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混凝土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温混凝土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611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6119A21申请号201410411798922申请日20140821E04B1/1620060171申请人四川金锋建设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多元总部国际1号28幢1号72发明人何学友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代理人刘哲源54发明名称均温混凝土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温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构件和设置于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筒;钢筒为矩形空心钢筒,钢筒两端封闭,钢筒内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与钢筒内表面共同构成容纳空间;还包括进。
2、水筒,进水筒从钢筒的上表面延伸至容纳空间内;还包括与进水筒连接的螺纹堵塞;一半的容纳空间中充有水,充有水的容纳空间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间隔设置。只使一半的容纳空间中充水,且充有水的容纳空间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间隔设置,在达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的同时,降低了本发明的整体重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6119ACN104196119A1/1页21均温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构件(1)和设置于混凝土构件(1)内的钢筒(2);钢筒(2)为矩形空心钢筒,钢筒(2)两端封。
3、闭,钢筒(2)内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隔板(3),相邻的两个隔板(3)与钢筒(2)内表面共同构成容纳空间(4);还包括进水筒(5),进水筒(5)从钢筒(2)的上表面延伸至容纳空间(4)内;还包括与进水筒(5)连接的螺纹堵塞(6);一半的容纳空间(4)中充有水,充有水的容纳空间(4)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4)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水面位于容纳空间(4)的三分之二高度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充有水的所述容纳空间(4)中的扰流柱(7),扰流柱(7)与所述钢筒(2)的底部内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混凝土结构,其特征。
4、在于所述扰流柱(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8)。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均温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钢筒(2)上表面的加强板(9)。权利要求书CN104196119A1/3页3均温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背景技术0002当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其比热容较低。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将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在长时间使用后,混凝土内部较大的温差将导致混凝土开裂。由于用于建造领域的混凝土结构长时间受不规律载荷的作用,混凝土的裂缝将不断生长,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
5、供一种不易开裂的均温混凝土结构。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均温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构件和设置于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筒;钢筒为矩形空心钢筒,钢筒两端封闭,钢筒内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的两个隔板与钢筒内表面共同构成容纳空间;还包括进水筒,进水筒从钢筒的上表面延伸至容纳空间内;还包括与进水筒连接的螺纹堵塞;一半的容纳空间中充有水,充有水的容纳空间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间隔设置。0005在钢筒内加入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很好的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尽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0006同时,为了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重量,只使一半的容纳。
6、空间中充水,且充有水的容纳空间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间隔设置,以达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同时降低重量的目的。0007进一步的,所述水的水面位于容纳空间的三分之二高度处。0008受热后水的体积会增大,从而增加钢筒的内压,对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不利。为此,将水的水面控制在容纳空间的三分之二高度处,水受热膨胀或产生蒸汽后,容纳空间上部的空余空间能够对水或水蒸气进行容纳,从而避免钢筒内压增大。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充有水的所述容纳空间中的扰流柱,扰流柱与所述钢筒的底部内表面连接。0010由于震动或载荷的作用,建筑物会产生微量晃动。这种微量晃动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的水随之产生晃动,影响建筑物整体的。
7、结构稳定性。为此,设置扰流柱,扰流柱对水流起到阻挡的作用,从而减弱水的晃动,将水对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0011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柱上开设有多个通孔。0012在扰流柱上开设通孔,使水流的运动轨迹更加复杂,进一步避免了水的规律晃动多建筑物的结果稳定性造成的影响。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钢筒上表面的加强板。说明书CN104196119A2/3页4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在钢筒内加入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很好的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尽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2只使一半的容纳空间中充水,且充有水。
8、的容纳空间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间隔设置,在达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的同时,降低了本发明的整体重量;3将水的水面控制在容纳空间的三分之二高度处,水受热膨胀或产生蒸汽后,容纳空间上部的空余空间能够对水或水蒸气进行容纳,从而避免钢筒内压增大;4设置扰流柱,扰流柱对水流起到阻挡的作用,从而减弱水的晃动,将水对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5在扰流柱上开设通孔,使水流的运动轨迹更加复杂,进一步避免了水的规律晃动多建筑物的结果稳定性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
9、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00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混凝土构件,2钢筒,3隔板,4容纳空间,5进水筒,6螺纹堵塞,7扰流柱,8通孔,9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0。
10、018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均温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构件1和设置于混凝土构件1内的钢筒2;钢筒2为矩形空心钢筒,钢筒2两端封闭,钢筒2内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隔板3,相邻的两个隔板3与钢筒2内表面共同构成容纳空间4;还包括进水筒5,进水筒5从钢筒2的上表面延伸至容纳空间4内;还包括与进水筒5连接的螺纹堵塞6;一半的容纳空间4中充有水,充有水的容纳空间4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4间隔设置。0019在钢筒2内加入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很好的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尽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0020同时,为了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重量,只使一半的容纳。
11、空间4中充水,且充有水的容纳空间4与未充水的容纳空间4间隔设置,以达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同时降低重量的目的。说明书CN104196119A3/3页50021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水的水面位于容纳空间4的三分之二高度处。0022热后水的体积会增大,从而增加钢筒2的内压,对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稳定性不利。为此,将水的水面控制在容纳空间4的三分之二高度处,水受热膨胀或产生蒸汽后,容纳空间4上部的空余空间能够对水或水蒸气进行容纳,从而避免钢筒2内压增大。0023实施例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充有水的所述容纳空间4中的扰流柱7,扰流柱7与所述钢。
12、筒2的底部内表面连接。0024由于震动或载荷的作用,建筑物会产生微量晃动。这种微量晃动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的水随之产生晃动,影响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为此,设置扰流柱7,扰流柱7对水流起到阻挡的作用,从而减弱水的晃动,将水对建筑物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0025实施例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扰流柱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8。0026在扰流柱7上开设通孔8,使水流的运动轨迹更加复杂,进一步避免了水的规律晃动多建筑物的结果稳定性造成的影响。0027实施例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钢筒2上表面的加强板9。0028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说明书CN104196119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61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