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814906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83910.5

申请日:

2008.03.08

公开号:

CN101526062A

公开日:

2009.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3B 13/16申请公布日:2009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3B 13/16申请日:20080308|||公开

IPC分类号:

F03B13/16

主分类号:

F03B13/16

申请人:

曲言明

发明人:

曲言明

地址:

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东山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系统。本发明是利用浮体来接受波浪的推动,通过一端系在其上而另一端缠绕在转轮上的绳拉动转轮,将获得的无规律的波浪推力转换成旋转动力,波浪回落阶段,依靠蜗簧,带动转轮反转,将绳收回。对于浮标灯塔,转轮可以直接接发电机,进行整流蓄电,对于大规模波浪能发电,浮体可组成阵列面,而转轮则通过棘轮、液压系统实现能量传递、汇集,最后经发电机组实现发电。本系统能够适应大多数波形的波浪,并能高效率的吸收波浪能,抗风浪性强、造价低、不必依赖岸基作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波浪能发电系统,包括波浪能采集部分、传动与转换部分,其特征于:其波浪能采集部分,包括浮体(1)、绳(2)、转轮(3)、蜗簧(4);绳(2)一端系在浮体(1)上,另一端缠绕在转轮(3)上,转轮(3)一侧与蜗簧(4)轴联。

2、
  一种波浪能发电系统,包括波浪能采集部分、传动转换部分,其特征于:其波浪能采集部分,包括浮体阵列面(5)、绳(2)、转轮(3)、蜗簧(4),浮体阵列面(5)是由多个板状的浮体(1)在一个平面内铺开,相邻浮体(1)间通过弹性衔接面(6)衔接而成的;弹性衔接面是弹性材料做成的面;绳(2)一端系在浮体阵列面(5)上,另一端缠绕在转轮(3)上,转轮(3)一侧与蜗簧(4)轴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转换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部分包括发电机(19)、整流电路、蓄电池;转轮(3)、蜗簧(4)、发电机(19)、整流电路、蓄电池放在一个容器(25)内,该容器(25)拴有一系向海床的绳(26),或该容器(25)在垂直投影面积比较大,使其上下水的阻力很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浪能转换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呈正三圆角板、或圆板、或圆角矩形板或其它种凸多边形板。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2)在近浮体(1)一侧,与若干支绳(7)连接,支绳(7)系在彼此相邻的多个浮子(1)上;或绳(2)通过钢架(8)间接连接多个支绳(7)。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阵列面(5)的外围有一框架(29),系向框架的绳(28)向外扯着浮体阵列面(5)。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浪能转换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2)通过一滑轮(31),该滑轮的支架(9)固定在一轴承(10)内环上。

8、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能转换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转轮(3)两侧的轴,分别通过水密封圈(11)再与蜗簧(4)和传动机构或发电机(19)轴联;蜗簧(4)、发电机(19)及其附属设备都在水密性的容器(25)内,转轮外涂防腐材料或本身用抗腐蚀材料制作。

9、
  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浪能转换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转轮(3)两侧的轴,分别通过水密封圈(11)与蜗簧(4)和棘轮(12)轴联,棘轮(12)再与液压传动系统输入端(13)相连;蜗簧(4)、棘轮(12)、液压系统、发电机(19)及附属设备都在水密性的容器(25)内,转轮(3)用抗腐蚀材料制作或外涂防腐材料。

10、
  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浪能转换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部分包括液压系统、发电机(9)及辅助设备;液压系统包括柱塞泵输入端(13)、高压管(14)、回油管(15)、蓄能器(27)、柱塞泵输出端(17);柱塞泵输出端(17)有自控换向阀(18),该阀上下两端分别接通高压管(14)和回油管(15),自控换向阀(18)内有一个同轴双活塞(22),同轴双活塞(22)的每个活塞高度大于高压管(14)、回油管(15)直径,两活塞间距小于高压管(14)、回油管(15)间距;换向活塞(22)的上下两端各有轴(21),伸出自控换向阀(18)外,液压系统的输出端(17)柱塞泵活塞上的连杆上固结有两个撞击杆(23),分别对应同轴双活塞(22)的两个轴(21)。

