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合婴儿车车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收合婴儿车车架.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3925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3925ACN102343925A21申请号201010249667722申请日20100802B62B7/0620060171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香港中环永吉街8号诚利商业大厦7FF室72发明人李建群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代理人张艳美郝传鑫54发明名称可收合婴儿车车架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包括支撑架及两主支架,两所述主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主支架包括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所述车手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脚杆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前脚杆的中部与所。
2、述后脚杆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后脚杆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车手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枢接以相对于所述后脚杆转动并随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后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无需另外增设折合枢转点或是其它连杆部件,仅以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组成的三连杆结构则可实现折合,其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重量较轻,收合后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收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9页CN102343944A1/1页21一种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及两主支架,两所述主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主支架包括车手杆、前脚。
3、杆及后脚杆,所述车手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脚杆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前脚杆的中部与所述后脚杆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后脚杆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车手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枢接以相对于所述后脚杆转动并随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后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动组件和收合锁定机构,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拉杆、两上横杆及两下横杆,所述收合锁定机构包括收合拉柄及固定件,两所述上横杆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的两侧,所述上横杆一端枢接于所述收合拉柄上,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的中部,两所述下横杆也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的两侧,所述下横杆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的下端,另一端枢接于所述。
4、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件并连接于所述收合拉柄上,所述收合拉柄与所述固定件相卡合或相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拉柄包括提手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枢接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下端形成有卡合凹槽,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凸伸出卡合凸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卡合件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卡合凹槽与所述卡合凸台相卡合以使所述收合拉柄与所述固定件相卡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上端形成按压部且向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延伸出具有弹性的复位件。
5、,所述按压部受压而枢转时,所述卡合凹槽脱离所述卡合凸台,所述收合拉柄可与所述固定件相分离。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组件还包括两斜杆,两所述斜杆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的两侧,所述斜杆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的下端。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下端固定有脚踏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交叉枢接的两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枢接于相应前脚杆的中部,其后端枢接于相应车手杆的中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靠组件,所述背靠组件包括两直杆及两可折合的折杆,。
6、两所述折杆交叉枢接且每一所述折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两所述直杆上,所述直杆的下端枢接于相应所述后脚杆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前脚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权利要求书CN102343925ACN102343944A1/5页3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婴儿用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收合婴儿车车架。背景技术0002在目前婴儿车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所需的实用性及携带的方便性,婴儿车车架一般都会设计成可收合的型态,使得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张开成婴儿车的形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0003现有。
7、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中,基本的车架结构由相互枢接的前脚杆,后脚杆及车手杆组成。为了形成可折合结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在前脚杆、后脚杆或车手杆其中一者中增设一可折合枢转点,以使将原来的三杆转变为四连杆以实现折合,该类现有婴儿车车架需在主要杆件上增设枢转点,其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组装的难度。而另一种实现收合的方式是直接增加一连杆以连接前脚杆和后脚杆或是连接前脚杆和车手杆,如中国公开号为CN1600616的专利档所揭示的婴儿推车。该婴儿推车包括第一推把、第二推把、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的下部转动连接的第一后轮支架、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的下部转动连接的第二后轮支架、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下端部转动连。
8、接的第一前轮支架、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二前轮支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第二后轮支架、第一推把、第二推把之间的可折合的支撑架,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的前部和后部,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的前部和后部,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所述的第一推把、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一连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所述的第二推把、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二连杆也构成四连杆机构。该现有婴儿车车架需要在保留车架的主要杆件的基础上再增设一连杆,如此才能在收合车架时,仅施力于车手杆,再藉连杆牵引带动其余杆件进。
