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2084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8936.8

申请日:

2010.08.10

公开号:

CN102372068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3B 11/04申请公布日:201203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11/04申请日:20100810|||公开

IPC分类号:

B63B11/04

主分类号:

B63B11/04

申请人: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志远; 薛国良; 莫中华; 井上幸也

地址:

226005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临江路1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可有效减少压载舱内淤泥堆积的大型远洋船舶全新设计,该新型船舶的改进设计包括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设置专用含泥压载水舱;在压载舱内船底纵骨上设置错位布置的除淤泥流水孔;提供压载舱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本发明有效的减少了大型船舶压载舱内淤泥堆积面积和堆积量,大幅提高了船舶运力,降低了船舶航运风险,提高了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包括不同的压载舱舱位 (1), 其特征在于 : 各压载 舱舱位 (1) 在水平桁材 (2) 处进行分隔, 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 (3) 和双重底 压载舱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其特征在于 : 在规范及强度允 许范围内, 压载水舱底部的纵骨 (5) 上每肋距范围内布置 4 或 5 个流水孔 (6), 且流水孔 (6) 与相邻纵骨 (5) 错位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流水孔 (6) 是椭圆形的, 长轴为 150mm, 短轴为 75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其特征在于 : 在边压 载舱 (3) 及舭部设置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 (7)。

说明书


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船舶的压载舱设计, 具体为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的全新设计。 背景技术 压载舱淤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由于部分港口海域泥沙量大, 压载舱内淤 泥沉积异常严重。 大型船舶每个航次压载水操作都要在压载舱内积淀下几十甚至数百吨的 淤泥, 这些淤泥很难随压载水排到船外。 日积月累, 几年后舱内的淤泥甚至达到底部骨架的 高度, 造成船舶装货能力的下降, 营运成本增加。 同时有淤泥堆积的位置再也无法检查到腐 蚀、 皱折、 屈曲或断裂等缺陷, 增加了船舶安全隐患。因此减少压载舱内淤泥的沉积已成为 新船设计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大型船舶压载舱淤泥沉积严重的问题, 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压载舱内淤泥堆积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技术方案 : 本发明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 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首先将传统压载舱进行重新划分, 将各压载舱在水平桁材 处进行分隔为边压载舱和双层底压载舱, 因为船舶双层底部分纵横骨架较多, 淤泥易于堆 积, 因此可在船舶航运中尽量减少双层底压载舱的使用。 经计算, 当船舶全部边压载舱及中 间部位双重底压载舱压载时, 即可满足船舶压载航行的最基本要求, 从而有效减少淤泥淤 积范围和淤积量。 鉴于双层底压载舱处结构复杂, 极易淤泥淤积的特点, 本新型船舶又在规 范及强度允许范围内, 在船底纵骨上每肋距范围内布置 4 或 5 个 150mm×75mm 左右的椭圆 形流水孔, 且与相邻纵骨上流水孔错位布置。利用船舶自身的横摇, 使底部水流产生紊流, 带动沉积的淤泥。经过实际的分段试验验证, 错位布置的流水孔可明显增大冲刷淤泥的范 围, 效果显著, 仅舷侧舭部仍有部分淤泥堆积。针对舭部及顶边舱内难于靠自身除去的淤 泥, 本新型船舶在每个压载舱布置一定数量的快速接头。 在船舶压载舱空舱时候, 利用船舶 的消防水, 通过水龙皮带冲洗压载舱, 从而实现去除淤泥和洗舱。
     有益效果 : 本发明极大的改善了压载舱中淤泥的沉积量, 减小每个航次船舶的额 外载重量, 提高了船舶的运力, 极大的降低了营运成本 ; 另一方面, 伴随着压载水处理公约 的生效, 本设计可以减小压载水处理量, 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船舶开支。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压载舱舱位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4 为本发明压载水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压载舱舱位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 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 包括不同的压载舱位 1, 各压载舱位 1 在水平桁 材 2 处进行分隔, 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 3 和双重底压载舱 4。船底纵骨 5 上 每肋距范围内间隔布置 4 或 5 个 150mm×75mm 的椭圆形流水孔 6, 且流水孔 6 与相邻纵骨 5 错位布置。在边压载舱 3 及舭部设置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 7。

