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118141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11456.X

申请日:

20171211

公开号:

CN108042465A

公开日:

2018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8/98,A61K8/9789,A61K8/9794,A61K8/9728,A61Q19/00,A61Q19/02

主分类号:

A61K8/98,A61K8/9789,A61K8/9794,A61K8/9728,A61Q19/00,A61Q19/02

申请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发明人:

李文艳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苗圃路219号

优先权:

CN201711311456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新鑫;许亦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所述中药组合物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15‑20份、白及15‑20份、白蔹12‑20份、白茯苓15‑20份、当归12‑18份、川芎12‑18份、珍珠粉9‑15份、杏仁9‑15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面膜,具有很好的美白效果,无刺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15-20份、白及15-20份、白蔹12-20份、白茯苓15-20份、当归12-18份、川芎12-18份、珍珠粉9-15份、杏仁9-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益母草6-12份、薏苡仁12-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粉末状或颗粒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的用途。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面膜的用途。 6.一种中药面膜,所述中药面膜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项所述中药组合物以及人体可接受的辅料。 7.一种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护肤品或者化妆品中的用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在制备面膜中的用途。 10.一种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含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以及人体可接受的辅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化妆品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诸多古代中医名著中均有相关记载。春秋时期的《山海经》是第一部对中药化妆品有所记载的书籍,包含了荀草等几种药材;而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20余种具美容功效的草药;明朝的《本草纲目》收载了168味,也是历代收集中药化妆品最多最详细的一部典籍。

中药面膜是中草药美容方法中外治法的一种,也是中药化妆品的一种常用剂型,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与成膜材料等其他基质相溶合后涂于面部,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膜或不成膜的覆盖物,从而达到护肤、保湿、清洁、治疗皮肤等作用。与其它面膜相比,中药面膜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和针对性,并且源于天然、作用缓和、毒副作用小。

但是目前市面上已有的中药面膜美白效果不佳、对皮肤刺激性较强。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面膜美白效果不佳,刺激性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白术15-20份、白及15-20份、白蔹12-20份、白茯苓15-20份、当归12-18份、川芎 12-18份、珍珠粉9-15份、杏仁9-1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益母草6-12份、薏苡仁12-18 份。

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0份、白及20份、白蔹15 份、白茯苓20份、当归15份、川芎15份、珍珠粉10份、杏仁10份、益母草9份、薏苡仁 15份。

白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苦、甘,性温,入脾、胃经,益气健脾、燥湿利水。《药性论》称其“主面光悦,驻颜,去。”《新修本草》载“利小便,及用苦酒浸之,用拭面,极效”。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苦、涩,性微寒,归肺、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药性论》称其“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本草纲目》载有“白及洗面,去”。

白蔹,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苦、辛、微甘,性微寒,归心、肝、脾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生肌敛疮。《神农本草经》载“主痈肿疽疮,散结气。”《药性论》曰:“治面上疱疮。

白茯苓,为药材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甘、淡,性平,归心、胃、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补缺肘后方》记载“治”。

此外,中药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我国唐代长寿名医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中抗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妇人面药”及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当归使用频率极高。当代研究也表明其对于雀斑、黑斑、老年斑有较好的疗效。

川芎,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外台秘要》中美白祛斑、散结除疤外用方常选用具有辛香畅达、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川芎;益母草,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入面药,令人光泽,治粉刺。”现代医学美容研究表明,益母草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在抗衰防癌、养颜美容、延年益寿上具有显著功效;

珍珠,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现在珍珠养颜法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证实,薏苡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可保持皮肤光泽细腻,在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防脱屑、皮肤粗糙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杏仁,Amygdalus Communis Vas,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杏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亚油酸等,对面部痤疮、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使皮肤清洁亮丽、富有光泽和弹性。

益母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优选地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粉末状或颗粒状。采用上述中药组合物粉碎后获得。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面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面膜,所述中药面膜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以及人体可接受的辅料。

进一步,所述辅料是蜂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提取物采用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

本发明中,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配方最为关键,在获知中药配方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采用各种常规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来提取其有效成分,如常规的煎煮、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盐析法等,由于上述提取方法均能获得前述中药配方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均能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水提醇沉法为:先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一般含乙醇量达到50%~60%(重量体积比即g/100ml)时,可去除淀粉等杂质,当含醇量达75%以上,除鞣质、水溶性色素等少数无效成分外,其余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去除。