9、行收合及折迭。然而,额外增设其它部件使得其结构较为复杂,总体重量较大,且收合后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和收藏。0004因此,亟待一种新型的可收合婴儿车车架,该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结构简单,方便组装,重量较轻且收合后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收藏。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合婴儿车车架,该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结构简单,方便组装,重量较轻且收合后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收藏。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其包括支撑架及两主支架,两所述主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主支架包括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所述车手杆的中部与所述前脚杆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前脚杆的中部与所述后脚。
10、杆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后脚杆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车手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枢接以相对于所述后脚杆转动并随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后脚杆的长度方向滑动。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收合时,车手杆相对于所述前脚杆和说明书CN102343925ACN102343944A2/5页4后脚杆转动的同时随着第一连接件沿着后脚杆向下滑动,则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组成的三连杆结构可由类三角形的使用状态折合为近似平行的收合状态,收合后的体积较小。该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无需另外增设折合枢转点或是其它连杆部件,仅以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组成的三连杆结构则可实现折合,其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重量较。
11、轻,收合后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收藏。0008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连动组件和收合锁定机构,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拉杆、两上横杆及两下横杆,所述收合锁定机构包括收合拉柄及固定件,两所述上横杆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的两侧,所述上横杆一端枢接于所述收合拉柄上,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的中部,两所述下横杆也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的两侧,所述下横杆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的下端,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拉杆的下端,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件并连接于所述收合拉柄上,所述收合拉柄与所述固定件相卡合或相分离。0009较佳地,所述收合拉柄包括提手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枢接有卡合件,所。
12、述卡合件的下端形成有卡合凹槽,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凸伸出卡合凸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车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卡合件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卡合凹槽与所述卡合凸台相卡合以使所述收合拉柄与所述固定件相卡合。0010较佳地,所述卡合件的上端形成按压部且向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延伸出具有弹性的复位件,所述按压部受压而枢转时,所述卡合凹槽脱离所述卡合凸台,所述收合拉柄可与所述固定件相分离。0011较佳地,所述连动组件还包括两斜杆,两所述斜杆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的两侧,所述斜杆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的下端,以进一步增强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的刚度。0012较。
13、佳地,所述拉杆的下端固定有脚踏件,以提供施力点,便于展开车架。0013较佳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交叉枢接的两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枢接于相应前脚杆的中部,其后端枢接于相应车手杆的中部。该支撑架进一步增加车架的刚度且便于车架的横向折合。0014较佳地,所述可收合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背靠组件,所述背靠组件包括两直杆及两可折合的折杆,两所述折杆交叉枢接且每一所述折杆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两所述直杆上,所述直杆的下端枢接于相应后脚杆上。0015较佳地,所述车手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前脚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借助该第二连接件以实现枢接可使得车手杆与前脚杆可更充分地叠合。0016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
14、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说明书CN102343925ACN102343944A3/5页50018图1为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一实施例的立体图。0019图2为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的侧视图。0020图3为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的后视图。0021图4为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的连动组件及收合锁定机构的示意图。00。
15、22图5为图4所示连动组件及收合锁定机构沿其结构对称轴的剖面示意图。0023图6为图4所示收合锁定机构中卡合件的立体图。0024图7为图4所示收合锁定机构中固定件的立体图。0025图8至图10为图1所示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收合过程的不同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7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包括支撑架100及两主支架110及12。
16、0,所述支撑架100包括相互交叉枢接的两支撑杆101和102,该两支撑杆101和102可绕其交叉处的枢接点相对转动。两所述主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100的两侧,其中,位于支撑架100左侧的主支架110包括车手杆111、前脚杆121及后脚杆131,所述前脚杆121和后脚杆131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前轮121A和后轮131A,同样地,位于支撑架100右侧的主支架120包括车手杆112、前脚杆122及后脚杆132,所述前脚杆122和后脚杆132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前轮122A和后轮132A。具体地,所述支撑杆101的前端枢接于所述前脚杆121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所述支撑杆101的后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112上。