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2068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2068ACN102372068A21申请号201010248936822申请日20100810B63B11/0420060171申请人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26005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临江路117号72发明人潘志远薛国良莫中华井上幸也54发明名称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57摘要本发明为一种可有效减少压载舱内淤泥堆积的大型远洋船舶全新设计,该新型船舶的改进设计包括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和双重底压载舱,设置专用含泥压载水舱;在压载舱内船底纵骨上设置错位布置的除淤泥流水孔;提供压载舱人工冲洗用快速。

2、接头。本发明有效的减少了大型船舶压载舱内淤泥堆积面积和堆积量,大幅提高了船舶运力,降低了船舶航运风险,提高了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372070A1/1页21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包括不同的压载舱舱位1,其特征在于各压载舱舱位1在水平桁材2处进行分隔,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3和双重底压载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其特征在于在规范及强度允许范围内,压载水舱底部的纵骨5上每肋距范围内布置4或5个流水孔6,且流水孔6与相邻纵骨5错位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3、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孔6是椭圆形的,长轴为150MM,短轴为75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其特征在于在边压载舱3及舭部设置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7。权利要求书CN102372068ACN102372070A1/2页3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船舶的压载舱设计,具体为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的全新设计。背景技术0002压载舱淤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部分港口海域泥沙量大,压载舱内淤泥沉积异常严重。大型船舶每个航次压载水操作都要在压载舱内积淀下几十甚至数百吨的淤泥,这些淤泥很难随压载水排到船外。日积月累。

4、,几年后舱内的淤泥甚至达到底部骨架的高度,造成船舶装货能力的下降,营运成本增加。同时有淤泥堆积的位置再也无法检查到腐蚀、皱折、屈曲或断裂等缺陷,增加了船舶安全隐患。因此减少压载舱内淤泥的沉积已成为新船设计的必然趋势。发明内容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大型船舶压载舱淤泥沉积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压载舱内淤泥堆积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首先将传统压载舱进行重新划分,将各压载舱在水平桁材处进行分隔为边压载舱和双层底压载舱,因为船舶双层底部分纵横骨架较多,淤泥易于堆积,因此。

5、可在船舶航运中尽量减少双层底压载舱的使用。经计算,当船舶全部边压载舱及中间部位双重底压载舱压载时,即可满足船舶压载航行的最基本要求,从而有效减少淤泥淤积范围和淤积量。鉴于双层底压载舱处结构复杂,极易淤泥淤积的特点,本新型船舶又在规范及强度允许范围内,在船底纵骨上每肋距范围内布置4或5个150MM75MM左右的椭圆形流水孔,且与相邻纵骨上流水孔错位布置。利用船舶自身的横摇,使底部水流产生紊流,带动沉积的淤泥。经过实际的分段试验验证,错位布置的流水孔可明显增大冲刷淤泥的范围,效果显著,仅舷侧舭部仍有部分淤泥堆积。针对舭部及顶边舱内难于靠自身除去的淤泥,本新型船舶在每个压载舱布置一定数量的快速接头。。

6、在船舶压载舱空舱时候,利用船舶的消防水,通过水龙皮带冲洗压载舱,从而实现去除淤泥和洗舱。0005有益效果本发明极大的改善了压载舱中淤泥的沉积量,减小每个航次船舶的额外载重量,提高了船舶的运力,极大的降低了营运成本;另一方面,伴随着压载水处理公约的生效,本设计可以减小压载水处理量,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船舶开支。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为本发明压载舱舱位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3、4为本发明压载水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5为本发明压载舱舱位的布置示意图。说明书CN102372068ACN102372070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

7、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0011一种大型船舶抗泥沙型压载水舱,包括不同的压载舱位1,各压载舱位1在水平桁材2处进行分隔,将传统型的压载舱分隔为边压载舱3和双重底压载舱4。船底纵骨5上每肋距范围内间隔布置4或5个150MM75MM的椭圆形流水孔6,且流水孔6与相邻纵骨5错位布置。在边压载舱3及舭部设置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7。说明书CN102372068ACN102372070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2068ACN102372070A2/3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72068ACN102372070A3/3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7206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