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1223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41223ACN102341223A21申请号201080010772322申请日20100607200914669920090619JPB29B7/18200601B01F7/04200601B01F15/02200601B29B7/2620060171申请人铃鹿工程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三重县72发明人矢田泰雄矢田龙生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吕林红54发明名称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57摘要本发明是一种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解决在混拌物的排出动作上费时费。
2、力的问题,而且,抑制配合的粉末配合剂的飞散,在每个分批中可回收从混拌槽喷出的该配合剂的大致全量。该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具备混拌转子10,使由开闭自由的加压盖5可闭锁装进开口部4的混拌槽3,为了混拌物的排出可翻转,以在混拌槽翻转时通过铰链26从混拌槽向下方垂下的方式安装包围上述装进开口部的四周的开口部壁8的前面壁8A。混拌槽可在90120的范围内翻转。另外,设置与加压盖5一起覆盖装进开口部4的内压罩45,在该内压罩上连结捕集装置50的管道53来捕集向内压罩内喷出的粉末配合剂,使被捕集到该捕集装置的过滤器51中的粉末配合剂能够回收到混拌槽3内。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3、20110907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596042010060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147014JA2010122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1页附图7页CN102341237A1/2页21一种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作为高粘度混拌材料的混拌机,具备在由开闭自由的加压盖可闭锁上面的装进开口部的混拌槽内旋转的两根平行的混拌转子,为了混拌物的排出,使该混拌槽能够绕一方的混拌转子的轴线翻转,其特征在于,以包围上述混拌槽的上部的装进开口部的四周的方式,设置开口部壁,上述开口部壁是上述加压盖的。
4、周边沿其内面升降的开口部壁,使该开口部壁中的位于混拌槽的翻转侧的前面壁与位于其它侧的开口部壁成为分体,将该前面壁的下端由铰链可旋转地安装在混拌槽上,以便在该混拌槽的上述翻转时该前面壁从混拌槽向下方垂下,使上述混拌槽从装进开口部朝向上方的位置在90120的范围内能够翻转。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混拌槽通过将两根构成C型的部分圆筒水平地相向配置进行连接而构成,在该混拌槽的上述两根部分圆筒内分别配设了混拌转子,使两混拌转子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与上述部分圆筒的两端连结的一对端板上,与使它们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连接。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
5、型混拌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口部壁的前面壁的两侧端,具备与形成邻接开口部壁的混拌槽的端板的前缘卡合脱离的夹具,通过支承在上述端板上的驱动机构,使设置在上述开口部壁的前面壁的下端而构成上述铰链的支承轴能够转动,使上述前面壁能够向使上述夹具与上述端板的前缘卡合而包围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的混拌位置和为了解除上述夹具的卡合地由混拌槽的上述翻转进行的混拌物的排出而向下方垂下的混拌物排出位置移动。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特征在于,使设置在上述前面壁的下端而构成上述铰链的支承轴由设置在上述端板上的轴承旋转自由地支承,在通过端板的轴承而向外部突出的支承轴的外端,连结向与该支承轴。