醇提水沉法为: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用水除去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有效成分后可再经常规的步骤浓缩、纯化或干燥获得中药提取物。其中浓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薄膜蒸发、多效蒸发,纯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盐析纯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乙醇沉淀纯化、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絮凝沉淀纯化、膜分离纯化、聚酰胺吸附纯化、硅胶吸附层析纯化等,干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烘干法、鼓式干燥法、带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等。

根据所述中药组合物中不同生药有效成分的特性,可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按配比取各味中药组分,混合后加开水浸泡,即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护肤品或者化妆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提取物用于制备面膜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膜,所述面膜上含有上述中药提取物以及人体可以接受的辅料。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可以采用常规药剂学上使用的辅料。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有效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对皮肤无刺激,可以作为用于皮肤美白产品。尤其是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浓度为468.9μg/mL,其抑制效率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实施例1中酪氨酸酶促反应时间曲线示意图。

图2显示为实施例1不同浓度样品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示意图。

图3a显示为实施例3中空白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图3b显示为实施例3中模型组HE染色结果图。

图3c显示为实施例3中蜂蜜基质组HE染色结果图。

图3d显示为实施例3中阳性药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图3e显示为实施例3中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图3f显示为实施例3中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图4a显示为实施例4中空白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图4b显示为实施例4中模型组HE染色结果图。

图4c显示为实施例4中蜂蜜基质组HE染色结果图。

图4d显示为实施例4阳性药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图4e显示为实施例4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图4f显示为实施例4中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图5a显示为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模型豚鼠皮肤组织中SOD的影响。

图5b显示为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模型豚鼠皮肤组织中MDA的影响。

图6a显示为实施例6中面膜组1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图6b显示为实施例6中面膜组2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图6c显示为实施例6中面膜组3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图6d显示为实施例6中基质组1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图6e显示为实施例6中基质组2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图6f显示为实施例6中基质组3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或药材)均可从普通医药商店或中药材销售公司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或符合中国药典等有关规定。所采用的药材除另有说明,均为中药材饮片,该中药材饮片也可以是获得后经加工而成。

以下归白归白凝肌方即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1体外药效研究

研究背景:人的表皮基底层细胞间,分布着黑色素细胞,它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氧化成多糖,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黑色素生成越多,皮肤就越黝黑;反之,则皮肤就越白皙。因此,以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测定吸光度值,对归白凝肌方的功效进行评价。

实验方法:在96孔板中加入220μL的L-酪氨酸溶液(0.25mmol/L)、20μL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混匀后于30℃水浴中溫孵10min后,加入10μL酪氨酸酶溶液 (268.7U/mL),使得终体积为250μL,在475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连续记录至160min。

在96孔板上加入以下四组反应液,归白凝肌方(生白术20g、白及20g、白蔹15g、白茯苓20g、当归15g、川芎15g、珍珠粉10g、杏仁10g、益母草9g、薏苡仁15g,制备成为极细粉)的终浓度分别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500μg/mL、750μg/mL、 1500μg/mL、2500μg/mL,30℃溫孵30min,于4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按公式求抑制率。

表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

抑制率=[1-(A3-A4)/(A1-A2)]×100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吸光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在15-45min时间内吸光度变化呈线性增长反应速度最快,45min后,吸光度增长趋于平缓,反应速度减慢。因此,实验选取反应30min时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测定酶促反应速度。

如表2和图2所示,归白凝肌方对酪氨酸酶活性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归白凝肌方浓度增大,抑制率也随之增大。当样品浓度在500μg/mL以上时,抑制率的增加幅度随样品浓度的变化很缓和。归白凝肌方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68.9μg/mL。

表2不同浓度样品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

实验结论:人的表皮基底层细胞间,分布着黑色素细胞,它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氧化成多糖,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黑色素生成越多,皮肤就越黝黑;反之,则皮肤就越白皙。根据体外归白凝肌方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归白凝肌方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IC50为468.9μg/mL。

