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125527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8653.4

申请日:

20110913

公开号:

CN102293942A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88,A61P25/02,A61K35/64,A61K35/62,A61K35/58,A61K35/36,A61K33/36,A61K31/125

主分类号:

A61K36/8988,A61P25/02,A61K35/64,A61K35/62,A61K35/58,A61K35/36,A61K33/36,A61K31/125

申请人:

赵洪坤

发明人:

赵洪坤

地址:

466315 河南省沈丘县纸店镇非农户街555号

优先权:

CN20111026865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新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水蛭、地龙、蜈蚣、桃仁、白花蛇、秦艽、天麻、川乌、草乌、穿山甲、樟脑、血蝎、石斛、苍术等33味原料药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软膏剂、喷雾剂或擦剂。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功效为能发散又能顺气搜风,通行经络,血脉通行,善收善走,中开郁结,故开诸窍经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治诸风,对治疗一切风痰,面上百病,手足麻木,肝肾虚弱,阳明(胃经胃阳不通)引起的嘴歪眼斜效果显著,故对治疗头面风有奇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水蛭为制水蛭,川乌为生川乌,草乌为生草乌,穿山甲为炒穿山甲。 6.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软膏剂、喷雾剂或擦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软膏剂、喷雾剂或擦剂。 8.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嘴歪眼斜的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嘴歪眼斜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嘴歪眼斜为神经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均可发病。 嘴歪眼斜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肉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祖国医学认为,面部神经 麻痹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挟痰乘虚而入,致使气血痹阻,筋脉 失养,而发生的嘴歪眼斜。

在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无其他特效治疗方法,中医采用内服中药,以祛风 活血为主,但效果不明显,或者初服有效随后则无作用,疗效不持久,复发率 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水蛭优选制水蛭,川乌优选生川乌,草乌优选生草乌, 穿山甲优选炒穿山甲。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软 膏剂、喷雾剂或擦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强血流量,在专利 申请201010146659.X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蛭、地龙、蜈蚣、桃仁、白花蛇和秦艽 等六味原料药,本发明与专利申请201010146659.X相比较,完善了原料药的配 比关系,对治疗因受风引起的嘴歪眼斜效果更为显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功 效为能发散又能顺气搜风,通行经络,血脉通行,善收善走,中开郁结,故开 诸窍经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治诸风,对治疗一切风痰,面上百病,手足麻 木,肝肾虚弱,阳明(胃经胃阳不通)引起的嘴歪眼斜效果显著,故对治疗头 面风有奇效。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一、实验例

1、临床观察

本发明贴膏剂(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治疗嘴歪眼斜50例,其中男性 30例,女性20例。年龄10-70岁。

选对照组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46659.X,治疗嘴歪眼斜50例,其中男性 30例,女性20例。年龄10-70岁。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本发明贴膏剂(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每贴/7天,贴于面部, 共使用30天。

对照组: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46659.X,制备方法如下:

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膏剂。每贴/7天,贴于面部, 共使用30天。

3、诊断标准

根据《伤寒论》六经包括百病,主因为肝肾不足,因风引起的嘴歪眼斜; 次因为胃经胃阳不通,因风而引起的嘴歪眼斜。

主症:流泪、耳根疼、麻木、嘴歪眼斜。

具备以上症状即可诊断为受风引起的嘴歪眼斜病。

4、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治疗前后病症无明显改善。

5、治疗结果

  组别   治疗人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0   40   9   1   98%   对照组   50   25   15   10   80%

6、结论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贴敷30天,治疗结果显示,本发明治疗组治愈率为 80%,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0%。本发明治疗组 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例二、典型病例

病例1:赵××,男,41岁,河南人。症状:2009年5月到我处就诊,开 始嘴稍微有点歪,眼流泪,麻木、耳根疼,使用本发明贴膏剂(按照实施例1 方法制备),1贴/7天,贴于面部,5天后症状加重,10天后病情好转,疼痛减 轻,眼不流泪,耳根不疼。继续使用3贴,30天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2:范×,女,66岁,河南项城人。症状:2009年6月到我处就诊, 得了面部惊挛,初得病时,嘴稍微有点歪,眼时有流泪,右脸面部麻木,耳根 疼,经使用本发明软膏剂(按照实施例2方法制备),5天后症状加重,继续使 用30天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3:任××,男,22岁,河南项城人。症状:2009年7月来我处就诊, 就诊前感觉面部左侧麻木不舒服,嘴稍微有点歪,眼不时抽动、流泪、左侧面 部皮紧麻木、耳根疼。后使用本发明喷雾剂(按照实施例3方法制备)10天后, 最初症状得到控制,继续使用本发明喷雾剂30天后痊愈。