6、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臂,该臂的前端和支承在上述端板上的构成驱动机构的驱动缸的活塞杆的前端由销旋转自由地连结,由上述驱动缸能够使上述前面壁向包围装进开口部的混拌位置和用于混拌物的排出的混拌物排出位置进行位置移动。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记载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内压罩,该内压罩与开闭上述装进开口部的上面的加压盖一起覆盖上述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通过由升降机构压接在混拌槽的开口部壁周缘来封闭该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使升降驱动加压盖的支承框架上的流体压力缸装置中的活塞杆气密且滑动自由地贯通于该内压罩,该内压罩的内部空间,在该内压罩压接在混拌槽的开口部壁周缘的状态下,至。
7、少加压盖能够上升到到达开口部壁的上端部的中间停止位置,由此,构成了配合剂封闭机构,该配合剂封闭机构在上述内压罩压接在混拌槽的开口部壁周缘的状态下,在使上述加压盖从上述中间停止位置下降时,使从混拌槽内通过该加压盖的周边而与粉末配合剂相伴地向内压罩内喷出的置换空气与该粉末配合剂一起停留在内压罩内,构成回收机构,该回收机构将堆积在上述内压罩和加压盖之间的空间的粉末配合剂通权利要求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2/2页3过吹出空气收集到加压盖周边部,将与由混拌槽的加压盖的上升引起的加压盖下方的该混拌槽内的负压化相伴地收集的粉末配合剂吸引回收到混拌中的混拌槽内。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混。
8、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上述内压罩的顶板上的排气孔上,连结内藏过滤器的捕集装置的管道,该捕集装置用于捕集在该混拌槽内升压时与排出的空气相伴地向内压罩内喷出的粉末配合剂,使该内压罩内通过上述捕集装置中的过滤器与大气连通,将上述管道直立设置在由上述升降机构进行的内压罩的驱动方向上,使支承框架的顶板滑动自由地贯通,在上述捕集装置上,设置了加压空气喷嘴,该加压空气喷嘴将被捕集到上述过滤器中的粉末配合剂由与该捕集相反方向的空气流从过滤器扫落,通过上述管道返回到内压罩内。7如权利要求5或6记载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特征在于,作为用于由吹出空气将堆积在上述内压罩内。
9、的粉末配合剂收集到加压盖周边部上的手段,在上述加压盖上附设了覆盖其上面的罩构件,将该罩构件的上面做成倾斜部,在上述内压罩上,设置了将堆积在该倾斜部上的粉末配合剂向倾斜部的下游侧吹落的空气喷嘴。权利要求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1/11页4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技术领域0001在以往一般的已知的分批式的橡胶、塑料等高粘度混拌材料的混拌机中,有开放型的和密闭加压型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密闭加压型的高粘度材料的混拌机中,有混拌槽底开放排出式吊门式的和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倾斜式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0002本发明涉及上述混拌槽翻转排出式的密闭加压型的混拌机。背景技术。
10、0003以往已知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的上述密闭加压型的混拌机,与混拌槽底开放排出式的混拌机相比,虽然在设备施工费的经济性等方面有优势,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在使混拌槽翻转而排出混拌物的动作上费时费力,2在由加压盖进行的闭盖时,不能够抑制来自收容投入的粉末配合剂的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的该粉末配合剂的喷出。0004如果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具体地说明,则首先,关于上述1,作为混拌结束的混拌槽内的混拌物的排出,如图7对与下述实施例的对应部分赋予与该实施例相同的符号所示,通常,在使内部具备两根混拌转子10的混拌槽3绕一方的混拌转子10的旋转轴11的轴线翻转140160的状态下,使槽内的两根混拌转子10适当地正逆旋转。
11、,使混拌物A从混拌槽3排出,但混拌槽3的翻转角度是140160,即使包围混拌槽的上面装进开口部4的四周的开口部壁8之中的翻转方向侧壁8B执行滑动面的任务,但因为具有高粘着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类的混拌物A,至少其相当量因摩擦大而不在滑动面上滑落,迫使作业者用耙子样的工具进行扒落的排出辅助作业。而且,其作业是使混拌转子旋转的扒出,是非常危险的作业,所以迫切希望不需要用简易的手段进行人工作业。另外,作业者必须在每个进行分批装进作业和排出作业的混拌机的前后来来去去,这些都成为延长分批周期而损害生产性的原因。0005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如果进一步增大混拌槽3的翻转角度,例如,翻转180,则混拌物A与上述滑动。