实施例2

研究目的:观察归白凝肌方对NB-UVB诱导豚鼠色素沉着模型作用的研究。

实验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基质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将豚鼠脱去背部被毛,脱毛面积约为5×6cm2,每周脱毛1次。除空白组以外,其他各组以波长为311nm的中波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每次照射时间为60min,动物与光源的距离为20cm,连续照射4周。造模成功后,分别在豚鼠皮损处涂抹相应的药物,每日l次,以氢醌软膏为阳性对照药,0.3g/只均匀涂抹于脱毛部位,蜂蜜为基质对照,将4g归白凝肌方加入10mL蜂蜜中搅拌均匀作为高剂量,将1g归白凝肌方加入10mL蜂蜜中搅拌均匀作为低剂量。连续给药4周后,记录各组豚鼠脱毛部位皮肤的变化情况,并按表3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如表4。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取其脱毛部位皮肤组织,将皮肤标本分成两份,一份用于HE染色和Fontana-Masson染色,一份用于皮肤组织中SOD、MDA的测定。

表3皮肤反应评分标准

反应 记分 色素沉着 正常肤色 0 出现轻微色素增加,呈淡红色 1 出现明显色素增加,呈淡褐色 2 颜色呈暗红色或是深褐色 3 黑色 4

表4归白凝肌方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基质对照组比较,*p<0.05,**p<0.01, ***p<0.001

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豚鼠背部经UVB照射后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蜂蜜基质组豚鼠的色素沉着区皮肤没有明显变化。经归白凝肌方和氢醌处理以后,豚鼠均出现相应的色素沉着减轻。

实施例3对实施例2中的实验结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如图3a~3f,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表皮角质层细胞排列整齐,基底层可见极少数的黑素颗粒,间质胶原纤维无明显增生,无淋巴细胞浸润;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与基质对照组表皮厚度明显增厚,伴角化不良,基底层可见大量的黑素颗粒,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且两组无明显差异;归白凝肌方与阳性对照组表皮厚度均略有增厚,基底层可见少量的黑素颗粒,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最接近空白组正常豚鼠表皮,真皮层无明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未见淋巴细胞浸润。

实施例4对实施例2中的结果Fontana-Masson染色观察皮肤黑素合成情况

结果如图4a~4f,与基质对照组相比,阳性药和归白凝肌方组黑素颗粒数量明显减少。空白对照组表皮中偶见黑素颗粒;模型组和基质对照组表皮基底层中黑素颗粒分布连续,可见大量的黑素颗粒;归白凝肌方与阳性对照组表皮基底层中黑素颗粒分布不连续,可见少量黑素颗粒。

实施例5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豚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含量的影响

如表5和图5a、5b所示,豚鼠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基质对照组豚鼠实验区皮肤SOD值极显著降低,MDA值极显著升高,且蜂蜜基质对照组与模型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氢醌阳性对照组豚鼠实验区皮肤SOD值大于基质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MDA小于基质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豚鼠实验区皮肤 SOD值大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高显著性差异(P<0.01);MDA值小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极显著性差界(P<0.001)。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豚鼠实验区皮肤SOD值大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界(P<0.05);MDA值小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5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模型豚鼠皮肤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基质对照组比较,*p<0.05,**p<0.01, ***p<0.001

实验结论:归白凝肌方能够上调豚鼠局部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黑素颗粒合成从而减轻色素沉着模型豚鼠色素沉着,达到祛斑美白作用。

实施例6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安全性实验

研究目的:确定归白凝肌方安全性

实验方法:取白色家兔6只,以空白基质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同体左右自身对比法。试验前一天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毛去掉,面积约5cm x 5cm,作为试验和观察部位。每次实验取3g归白凝肌方,加入7.5mL蜂蜜调匀制成面膜使用。每天左侧均匀涂抹归白凝肌方面膜,右侧涂抹等量的空白基质,用一层玻璃和纱布覆盖给药部位,然后用半封闭性包扎带固定,持续4h后,除去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给药部位,每天一次,连续7天。在每次去除药物后1h以及再次涂药前观察及记录红斑和水肿、涂抹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情况及其发生时间和消退时间,并对红斑及水肿进行评分。于末次除去除受试物和对照物后l、24、48和72小时进行肉眼观察,72小时后取皮肤固定、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

表6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

反应 记分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0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1 红斑清晰 2 中度红斑 3 重度红斑(紫红色)至焦痂形成 4 水肿: 无水肿 0 极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1 水肿清晰(肿起,不超出区域边縁) 2 中度水肿(肿起约1mm) 3 重度水肿(肿起超过1mm,并超出涂药区) 4 刺激最高记分 8

