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816528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6033.3

申请日:

2011.09.24

公开号:

CN102338521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5B 49/02申请公布日:20120201|||公开

IPC分类号:

F25B49/02

主分类号:

F25B49/02

申请人:

林勇

发明人:

林勇

地址:

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胡公路809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防液击装置,尤其是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包括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液泵排液管、液泵、液泵输入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依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当气液分离器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泵到冷凝器,实现冷凝器底部制冷剂过冷,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液泵排液管、液泵、液泵输入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泵通过液泵输入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通过液泵排液管与冷凝器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接在液泵的电机控制线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电路。

说明书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防液击装置,尤其是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制热工作中,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低,制热能力衰减很大,往往满足不了空调热负荷的要求,空调房间温度降低,舒适度下降。此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会增大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压力,降低蒸发器的压力,使得整个制冷系统制热时需要制冷剂比制冷时要多,当工况变化时,会有没有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回到压缩机而被压缩,由于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将造成压缩机的“液击”故障。为了防止“液击”,现在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在压缩机吸气口安装体积更大的气液分离器,这不当增加成本,而且占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在气液分离器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抽到冷凝器底部,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冷凝器底部制冷剂过冷,实现节能,安装简单,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包括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液泵排液管、液泵、液泵输入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内部。

所述的液泵通过液泵输入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通过液泵排液管与冷凝器的底部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接在液泵的电机控制线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电路。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使用本发明后,当流进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制冷剂多,制冷剂液位升高,制冷剂液位升高到第二液位传感器时,控制器输出开液泵信号,液体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被泵到冷凝器底部,冷却冷凝器底部的制冷剂,气液分离器的液位下降,不让压缩机从输出管吸入液体制冷剂,有效防止压缩机液击故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当气液分离器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泵到冷凝器,实现冷凝器底部制冷剂过冷,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

(2)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

(3)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出液管2、冷凝器3、压缩机排气管4、液泵排液管5、液泵6、液泵输入管7、压缩机8、压缩机吸气管9、气液分离器10、气液分离器进气管11、控制器12、第一液位传感器13、第二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包括冷凝器出液管1、冷凝器2、压缩机排气管3、液泵排液管4、液泵5、液泵输入管6、压缩机7、压缩机吸气管8、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进气管10、控制器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1、冷凝器2、压缩机排气管3、压缩机7、压缩机吸气管8、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进气管10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安装在气液分离器内部。

所述的液泵5通过液泵输入管6与气液分离器9的底部连接,通过液泵排液管4与冷凝器2的底部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11的输出电路接在液泵5的电机控制线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接入控制器11的输入电路。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风冷热泵空调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7与冷凝器2、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9通过管道依次闭环连接,使用本发明后,当流进气液分离器9的液体制冷剂多,制冷剂液位升高,当制冷剂液位升高到第二液位传感器13时,控制器11输出开液泵5信号,使气液分离器9的液位下降,防止压缩机7从气液分离器9吸入液体制冷剂,有效防止压缩机7的液击故障;液体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9被泵到冷凝器2底部,冷却冷凝器2底部的制冷剂,使冷凝器2底部的制冷剂过冷,提高风冷热泵空调系统效率,当液位下降到第一液位传感器12的位置时,控制器11输出关闭液泵5信号,保持气液分离器9中制冷剂液位一直在第一液位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之间变化,风冷热泵空调系统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当气液分离器9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泵到冷凝器2,实现冷凝器2底部制冷剂过冷,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7造成液击;减小气液分离器9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852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8521ACN102338521A21申请号201110286033322申请日20110924F25B49/0220060171申请人林勇地址21415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胡公路809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72发明人林勇54发明名称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防液击装置,尤其是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包括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液泵排液管、液泵、液泵输入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

2、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依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当气液分离器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泵到冷凝器,实现冷凝器底部制冷剂过冷,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38534A1/1页21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液泵排液管、液泵、液泵输入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控制器、第。

3、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泵通过液泵输入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通过液泵排液管与冷凝器的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接在液泵的电机控制线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电路。权利要求书CN102338521ACN102338534A1/2页3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技术。

4、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防液击装置,尤其是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制热工作中,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低,制热能力衰减很大,往往满足不了空调热负荷的要求,空调房间温度降低,舒适度下降。此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会增大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压力,降低蒸发器的压力,使得整个制冷系统制热时需要制冷剂比制冷时要多,当工况变化时,会有没有蒸发的液体制冷剂回到压缩机而被压缩,由于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将造成压缩机的“液击”故障。为了防止“液击”,现在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在压缩机吸气口安装体积更大的气液分离器,这不当增加成本,而且占空间。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

5、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采用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在气液分离器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抽到冷凝器底部,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造成液击,冷凝器底部制冷剂过冷,实现节能,安装简单,易于操作。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包括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液泵排液管、液泵、液泵输入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控制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冷凝器、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气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气液分离器内部。0005所。

6、述的液泵通过液泵输入管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接,通过液泵排液管与冷凝器的底部连接。0006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接在液泵的电机控制线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输入电路。0007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使用本发明后,当流进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制冷剂多,制冷剂液位升高,制冷剂液位升高到第二液位传感器时,控制器输出开液泵信号,液体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被泵到冷凝器底部,冷却冷凝器底部的制冷剂,气液分离器的液位下降,不让压缩机从输出管吸入液体制冷剂,有效防止压缩机液击故障。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当气液分离器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泵到冷凝器,实现冷凝器底部制冷剂过冷,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

7、缩机造成液击。0009(2)减小气液分离器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0010(3)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38521ACN102338534A2/2页40012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0013图中1、冷凝器出液管2、冷凝器3、压缩机排气管4、液泵排液管5、液泵6、液泵输入管7、压缩机8、压缩机吸气管9、气液分离器10、气液分离器进气管11、控制器12、第一液位传感器13、第二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0014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

8、冷防液击装置,包括冷凝器出液管1、冷凝器2、压缩机排气管3、液泵排液管4、液泵5、液泵输入管6、压缩机7、压缩机吸气管8、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进气管10、控制器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所述的冷凝器出液管1、冷凝器2、压缩机排气管3、压缩机7、压缩机吸气管8、气液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进气管10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安装在气液分离器内部。0015所述的液泵5通过液泵输入管6与气液分离器9的底部连接,通过液泵排液管4与冷凝器2的底部连接。0016所述的控制器11的输出电路接在液泵5的电机控制线上,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接入控。

9、制器11的输入电路。0017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风冷热泵空调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7与冷凝器2、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9通过管道依次闭环连接,使用本发明后,当流进气液分离器9的液体制冷剂多,制冷剂液位升高,当制冷剂液位升高到第二液位传感器13时,控制器11输出开液泵5信号,使气液分离器9的液位下降,防止压缩机7从气液分离器9吸入液体制冷剂,有效防止压缩机7的液击故障;液体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9被泵到冷凝器2底部,冷却冷凝器2底部的制冷剂,使冷凝器2底部的制冷剂过冷,提高风冷热泵空调系统效率,当液位下降到第一液位传感器12的位置时,控制器11输出关闭液泵5信号,保持气液分离器9中制冷剂液位一直在第一液位传感器1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之间变化,风冷热泵空调系统正常工作。0018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当气液分离器9中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泵到冷凝器2,实现冷凝器2底部制冷剂过冷,防止液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7造成液击;减小气液分离器9的尺寸,节省制造的材料,节省空间;安装简单,易于生产操作。说明书CN102338521ACN102338534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3852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