12、面接触,不会阻碍排出,不会在滑落上花费时间、劳力,但因为作为混拌槽3的高速、宽范围的启动动作要求大马力的驱动装置和对因高速化而产生的翻转结束时的停止动作的冲击吸收机构要求牢固的结构,所以在翻转速度的高速化和翻转角度的扩大上从设备费用和节能化的观点出发存在界限。而且,即使是上述的混拌槽3的140160的翻转角度,与混拌槽底开放排出式混拌机相比,翻转动作时间长,在生产性的方面也存在问题。0006另外,在使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面翻转180而排出混拌物A的结构中,因为翻转的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面变低,所以需要在地面上开凿将排出的混拌物A的接受容器37插入的空间。在开凿地面而不设置凹坑的情况下,将混拌机设置。
13、在架台上而从高处向接受容器37进行落下排出的配置不能缺,但如果向高处设置混拌机,则混拌槽翻转排出式的混拌机与混拌槽底开放排出式的相比,将损害作为优势的初期或迁移时的设备施工的经济性。因此,仍然抱着翻转140的翻转排出式的混拌机中的生产性的缺点不变地,不得不导入该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2/11页5混拌机是现状。0007上述问题之2是如下的问题在密闭型混拌机中,为了对橡胶、塑料等的高粘度混拌材料进行混拌,向混拌槽3投入的大量的粉末配合剂,与通过加压盖5向装进开口部4的下降从混拌室7内推出的空气相伴,从加压盖5的四周和混拌槽3的四周的开口部壁8之间的间隙向上方喷出,对。
14、此需要采取对策。即,在密闭加压型混拌机中,在各种材料向混拌槽3投入之后,因为将加压盖5急速地向混拌室推入,所以不可避免上述粉末配合剂的喷出现象。0008对待这样的问题,即使将来自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的粉尘由设置在其近处的外加的集尘机吸引来抑制粉尘的扩散,从投入的配合剂流出的量也不准确,即使将由集尘机捕捉的粉尘返回混拌槽3,也不能够将混拌物做成正确的配合处方的混拌物,而且,因为在由集尘机回收的粉末配合剂中,混合了多段的分批的配合处方的粉末配合剂等,所以收集的灰尘粉尘的吸引量及每种配合剂的混合比例也不清楚,不能够向搅拌批料中分配地混入。0009因此,由外加集尘机回收的粉末配合剂,只作为灰尘而成为。
15、废弃物。此状况,不仅产生资源的损失,而且由于粉末配合剂的一部分的飞散,完成的混拌物严格来说不是像配合处方那样,不能实现具有设计品质的再现性的批量生产,损坏了品质的可靠性。0010在先技术文献0011专利文献00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13916号公报00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5514号公报发明内容0014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0015本发明的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由简易的手段解决在上述1的混拌物的排出动作上费时费力的问题,不会增大混拌槽的翻转角度,容易地进行混拌物的排出。0016本发明的另一个的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
16、混拌机,其解决上述2的问题,虽然不能够抑制来自将投入的粉末配合剂收容的混拌槽的粉末配合剂的喷出,但每次分批都能够尽可能地正确且有效率地回收它们。0017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001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作为高粘度混拌材料的混拌机,具备在由开闭自由的加压盖可闭锁上面的装进开口部的混拌槽内旋转的两根平行的混拌转子,为了混拌物的排出,使该混拌槽能够绕一方的混拌转子的轴线翻转,其中,以包围上述混拌槽的上部的装进开口部的四周的方式,设置开口部壁,上述开口部壁是上述加压盖的周边沿其内面升降的开口部壁,使该开口部壁中的位于混拌槽的翻转侧的前面壁与位于其它侧的开。
17、口部壁成为分体,将该前面壁的下端由铰链可旋转地安装在混拌槽上,以便在该混拌槽的上述翻转时该前面壁从混拌槽向下方垂下,使上述混拌槽从装进开口部朝向上方的位置在90120的范围内能够翻转。0019如果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此结构,则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3/11页6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具有由开闭自由的加压盖可闭锁上面的装进开口部的混拌槽;可转动地支承在该混拌槽内,旋转用的轴与驱动源连接的两根平行的混拌转子;为了混拌物的排出,使该混拌槽绕一方的混拌转子的轴线翻转的混拌槽翻转机构,上述混拌槽具有包围上部的装进开口部的四周的开口部壁,上。
