小时 (40 循环 ), 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 0.5mm 左右。另一方面, 当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 1 为 750℃时, 即便使热处理时间为 108 小时 (20 循环 ), 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 0.9mm 左右。当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850℃时, 在使热处理时间为 108 小时 (20 循环 ) 时, 析出 物完全消失。由于 Zn 从衬底的两面开始扩散, 因此以距离表面的深度表示析出物消失的区 域时, 为 2.0mm 以上。
     表1
     进而, 对于实施了所述热处理的 ZnTe 单晶衬底, 研究照射波长 700 ~ 1500nm 光线 时的透光率。
     结果, 通过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850℃、 热处理时间为 108 小时 (20 循环 ) 的热 处理, 析出物基本消失的衬底的透光率 ( 波长 700 ~ 1500nm) 为 50%以上。另一方面, 热处 理前的衬底的透光率 ( 波长 700 ~ 1500nm) 为 50%以下。
     重复进行实验的结果为 : 通过使第 1 热处理温度为 700 ~ 1250 ℃、 进行 20 循环 (108 小时 ) 以上的热处理, ZnTe 单晶衬底的透光率 ( 波长 700 ~ 1500nm) 为 50%以上。特 别是, 通过使第 1 热处理温度为 850℃以上、 进行 20 循环以上的热处理, Te 析出物完全地消 失, 作为光调制元件用的衬底最为适合。
     另一方面, 当使第 1 热处理温度小于 700℃时, 通过进行 216 小时 (40 循环 ) 的热 处理, 虽然厚度 2mm 左右的衬底的透光率 ( 波长 700 ~ 1500nm) 为 50%以上, 从生产性的观 点出发, 作为热处理条件并不适合。
     由所述实验结果可知, 通过对于 ZnTe 单晶衬底, 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700 ~ 1250℃、 使第 2 热处理温度为 (T1-50) 以下, 实施热处理, 可以在不显著损害生产性的情况 下有效地消除 Te 析出部, 可以提高 ZnTe 单晶衬底的透光率, 进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为具有以下工序的 ZnTe 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方法, 即升温至第 1 热处理温 度 T1、 仅保持规定时间的第 1 工序 ; 以规定的速度慢慢从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降温至低于 该热处理温度 T1 的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的第 2 工序, 由于将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设定在 700℃≤ T1 ≤ 1250℃范围内, 同时将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设定在 T2 ≤ T1-50 的范围内, 因此 可以有效地消除 ZnTe 单晶衬底中的析出物, 可以获得高透光率的 ZnTe 单晶衬底。
     另外, 通过利用所述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厚度 1mm 以上、 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大小 -3 为 2μm 以下、 密度小于 200cm 、 且相对于波长 700μm ~ 1500μm 光线透光率为 50%以上
     的光调制元件用 ZnTe 单晶衬底, 通过利用该 ZnTe 单晶衬底, 可以实现优异特性的光调制元 件。 附图说明
     图 1 为表示在实施方式中对 ZnTe 单晶衬底实施的热处理中温度曲线图的说明图。 图 2 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热处理前后 ZnTe 单晶衬底透光率的说明图。 图 3 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热处理前后 ZnTe 单晶衬底表面状态 (Te 析出物 ) 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 将以 Ga( 镓 ) 作为掺杂物的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直径 2 ~ 3 英寸、 面方位为 (100) 或 (110) 的 ZnTe 单晶衬底切片为 0.7 ~ 4.0mm 厚, 在其表面上实施利用 #1200 磨料的研磨和使用了 Br23% MeOH 的蚀刻, 将所得产物作为试样 ( 衬底 )。