说明书

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海浪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波浪能转换系统,通常具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采集系统,作用是俘获波浪能;第二部分为转换系统,即把俘获的波浪能转换为某种特定形式的机械能或电能。采集系统的形式有振荡水柱式(OWC)、振荡浮子式(Buoy)、摆式(Pendulum)、鸭式(Duck)、筏式(Raft)、收缩坡道式(Tapchan)、蚌式(Clam)等,提高波浪能俘获量的技术有通过波浪绕射或折射的聚波技术,以及通过系统与波浪共振的惯性聚波技术。转换部分有空气叶轮、液压系统、低水头水轮机、以及发电机等,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有可控叶片、变阻尼、整流、定压等,提高能量质量的方法有能量缓冲和调励磁等。目前最常见的是振荡水柱+空气叶轮的波浪能装置,另外,振荡浮子+液压系统也是目前发展势头最猛的波浪能装置,该技术采用浮子俘获波浪能,通过与浮子连接的液压装置将波浪能转换成液压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或通过其它设备制造淡水或冰。
虽然波浪能转换的装置千变万化,但目前大多数仍无法适应变化多端的海浪,抗风浪能力也差,在海浪小的时候,对其吸收波浪能的部分,推动力太小,远远达不到其额定效果,吸收能力太差,而在海浪大的时候,又往往超过了它吸收波浪能装置的工作范围,导致系统受损。
就拿就要投入商业运营的“海蛇”来说,在海浪波长小于它的每节长度的时候,海浪对每节的作用几乎类同,无法让海蛇作“曲膝”的弯曲动作,因此无法吸收海浪能。如果海浪的1/4波长大于海蛇总长度,虽然海浪的波高大了,但波形变得平缓,所以仍然无法有效的吸收海浪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它能够在大部分波形的波浪下仍能够有效工作,有效工作时间长,抗风浪能力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见图11):
本系统利用浮体(1)来吸收波浪能,然后通过一端系在其上而另一端缠绕在转轮(3)上的绳(2)拉动转轮(3),实现将获得的无规律的波浪推力,转换成旋转动力,转轮(3)一方面将动力输出给传动机构、发电机进行发电,另一方面收紧蜗簧(4)进行蓄能;在波浪回落阶段,绳(2)变松,蜗簧(4)释放势能带动转轮(3)反转,将松垮的绳(2)收回。
工作原理详细如下:
根据波浪理论,波浪上的点实际上是在作圆周运动,不管多大的浪,只是圆周运动的半径大小不同而已,所以漂浮在波浪上的浮体(1)也跟着在作圆周运动,这样浮体(1)与转轮(3)相对距离就会发生周期变化。当浮体(1)与转轮(3)的距离增大时,一端系在浮体(1)上,而另一端缠绕在转轮(3)上的绳(2)就会拉动转轮(3)旋转,从而将波浪不规则的推力转换成旋转动力,拉程(即拉绳的行程)等于圆周运动的直径即波浪波高,同时在此过程中也收紧了收绳用的蜗簧(4)。在波浪回落阶段,浮体(1)与转轮(3)之间距离减小时,波浪推力消失,绳(2)变松,这时蓄能的弹簧(4)的弹性势能释放,带动转轮(3)反向旋转,将绳(2)收回,波浪能采集,就是这样不断重复着拉、收两个过程。
对于简化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见图1),转轮(3)输出的动力可直接给发电机(19)或通过变速器再给发电机进行发电。
而对于完整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转轮(3)输出的动力先通过棘轮(12)变为单向旋转动力,然后再通过液压系统输入端(13)、压力蓄能器(16)、液压系统输出端(17)进行能量的汇集、稳压、输出,最后由发电机(19)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加辅助整流设备。