18、述加压盖的周边沿该开口部壁的内面升降,在这样构成的混拌机中,使上述开口部壁中的位于混拌槽的翻转侧的前面壁与位于其它侧的开口部壁成为分体,将该前面壁的下端由铰链可旋转地安装在混拌槽上,在上述混拌槽上,设置了从其装进开口部朝向上方的位置在90120的范围内翻转的混拌槽翻转机构,在上述混拌槽上,设置在由混拌槽翻转机构进行的混拌槽的翻转时使上述前面壁从混拌槽向下方垂下的驱动机构。0020在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的理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混拌槽通过将两根构成C型的部分圆筒水平地相向配置进行连接而构成,在该混拌槽的上述两根部分圆筒内分别配设了混拌转子,使两混拌转子的轴可转动地支承在与上述部。
19、分圆筒的两端连结的一对端板上,与使它们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连接,进而,在上述开口部壁的前面壁的两侧端,具备与形成邻接开口部壁的混拌槽的端板的前缘卡合脱离的夹具,通过支承在上述端板上的驱动机构,使设置在上述开口部壁的前面壁的下端而构成上述铰链的支承轴能够转动,使上述前面壁能够向使上述夹具与上述端板的前缘卡合而包围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的混拌位置和为了解除上述夹具的卡合地由混拌槽的上述翻转进行的混拌物的排出而向下方垂下的混拌物排出位置移动。0021在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的另一个理想的实施方式中,使设置在上述前面壁的下端而构成上述铰链的支承轴由设置在上述端板上的轴承旋转自由地支承,在。
20、通过端板的轴承而向外部突出的支承轴的外端,连结向与该支承轴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臂,该臂的前端和支承在上述端板上的构成驱动机构的驱动缸的活塞杆的前端由销旋转自由地连结,由上述驱动缸使上述前面壁向包围装进开口部的混拌位置和用于混拌物的排出的混拌物排出位置能够进行位置移。0022另外,在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中,设置内压罩,该内压罩与开闭上述装进开口部的上面的加压盖一起覆盖上述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通过由升降机构压接在混拌槽的开口部壁周缘来封闭该混拌槽的装进开口部,使升降驱动加压盖的支承框架上的流体压力缸装置中的活塞杆气密且滑动自由地贯通于该内压罩,该内压罩的内部空间,在该内压。
21、罩压接在混拌槽的开口部壁周缘的状态下,至少加压盖能够上升到到达开口部壁的上端部的中间停止位置,由此,构成了配合剂封闭机构,该配合剂封闭机构在上述内压罩压接在混拌槽的开口部壁周缘的状态下,在使上述加压盖从上述中间停止位置下降时,使从混拌槽内通过该加压盖的周边而与粉末配合剂相伴地向内压罩内喷出的置换空气与该粉末配合剂一起停留在内压罩内,构成回收机构,该回收机构将堆积在上述内压罩和加压盖之间的空间的粉末配合剂通过吹出空气收集到加压盖周边部,将与由混拌槽的加压盖的上升引起的加压盖下方的该混拌槽内的负压化相伴地收集的粉末配合剂吸引回收到混拌中的混拌槽内。0023在该情况下,在设置于上述内压罩的顶板上的排。
22、气孔上,连结内藏过滤器的捕集装置的管道,该捕集装置用于捕集在该混拌槽内升压时与排出的空气相伴地向内压罩内喷出的粉末配合剂,使该内压罩内通过上述捕集装置中的过滤器与大气连通,将上述管道直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4/11页7立设置在由上述升降机构进行的内压罩的驱动方向上,使支承框架的顶板滑动自由地贯通,在上述捕集装置上,设置了加压空气喷嘴,该加压空气喷嘴将被捕集到上述过滤器中的粉末配合剂由与该捕集相反方向的空气流从过滤器扫落,通过上述管道返回到内压罩内。另外,作为用于由吹出空气将堆积在上述内压罩内的粉末配合剂收集到加压盖周边部上的手段,在上述加压盖上附设了覆盖其上面的。
23、罩构件,将该罩构件的上面做成倾斜部,在上述内压罩上,设置了将堆积在该倾斜部上的粉末配合剂向倾斜部的下游侧吹落的空气喷嘴。0024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中,在来自混拌槽的混拌物排出时,混拌槽前面的开口部壁向下方垂下而不成为阻害混拌物落下的排出滑动面,而且,翻转所需时间,因为是在90120的角度范围的翻转,所以短,不仅有助于分批周期的缩短,而且因为是窄范围的启动动作,所以不需要大输出功率的驱动装置,可以选择从电动旋转方式到液压推进方式的小型的驱动机构,翻转结束时的停止动作的冲击吸收机构也能够小型化、简单化,能够使制造成本大幅度地下降,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002。