     另外, 在进行 ZnTe 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时, 在石英安瓶内的规定位置内放置 ZnTe 单 晶衬底和 Zn, 在真空度 1.0Pa 以下密封。然后, 将该石英安瓶配置在扩散炉内, 进行以下的 热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按照图 1 的温度曲线图进行。即, 首先以例如 15℃ / 分钟的 速度升温 ZnTe 单晶衬底设置部分至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 850℃, 在 850℃下保持 2 小时 ( 第 1 工序 )。另一方面, 加热 Zn 设置部分, 进行控制使得 Zn 压力 P 达到 1.0kPa 以上。
     接着, 以 0.3℃ / 分钟的速度慢慢降温至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 790℃ ( ≤ T1-50) ( 第 2 工序 )。即, 第 2 工序的热处理时间达到 60/0.3 = 200 分钟。
     之后, 包括所述第 1 工序和第 2 工序的热处理、 即将 ZnTe 单晶衬底升温至第 1 热 处理温度 T1 并保持 2 小时后、 降温至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的处理作为 1 个循环 ( 约 5.4 小 时 ), 重复 20 个循环 ( 约 108 小时 )。
     之后, 例如以 15℃ / 分钟的速度降温 ZnTe 单晶衬底设置部分至室温, 终止热处理。 同样, Zn 设置部分也降温至室温。
     然后, 相对于热处理后的 ZnTe 单晶衬底在与之前处理相同条件下实施研磨和蚀 刻处理, 进行透光率的测定和表面状态的观察。
     图 2 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热处理前后 ZnTe 单晶衬底透光率的说明图。如图 2 所示, 热处理后的 ZnTe 单晶衬底相对于波长 700nm 以上的光线、 透光率为 50%以上。与此相对, 热处理前的 ZnTe 单晶衬底相对于波长 700nm 以上的光线、 透光率为 30%左右。由此, 可以 确认通过实施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 透光率进一步提高。
     予以说明, 对于任何 0.7 ~ 4.0mm 的 ZnTe 单晶衬底, 无论厚度为多少均可获得与 所述相同的透光率。 由此, 降低透光率的原因由于主要是表面的反射、 可以说几乎没有 ZnTe 单晶所导致的光吸收, 因此可以推测在使用厚度 4.0mm 以上 ZnTe 单晶衬底时也可容易地获 得同等的透光率。
     图 3 为表示利用透射型光学显微镜观察本实施方式热处理前后 ZnTe 单晶衬底的 结果的说明图。图 3(a) 为热处理前的 ZnTe 单晶衬底的观察结果、 (b) 为热处理后 ZnTe 单
     晶衬底表面的观察结果。如图 3(a) 所示, 热处理前, 在衬底内点存有 Te 析出物, 通过衬底 5 -3 截面的观察可以确认内部大小为 2μm 以上的 Te 析出物以 10 cm 以上的密度残留。与此 相对, 如图 3(b) 所示, 热处理后在衬底内未残留大小为 2μm 以上的 Te 析出物。
     这样, 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 ZnTe 单晶衬底中的 Te 析出物, 相 对于波长 700nm 以上光线的透光率为 50%以上。因此, 通过利用这种 ZnTe 单晶衬底, 可以 实现优异特性的光调制元件。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人实现的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方式。
     例如,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第 1 热处理温度 T1 为 850 ℃, 但如果设定为 700 ~ 1250℃的范围, 也可以获得具有同等透光率的 ZnTe 单晶衬底。
     另外, 第 1 工序的热处理时间 ( 保持时间 )、 第 2 工序的热处理时间 ( 降温速度 ) 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适当地变更。
     另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 将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设定为低于第 1 热处理温度 T160℃, 但也可以设定为低于第 1 热处理温度 T150℃以上。此时, 第 2 热处理温度 T2 即便 是室温也可以, 从工业观点出发优选为 (T1-200)℃以上、 更优选为 (T1-100)℃以上。 本发明为 ZnTe 单晶衬底热处理方法相关的技术, 对于 ZnTe 以外的 II-VI 族化合 物半导体一般来说对于降低结晶中的析出物有效。
    