表7皮肤刺激性强度评价标准

平均分值 皮肤刺激性程度评价 0~0.49 无刺激性 0.50~2.99 轻度刺激性 3.00~5.99 中度刺激性 6.00~8.00 强刺激性

表8归白凝肌方对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

反应平均分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动物数

实验结果:

肉眼观察结果:如表8所示,末次涂抹去除药物后1h,24h、48h和72h肉眼观察受试药组和空白基质组对家兔皮肤均未见任何异常反应,皮肤局部未见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表明受试药归白凝肌方两者对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产生肉眼可见的刺激性。

实施例7对实施例6中的实验结果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如图6a-f:面膜组和基质组皮肤鳞状上皮显示是薄的,并没有增生,2-3层的上皮细胞,表面含少量的角质。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见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皮肤毛囊、皮脂腺和小汗腺等附属器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结构正常。

实验结论:归白凝肌方连续局部涂抹7天,对家兔皮肤未见明显刺激性。

以上的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文所列出的各种修改以及发明中方法、组合物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已结合本发明的多种具体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事实上,各种如上所述的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来获取发明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311456.X (22)申请日 2017.12.11 (71)申请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苗圃路219号 (72)发明人 李文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1219 代理人 张新鑫 许亦琳 (51)Int.Cl. A61K 8/98(2006.01) A61K 8/9789(2017.01) A61K 8/9794(2017.01) A61K 8/9728(2017.01) A61Q 19/00(。

2、2006.01) A61Q 1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 膜, 所述中药组合物至少包括: 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 生白术15-20份、 白及15-20份、 白蔹12-20份、 白茯苓15-20份、 当归12-18份、 川芎12-18份、 珍 珠粉9-15份、 杏仁9-1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可用 于制备面膜, 具有很好的美白效果, 无刺激。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8页 CN 108042465 A 2018.05.18 CN 108042465 A 1.一种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

3、合物至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生白术 15-20份、 白及15-20份、 白蔹12-20份、 白茯苓15-20份、 当归12-18份、 川芎12-18份、 珍珠粉 9-15份、 杏仁9-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 的组分: 益母草6-12份、 薏苡仁12-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粉末 状或颗粒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的用途。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面膜的用途。 6.一种中药面膜, 所述中药面膜包。

4、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项所述中药组合物以及人体 可接受的辅料。 7.一种中药提取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提取物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护肤品或者化妆品中的用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在制备面膜中的用途。 10.一种面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膜含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以及人体可 接受的辅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42465 A 2 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中药面膜, 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化妆品在我。

5、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诸多古代中医名著中均有相关记载。 春秋 时期的 山海经 是第一部对中药化妆品有所记载的书籍, 包含了荀草等几种药材; 而后秦 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 记载了20余种具美容功效的草药; 明朝的 本草纲目 收载了168味, 也是历代收集中药化妆品最多最详细的一部典籍。 0003 中药面膜是中草药美容方法中外治法的一种, 也是中药化妆品的一种常用剂型, 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利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与成膜材料等其他基质相溶合后涂于面 部, 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膜或不成膜的覆盖物, 从而达到护肤、 保湿、 清洁、 治疗皮肤等作用。 与其它面膜相比, 中药面膜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功能性。

6、和针对性, 并且源于天然、 作 用缓和、 毒副作用小。 0004 但是目前市面上已有的中药面膜美白效果不佳、 对皮肤刺激性较强。 发明内容 0005 0006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用 途, 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面膜美白效果不佳, 刺激性大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8 生白术15-20份、 白及15-20份、 白蔹12-20份、 白茯苓15-20份、 当归12-18份、 川芎 12-18份、 珍珠粉9-15份、 杏仁9-15份。 0009 进一步地, 。

7、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益母草6-12份、 薏苡仁12- 18 份。 0010 更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0份、 白及20份、 白蔹15 份、 白茯苓20份、 当归15份、 川芎15份、 珍珠粉10份、 杏仁10份、 益母草9份、 薏苡仁 15份。 0011 白术,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苦、 甘, 性温, 入脾、 胃经, 益气健脾、 燥湿利水。药性论 称其 “主面光悦, 驻颜, 去。 ”新修 本草 载 “利小便, 及用苦酒浸之, 用拭面, 极效” 。 0012 白及, 为兰科。