24、5另外,由于在向混拌槽投入后不会使从该混拌槽喷出的粉末配合剂吸引到用于改善混拌机的周围的环境的外加的集尘机内,而是由设置在混拌槽上的内压罩内捕捉,向同一分批内回收,并在那里装备了可拌入的回收机构,所以在品质管理上不同的分批的粉末配合剂不会混杂。这是与混拌物的品质有关的重要的功能,此外,在配合剂的有价回收和灰尘废弃物的减少上起到的效果也大。0026发明的效果0027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由简易的手段解决了在混拌物的排出动作上费时费力的问题,另外,能够提供一种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其虽然不能够抑制来自将投入的粉末配合剂收容的混拌槽的粉末配合剂的喷出,但。
25、能够将它们尽可能地正确且有效率地回收到每次分批中。附图说明0028图1是由纵向剖面表示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0029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混拌槽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0030图3是表示上述混拌槽中的装进开口部的开口部前面壁的开闭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0031图4是表示装备在上述混拌机上的内压罩上部的集尘过滤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0032图5是表示上述混拌槽翻转90,混拌槽的开口部前面壁开放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0033图6是表示上述混拌槽翻转110,混拌槽的开口部前面壁开放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0034图7是表示将现有的混拌。
26、槽翻转排出式混拌机中的混拌槽翻转140,使混拌物排出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5/11页80035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0036图1图6表示本发明的混拌槽翻转排出式密闭加压型混拌机的一实施例。此实施例的密闭加压型混拌机,概略地讲,在底座1上具备支承以下说明的混拌机的必要的要素的支承框架2和混拌槽3,在上述支承框架2上,经盖加压机构6支承用于开闭构成混拌槽3的上面的四角筒状的装进开口部4且对混拌槽3内的混拌物进行加压的加压盖5。该混拌槽3,是将构成两根C型的部分圆筒3A水平地相向配置而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了混拌室7的混拌槽,在上述两。
27、根部分圆筒3A内分别配设混拌转子10,如图3所示,将那些混拌转子10的轴11可转动地支承在连结混拌槽3中的上述C型的部分圆筒3A的两端的一对端板13上,并与使它们进行旋转驱动的省略图示的驱动源连接。0037在该混拌室7的上部的装进开口部4上,设置包围其四周的开口部壁8,由配设在混拌槽3的上方的盖加压机构6能够使通过沿该开口部壁8的内面进行升降开闭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的上述加压盖5进行升降驱动。上述加压盖5,在粉末配合剂的混拌时等,将上述混拌槽3中的装进开口部4的周围的开口部壁8之间封闭,同时,用于对该混拌槽3内的混拌物进行加压。另外,上述加压盖5的盖加压机构6,由流体压力缸装置14构成,在其。
28、活塞杆15上经连结构件16安装了加压盖5。此加压盖5,由上述流体压力缸装置14,能移动保持在图5所示的上升位置、图1中由实线表示的中间停止位置、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下限位置混拌位置上。0038上述混拌槽3,为了通过翻转将结束了混拌的混拌物A从那里排出,在底座1上,如图2所示,装备了将液压缸18作为驱动源构成的混拌槽翻转机构,该混拌槽翻转机构,绕该混拌槽3中的一方翻转侧的混拌转子10的轴11中的中心轴线,由翻转轴12在90120的范围内可旋转地支承。上述液压缸18,由与其活塞杆19正交的水平轴21支承在上述底座1上,将上述活塞杆19的前端由销24旋转自由地连结在从混拌槽3中的上述翻转轴12的周围向。
29、与该轴12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翻转杆23的前端上。因此,通过上述活塞杆19的驱动,能够使混拌槽3在其装进开口部4朝向上方的图2的实线位置和相对于该位置使混拌槽3翻转了90的该图的虚线位置之间转动。0039上述混拌槽3的翻转角度,不限于图2、5所示的翻转90的例子,也包含图6所示的那样的角度范围,一般地,能够从装进开口部朝向上方的位置在90120的范围内旋转。另外,虽未明确地图示,但混拌槽3的翻转的范围由止动器设定。如果在这样的角度范围内通过由上述液压缸18进行的液压驱动的混拌槽翻转机构使混拌槽3翻转,则与现有的由电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成的翻转机构相比,是比较小型的,但实验证明能够将动作时间缩短到8分之。
