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2103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5572.4

申请日:

2010.08.25

公开号:

CN102372079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3C 9/01申请公布日:201203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C 9/01申请日:20100825|||公开

IPC分类号:

B63C9/01

主分类号:

B63C9/01

申请人: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

发明人:

迟双龙; 潘伟; 曲广文; 宋修璞

地址:

264012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岛东路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代理人:

迟元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如下救助步骤:(一)救助准备阶段,(二)直升机进入救助船阶段,(三)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直升机引缆绳,采用抛缆和跨缆方式,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完成带缆;采用救助直升机协助救助船带缆技术,使船机配合进行海上救助,使得高海况下拖带救助成为可能,避免险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遇险船舶和人员的有效救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救助步骤 : ( 一 ) 救助准备阶段 : a 船长和机长在直升机到达船舶上空之前商定计划 ; b 备妥缆绳及引缆绳 ; c 清理救助船甲板 ; d 救助船上指定一名船员负责给直升机发手势信号 ; ( 二 ) 直升机进入救助船阶段 : d 控制救助船舶的位置及直升机与救助船舶的距离 ; e 直升机从船尾方向顶风驶近救助船舶, 在救助船舶后甲板左后部位上空悬停 ; f 吊救用具或救生员从直升机的右侧放落, 直升机从救助船吊起人员或引缆绳 ; ( 三 ) 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 : g 直升机引缆绳, 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完成带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升机进 入遇险船阶段的直升机带缆采用抛缆方式, 抛缆方式是直升机不完全进入船舶甲板, 救生 员将引缆绳抛给遇险船船员或提前吊放的救助人员。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升机进 入遇险船阶段的直升机带缆采用跨缆方式, 跨缆方式是指直升机从遇险船上方横向飞过, 使引缆绳骑跨遇险船, 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后完成带缆。