为了使转轮(3)位置能够尽量稳定,以配合转轮(3)与浮体(1)的相对运动,转轮(3)所基于的的容器(25),在水中,其垂直投影面积尽量大,以提高水的阻力,因为深处的水几乎不流动。当然也可以不必用增加面积这个方法,而直接用系向海床的绳(26)拴住容器(25)就可以了。
浮体(1)可采用圆形、正三圆角形、圆角矩形或其它种凸多边形板形状(之所以采用圆角是为了防止尖角撕裂弹性衔接面),多个板状的浮体(1)在一个平面内铺开,相邻浮体(1)间通过弹性衔接面(6)衔接,从而构成整个一个浮体阵列面(5),从而增加了与波浪的接触面积,减少波浪绕过浮体而引起的能量流失,其容易弯曲性也使之能跟随各种形式的波浪弯曲起伏,能够自动适应,从而高效率的吸收波浪能。
因为浮体阵列面(5)上的相邻浮体(1)的运动状态、位置相近,所以绳(2)可以分叉成若干股支绳(7),通过支绳(7)系在相邻的多个浮体(1)上,就可以获得多个浮体(1)的拉力,绳(2)也可用通过杆架(8)将更大范围的各个支绳(7)连接起来,以能够传递更大面积波浪的推力。
为了防止浮体阵列面(5)打卷,设置一个框架(29),从该框架(29)引出的绳将整个浮体阵列面(5)向外扯,从而使浮体阵列面(5)保持展开状态。
为使转轮(3)能够更好的工作,使缠向转轮(3)的绳(2)保持稳定,让绳(2)经过一个滑轮(31)再通向转轮(3)。该滑轮的支架(9)固定在轴承(10)的内环上。这样由浮体(1)来的绳(2)的角度即使不断改变,滑轮(11)都可以适时调整方向,使得通向转轮(3)的绳(2)方向保持稳定。
转轮(3)的两侧应加挡板(30),以限制绳缠绕的范围。
基于防腐的考虑,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与海水的接触,对于简化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转轮(3)两侧的轴,分别通过水密封圈(11)再与蜗簧(4)和传动机构或发电机(19)轴联;蜗簧(4)、发电机(19)及其附属设备都在与水隔离的容器(25)内。而对于完整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转轮(3)两侧的轴,分别通过水密封圈(11)与蜗簧(4)和棘轮(12)轴联,棘轮(12)再与液压传动系统相连;蜗簧(4)、棘轮(12)、液压系统、发电机(19)及其附属设备都在与水隔离的容器(25)内。这样,只有浮体(1)、绳(2)、转轮  (3)浸在海水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海水对这个系统的腐蚀,参加图9,里面的外廓(24)下面保护的就是蜗簧(4)、棘轮(12)。
每个液压系统输出端(17),都配有自控换向阀(18),用自控换向阀(18)来控制液压系统输出端(17)的油缸与高压管(14)、回油管(15)的接通、断开。该自控换向阀(18)上下两端分别接通高压管(14)和回油管(15),内设一同轴双活塞(22),同轴双活塞(22)的两个活塞的间距小于高压管(14)、回油管(15)之间间距,每个活塞的高度又大于高压管(14)、回油管(15)的直径,同轴双活塞(22)的上下两端各有轴(21),延伸出自控换向阀(18)外。液压系统的柱塞泵输出端的连杆上固结有两个撞击杆(23),分别对应自控换向阀(18)的两个轴(21)。当液压系统输出端(17)的活塞推进到油缸底的时候,撞击杆(23)碰到换向活塞轴(21),引起同轴双活塞(22)移动,同轴双活塞的一个活塞将回油管(15)堵住,而与此同时的另一个活塞的移开使高压管(14)能够导通,于是输出端在高压管(14)输入高压油的作用下,液压系统输出端(17)活塞离开油缸底。当快到顶部的时候,液压系统输出端的另一侧撞击杆(23)撞击自控换向阀(18)的另一轴(21),从而导致其堵住高压管(14),而接通回油管(15),于是在惯性的作用下,液压系统的输出端活塞向汽缸底前进,排出油,然后再重复刚才这一过程。