30、1。0040在混拌槽3的上部的四周连接着上述开口部壁8,但此开口部壁8由与混拌槽3中的部分圆筒3A的两端连结的一对端板13的各上部、以从一对部分圆筒3A的一方的上端向上方延长的方式连接的上部壁及以从该一对部分圆筒3A的另一方的上端向上方延长的方式配设的通过铰链26旋转自由的前面壁8A,以作为整体形成矩形筒状的方式形成。特别是,上述前面壁8A,位于混拌槽3的翻转侧,为了作为与位于其它部位的开口部壁8分开的可动的部分而构成,能够容易地排出在混拌槽3内混拌的混拌物A,以如下的方式形成,即当由上述的混拌槽3的翻转使该槽3倾斜转动到在图2中由虚线表示的那样的翻转位置时,如图5及图6明确表示的那样,在铰链。
31、26上从装进开口部4的下方向下垂下。另外,在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6/11页9图6中由虚线表示的前面壁8A,如现有例的那样,表示了不使前面壁8A垂下的状态。0041如图3所示,在形成上述开口部壁8的一部分的混拌槽3的前面壁8A的两侧端,在该混拌槽3处于图1的混拌位置的情况下,具备与形成邻接开口部壁8的混拌槽3的端板13的前缘13A卡合脱离的夹具35。另外,使固定在该前面壁8A的下端而构成上述铰链26的支承轴27由设置在上述端板13上的轴承28旋转自由地支承,在通过一方的端板13的轴承28而向外部突出的支承轴27的轴端上,连结了向与该支承轴27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
32、突出的臂29,由销32旋转自由地连结了该臂29的前端和构成由轴33支承在上述端板13上的驱动机构的驱动缸30的活塞杆31的前端。0042上述驱动缸30,由省略了图示的控制装置以如下的方式控制,即,在与由构成上述混拌槽翻转机构的液压缸18使混拌槽3翻转的动作的同时,对上述活塞杆31进行推进驱动,如果该驱动缸30被驱动,则首先解除上述夹具35对端板13的卡合,接着混拌槽3由液压缸18进行倾斜转动,同时,前面壁8A如图5或图6所示,打开到作为向下方垂下的位置或与其接近的位置的混拌物排出位置,混拌槽3内的混拌物A借助混拌转子10的旋转的力的帮助而向接受容器37中排出。0043在上述混拌机中,在混拌结束。
33、后,排出混拌物A的操作是如上述的那样使混拌槽3翻转90120,其在翻转位置停止时,前面壁8A由上述驱动缸30开放,如果在此状态下旋转混拌转子10,则混拌槽3内的混拌物A在被扒出的状态下,以从混拌槽3直接向槽外落下的方式被排出。在混拌物A的落下位置,使上述接受容器37待机,但因为混拌槽3的开放部分的大半是面向接受容器37,并配置在除了其前面壁8A以外的开口部壁8覆盖接受容器37的那样的位置,所以由混拌转子10的旋转产生的危险性不会波及作业者。0044另外,在上述翻转的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恢复到向上时,通过上述液压缸18及驱动缸30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上述开口部壁8的前面壁8A与其它的开口部壁。
34、8同样地处于直立位置,通过其两端的夹具35自动地卡合在与其邻接地形成开口部壁8的端板13的前缘13A上,上述前面壁8A处于包围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的混拌位置,混拌槽3上部形成不漏粉的密闭的筒形。0045如图1所示,固定在上述连结构件16上而与流体压力缸装置14的活塞杆15平行延伸的两根导杆40,由支承框架2引导而向其上方突出,在一方的导杆40内,穿插了用于向设置在上述加压盖5的内部的冷却室41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管42A,在另一方的导杆40内穿插使该冷却水循环排出的冷却水排出管42B,以便能够冷却加压盖5。上述冷却水管42A及冷却水排出管42B,分别经柔性管与冷却水的供给源连接。另外,在上述混。
35、拌槽3的外周也设置了冷却套43,通过省略了图示的流路使冷却水向该冷却套43循环,同样能够进行冷却。0046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上述支承框架2上,设置了配设成与开闭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的上面的加压盖5一起覆盖上述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地由缸等升降机构46可升降的内压罩45。此内压罩45是以通过将其下部周缘45A在紧密接触状态下压接在混拌槽3的开口部壁8的上缘上来封闭该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的方式形成的。因此,在该内压罩45下降时,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及覆盖它的加压盖5被覆盖,能够抑制装进混拌槽3内的粉末配合剂等向外部扩散。0047如果进一步具体地说明,则上述内压罩45的内部空间,在该内压罩4。
36、5与混拌槽3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7/11页10的开口部壁8的周缘压接的状态下,至少上述加压盖5能上升到达到开口部壁8的上端部的用于预拌的中间停止位置图1的实线位置,由此,构成了如下的配合剂封闭机构在上述内压罩45与混拌槽3的开口部壁8的周缘压接的状态下,在使上述加压盖5从上述中间停止位置下降时,使通过该加压盖5的周边而与粉末配合剂相伴地从混拌槽3内向内压罩45内喷出的置换空气与该粉末配合剂一起停留在内压罩45内。0048上述内压罩45的升降机构46,通过将必要数量的图4所示那样的流体压力缸装置设置在支承框架2上来构成,将其活塞杆46A与内压罩45连结,能向图5。