17、靠近其下端的位置。类似地,所述支撑杆102的前端枢接于所述前脚杆122上,其后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111上。本实施例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还包括背靠组件,所述背靠组件包括两直杆141、142及两可折合的折杆151、152,所述折杆151、152均由两杆件枢接而成,其对应的枢接处分别形成折合点151A和152A,所述折杆151、152交叉枢接,其形成的枢接点位于所述折合点151A和152A的下方。具体地,所述折杆151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直杆141的上端和所述直杆142的下端,而所述折杆152的两端则分别枢接于所述直杆141的下端和所述直杆142的上端,所述直杆141和142的下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后脚。
18、杆131和132上。0028下面以位于支撑架100左侧的主支架110为例来说明主支架的具体连接结构。请参照图2,所述前脚杆121的上端枢接有第二连接件171,所述第二连接件171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手杆111的中部以使所述车手杆111与所述前脚杆121可相互枢转。所述前脚杆121的中部与所述后脚杆131的上端相枢接,所述后脚杆131上可滑动地套设有第一连接件161,所述车手杆11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61相枢接以相对于所述后脚杆131转动并随所述第一连接件161沿所述后脚杆131的长度方向滑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71可为塑料件以减轻车架的重量。0029参照图3至图4,所述。
19、可收合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连动组件180和收合锁定机构190,所述连动组件180包括拉杆181、上横杆182A和182B、下横杆183A和183B,所述收合锁定机构190包括收合拉柄191及固定件192。当所述婴儿车车架展开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说明书CN102343925ACN102343944A4/5页6述车手杆111和112、上横杆182A和182B、拉杆181及下横杆183A和183B围成两个四边形结构。具体地,所述上横杆182A和182B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191的两侧,其中,所述上横杆182A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收合拉柄191上,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111的中部,而上横杆182B的一端枢接于。
20、所述收合拉柄191上,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112的中部。所述下横杆183A和183B也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191的两侧,其中,所述下横杆183A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111的下端,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拉杆181的下端,而下横杆183B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杆112的下端,另一端枢接于所述拉杆181的下端。所述拉杆181穿过所述固定件192并以上端枢接于所述收合拉柄191上,而其下端与下横杆183A和183B枢接处固定有脚踏件185以便在展开车架时提供施力点,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连动组件180还包括斜杆184A和184B,所述斜杆184A和184B分别位于所述收合拉柄191与所述固定件192的。
21、两侧,所述斜杆184A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件192上,另一端同时与车手111和下横杆183A相枢接。同样地,所述斜杆184B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件192上,另一端同时与车手112和下横杆183B相枢接。该两斜杆184A和184B将上述两四边形结构连接为多个更为稳固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本实施例可收合婴儿车车架的整体刚度。0030参照图4至图7,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收合拉柄191包括一体成型的提手部193和安装部194,所述提手部193为拉环结构,所述安装部194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94A,所述第一容置槽194A内设置有卡合件210,所述卡合件210中部两侧凸伸有凸轴210A,所述凸轴210A分。
22、别插设于所述安装部194的安装孔194B内,所述卡合件210可绕所述凸轴210A为轴心转动。具体地,所述卡合件210的上端形成一按压部211,及一大致平行于所述按压部并向所述第一容置槽194A延伸形成一悬臂结构且具有可挠性的复位件212,所述卡合件210的下端形成有卡合凹槽213,所述固定件192上形成有第二容置槽192A,所述第二容置槽192A内凸伸出卡合凸台192B,所述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卡合件210的下端伸入所述第二容置槽192A内且在复位件212的作用下卡合凹槽213与所述固定件192的卡合凸台192B相卡合从而使得所述收合拉柄191与所述固定件192相卡合,当收。
23、合婴儿车车架时,按下所述按压部211,则所述按压部211受压而枢转,使所述卡合凹槽213脱离所述卡合凸台192B从而使得所述收合拉柄191与所述固定件192相分离。0031请参照图5及图8至图10,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的收合过程。0032当需要收合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时,只需单手按压所述卡合件210的按压部211使卡合件210脱离与所述固定件192的卡合,此时车架处于解锁状态。向上拉起收合拉柄191并向前移动,在收合拉柄191的带动下,连动组件的各部件朝着收合拉柄位置靠近,此时支撑架100的两支撑杆101和102以及两主支架110和120也朝中间收合,从而带动了所述前。
24、轮122A和所述后轮132A彼此远离,所述车手杆112随着第一连接件162沿着后脚杆132滑动并相对于后脚杆132进行转动,所述车手杆112的中部也以第二连接件172为枢转点相对于前脚杆122转动,从而实现主支架的收合。如图10所示,收合状态下,支撑架、背靠组件及连动组件均实现充分叠合,主支架中,车手杆111、前脚杆121及后脚杆131彼此大致平行叠合,车手杆112、前脚杆122及后脚杆132也彼此大致平行叠合,本实施例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实现了双向充分叠合,在收合状态下达到体积较小。0033当需要使用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时,使用者只需手握车手杆111和112或说明书CN10234392。
25、5ACN102343944A5/5页7是手提收合拉柄191,使车手杆相对于前脚杆及后脚杆进行转动,并脚踩脚踏件185,则可将与连动组件的各个杆件撑开,各个杆件进而带动车架的其它部件转动,从而使得整个车架被撑开,最后将所述收合拉柄191的卡合件210扣合于所述固定件192上使所述收合锁定机构190处于锁定状态,则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10被展开至图12所示的使用状态。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收合时,车手杆相对于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转动的同时随着第一连接件沿着后脚杆向下滑动,则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组成的三连杆结构可由类三角形的使用状态折合为近似平行的收合状态,收合后的体积较小。
26、。该可收合婴儿车车架无需另外增设折合枢转点或是其它连杆部件,仅以车手杆、前脚杆及后脚杆组成的三连杆结构则可实现折合,其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重量较轻,收合后的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收藏。0035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说明书CN102343925ACN102343944A1/9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2/9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3/9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4/9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5/9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6/9页13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7/9页14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8/9页15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CN102343944A9/9页16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439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