说明书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海上救助工具技术领域, 具体地讲是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背景技术 :
     目前, 在高海况条件下, 专业救助船无法实施常规带缆作业, 特别是救助船因种种 原因无法直接为遇险船带应急救助缆绳的情况下, 此时救助船往往无法接近遇险船舶实施 有效救助, 从而造成险情事故进一步恶化。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 法, 即利用救助直升机协助救助船带缆实现高海况下拖带救助, 主要解决现有的高海况条 件下救助船无法接近遇险船舶实施有效救助从而导致险情事故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其特殊 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救助步骤 :
     ( 一 ) 救助准备阶段 :
     a 船长和机长在直升机到达船舶上空之前商定计划 ;
     b 备妥缆绳及引缆绳 ;
     c 清理救助船甲板 ;
     d 救助船上指定一名船员负责给直升机发手势信号 ;
     ( 二 ) 直升机进入救助船阶段 :
     d 控制救助船舶的位置及直升机与救助船舶的距离 ;
     e 直升机从船尾方向 ( 下风方向 ) 顶风驶近船舶, 在船舶后甲板左后部位上空悬 停;
     f 吊救用具或救生员从直升机的右侧放落, 直升机从救助船吊起人员或缆绳 ;
     ( 三 ) 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 :
     g 直升机带缆, 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完成带缆。
     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其所述的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的直升 机带缆可采用抛缆和跨缆两种方式, 抛缆是指直升机不完全进入船舶甲板, 救生员将引缆 绳抛给遇险船船员或提前吊放的救助人员 ; 跨缆是指直升机从遇险船上方横向飞过, 便引 缆绳骑跨遇险船, 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后完成带缆。
     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所述的引缆绳可采用救助船舶的撇缆 绳, 撇缆绳长度一般为 200 米, 满足实际需要, 因而, 可选用了撇缆绳作为带缆的引缆绳。
     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所述的引缆绳的牵放, 救生员一股采用 手抓引缆绳一端, 在直升机往遇险船行进过程中由救助船上人员不断释放缆绳的方法 ; 直 升机将救生员吊至遇险船上空时, 救生员将另一端绳头交给遇险船上的船员或将缆绳头抛 出, 待遇险船人员把缆绳控制好后再将手中的引缆绳放掉。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旦遇险船人员不能控制缆绳, 救生员可进行第二次抛缆, 而不需移动直升机。
     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和显著进步, 采用救助直升机协助救助船带缆技术, 使船机配合进行海上救助, 使得高海况 下拖带救助成为可能, 避免险情进一步恶化, 从而实现遇险船舶和人员的有效救助。 具体实施方式 :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 助方法。
     实施例 1, 救助船 - 直升机配合作业, 需要船舶和直升机上作业人员之间的团队合 作, 由于噪音的严重干扰, 现场无法实现船 - 机语音通话, 船长和机长应在直升机到达船舶 上空之前商定计划 ; 救助船应事先清理甲板, 将不必要的物品及纺织物等散放物品从甲板 移开, 留出较大的场地供直升机悬停作业 ; 尽可能控制缓和船舶在波浪中的动荡 ; 备妥缆 绳及引缆绳 ; 船上应指定一名船员负责给直升机发手势信号 ;
     在直升机进入作业过程中, 控制直升机与船舶的距离, 保持直升机与船舶上的障 碍物 ( 船舶桅杆、 天线等 ) 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 在进入过程中, 直升机要从船尾方向 ( 下风方向 ) 顶风驶近船舶, 在船舶后甲板左后部位上空悬停, 吊救用具或救生员从直升机 的右侧放落, 直升机从救助船吊起人员或缆绳 ; 按照救助船舶首向与风向的关系, 直升机进入救助船尾部应遵循以下几点 : a. 救 助船的艏向要控制在风向加 90°的范围内 ; b. 救助船必须在遇险船的下风向 ; c. 遇险船的 位置始终放在救助船舶的左舷侧 ( 标准甲板、 从左到右 ), 或与救助船舶左舷侧在一条直线 上 ( 平行甲板 ) ;
     直升机进入遇险船的方式比较复杂, 但在实际救助中, 特别是救助需要带缆拖救 的遇险船, 往往是因其已失去控制, 艏向会在风力、 海流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 往往不能确 定, 因而直升机进入遇险船的方式采用抛缆方式, 抛缆是指直升机不完全进入船舶甲板, 救 生员将引缆绳抛给遇险船船员或提前吊放的救助人员 ;
     引缆绳的确定, 引缆绳既不能太粗, 也不能太细, 直升机完成在救助船作业飞往遇 险船时, 救生员手持引缆绳吊挂在直升机下部, 如引缆绳过粗, 由于引缆绳的重量及海流阻 力等原因引缆绳会变得很重, 其产生的水平拉力会导致救生员及引缆绳过于靠近直升机尾 旋翼, 发生危险 ; 引缆绳过细过轻, 有可能被吸入直升机尾旋翼中, 再者引缆绳强度太低, 发生断裂, 也会导致带缆作业无法完成 ; 救助船舶都备有撇缆绳, 而撇缆绳长度一般为 200 米, 选用了撇缆绳作为带缆的引缆绳, 可满足实际需要 ;
     引缆绳的牵放, 救生员一股采用手抓引缆绳一端, 在直升机往遇险船行进过程中 由救助船上人员不断释放缆绳的方法 ; 直升机将救生员吊至遇险船上空时, 救生员将另一 端绳头交给遇险船上的船员或将缆绳头抛出, 待遇险船人员把缆绳控制好后再将手中的引 缆绳放掉 ; 这种做法可进行第二次抛缆, 而不需移动直升机 ; 从而完成直升机带缆海上救 助。
     实施例 2, 同实施例 1, 不同之处是, 直升机进入遇险船的方式采用跨缆方式, 跨缆 是指直升机从遇险船上方横向飞过, 使引缆绳骑跨遇险船, 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后完 成带缆。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救助, 还可以实 现直升机从遇险船到救助船的带缆。5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2079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2079ACN102372079A21申请号201010265572422申请日20100825B63C9/0120060171申请人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地址264012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岛东路99号72发明人迟双龙潘伟曲广文宋修璞74专利代理机构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102代理人迟元香54发明名称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如下救助步骤一救助准备阶段,二直升机进入救助船阶段,三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直升机引缆绳,采用抛缆和跨缆方式,由遇险船人员抓住。

2、引缆绳完成带缆;采用救助直升机协助救助船带缆技术,使船机配合进行海上救助,使得高海况下拖带救助成为可能,避免险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遇险船舶和人员的有效救助。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72081A1/1页21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救助步骤一救助准备阶段A船长和机长在直升机到达船舶上空之前商定计划;B备妥缆绳及引缆绳;C清理救助船甲板;D救助船上指定一名船员负责给直升机发手势信号;二直升机进入救助船阶段D控制救助船舶的位置及直升机与救助船舶的距离;E直升机从船尾方向顶风驶近救助船舶,在救助船舶后。

3、甲板左后部位上空悬停;F吊救用具或救生员从直升机的右侧放落,直升机从救助船吊起人员或引缆绳;三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G直升机引缆绳,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完成带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的直升机带缆采用抛缆方式,抛缆方式是直升机不完全进入船舶甲板,救生员将引缆绳抛给遇险船船员或提前吊放的救助人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的直升机带缆采用跨缆方式,跨缆方式是指直升机从遇险船上方横向飞过,使引缆绳骑跨遇险船,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后完成带缆。权利要求书CN102372079A。

4、CN102372081A1/3页3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海上救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高海况条件下,专业救助船无法实施常规带缆作业,特别是救助船因种种原因无法直接为遇险船带应急救助缆绳的情况下,此时救助船往往无法接近遇险船舶实施有效救助,从而造成险情事故进一步恶化。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即利用救助直升机协助救助船带缆实现高海况下拖带救助,主要解决现有的高海况条件下救助船无法接近遇险船舶实施有效救助从而导致险情事故进一步恶化的问题。0004为了达到。