8、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 苦、 涩, 性微寒, 归肺、 胃经,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药性论 称其 “治面上皯疱, 令人肌滑。 ”本草纲 目 载有 “白及洗面, 去” 。 0013 白蔹,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 苦、 辛、 微甘, 性微寒, 归心、 肝、 脾经, 清热解毒, 散结消肿, 生肌敛疮。神农本草经 载 “主痈 肿疽疮, 散结气。 ”药性论 曰: “治面上疱疮。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8042465 A 3 0014 白茯苓, 为药。

9、材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甘、 淡, 性平, 归心、 胃、 肺、 肾经, 利水渗湿、 健脾补中、 宁心 安神。补缺肘后方 记载 “治” 。 0015 此外, 中药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甘、 辛, 性温, 归肝、 心、 脾经, 补血、 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我国唐代长寿名医孙思邈著 的 千金翼方 中抗老、 消斑、 美容、 健肤的 “妇人面药” 及王焘所著 外台秘要 中当归使用频 率极高。 当代研究也表明其对于雀斑、 黑斑、 老年斑。

10、有较好的疗效。 0016 川芎,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 辛, 性温, 归肝、 胆、 心包经,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外台秘 要 中美白祛斑、 散结除疤外用方常选用具有辛香畅达、 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 川芎; 益母 草, 苦、 辛, 性微寒, 归肝、 心包、 膀胱经, 活血调经, 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 唐代药学家陈藏器 在 本草拾遗 中记载 “入面药, 令人光泽, 治粉刺。 ” 现代医学美容研究表明, 益母草能促进 皮肤新陈代谢, 在抗衰防癌、 养颜美容、 延年益寿上。

11、具有显著功效; 0017 珍珠, 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 蚌科动物三 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 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甘、 咸, 性寒, 归心、 肝经, 安神定惊, 明目消翳, 解毒生肌, 润肤祛斑。 明 代医药家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载:“涂面, 令人润泽好颜色。 ” 现在珍珠养颜法已为世界各 国所采用。 0018 薏苡仁,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 干燥成熟。

12、种仁; 甘、 淡, 性凉, 归脾、 胃、 肺经。 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排脓, 解毒散结。 始 载于 神农本草经 。 现代研究证实, 薏苡仁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B1、 B2, 可保持皮肤光泽细 腻, 在消除粉刺、 雀斑、 老年斑, 防脱屑、 皮肤粗糙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0019 杏仁, Amygdalus Communis Vas,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 苦, 性微温, 归肺、 大肠经。 降气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杏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维生素E、 亚油 酸等, 对面部痤疮、 皮肤粗糙、 色素沉着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使皮肤清洁亮丽、 富有光泽 和弹性。 0。

13、020 益母草,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 上部分。 0021 优选地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粉末状或颗粒状。 采用上述中药组合物粉碎后获得。 002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护肤品或化妆品的用途。 0023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用于制备面膜的用途。 0024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面膜, 所述中药面膜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以及 人体可接受的辅料。 0025 进一步, 所述辅料是蜂蜜。 0026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中药提取物, 所述中药提取物采用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 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得。

14、。 0027 本发明中, 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配方最为关键, 在获知中药配方后, 本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采用各种常规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来提取其有效成分, 如常规的煎煮、 水提醇沉法、 醇提水沉法、 盐析法等, 由于上述提取方法均能获得前述中药配方中的主要药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8042465 A 4 效成分, 因此均能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28 其中, 水提醇沉法为: 先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有效成分, 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 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一般含乙醇量达到5060(重量体积比即g/100ml)时, 可去 除淀粉等杂质, 当含醇量达75以上, 除鞣。

15、质、 水溶性色素等少数无效成分外, 其余大部分 杂质均可沉淀去除。 0029 醇提水沉法为: 先以适宜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 再用水除去提取液中杂质的 方法。 0030 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有效成分后可再经常规的步骤浓缩、 纯化或干燥获得中药提 取物。 其中浓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常压蒸发、 减压蒸发、 薄膜蒸发、 多效蒸发, 纯化的方 法包括但不限于: 盐析纯化、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 乙醇沉淀纯化、 离子交换树脂纯化、 絮凝沉 淀纯化、 膜分离纯化、 聚酰胺吸附纯化、 硅胶吸附层析纯化等, 干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烘 干法、 鼓式干燥法、 带式干燥法、 吸湿干燥法、 沸腾干燥法、 喷雾干。