37、所示的上升位置和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移动,但不局限于这样的结构。图1所示的符号48,因为在将材料投入混拌槽3的作业时内压罩45处于上限位置,不能够防止投入的粉末配合剂的飞散,所以是包围开口部壁8的3方向的防尘罩。此防尘罩48,因为将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框架2上的防尘罩升降臂48A的支轴作为支点,所以其升降轨迹描绘圆弧,以便不与开口部壁8上的构成构件接触地开闭。0049另外,如图1及图4所表明的那样,使升降驱动上述加压盖5的流体压力缸装置14的活塞杆15及对该加压盖5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导杆40气密且滑动自由地贯通于该内压罩45。上述加压盖5,在与内压罩45不干涉的范围内能够与该内压罩45无关系地升降,。
38、但也可以与需要相应地以由控制电路使内压罩45与加压盖5的升降联动并也能够解除联动的方式构成。0050进而,在上述内压罩45上,在设置在其顶板45B上的排气孔45C上连结了内藏过滤器51的捕集装置50的管道53的下端。此捕集装置50是用于捕集与在混拌室7内升压时从加压盖5的周围排出之处的空气相伴的粉末配合剂的捕集装置,使该内压罩45内由上述管道53与捕集装置50中的圆筒状过滤器51和其收容部分的外筒55之间的空间56连通,该空间56的上端由固定圆筒状过滤器51的上部的隔壁板57封闭,封闭了下端的上述圆筒状的过滤器51的上端的开放部,通过上述隔壁板57的中心孔57A、该隔壁板57上的通气室58及设。
39、置了省略了图示的挡板的排气管道喷嘴59向大气开放。0051另外,上述管道53,直立设置在由上述升降机构46进行的内压罩45的驱动方向,滑动自由地贯通支承框架2的顶板2A中的密封环2B。0052另外,在上述捕集装置50上,设置了将在上述过滤器51中捕集的粉末配合剂由与该捕集相反方向的空气流从过滤器51扫落的加压空气喷嘴60。此加压空气喷嘴60,用于将堆积在过滤器51上的粉末配合剂从上述管道53通过内压罩45内返回到混拌槽3,将混拌物做成正确的配合处方的混拌物。特别是在进行混拌槽3内的混拌使混拌物升温时,由于混拌槽3内的空气也升温,压力上升,所以该空气从混拌槽3内与粉末配合剂相伴地向内压罩45侧喷。
40、出,进而伴随内压罩45的内部压力的上升,该内压罩45内的气体向捕集装置50流入,与该气体相伴的粉末配合剂由过滤器51过滤,但上述捕集装置50中的加压空气喷嘴60,主要是用于将此被过滤的粉末配合剂通过内压罩45内而回收到混拌槽3。0053为了容易收集堆积在上述内压罩45内的粉末配合剂,并返回到混拌槽3内,在上述内压罩45内的加压盖5上,附设了覆盖其上面的连结构件16等结构构件的全部上面的罩构件62。该罩构件62的上面,至少覆盖加压盖5的平面形状的全体,因此在内压罩45内飞散的粉末配合剂堆积在该罩构件62上或加压盖5的周边部的任一个上。而且,上述罩构件62的上面做成向一方侧倾斜的倾斜部62A,另外。
41、,在上述内压罩45内的上部设置了将堆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8/11页11积在该倾斜部62A上的粉末配合剂沿该倾斜部62A向其流下侧吹落的空气喷嘴63。因此,能够由来自该空气喷嘴63的吹出空气,使堆积在内压罩45上的粉末配合剂向加压盖5的周边部流下,将该粉末配合剂收集在那里。0054在图1及图4中,上述罩构件62的倾斜部62A,以向一方侧倾斜的方式形成,但此倾斜部62A也能够做成向多个方向倾斜的结构,上述空气喷嘴63,在内压罩45内设置在适合于使粉末配合剂沿倾斜部62A流下的部位。另外,上述倾斜部62A的倾斜方向,希望也考虑与捕集装置50的管道53开口的内压罩45。
42、的排气孔45C的位置的关系,例如,能够以上述排气孔45C位于倾斜部62A的流下侧的方式构成等,采取用于容易进行粉末配合剂的回收的手段。0055在上述内压罩45和加压盖5之间的空间中,由来自上述空气喷嘴63的吹出空气,将堆积在罩构件62的倾斜部62A上的粉末配合剂收集到加压盖5的周边部,但此收集的粉末配合剂,由于伴随着与混拌槽3的加压盖5的上升相伴的该混拌槽3内的负压化而吸入混拌槽3内,所以使上述加压盖5上升的机构构成了用于回收加压盖周边部的粉末配合剂的回收机构。0056在上述加压盖5的周边部,能够在加压盖5自身上或者罩构件62上,预先设置在由上述回收机构回收到混拌槽3的粉末配合剂容易被吸入混拌。
43、槽3的状态下暂时被收容的空场。0057另外,在上述混拌机中,与上述捕集装置50分开地设置外加集尘机,但此集尘机是为了在使内压罩45及加压盖5上升而开放混拌槽3的上面的装进开口部4并投入粉末配合剂时,防止该粉末配合剂的扬尘扩散,以吸引设置在内压罩45的外侧的防尘罩48的内侧空间的空气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0058接着,对上述密闭加压型混拌机的动作进行说明。0059在上述密闭加压型混拌机中,在向混拌槽3装进配合材料等时,在将其装进开口部4朝向上方的状态下,由防尘罩48包围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的3方面,使加压盖5及内压罩45上升到图5所示的最上位,向混拌槽3与橡胶、塑料等的高粘度混拌材料一起投入粉末。