ZNTE单晶衬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ZNTE单晶衬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ZNTE单晶衬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NTE单晶衬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NTE单晶衬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2536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2536ACN102352536A21申请号201110280113822申请日20060718200521101120050721JP200680026704X20060718C30B29/48200601C30B33/0220060171申请人日矿金属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朝日聪明佐藤贤次清水孝幸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孙秀武高旭轶54发明名称ZNTE单晶衬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调制元件用的ZNTE单晶衬底,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MM以上,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的大小为。

2、2M以下,密度小于200CM3,相对于波长7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50以上,或者相对于波长9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60以上,并且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09MM以上,其中所述ZNTE单晶衬底是通过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30优先权数据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2352543A1/1页21一种光调制元件用的ZNTE单晶衬底,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MM以上,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的大小为2M以下,密度小于200CM3,相对于波长7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50以上,并且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

3、离表面为09MM以上,其中所述ZNTE单晶衬底是通过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2一种光调制元件用的ZNTE单晶衬底,其特征在于,厚度为1MM以上,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的大小为2M以下,密度小于200CM3,相对于波长9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60以上,并且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09MM以上,其中所述ZNTE单晶衬底是通过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权利要求书CN102352536ACN102352543A1/5页3ZNTE单晶衬底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CN200680026704X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7月18日、发明名称为“ZNTE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方法及ZNTE单晶衬底”的进入国家阶段的PCT。

4、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改善作为光调制元件用衬底优选的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结晶性的技术,特别是涉及用于使ZNTE单晶内所含的析出物消失、提高透光率的热处理技术。背景技术0003含有周期表第122B族元素和第166B族元素的化合物半导体以下称为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结晶由于具有各种禁带宽度,因此光学特性也多样,作为光调制元件等材料被期待。但是,由于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难以控制化学计量组成,因此以目前的制造技术难以使良好块状结晶生长。0004例如,ZNTE由于熔点下的组成为化学计量组成,偏移于TE侧,因此培育的结晶中有时会残留过剩的TE所引起的析出物。而且,该TE析出物。

5、的大小为数M、密度为105CM3左右,因而成为显著降低ZNTE单晶衬底透光率的原因。这种透光率低的ZNTE单晶衬底不能够适用于利用激光透过厚度10MM左右结晶内部的电光学效果的光调制元件等用途。0005这里,作为用于降低ZNTE单晶中析出物的技术,有使用外延生长技术使ZNTE单晶生长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制造结晶性优异的ZNTE单晶。0006另外,本申请人提出了至少具有以下工序的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制造方法加热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单晶至第1热处理温度T1、仅保持规定时间的第1工序;以规定的速度慢慢从第1热处理温度T1降温至低于该热处理温度T1的第2热处理温度T2的第2工序专利文献1。

6、。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可以在第1工序中消除含有第16族元素例如TE的析出物的同时,在第2工序中消除含有多晶等的析出物。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8731号公报发明内容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9但是,所述外延生长技术例如在使数M左右比较薄的ZNTE单晶生长时有效,但在使厚度1MM以上的ZNTE单晶生长时,时间、成本均过大,不现实。0010另外,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处理方法虽然相对于厚度达到1MM的ZNTE单晶衬底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消除TE析出物、有效,但对于光调制元件等中使用的厚度1MM以上的衬底热处理效果有时并不充分,可知并非完全有效。0011即,当ZNTE单。

7、晶衬底的厚度为1MM以上时,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处理方法中,当考虑生产性、使热处理时间第1工序第2工序为约10小时时,热处理后的ZNTE说明书CN102352536ACN102352543A2/5页4单晶衬底的透光率波长1000NM为50以下,作为光调制元件等的用途并不适合。另外,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此时的ZNTE单晶衬底截面时,在距离表面020MM左右深度的区域未见析出物,但在内部却残留有310M的TE析出物,其密度与热处理前相同。0012另一方面,利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处理方法,为了使厚度1MM以上的ZNTE单晶衬底的透光率波长1000NM为50以上,根据热处理温度必需200小时以上。

8、的热处理,生产性显著地降低。0013因而,本发明人等考虑到虽然所述之前申请的热处理方法对于消除TE析出物有效,但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对ZNTE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热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001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ZNTE单晶衬底中有效地消除TE析出物的热处理方法以及具有适于光调制元件等用途的光学特性的厚度1MM以上ZNTE单晶衬底。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0016本发明为ZNTE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方法,其具有以下工序升温至第1热处理温度T1、仅保持规定时间的第1工序;以规定的速度慢慢从所述第1热处理温度T1降温至低于该热处理温度T1的第2热处理温度T2的第2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