16、燥法、 减压干燥法、 冷冻干 燥法、 红外线干燥法、 微波干燥法等。 0031 根据所述中药组合物中不同生药有效成分的特性, 可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 003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按 配比取各味中药组分, 混合后加开水浸泡, 即可。 0033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护肤品或者化妆品中的用途。 0034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中药提取物用于制备面膜的用途。 0035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膜, 所述面膜上含有上述中药提取物以及人体可 以接受的辅料。 0036 进一步地, 所述辅料可以采用常规药剂学上使用的辅料。 0。

17、037 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8 能够有效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对皮肤无刺激, 可以作为用于皮肤美白产品。 尤其 是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浓度为468.9 g/mL, 其抑制效率达到最大。 附图说明 0039 图1显示为实施例1中酪氨酸酶促反应时间曲线示意图。 0040 图2显示为实施例1不同浓度样品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示意图。 0041 图3a显示为实施例3中空白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0042 图3b显示为实施例3中模型组HE染色结果图。 0043 图3c显示为实施例3中蜂蜜基质组HE染色结果图。 0044 图3d显示为实施例3中阳性药对照组HE染。

18、色结果图。 0045 图3e显示为实施例3中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0046 图3f显示为实施例3中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0047 图4a显示为实施例4中空白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0048 图4b显示为实施例4中模型组HE染色结果图。 0049 图4c显示为实施例4中蜂蜜基质组HE染色结果图。 0050 图4d显示为实施例4阳性药对照组HE染色结果图。 0051 图4e显示为实施例4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8042465 A 5 0052 图4f显示为实施例4中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HE染色结果图。 0053 图5a显示。

19、为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模型豚鼠皮肤组织中SOD的影响。 0054 图5b显示为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模型豚鼠皮肤组织中MDA的影响。 0055 图6a显示为实施例6中面膜组1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0056 图6b显示为实施例6中面膜组2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0057 图6c显示为实施例6中面膜组3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0058 图6d显示为实施例6中基质组1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0059 图6e显示为实施例6中基质组2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0060 图6f显示为实施例6中基质组3号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

20、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 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 在没有背离 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62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或药材)均可从普通医药商店或中药材销售公司购买得 到, 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或符合中国药典等有关规定。 所采用的药材除另有说明, 均为 中药材饮片, 该中药材饮片也可以是获得后经加工而成。 0063 以下归白归白凝肌方即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 0064 实施例1体外药效研究 0065 研究背景: 人的表皮基底层细胞间, 分布着。

21、黑色素细胞, 它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 酪氨酸氧化成多糖, 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 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 所以酪氨酸酶是 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 黑色素生成越多, 皮肤就越黝黑; 反之, 则皮肤就越白皙。 因此, 以酪 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 测定吸光度值, 对归白凝肌方的功效进行评价。 0066 实验方法: 在96孔板中加入220 L的L-酪氨酸溶液(0.25mmol/L)、 20 L磷酸盐缓冲 溶液(pH6.8), 混匀后于30水浴中溫孵10min后, 加入10 L酪氨酸酶溶液 (268.7U/mL), 使得终体积为250 L, 在475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连续记录至160min。

22、。 0067 在96孔板上加入以下四组反应液, 归白凝肌方(生白术20g、 白及20g、 白蔹15g、 白 茯苓20g、 当归15g、 川芎15g、 珍珠粉10g、 杏仁10g、 益母草9g、 薏苡仁15g, 制备成为极细粉) 的终浓度分别为50 g/mL、 100 g/mL、 200 g/mL、 500 g/mL、 750 g/mL、 1500 g/mL、 2500 g/ mL, 30溫孵30min, 于4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 按公式求抑制率。 0068 表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 0069 0070 抑制率1-(A3-A4)/(A1-A2)100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

23、08042465 A 6 0071 实验结果: 如图1所示, 吸光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在15-45min时间内吸光度变 化呈线性增长反应速度最快, 45min后, 吸光度增长趋于平缓, 反应速度减慢。 因此, 实验选 取反应30min时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测定酶促反应速度。 0072 如表2和图2所示, 归白凝肌方对酪氨酸酶活性明显的抑制作用, 随着归白凝肌方 浓度增大, 抑制率也随之增大。 当样品浓度在500 g/mL以上时, 抑制率的增加幅度随样品浓 度的变化很缓和。 归白凝肌方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68.9 g/mL。 0073 表2不同浓度样品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 0074 00。