容器(25)加其内部设备的比重应大于水,依靠上面的浮体(1)通过绳(2)给与它向上的拉力,以使它能够在海水中悬浮,所以容器(25)加设备与水的比重不能差太大,以免整个下沉。容器(25)的垂直投影面积应该比较大,以使它在受到绳(2)的拉力时,能够受到很大阻力而保持稳定。也可用锚将容器(25)其锚定,以使它能够稳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绳(2)与转轮(3)的组合传动,非常灵活,绳(2)在其工作平面内可以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绳可以以各种角度拉动转轮(3),绳(2)的系点与转轮(3)的工作距离可大可小,拉、收绳的行程也可大可小,从而能够适应浮体(1)上绳的系点的不同半径大小、不同位置的圆周运动,能够将不同波形的波浪推力转换成旋转动力。这种灵活使得系统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大小的波浪,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结构简单,只有浮体(1)、绳(2)、转轮(3)。由于绳(1)的收放距离可以很长(可以达到数十米),这就大大延长了波浪冲击过程中缓冲距离,减小了瞬时冲击力,抗风浪能力由此得以增强。
浮体阵列面(5),增加了与波浪的接触面积,并避免了波浪的绕流带来的能量的流失,能更大程度的吸收波浪的推力。
由于只有浮体(1)、绳(2)、外涂防腐材料的转轮(3)浸在海水里,而它们都是不怕海水的,怕海水的都在水密性好的容器(25)内。所以该系统的抗腐蚀能力强。
图1:简化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示意图
图2:正三圆角形浮体阵列面(含支绳)
图3:圆角矩形浮体阵列面(含框架)
图4:圆板形浮体阵列面(含支绳、钢架)
图5:用于规整绳方向的轴承、滑轮组合结构
图6:防腐结构设计示意图
图7:完整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平面示意图
含自控换向阀平面示意图
图8:完整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立体示意图
含自控换向阀立体示意图
图9:规模发电浮体绳轮波浪发电系统外观图
1-浮体
2-绳
3-转轮
4-蜗簧
5-浮体阵列面
6-弹性材料
7-支绳
8-杆架
9-滑轮的支架
10-轴承
11-水密封圈
12-棘轮
13-液压系统输入端
14-高压管
15-回油管
16-压力蓄能器
17-液压系统输出端
18-自控换向阀
19-发电机
20-储油缸
21-自控换向阀的轴
22-同轴双活塞
23-撞击杆
24-外廓
25-容器
26-系向海床的绳
27-压力蓄能器
28-系向框架的绳
29-框架
30-挡板
3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对于导航浮标用电来说,因为不需要太多的能量,所以可以采用简化型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见图1)。用铁饼状海漂子作浮体(1),面积具体大小视能量需求而定,例如直径1米,厚度0.3米。绳(2)应采用高强度、耐腐蚀、耐磨、光滑、柔韧性好的材料制作,例如尼龙,总长约50米即可,25米缠绕在转轮(3)上。转轮(3)用乙烯塑料做,转轮(3)两端有挡板(30),转轮(3)直径为0.5米。转轮(3)经水密封圈(11)与容器(25)内的蜗簧(4)、变速器或发电机(19)轴联,容器壁是由高强度塑料加钢丝纤维复合而成,发电机引出的电路经桥式整流、电感后接蓄电池和负载。蜗簧(4)、变速器(28)、发电机(19)、整流电路、蓄电池都放置在此水密性好的容器(25)内,以防海水腐蚀。容器(25)可以做成扁平状,增大垂直投影面积,以提高水的阻力,也可以不必采用增加面积的方法而直接用系在海床的绳(26)拴住它。容器(25)加内部设备的比重比水大,但比重差要小于浮体(1)所能提供的最大浮力,以使得整个系统不至于下沉。
