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76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2997695 A *CN102997695A* (21)申请号 201210466753.2 (22)申请日 2012.11.16 F27D 17/00(2006.01) F28D 1/04(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摩根坤德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区第十三大街与洞庭路交口东北侧润 枫广场 3-310 (72)发明人 李振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杨慧玲 (54) 发明名称 碳。
2、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 炉, 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形箱体, 入口处的混合 室, 对流室和出口处的换热室, 所述混合室和所述 对流室以第一隔墙分隔, 所述对流室和所述换热 室以第二隔墙分隔, 导热油管在所述混合室中紧 靠壁面布置、 在对流室和换热室中水平蛇形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热油管在热载体炉内的布置 更加合理, 更能有效地进行换热, 换热效率提高 ; 炉体结构简单, 易于生产使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
3、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 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形箱体, 入口处的混合室, 对 流室和出口处的换热室, 所述混合室和所述对流室以第一隔墙分隔, 所述对流室和所述换 热室以第二隔墙分隔, 其特征在于 : 导热油管在所述混合室中紧靠壁面布置、 在对流室和换 热室中水平蛇形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余热热载体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热油管在对流室中的布 置为下一排比上一排向后错开一定距离。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余热热载体炉, 其特征在于 : 对流室烟气入口在所述第一隔 墙上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余热热载体炉,。
4、 其特征在于 : 对流室烟气出口在所述第二隔 墙下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97695 A 2 1/2 页 3 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余热热载体炉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 背景技术 0002 碳素煅烧炉在煅烧过程中, 产生大量高温烟气, 温度可达 900以上, 在传统工艺 下, 高温烟气必须用水冷方式降温后, 才可排入烟囱, 以达到保护烟囱的目的。高温烟气水 冷的方式普遍存在于国内碳素行业, 不仅浪费了大量高温烟气资源, 蒸发掉大量的水资源, 而且造成环境热污染。因此, 充分高效利用碳素生产中的余热, 成为目前碳素生产节能。
5、减 排, 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现有技术中已经能够利用高温烟气对热载体炉加热, 但是利用率 低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 尤其是一种换热效 率高的高温烟气余热热载体炉。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 炉, 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形箱体, 入口处的混合室, 对流室和出口处的换热室, 所述混合室 和所述对流室以第一隔墙分隔, 所述对流室和所述换热室以第二隔墙分隔, 其特征在于 : 导 热油管在所述混合室中紧靠壁面布置、 在对流室和换热室中水平蛇形布置。 0005 进一步, 所。
6、述导热油管在对流室中的布置为下一排比上一排向后错开一定距离。 0006 进一步, 对流室烟气入口在所述第一隔墙上部, 对流室烟气出口在所述第二隔墙 下部。 0007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导热油管在热载体炉 内的布置更加合理, 更能有效地进行换热, 换热效率提高 ; 炉体结构简单, 易于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的热载体炉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 0010 1、 入口 2、 箱体 3、 导热油管 0011 4、 对流室 5、 第二隔墙 6、 出口 0012 7、 换热室 8、 第一隔墙 9、 混合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 。
7、1 所示, 本发明为一种碳素生产中的余热热载体炉, 包括水平放置的圆筒形 箱体 2, 入口处的混合室 9, 对流室 4 和出口处的换热室 7, 所述混合室 9 和所述对流室 4 以 第一隔墙 8 分隔, 所述对流室 4 和所述换热室 7 以第二隔墙 5 分隔, 其特征在于 : 导热油管 3 在所述混合室中紧靠壁面布置、 在对流室和换热室中水平蛇形布置。 说 明 书 CN 102997695 A 3 2/2 页 4 0014 所述导热油管 3 在对流室中的布置为下一排比上一排向后错开一定距离, 导热油 管根据烟气在对流室中的流向布置, 可更充分的进行换热, 节省管材。 0015 对流室烟气入口在所述第一隔墙上部, 对流室烟气出口在所述第二隔墙下部, 有 助于对流室的形成, 高温气体从上部的烟气入口进入, 在与导热油管换热时温度逐渐降低, 气体下沉, 最终沉降到对流室底部从烟气出口流出, 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 0016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 等, 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997695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9769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