24、75 实验结论: 人的表皮基底层细胞间, 分布着黑色素细胞, 它含有的酪氨酸酶可以将 酪氨酸氧化成多糖, 中间再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 最后便可生成黑色素, 所以酪氨酸酶是 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 黑色素生成越多, 皮肤就越黝黑; 反之, 则皮肤就越白皙。 根据体外归 白凝肌方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 归白凝肌方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 IC50为468.9 g/mL。 0076 实施例2 0077 研究目的: 观察归白凝肌方对NB-UVB诱导豚鼠色素沉着模型作用的研究。 0078 实验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 模型组、 基质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归白凝肌方 低剂量组、 。

25、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 每组8只。 将豚鼠脱去背部被毛,脱毛面积约为56cm2, 每 周脱毛1次。 除空白组以外, 其他各组以波长为311nm的中波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 每次照射 时间为60min, 动物与光源的距离为20cm, 连续照射4周。 造模成功后, 分别在豚鼠皮损处涂 抹相应的药物, 每日l次,以氢醌软膏为阳性对照药, 0.3g/只均匀涂抹于脱毛部位, 蜂蜜为 基质对照, 将4g归白凝肌方加入10mL蜂蜜中搅拌均匀作为高剂量, 将1g归白凝肌方加入 10mL蜂蜜中搅拌均匀作为低剂量。 连续给药4周后,记录各组豚鼠脱毛部位皮肤的变化情 况, 并按表3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如表4。 实。

26、验结束后处死动物, 分别取其脱毛部位皮 肤组织, 将皮肤标本分成两份, 一份用于HE染色和Fontana-Masson染色, 一份用于皮肤组织 中SOD、 MDA的测定。 0079 表3皮肤反应评分标准 0080 反应 记分 色素沉着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8042465 A 7 正常肤色 0 出现轻微色素增加, 呈淡红色 1 出现明显色素增加, 呈淡褐色 2 颜色呈暗红色或是深褐色 3 黑色 4 0081 表4归白凝肌方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 0082 0083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 与基质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p 0.001 。

27、0084 实验结果: 如表4所示, 豚鼠背部经UVB照射后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 蜂蜜基质组豚 鼠的色素沉着区皮肤没有明显变化。 经归白凝肌方和氢醌处理以后, 豚鼠均出现相应的色 素沉着减轻。 0085 实施例3对实施例2中的实验结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0086 结果如图3a3f, HE染色结果显示, 空白组表皮角质层细胞排列整齐, 基底层可见 极少数的黑素颗粒, 间质胶原纤维无明显增生, 无淋巴细胞浸润; 与空白组相比, 模型组与 基质对照组表皮厚度明显增厚, 伴角化不良, 基底层可见大量的黑素颗粒, 间质胶原纤维增 生, 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且两组无明显差异; 归白凝肌方与阳性对照组表皮厚度。

28、均略有增 厚, 基底层可见少量的黑素颗粒, 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最接近空白组正常豚鼠表皮, 真皮层 无明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 未见淋巴细胞浸润。 0087 实施例4对实施例2中的结果Fontana-Masson染色观察皮肤黑素合成情况 0088 结果如图4a4f, 与基质对照组相比, 阳性药和归白凝肌方组黑素颗粒数量明显 减少。 空白对照组表皮中偶见黑素颗粒; 模型组和基质对照组表皮基底层中黑素颗粒分布 连续, 可见大量的黑素颗粒; 归白凝肌方与阳性对照组表皮基底层中黑素颗粒分布不连续, 可见少量黑素颗粒。 0089 实施例5归白凝肌方对色素沉着豚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29、) 含量的影响 0090 如表5和图5a、 5b所示, 豚鼠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 基 质对照组豚鼠实验区皮肤SOD值极显著降低, MDA值极显著升高, 且蜂蜜基质对照组与模型 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氢醌阳性对照组豚鼠实验区皮肤SOD值大于基质对照组, 且具有显著性 差异; MDA小于基质对照组,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归白凝肌方高剂量组豚鼠实验区皮肤 SOD 值大于空白对照组, 且具有高显著性差异(P0.01); MDA值小于空白对照组, 且具有极显著 性差界(P0.001)。 归白凝肌方低剂量组豚鼠实验区皮肤SOD值大于空白对照组, 且具有显 说 明 书 6/8 页。

