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95494.3 (22)申请日 2017.07.21 (73)专利权人 李旭亚 地址 713100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西城区 莽山路金城嘉苑10号楼1单元2楼2号 (72)发明人 种铁 薛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77 代理人 吕学文 朱红涛 (51)Int.Cl. A61B 17/29(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 的可弯折手术钳, 所述可弯折手术钳包括: 一钳 头驱动机构, 其包括第一手柄、 第一驱动轴、 第一 钳柄和第二钳柄, 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驱动 轴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 钳柄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第二端活动连接; 一钳头控制机构, 其包括钳头套筒、 第二驱动轴 和第二手柄, 所述钳头套筒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 第二端铰接, 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 第一端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弯折手术钳可 以通过弯折之后进行夹持或者闭合组织或者血 管, 手术钳的操作范围较大, 使用灵活, 减小了嵌 体的体积, 结构合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
3、附图4页 CN 208355531 U 2019.01.11 CN 208355531 U 1.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弯折手术钳包括: 一钳头驱动机构, 其包括第一手柄、 第一驱动轴、 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 所述第一手柄 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 轴的第二端活动连接; 一钳头控制机构, 其包括钳头套筒、 第二驱动轴和第二手柄, 所述钳头套筒与所述第二 驱动轴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一旋转套筒, 其具有一旋转端部, 所述旋转套筒容纳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 所 。
4、述旋转套筒与所述钳头套筒转动连接; 一固定套筒, 其一端与所述旋转端部转动连接,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可转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的端部开 设有滑动槽; 在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动轴, 所述滑动轴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控制所述第一钳柄和 所述第二钳柄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轴设置在一夹持件内侧, 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轴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通过。
5、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两侧设有滑动槽, 对应在所述钳头套筒的内侧对应所述滑动槽设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第一端为球状体, 所述第一手柄的上设有容纳该球状体的容纳部; 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为球状体, 所述第二手柄的上端设有容纳该球状体的容纳 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手柄包括控制杆、 连杆以及驱动杆; 所述控制杆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 所述控制杆与所述第三手柄可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手柄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
6、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三手柄之间设有弹性恢复装置, 使得第一手柄靠近所述第三手 柄后, 在所述弹性恢复装置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内部具有空腔, 所述第二驱动轴穿过所述空腔并在所述空腔内滑 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套筒靠近所述钳头套筒的内侧设有限位凸起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55531 U 2 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
7、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中闭合血管和组织的 可弯折手术钳。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微创手术中经常用到的医疗器械中, 手术钳是较为常用的手术器械, 但是, 在微创手术中应用的手术钳,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传统的手术钳不能弯折夹持, 需要多种 器械工具配合使用, 才能实现功能。 此外, 手术钳夹持组织或者闭合组织的操作空间复杂, 需要单一的工具具有较多的功能, 以适应复杂的手术环境, 提高手术操作效率, 提高操作的 便利性。 传统的腔镜内外科手术夹钳并没有弯折功能, 不能起到视野外侧组织的夹持或闭 合的功能, 对组织或血管的夹持和闭合全靠医生的经验, 拖延了手术时间。 。
8、0003 由此可见, 传统的手术钳在微创手术操作的过程中, 存在着不能弯折, 功能单一, 使用时操作范围较小的缺陷, 亟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用以解决现 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所述可弯折手术钳包括: 0006 一钳头驱动机构, 其包括第一手柄、 第一驱动轴、 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 所述第一 手柄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分别与所述第一 驱动轴的第二端活动连接; 0007 一钳头控制机构, 其包括钳头。
9、套筒、 第二驱动轴和第二手柄, 所述钳头套筒与所述 第二驱动轴的第二端铰接, 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0008 一旋转套筒, 其具有一旋转端部, 所述旋转套筒容纳所述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 轴, 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钳头套筒转动连接; 0009 一固定套筒, 其一端与所述旋转端部转动连接,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柄。 0010 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可转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的端 部开设有滑动槽; 0011 在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动轴, 所述滑动轴在所述滑动槽内滑动, 控制所述第一钳 柄和所述第二钳柄的开闭。 0012 所述滑动轴设置在一夹持件内侧, 所述。
10、夹持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轴铰接。 0013 所述夹持件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 0014 所述连杆两侧设有滑动槽, 对应在所述钳头套筒的内侧对应所述滑动槽设有凸 起。 0015 所述第一驱动轴的第一端为球状体, 所述第一手柄的上设有容纳该球状体的容纳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355531 U 3 部; 0016 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为球状体, 所述第二手柄的上端设有容纳该球状体的容 纳部。 0017 所述第二手柄包括控制杆、 连杆以及驱动杆; 0018 所述控制杆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 0019 所述控制杆与所述第三手柄可转动连接; 0020 所。
