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145268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40755.X

申请日:

20160707

公开号:

CN105920159A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54,A61P43/00,A61P29/00,A61P9/00,A61P11/00

主分类号:

A61K36/754,A61P43/00,A61P29/00,A61P9/00,A61P11/00

申请人:

牙韩领

发明人:

牙韩领

地址:

547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凤城镇中山路90号

优先权:

CN2016105407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由地胆头、三叉苦叶、路边菊制成,采用掏溶、冲水榨汁法获得药液。灌服。该配方经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药材制成:地胆头、三叉苦叶、路边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生品药材制成:地胆头200g、三叉苦叶100g、路边菊2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药材按以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生品药材地胆头、三叉苦叶、路边菊,切粹,掏溶、冲适量水榨汁过滤获得药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兽医药用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技术背景

马中暑多由于天气炎热,马匹在烈日下奔跑劳作,暴晒时间过久,暑邪袭畜,致暑热或暑湿内郁,侵扰心神,蒙蔽清窍,而引起高热神昏的一种急性病症,以大热、出汗、大渴、神昏、痉挛为特征,患畜精神倦怠,呈极度乏力状态,其发病急传播快,临床较为常见。若抢救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本病治疗原则:尽快降低体温,以促进体热放散,缓解心肺机能障碍。

该配物中所选配的药材地胆头具有凉血、清热、利水、解毒、解暑热的作用;三叉苦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作用;路边菊具有清凉解毒、清热降火,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生品药材制成:地胆头200g、三叉苦叶100g、路边菊200g。

药材切粹,掏溶、冲适量水榨汁过滤制成药液。

药液按以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生品药材,地胆头、三叉苦叶、路边菊,切粹,掏溶、冲适量水榨汁过滤获得药液。

本发明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由地胆头、三叉苦叶、路边菊制成。这些药材都是常用的中草药,在村庄、路边、山间、溪边等地均有生长,几味药物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暑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凤山县弄怀村一农户有一匹马发生了中暑,马上采用此药液灌服2000毫升,两小时后,病马精神好转,体温渐降,停止出汗,继续灌服1000毫升,4小时后,病马恢复正常,第二天痊愈。

实施例2

2012年7月20日,天气炎热,乔音乡一马驮队一匹黑骡,在运驮木材时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步态不稳,体热,气喘,全身大汗淋漓,行进中在荫凉下停步不前,鞭策也不愿运动。经查,体温达41.8,体热烫手,结膜潮红,脉搏疾速达122次/min,呼吸高度困难,鼻翼开张,两肋扇动,气促喘粗,张口伸舌,目瞪头低,行走似醉,继而倒地不起,诊断为中暑。马上采用此药液灌服2000毫升,两小时后,病马精神好转,体温渐降,停止出汗,继续灌服1000毫升,4小时后,病马恢复正常,第二天痊愈。

实施例3

久隆村吴某有一匹马掏在公路边吃草,中午太阳炎热,致该马发生了中暑,马上移到阴凉处灌服此药液1500毫升,几小时后,病马精神好转,体温渐降,停止出汗,继续灌服1000毫升,4小时后,病马恢复正常。

实施例4

多例病马发生了中暑症状,采用此药液灌服治疗,二到三小时后都基本好转,至第二天痊愈。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40755.X (22)申请日 2016.07.07 (71)申请人 牙韩领 地址 547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 县凤城镇中山路90号 (72)发明人 牙韩领 (51)Int.Cl. A61K 36/754(2006.01) A61P 43/00(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P 1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马。

2、中暑的药物, 由地 胆头、 三叉苦叶、 路边菊制成, 采用掏溶、 冲水榨 汁法获得药液。 灌服。 该配方经临床应用, 效果比 较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920159 A 2016.09.07 CN 105920159 A 1.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的药材制成: 地胆头、 三叉苦叶、 路边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生品药 材制成: 地胆头200g、 三叉苦叶100g、 路边菊2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由所述药材按以下步骤 制备: 按重量份称取生品药材地胆头、 。

3、三叉苦叶、 路边菊, 切粹, 掏溶、 冲适量水榨汁过滤获 得药液。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20159 A 2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兽医药用配方, 尤其是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技术背景 0002 马中暑多由于天气炎热, 马匹在烈日下奔跑劳作, 暴晒时间过久, 暑邪袭畜, 致暑 热或暑湿内郁, 侵扰心神, 蒙蔽清窍, 而引起高热神昏的一种急性病症, 以大热、 出汗、 大渴、 神昏、 痉挛为特征, 患畜精神倦怠, 呈极度乏力状态, 其发病急传播快, 临床较为常见。 若抢 救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0003 本病治疗原则: 尽快降低体温。

4、, 以促进体热放散, 缓解心肺机能障碍。 0004 该配物中所选配的药材地胆头具有凉血、 清热、 利水、 解毒、 解暑热的作用; 三叉苦 叶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除湿的作用; 路边菊具有清凉解毒、 清热降火,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的 功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由以下重量 份的生品药材制成: 地胆头200g、 三叉苦叶100g、 路边菊200g。 0007 药材切粹, 掏溶、 冲适量水榨汁过滤制成药液。 0008 药液按以下步骤制备: 按重量份称取生品药材, 地胆头、 三。

5、叉苦叶、 路边菊, 切粹, 掏溶、 冲适量水榨汁过滤获得药液。 0009 本发明一种治疗马中暑的药物, 由地胆头、 三叉苦叶、 路边菊制成。 这些药材都是 常用的中草药, 在村庄、 路边、 山间、 溪边等地均有生长, 几味药物都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降 暑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0011 凤山县弄怀村一农户有一匹马发生了中暑, 马上采用此药液灌服2000毫升, 两小 时后, 病马精神好转, 体温渐降, 停止出汗, 继续灌服1000毫升, 4小时后, 病马恢复正常, 第 二天痊愈。 0012 实施例2 0013 2012年7月20日, 天气炎热, 乔音乡一马驮队一匹黑骡, 在运。

6、驮木材时突然发病, 表 现精神沉郁, 步态不稳, 体热, 气喘, 全身大汗淋漓, 行进中在荫凉下停步不前, 鞭策也不愿 运动。 经查, 体温达41.8, 体热烫手, 结膜潮红, 脉搏疾速达122次/min, 呼吸高度困难, 鼻翼 开张, 两肋扇动, 气促喘粗, 张口伸舌, 目瞪头低, 行走似醉, 继而倒地不起, 诊断为中暑。 马 上采用此药液灌服2000毫升, 两小时后, 病马精神好转, 体温渐降, 停止出汗, 继续灌服1000 毫升, 4小时后, 病马恢复正常, 第二天痊愈。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920159 A 3 0014 实施例3 0015 久隆村吴某有一匹马掏在公路边吃草, 中午太阳炎热, 致该马发生了中暑, 马上移 到阴凉处灌服此药液1500毫升, 几小时后, 病马精神好转, 体温渐降, 停止出汗, 继续灌服 1000毫升, 4小时后, 病马恢复正常。 0016 实施例4 0017 多例病马发生了中暑症状, 采用此药液灌服治疗, 二到三小时后都基本好转, 至第 二天痊愈。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920159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