30、 8 CN 108042465 A 8 著性差界(P0.05); MDA值小于空白对照组, 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91 表5归白 凝肌方对色素沉着模型豚鼠 皮肤组织中 SOD、 MDA含量的 影响 0092 0093 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 与基质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p 0.001 0094 实验结论: 归白凝肌方能够上调豚鼠局部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抑制脂质过 氧化反应, 抑制黑素颗粒合成从而减轻色素沉着模型豚鼠色素沉着, 达到祛斑美白作用。 0095 实施例6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安全性实验 0096 研究目的: 确定归白凝肌方。

31、安全性 0097 实验方法: 取白色家兔6只, 以空白基质作为阴性对照组, 采用同体左右自身对比 法。 试验前一天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毛去掉, 面积约5cm x 5cm, 作为试验和观察部位。 每次 实验取3g归白凝肌方, 加入7.5mL蜂蜜调匀制成面膜使用。 每天左侧均匀涂抹归白凝肌方面 膜, 右侧涂抹等量的空白基质, 用一层玻璃和纱布覆盖给药部位, 然后用半封闭性包扎带固 定, 持续4h后, 除去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给药部位, 每天一次, 连续7天。 在每次去除药物后 1h以及再次涂药前观察及记录红斑和水肿、 涂抹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 出血点、 皮肤粗糙或 皮肤菲薄情况及其发生时间和消退时间,。

32、 并对红斑及水肿进行评分。 于末次除去除受试物 和对照物后l、 24、 48和72小时进行肉眼观察, 72小时后取皮肤固定、 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 0098 表6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 0099 反应 记分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0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1 红斑清晰 2 中度红斑 3 重度红斑(紫红色)至焦痂形成 4 水肿: 无水肿 0 极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1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8042465 A 9 水肿清晰(肿起, 不超出区域边縁) 2 中度水肿(肿起约1mm) 3 重度水肿(肿起超过1mm, 并超出涂药区) 4 刺激最高记分 8 0100 表7皮肤刺激性强。

33、度评价标准 0101 平均分值 皮肤刺激性程度评价 00.49 无刺激性 0.502.99 轻度刺激性 3.005.99 中度刺激性 6.008.00 强刺激性 0102 表8归白凝肌方对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 0103 0104 反应平均分值(红斑形成总分+水肿形成总分)/动物数 0105 实验结果: 0106 肉眼观察结果: 如表8所示, 末次涂抹去除药物后1h, 24h、 48h和72h肉眼观察受试 药组和空白基质组对家兔皮肤均未见任何异常反应, 皮肤局部未见水肿、 色素沉着、 出血 点、 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 表明受试药归白凝肌方两者对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 产生肉眼可见。

34、的刺激性。 0107 实施例7对实施例6中的实验结果进行病理学检查 0108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如图6a-f: 面膜组和基质组皮肤鳞状上皮显示是薄的, 并没 有增生, 2-3层的上皮细胞, 表面含少量的角质。 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内见少量慢性炎细胞浸 润, 皮肤毛囊、 皮脂腺和小汗腺等附属器未见明显异常。 皮肤组织结构正常。 0109 实验结论: 归白凝肌方连续局部涂抹7天, 对家兔皮肤未见明显刺激性。 0110 以上的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 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 此外, 本文所列出的各种修改以及发明中方法、 组合物的变化,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领域内。

35、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已结合本发明的多种具体 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但应当理解, 本发明不应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 事实上, 各种如上所述的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来获取发明都应包括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8042465 A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8 页 11 CN 108042465 A 11 图3a 图3b 图3c 说 明 书 附 图 2/8 页 12 CN 108042465 A 12 图3d 图3e 图3f 说 明 书 附 图 3/8 页 13 CN 108042465 A 13 图4a 图4b 图4c 说 明 书 附 图 4/8 页 14 CN 108042465 A 14 图4d 图4e 图4f 说 明 书 附 图 5/8 页 15 CN 108042465 A 15 图5a 图5b 图6a 说 明 书 附 图 6/8 页 16 CN 108042465 A 16 图6b 图6c 图6d 说 明 书 附 图 7/8 页 17 CN 108042465 A 17 图6e 图6f 说 明 书 附 图 8/8 页 18 CN 108042465 A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