病例4:杨××,女,55岁,安徽人。症状:2009年7月来我处就诊,自 觉右脸面部不舒服,皮紧麻木,眼流泪,右脸部稍微有点歪,眼不能闭合,流 泪,后使用本发明擦剂(按照实施例4方法制备)10天后,症状基本控制,继 续使用30天后痊愈。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实施例1贴膏剂

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膏剂,每贴/7天,贴于面部。

实施例2软膏剂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软膏剂。

实施例3喷雾剂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喷雾剂。

实施例4擦剂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擦剂。

实施例5贴膏剂

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膏剂,每贴/7天,贴于面部。

实施例6软膏剂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软膏剂。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939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28 CN 102293942 A *CN102293942A* (21)申请号 201110268653.4 (22)申请日 2011.09.13 A61K 36/8988(2006.01) A61P 25/02(2006.01) A61K 35/64(2006.01) A61K 35/62(2006.01) A61K 35/58(2006.01) A61K 35/36(2006.01) A61K 33/36(2006.01) A61K 31/125(2006.01) (71)申请人 赵洪坤 地址 4663。

2、15 河南省沈丘县纸店镇非农户街 555 号 (72)发明人 赵洪坤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陈新胜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 物。 该组合物由水蛭、 地龙、 蜈蚣、 桃仁、 白花蛇、 秦 艽、 天麻、 川乌、 草乌、 穿山甲、 樟脑、 血蝎、 石斛、 苍 术等33味原料药组成。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 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 软 膏剂、 喷雾剂或擦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功效为 能发散又能顺气搜风, 通行经络, 血脉通行, 善收 善走, 中开郁。

3、结, 故开诸窍经络。本发明中药组合 物能治诸风, 对治疗一切风痰, 面上百病, 手足麻 木, 肝肾虚弱, 阳明 ( 胃经胃阳不通 ) 引起的嘴歪 眼斜效果显著, 故对治疗头面风有奇效。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CN 102293942 A1/2 页 2 1.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 权 利 要。

4、 求 书 CN 102293942 A2/2 页 3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 5. 如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水蛭为制水蛭, 川 乌为生川乌, 草乌为生草乌, 穿山甲为炒穿山甲。 6. 如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 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 软膏剂、 喷雾剂或擦剂。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 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 软膏剂、 喷雾剂或擦剂。 8. 如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5、在制备治疗嘴歪眼斜的药物中的应用。 9.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嘴歪眼斜的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93942 A1/8 页 4 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嘴歪眼斜为神经科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任何年龄、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嘴歪眼斜 多为单侧性, 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 起病急, 病侧面部表情肌肉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 眉毛下 垂, 鼻唇沟平坦, 口角下垂。祖国医学认为, 面部神经麻痹多由人体正气不足, 经脉空虚, 风 邪挟痰乘虚而入, 。

6、致使气血痹阻, 筋脉失养, 而发生的嘴歪眼斜。 0003 在目前现有技术中, 尚无其他特效治疗方法, 中医采用内服中药, 以祛风活血为 主, 但效果不明显, 或者初服有效随后则无作用, 疗效不持久, 复发率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嘴歪眼斜的中药组合物。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 0007 0008 0009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 0010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2/8 页 5 001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为 : 0012 001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原。

7、料药组成优选为 : 0014 0015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3/8 页 6 0016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水蛭优选制水蛭, 川乌优选生川乌, 草乌优选生草乌, 穿山甲 优选炒穿山甲。 0017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贴膏剂、 软膏剂、 喷雾剂或擦剂。 001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改善血液循环, 降低血管阻力, 增强血流量, 在专利申请 201010146659.X 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蛭、 地龙、 蜈蚣、 桃仁、 白花蛇和秦艽等六味原料药, 本发 明与专利申请 201010146659.X 相比较, 完善了原料药的配比关系, 对治疗因受风引起的嘴 。