44、配合剂。在此状态下,从混拌槽3的混拌转子10上构成了收容配合材料的料斗部,该料斗部,由上述开口部壁8包围其上部周围。0060在向混拌槽3投入装进上述高粘度混拌材料和粉末配合剂之后,如图1所示,通过由液压缸构成的升降机构46的驱动使内压罩45下降到下限位置,同时通过流体压力缸装置14的驱动使加压盖5下降到中间停止位置,但首先,如果使内压罩45的下部周缘45A与混拌槽3的上缘紧密接触,则由该内压罩45将混拌槽3的装进开口部4经密封构件气密地封闭。进而在使加压盖5下降到上述中间停止位置的状态下开始混拌转子10的旋转,预先混拌粉末配合剂。0061因为如果使上述加压盖5下降,则伴随其进入装进开口部4的开。
45、口部壁8内,将该加压盖5的进入体积与混拌槽3内的空气置换,所以混拌槽3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经加压盖5的周围的间隙向内压罩45侧被推出,此时,粉末配合剂当然与移动空气相伴地以高浓度急速喷出流入内压罩45侧,但因为在混拌槽3及内压罩45内形成了闭锁空间,所以在移动空气中扩散浮游的粉末配合剂堆积在加压盖5的上面侧、周边等。另外,此空气的移动,仅是在内压罩45和混拌槽3之间的空气移动,混拌槽3内及内压罩45内的压力没有变化。因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9/11页12此,即使粉末配合剂与上述移动空气相伴地向内压罩45侧流入,也不会从作为大气压的内压罩45内向外部流出。0062另外。
46、,如上所述,如果通过进行混拌槽3内的混拌使混拌物升温,则混拌槽3内的空气也升温,由于由其膨胀引起的压力的上升、混拌物中的水分蒸发、由来自有机质材料的挥发气体引起的气体容积的膨胀,该空气、气体从混拌槽3内伴同粉末配合剂向内压罩45侧喷出,因为内压罩45形成了闭锁空间,所以它们流入到捕集装置50,伴同该气体的粉末配合剂被过滤器51捕捉。0063因此,在适当地进行混拌而拌入了粉末配合剂的阶段,使被上述过滤器51捕捉的粉末配合剂通过内压罩45内回收到混拌槽3,但当其回收时,首先,通过关闭与捕集装置50中的通气室58连接的排气管道喷嘴59中的挡板,从灰尘扫落用的加压空气喷嘴60一口气将脉冲空气向过滤器5。
47、1的内侧吹入并向过滤器的外侧扫落捕捉的粉末配合剂。因此,由于扫落的粉末配合剂经管道53落下流入内压罩45内,不久沉降并堆积在加压盖5上的罩构件62的上面的倾斜部62A等上,所以通过来自设置在内压罩45内的上部的空气喷嘴63的吹出空气,能够从加压盖5的周边部流下并收集在那里。0064收集在加压盖5的周边部的粉末配合剂,如果使加压盖5上升,则因为在混拌槽3内成为负压的同时内压罩45内的空气被压缩,所以由于在加压盖5的周围产生朝向混拌槽3侧的气流,所以与此气流相伴地向混拌槽3内流下而被回收,拌入了混拌中的混拌物中。来自上述内压罩45内的空气喷嘴63的吹出空气,也可以在此时进行。0065这样,由捕集装。
48、置50的过滤器51捕捉从混拌槽3喷出的粉末配合剂的大致全量并回收到混拌槽3内,拌入同一分批,对于用于制造正确的配合处方那样的品质的混拌物是非常有效的,对于提高品质的可靠性、由材料的有价回收产生的资源节约和灰尘废弃物的减少也是有效的。0066将由上述的混拌机产生的混拌物从混拌槽3排出的操作,如下进行打开配置在支承框架2中的装进开口部4的前面侧的防尘罩48,同时使结束了混拌的混拌槽3上的内压罩45、加压盖5顺序上升,在加压盖5到达上限之后,使两根混拌转子10向反啮合侧低速旋转,同时开始由液压缸18进行的混拌槽3的前倾翻转,并同时开始由上述驱动缸30进行的前面壁8A的开放。在混拌槽3翻转了90120。
49、时,前面壁8A开放到图5或图6所示的垂下位置,如果在此状态下使混拌转子10向正向及反向旋转,则混拌物A即使没有作业者的排出辅助作业也能向槽外排出。0067在对上述的本发明的混拌机的试制实验中,在混拌结束而使内压罩上升时,在加压盖5上的罩构件62的上面倾斜部62A上,没有由来自加压空气喷嘴60的脉冲空气从过滤器51扫落的粉末配合剂的堆积残余,确认了粉末配合剂在混拌室内已被混拌。另外,使从捕集装置50的排气管道喷嘴59向大气放出的排气通向外加集尘机,但在该过滤器、至该集尘机的管道内面也没有见到粉末配合剂的捕捉行迹、粉末配合剂的附着,确认了投入的粉末配合剂的大致100已被混拌。另外,通过投入的粉末配合剂的全部重量和混拌物重量的比较也能够判断粉末配合剂的回收率,但因为在混拌中混拌温度达到130150,所以存在挥发成分及水分蒸发,准许03左右的减少量。0068另外,在将混拌物A从混拌槽3排出的阶段,在使混拌槽3的开口部壁8的前面壁8A如图5所示那样垂下时,即使在使混拌槽3翻转到90且混拌槽3内的两根混拌转子说明书CN102341223ACN102341237A10/11页1310成为垂直配列的状态下,也能够确认通过该混拌转子10的旋转容易将混拌物从混拌槽3扒出,并直接向槽外落下。即使是有粘稠性的混拌物的排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