11、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手柄可转动连接。 0021 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三手柄之间设有弹性恢复装置, 使得第一手柄靠近所述第 三手柄后, 在所述弹性恢复装置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0022 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内部具有空腔, 所述第二驱动轴穿过所述空腔并在所述空腔内 滑动。 0023 所述旋转套筒靠近所述钳头套筒的内侧设有限位凸起部。 0024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可弯折手术钳可以通过弯折之后进行夹持或者闭合组织或者血管, 手术钳的操作范围较大, 使用灵活, 减小了嵌体的体积, 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的结构示意图。 0027。
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分放大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部分放大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钳头套筒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3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其包括: 一钳 头驱动机构, 其包括第一手柄1、 第一驱动轴12、 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 第一手柄1与第 一驱动。
13、轴1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分别与第一驱动轴12的第二端活 动连接; 一钳头控制机构, 其包括钳头套筒3、 第二驱动轴24和第二手柄2, 钳头套筒3与第二 驱动轴24的第二端铰接, 第二手柄2与第二驱动轴24的第一端活动连接; 一旋转套筒4, 其具 有一旋转端部42, 旋转套筒42容纳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4, 旋转套筒4与钳头套筒3 转动连接; 一固定套筒5, 其一端与旋转端部42转动连接, 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手柄6, 第三手 柄6用于作为支架支撑, 对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可弯折手术夹钳在钳 体上设置有多级联动结构, 使得在精密的微创手术中,。
14、 可进行更大范围的操作, 使得在不使 用缝合线的情况下安全高效的进行组织的夹持或者闭合。 0034 如图4至图6所示, 第一钳柄1与第二钳柄2可转动连接, 在第一钳柄15的端部开设 有第一滑动槽151, 在第二钳柄16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61, 在第一滑动槽151和第二滑 动槽161内设有滑动轴71, 滑动轴71同时在第一滑动槽151和第二滑动槽161内滑动, 第一钳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355531 U 4 柄151和第二钳柄161控制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的开闭, 滑动轴71设置在一夹持件7内 侧, 夹持件7与第一驱动轴12铰接。 滑动轴71沿着第一滑动槽151。
15、和第二滑动槽161向前运动 时, 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张开, 滑动轴71向后方滑动时, 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被牵拉 到钳头套筒内, 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在滑动轴71牵拉及钳头套筒的共同作用下, 使得 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关闭, 而滑动轴71通过夹持件7与第一驱动轴12铰接, 第一驱动轴12 与第一手柄1活动连接, 第一手柄1顶端部11的前后移动, 控制了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 的开闭。 0035 如图3和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件7通过连杆13与第一驱动轴12的第二端可 转动连接, 连杆13两侧设有滑动槽, 在钳头套筒的内侧对应滑动槽设有凸起部31, 以限制该 连杆在前。
16、后方向上移动。 第一驱动轴12的第一端为球状体121, 第一手柄1上设有容纳该球 状体的容纳部, 第二驱动轴24的第一端为球状体241, 第二手柄2的上端设有容纳该球状体 的容纳部, 且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球状体都可在球状体容纳部内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 滑动。 旋转端部42与固定套筒5转动连接, 转动旋转端部42, 可整体上使旋转套筒4转动, 旋 转套筒4带动钳头套筒3转动, 钳头套筒3带动与钳头套筒3内第一钳柄15、 第二钳柄16连接 的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4的转动, 由于第一驱动轴12和第二驱动轴24的第一端均为 球状体, 其可相对于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3旋转60度, 同时, 。
17、实现对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 柄16的旋转, 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调整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2的夹持方向, 使得手术可在 最大范围内进行。 0036 第一手柄1与第二手柄2转动连接, 第二手柄2包括控制杆21、 连杆22以及驱动杆 23, 控制杆21通过连杆22与驱动杆23转动连接, 控制杆21与第三手柄6可转动连接, 驱动杆 23与第一手柄1可转动连接。 下压控制杆21, 控制杆21带动连杆22转动, 连杆22带动驱动杆 23与第一手柄1的旋转轴转动, 驱动杆23的顶部带动第二驱动轴24后移, 第二驱动轴24的第 二端驱动钳头套筒3弯折, 实现钳头的弯折动作。 0037 第一手柄1和第三手柄6之。
18、间设有弹性恢复装置, 第一手柄1的顶端部11后移, 第一 手柄1的下部靠近第三手柄移动, 第一钳柄15和第二钳柄16闭合。 0038 第一驱动轴12的内部具有空腔, 第二驱动轴24穿过空腔并在空腔内滑动。 旋转套 筒4靠近钳头套筒3的内侧设有限位凸起部41, 该限位凸起部41起到分别对第一驱动轴12和 第二驱动轴24的径向限位作用, 使其平稳的对第一钳柄15、 第二钳柄16开合动作以及钳头 的弯折动作。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微创手术中的可弯折手术钳,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 控制第 一手柄1相对第三手柄6转动, 第一手柄1带动第一驱动轴12后移, 第一驱动轴12通过位于第 一滑动槽151。
19、和第二滑动槽161内的滑动轴71, 将第一钳柄1和第二钳柄2关闭, 去掉外界对 第一手柄的作用力后, 第一手柄1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 第一手柄1回复到原位, 第一钳 柄1和第二钳柄2打开。 当需要转换钳柄的角度, 可旋转旋转端部42, 旋转端部42通过旋转套 筒4带动钳头套筒3旋转, 实现钳头夹持角度的变化。 当需要钳头套筒弯折时, 控制第二手柄 2相对第三手柄6转动, 第二手柄2驱动第二驱动轴24, 第二驱动轴24在后移的过程中, 将钳 头套筒3弯折, 实现钳头套筒3的弯折, 第二手柄复2位后, 钳头套筒在第二驱动轴24的作用 下伸直。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可弯折手术钳可以通过弯折之后。
20、进行夹持或者闭合组织或者血管,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355531 U 5 手术钳的操作范围较大, 功能多样, 将使用多级联动放置于钳头及手柄, 不增加手术钳的整 体体积、 不影响整个钳体的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结构合理。 0041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 但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 因此, 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 求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355531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8355531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8355531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8355531 U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8355531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