8、歪眼斜效果更为显著。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功效为能发散又能顺气搜风, 通行经络, 血脉通 行, 善收善走, 中开郁结, 故开诸窍经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治诸风, 对治疗一切风痰, 面 上百病, 手足麻木, 肝肾虚弱, 阳明(胃经胃阳不通)引起的嘴歪眼斜效果显著, 故对治疗头 面风有奇效。 0019 下面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不限于本发明。 0020 一、 实验例 0021 1、 临床观察 0022 本发明贴膏剂 ( 按照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治疗嘴歪眼斜 50 例, 其中男性 30 例, 女 性 20 例。年龄 10-70 岁。 0023 选对照组专利申请号为 2010101466。

9、59.X, 治疗嘴歪眼斜 50 例, 其中男性 30 例, 女 性 20 例。年龄 10-70 岁。 0024 2、 药物选择 0025 治疗组 : 本发明贴膏剂 ( 按照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每贴 /7 天, 贴于面部, 共使用 30 天。 0026 对照组 : 专利申请号为 201010146659.X, 制备方法如下 : 0027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4/8 页 7 0028 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膏剂。每贴 /7 天, 贴于面部, 共使用 30 天。 0029 3、 诊断标准 0030 根据 伤寒论 六经包括百病, 主因为肝肾不足, 因风引起的。

10、嘴歪眼斜 ; 次因为胃经 胃阳不通, 因风而引起的嘴歪眼斜。 0031 主症 : 流泪、 耳根疼、 麻木、 嘴歪眼斜。 0032 具备以上症状即可诊断为受风引起的嘴歪眼斜病。 0033 4、 疗效标准 0034 临床痊愈 : 临床症状消失 ; 0035 有效 : 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 0036 无效 : 治疗前后病症无明显改善。 0037 5、 治疗结果 0038 组别 治疗人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0 40 9 1 98 对照组 50 25 15 10 80 0039 6、 结论 0040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贴敷 30 天, 治疗结果显示, 本发明治疗组治愈率为 80, 总。

11、 有效率为 98 ; 对照组治愈率为 50, 总有效率为 80。本发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0041 实验例二、 典型病例 0042 病例 1 : 赵 , 男, 41 岁, 河南人。症状 : 2009 年 5 月到我处就诊, 开始嘴稍微有 点歪, 眼流泪, 麻木、 耳根疼, 使用本发明贴膏剂 ( 按照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1 贴 /7 天, 贴于 面部, 5 天后症状加重, 10 天后病情好转, 疼痛减轻, 眼不流泪, 耳根不疼。继续使用 3 贴, 30 天后痊愈, 至今未复发。 0043 病例 2 : 范 , 女, 66 岁, 河南项城人。症状 : 2009 年 6 月到我处就诊, 。

12、得了面部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5/8 页 8 惊挛, 初得病时, 嘴稍微有点歪, 眼时有流泪, 右脸面部麻木, 耳根疼, 经使用本发明软膏剂 ( 按照实施例 2 方法制备 ), 5 天后症状加重, 继续使用 30 天后, 痊愈, 至今未复发。 0044 病例 3 : 任 , 男, 22 岁, 河南项城人。症状 : 2009 年 7 月来我处就诊, 就诊前感 觉面部左侧麻木不舒服, 嘴稍微有点歪, 眼不时抽动、 流泪、 左侧面部皮紧麻木、 耳根疼。后 使用本发明喷雾剂 ( 按照实施例 3 方法制备 )10 天后, 最初症状得到控制, 继续使用本发明 喷雾剂 30 天后痊愈。 。

13、0045 病例 4 : 杨 , 女, 55 岁, 安徽人。症状 : 2009 年 7 月来我处就诊, 自觉右脸面部 不舒服, 皮紧麻木, 眼流泪, 右脸部稍微有点歪, 眼不能闭合, 流泪, 后使用本发明擦剂 ( 按 照实施例 4 方法制备 )10 天后, 症状基本控制, 继续使用 30 天后痊愈。 0046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0047 实施例 1 贴膏剂 0048 0049 0050 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膏剂, 每贴 /7 天, 贴于面部。 0051 实施例 2 软膏剂 0052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6/8 页 9 0053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软膏剂。 0054 实施例 3 喷雾剂 0055 0056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喷雾剂。 0057 实施例 4 擦剂 0058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7/8 页 10 0059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擦剂。 0060 实施例 5 贴膏剂 0061 0062 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贴膏剂, 每贴 /7 天, 贴于面部。 0063 实施例 6 软膏剂 0064 0065 说 明 书 CN 102293942 A8/8 页 11 0066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软膏剂。 说 明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