(二)如果要大规模的采集能量,则要采用完整型浮体绳轮波浪发电系统(见图7、见图8)。首先,要制作浮体阵列面(5)。在风浪比较多的海域,采用圆板形(半径0.2米)浮体或正三圆角板(边长0.4米)不错(见图2、图4),在涌浪比较多的地方,采用圆角矩形(1米×0.3米)浮体板(见图3),浮体(1)可以用泡沫塑料(海漂子上用的)加高强度塑料钢丝复合板,浮体板间的弹性衔接面(6),可用橡胶材料来作。
负责展开浮体阵列面(5)的框架(29),可用不锈钢管制作,并且内部空心不进水以保证有一定的浮力。
绳(2),依然采用尼龙绳,总长50米,25米缠在下面的转轮上,要保证具备一定强度。支绳(7)长度在1米左右,也可以通过杆架(8)让绳(1)与更多的支绳(7)连接,但这一般适合于波浪比较规整、以涌浪为主的海域,则单根绳(2)所连接的多个浮体(1)的总面积可以达到6米×2米的矩形,而如果该海域以风浪为主,则单根绳(2)对应的多个浮体(1)的总面积在2~4平米就可以了,过多的浮体(1)的支绳(7)连结在一起,很可能引起“摇摆”动作,导致绳(2)不能有效运行。
为使通向转轮(3)的绳(2)方向能够稳定,让绳(2)经过一个滑轮(31)后,再通向转轮(3)。该滑轮的支架(9)固定在轴承(10)的内环上。这样由浮体(1)来的绳(2)的角度即使不断改变,滑轮(31)都可以适时调整方向,使得通向转轮(3)的绳(2)方向保持稳定。
对于转轮(3),其两端有挡板(30),转轮(3)的直径为0.5米,同时要具有防腐能力,可以用外表涂有光滑耐磨塑料的钢筋混凝土制作。转轮(3)的支架固定在容器(25)的顶板上面,转轮(3)的两侧的轴,通过水密封圈(11)分别与蜗簧(4)和棘轮(12)轴联,棘轮(12)接液压传动系统输入端。蜗簧(4)、棘轮(12)、液压系统、发电机(19)等都在与水隔离的容器(25)内,这样只有浮体(1)、绳(2)、转轮(3)浸在海水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海水对这个系统的腐蚀,图9里的外廓(24)下面保护的就是蜗簧(4)、棘轮(12)。
系统采用的液压系统,输入端(13)、输出端(17)均采用柱塞泵式。
液压管路系统的靠近输入端(13)部分,管路细而分支多,可以使用钢丝加强尼龙胶管制作,既可以防腐蚀,又可以灵活调整位置。而靠近输出端(17)的部分,管路要粗。液压能传输,应本着高压、低速、稳速的原则,这样可以减少摩擦损耗、避免脉冲波动。
每个液压系统输出端(17),都配有自控换向阀(18),用自控换向阀(18)来控制液压系统输出端(17)的油缸与高压管(14)、回油管(15)的接通、断开。该自控换向阀(18)上下两端分别接通高压管(14)和回油管(15),自控换向阀(18)内有一同轴双活塞(22),同轴双活塞(22)的两个活塞的间距小于高压管(14)、回油管(15)之间间距,每个活塞的高度又大于高压管(14)、回油管(15)的直径,同轴双活塞(22)的上下两端各有轴(21),延伸出自控换向阀(18)外。液压系统的柱塞泵输出端的连杆上固结有两个撞击杆(23),分别对应同轴双活塞的两个轴(21)。
发电机(19)则选用配套的即可,必要时可以再加整流设备。
容器(25)加其内部设备的比重应大于水,依靠上面的浮体阵列面(5)通过绳(2)给与它向上的拉力,以使它能够在海水中悬浮,所以容器(25)加设备与水的比重不能差太大,以免浮体阵列面(5)承受不住而整个下沉。容器(25)的垂直投影面积应该比较大,以使它在受到绳(2)的拉力时,能够受到很大阻力而保持稳定。用锚将容器(25)其锚定,以使它能够稳定。
未来海浪发电系统的外观模样可参见图9。

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体绳轮波浪能发电系统.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系统。本发明是利用浮体来接受波浪的推动,通过一端系在其上而另一端缠绕在转轮上的绳拉动转轮,将获得的无规律的波浪推力转换成旋转动力,波浪回落阶段,依靠蜗簧,带动转轮反转,将绳收回。对于浮标灯塔,转轮可以直接接发电机,进行整流蓄电,对于大规模波浪能发电,浮体可组成阵列面,而转轮则通过棘轮、液压系统实现能量传递、汇集,最后经发电机组实现发电。本系统能够适应大多数波形的波浪,并能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