9、1热处理温度T1设定为700T11250范围的同时,将所述第2热处理温度T2设定为T2T150的范围。0017所述第1和第2工序在至少1KPA以上的ZN气氛中进行。特别是,对于光调制元件等用途中使用的厚度1MM以上的ZNTE单晶衬底有效。另外,可以使所述第1和第2工序为1个循环、仅重复规定的循环数。0018另外,本发明的光调制元件用ZNTE单晶衬底的厚度为1MM以上、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的大小为2M以下、密度小于200CM3。而且,所述ZNTE单晶衬底相对于波长7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50以上。特别是,相对于波长9001500NM的光线,透光率为60以上。通过所述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可。

10、以获得这种ZNTE单晶衬底。0019以下,说明完成本发明的经过。0020首先,本发明人等在相对于光调制元件等中使用的厚度2MM以上的ZNTE单晶衬底适用所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时,发现了所述问题点。因此,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在利用所述专利文献1的热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热处理条件进行研究。0021即,以规定速度例如15/分钟升温至第1热处理温度T1,仅保持规定时间例如2小时后第1工序,以规定的速度例如03/分钟慢慢地降温至低于第1热处理温度T160的第2热处理温度T2第2工序。而且,将第1工序和第2工序作为1个循环约54小时,实施仅规定循环数的热处理。0022这里,在通过在ZN气氛中对ZNT。

11、E单晶衬底进行热处理降低析出物的所述之前申请所涉热处理方法中,由于认为热处理时间依赖于ZN的扩散速度,因此将热处理时间循环数和温度作为参数,研究残存在热处理后的ZNTE单晶衬底上的TE析出物。另外,为了确认热处理所导致的ZN扩散效果,使用厚度约4MM比较厚的ZNTE单晶衬底。0023具体地说,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650、750、850,使热处理时间循环数为54小时10循环、108小时20循环、216小时40循环,进行热处理。0024在所述在先申请中,第1热处理温度T1为05MT1065MM熔点的范围。即,当使ZNTE的熔点为1239时,第1热处理温度T1为6195T180535。说明书CN1。

12、02352536ACN102352543A3/5页50025表1以距离表面的深度显示了进行所述热处理后的ZNTE单晶衬底内部析出物消失的区域。0026如表1所示,当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650时,即便使热处理时间为216小时40循环,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05MM左右。另一方面,当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750时,即便使热处理时间为108小时20循环,没有析出物的区域距离表面为09MM左右。当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850时,在使热处理时间为108小时20循环时,析出物完全消失。由于ZN从衬底的两面开始扩散,因此以距离表面的深度表示析出物消失的区域时,为20MM以上。0027表10028002。

13、9进而,对于实施了所述热处理的ZNTE单晶衬底,研究照射波长7001500NM光线时的透光率。0030结果,通过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850、热处理时间为108小时20循环的热处理,析出物基本消失的衬底的透光率波长7001500NM为50以上。另一方面,热处理前的衬底的透光率波长7001500NM为50以下。0031重复进行实验的结果为通过使第1热处理温度为7001250、进行20循环108小时以上的热处理,ZNTE单晶衬底的透光率波长7001500NM为50以上。特别是,通过使第1热处理温度为850以上、进行20循环以上的热处理,TE析出物完全地消失,作为光调制元件用的衬底最为适合。0032。

14、另一方面,当使第1热处理温度小于700时,通过进行216小时40循环的热处理,虽然厚度2MM左右的衬底的透光率波长7001500NM为50以上,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作为热处理条件并不适合。0033由所述实验结果可知,通过对于ZNTE单晶衬底,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7001250、使第2热处理温度为T150以下,实施热处理,可以在不显著损害生产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消除TE析出部,可以提高ZNTE单晶衬底的透光率,进而完成了本发明。0034发明效果0035本发明为具有以下工序的ZNTE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方法,即升温至第1热处理温度T1、仅保持规定时间的第1工序;以规定的速度慢慢从第1热处理温度T1降温至。

15、低于该热处理温度T1的第2热处理温度T2的第2工序,由于将第1热处理温度T1设定在700T11250范围内,同时将第2热处理温度T2设定在T2T150的范围内,因此可以有效地消除ZNTE单晶衬底中的析出物,可以获得高透光率的ZNTE单晶衬底。0036另外,通过利用所述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厚度1MM以上、结晶内所含的析出物大小为2M以下、密度小于200CM3、且相对于波长700M1500M光线透光率为50以上说明书CN102352536ACN102352543A4/5页6的光调制元件用ZNTE单晶衬底,通过利用该ZNTE单晶衬底,可以实现优异特性的光调制元件。附图说明0037图1为表示在实施方式中对。