5、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救助步骤0005一救助准备阶段0006A船长和机长在直升机到达船舶上空之前商定计划;0007B备妥缆绳及引缆绳;0008C清理救助船甲板;0009D救助船上指定一名船员负责给直升机发手势信号;0010二直升机进入救助船阶段0011D控制救助船舶的位置及直升机与救助船舶的距离;0012E直升机从船尾方向下风方向顶风驶近船舶,在船舶后甲板左后部位上空悬停;0013F吊救用具或救生员从直升机的右侧放落,直升机从救助船吊起人员或缆绳;0014三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0015G直升机带缆,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完成带缆。001。

6、6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其所述的直升机进入遇险船阶段的直升机带缆可采用抛缆和跨缆两种方式,抛缆是指直升机不完全进入船舶甲板,救生员将引缆绳抛给遇险船船员或提前吊放的救助人员;跨缆是指直升机从遇险船上方横向飞过,便引缆绳骑跨遇险船,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后完成带缆。0017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所述的引缆绳可采用救助船舶的撇缆绳,撇缆绳长度一般为200米,满足实际需要,因而,可选用了撇缆绳作为带缆的引缆绳。0018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所述的引缆绳的牵放,救生员一股采用手抓引缆绳一端,在直升机往遇险船行进过程中由救助船上人员不断释放缆绳的方法;直升机将救。

7、生员吊至遇险船上空时,救生员将另一端绳头交给遇险船上的船员或将缆绳头抛出,待遇险船人员把缆绳控制好后再将手中的引缆绳放掉。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旦遇险说明书CN102372079ACN102372081A2/3页4船人员不能控制缆绳,救生员可进行第二次抛缆,而不需移动直升机。0019本发明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采用救助直升机协助救助船带缆技术,使船机配合进行海上救助,使得高海况下拖带救助成为可能,避免险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遇险船舶和人员的有效救助。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

8、。0021实施例1,救助船直升机配合作业,需要船舶和直升机上作业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由于噪音的严重干扰,现场无法实现船机语音通话,船长和机长应在直升机到达船舶上空之前商定计划;救助船应事先清理甲板,将不必要的物品及纺织物等散放物品从甲板移开,留出较大的场地供直升机悬停作业;尽可能控制缓和船舶在波浪中的动荡;备妥缆绳及引缆绳;船上应指定一名船员负责给直升机发手势信号;0022在直升机进入作业过程中,控制直升机与船舶的距离,保持直升机与船舶上的障碍物船舶桅杆、天线等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进入过程中,直升机要从船尾方向下风方向顶风驶近船舶,在船舶后甲板左后部位上空悬停,吊救用具或救生员从直升机的右。

9、侧放落,直升机从救助船吊起人员或缆绳;0023按照救助船舶首向与风向的关系,直升机进入救助船尾部应遵循以下几点A救助船的艏向要控制在风向加90的范围内;B救助船必须在遇险船的下风向;C遇险船的位置始终放在救助船舶的左舷侧标准甲板、从左到右,或与救助船舶左舷侧在一条直线上平行甲板;0024直升机进入遇险船的方式比较复杂,但在实际救助中,特别是救助需要带缆拖救的遇险船,往往是因其已失去控制,艏向会在风力、海流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往往不能确定,因而直升机进入遇险船的方式采用抛缆方式,抛缆是指直升机不完全进入船舶甲板,救生员将引缆绳抛给遇险船船员或提前吊放的救助人员;0025引缆绳的确定,引缆绳既不能。

10、太粗,也不能太细,直升机完成在救助船作业飞往遇险船时,救生员手持引缆绳吊挂在直升机下部,如引缆绳过粗,由于引缆绳的重量及海流阻力等原因引缆绳会变得很重,其产生的水平拉力会导致救生员及引缆绳过于靠近直升机尾旋翼,发生危险;引缆绳过细过轻,有可能被吸入直升机尾旋翼中,再者引缆绳强度太低,发生断裂,也会导致带缆作业无法完成;救助船舶都备有撇缆绳,而撇缆绳长度一般为200米,选用了撇缆绳作为带缆的引缆绳,可满足实际需要;0026引缆绳的牵放,救生员一股采用手抓引缆绳一端,在直升机往遇险船行进过程中由救助船上人员不断释放缆绳的方法;直升机将救生员吊至遇险船上空时,救生员将另一端绳头交给遇险船上的船员或将缆绳头抛出,待遇险船人员把缆绳控制好后再将手中的引缆绳放掉;这种做法可进行第二次抛缆,而不需移动直升机;从而完成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0027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直升机进入遇险船的方式采用跨缆方式,跨缆是指直升机从遇险船上方横向飞过,使引缆绳骑跨遇险船,由遇险船人员抓住引缆绳后完成带缆。说明书CN102372079ACN102372081A3/3页5002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带缆海上救助方法,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救助,还可以实现直升机从遇险船到救助船的带缆。说明书CN10237207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