16、ZNTE单晶衬底实施的热处理中温度曲线图的说明图。0038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热处理前后ZNTE单晶衬底透光率的说明图。0039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的热处理前后ZNTE单晶衬底表面状态TE析出物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0040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0041本实施方式中,将以GA镓作为掺杂物的熔融液生长法获得的直径23英寸、面方位为100或110的ZNTE单晶衬底切片为0740MM厚,在其表面上实施利用1200磨料的研磨和使用了BR23MEOH的蚀刻,将所得产物作为试样衬底。0042另外,在进行ZNTE单晶衬底的热处理时,在石英安瓶内的规定位置内放置ZNTE单晶衬底和ZN,在真空度10PA以。

17、下密封。然后,将该石英安瓶配置在扩散炉内,进行以下的热处理。0043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按照图1的温度曲线图进行。即,首先以例如15/分钟的速度升温ZNTE单晶衬底设置部分至第1热处理温度T1850,在850下保持2小时第1工序。另一方面,加热ZN设置部分,进行控制使得ZN压力P达到10KPA以上。0044接着,以03/分钟的速度慢慢降温至第2热处理温度T2790T150第2工序。即,第2工序的热处理时间达到60/03200分钟。0045之后,包括所述第1工序和第2工序的热处理、即将ZNTE单晶衬底升温至第1热处理温度T1并保持2小时后、降温至第2热处理温度T2的处理作为1个循环约54小时,重复。

18、20个循环约108小时。0046之后,例如以15/分钟的速度降温ZNTE单晶衬底设置部分至室温,终止热处理。同样,ZN设置部分也降温至室温。0047然后,相对于热处理后的ZNTE单晶衬底在与之前处理相同条件下实施研磨和蚀刻处理,进行透光率的测定和表面状态的观察。0048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热处理前后ZNTE单晶衬底透光率的说明图。如图2所示,热处理后的ZNTE单晶衬底相对于波长700NM以上的光线、透光率为50以上。与此相对,热处理前的ZNTE单晶衬底相对于波长700NM以上的光线、透光率为30左右。由此,可以确认通过实施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透光率进一步提高。0049予以说明,对于任何0740。

19、MM的ZNTE单晶衬底,无论厚度为多少均可获得与所述相同的透光率。由此,降低透光率的原因由于主要是表面的反射、可以说几乎没有ZNTE单晶所导致的光吸收,因此可以推测在使用厚度40MM以上ZNTE单晶衬底时也可容易地获得同等的透光率。0050图3为表示利用透射型光学显微镜观察本实施方式热处理前后ZNTE单晶衬底的结果的说明图。图3A为热处理前的ZNTE单晶衬底的观察结果、B为热处理后ZNTE单说明书CN102352536ACN102352543A5/5页7晶衬底表面的观察结果。如图3A所示,热处理前,在衬底内点存有TE析出物,通过衬底截面的观察可以确认内部大小为2M以上的TE析出物以105CM3。

20、以上的密度残留。与此相对,如图3B所示,热处理后在衬底内未残留大小为2M以上的TE析出物。0051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ZNTE单晶衬底中的TE析出物,相对于波长700NM以上光线的透光率为50以上。因此,通过利用这种ZNTE单晶衬底,可以实现优异特性的光调制元件。0052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人实现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0053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第1热处理温度T1为850,但如果设定为7001250的范围,也可以获得具有同等透光率的ZNTE单晶衬底。0054另外,第1工序的热处理时间保持时间、第2工序的热处理时间降温速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地变更。0055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第2热处理温度T2设定为低于第1热处理温度T160,但也可以设定为低于第1热处理温度T150以上。此时,第2热处理温度T2即便是室温也可以,从工业观点出发优选为T1200以上、更优选为T1100以上。0056本发明为ZNTE单晶衬底热处理方法相关的技术,对于ZNTE以外的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一般来说对于降低结晶中的析出物有效。说明书CN102352536ACN102352543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2536ACN102352543A2/2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253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晶体生长〔3〕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