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94891.8 (22)申请日 2016.03.31 A61K 36/77(2006.01) A61P 15/06(2006.01) A61P 7/04(2006.01) (71)申请人 邱发龙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沂水镇长 安中路 86 号 (72)发明人 邱发龙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 药物制剂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 涉及一种治疗早期 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该药物制剂由刺五加、 双参、 女贞子、 桑 寄生、 续断、 叶底红。
2、、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肉、 通经 草、 大果卫矛为药用原料精心制成。全方合伍, 具 有补肾健脾, 益气养血, 活血祛瘀, 通经活络, 益母 安子之效, 尤其适用于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加瘀 症患者, 本发明在安胎有效率、 促进绒毛膜下血肿 吸收、 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等方面均较西药组有明 显优势, 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5616657 A 2016.06.01 CN 105616657 A 1.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由刺五加、 双参、。
3、 女贞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为药用原料精心 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用原料制成: 刺五加13-18份、 双参20-25份、 女贞子10-15份、 桑寄生 7-12份、 续断5-8份、 叶底红8-13份、 鸡血藤13-18份、 小红参10-15份、 龙眼肉7-12份、 通经草 10-15份、 大果卫矛20-2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用原料制成: 刺五加15份、 双参20份。
4、、 女贞子12份、 桑寄生10份、 续断 6份、 叶底红10份、 鸡血藤15份、 小红参12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2份、 大果卫矛25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 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刺五加、 双参、 女贞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 红参、 龙眼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按处方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10倍的水, 煎 煮23小时,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 水, 煎煮12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加乙醇使含醇 量。
5、为30v/v, 静置24小时后, 得到上清液,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7600-9000的超滤柱超滤, 超 滤液减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测得), 在进风温度140150, 出风温度7580 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得到药物活性成分; 该活性成分单独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 依 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制剂。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 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优选制成为口服剂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服剂型优选为片剂、 薄膜衣片剂、 肠溶衣片剂、 胶囊剂、 硬胶囊。
6、剂、 软胶囊剂、 口服液、 颗粒剂、 蜜丸剂、 散剂、 丹剂、 溶液剂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服剂型优选为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服剂型优选为胶囊剂。 9.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药物 中的用途。 10.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药物中的用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16657 A 2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技术领。
7、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 涉及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 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 无妊 娠物排出, 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 胎膜未破, 子宫大小与 停经周数相符。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 生活压力增大及婚前人流次数增多等因素的影响, 使 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 自然流产的发病率占妊娠总数的10-15, 其中大多数为早期先兆流产。 0003 绒毛膜下血肿(SCH)是早期妊娠的一种特殊病理, 是指绒毛膜板与底蜕膜分离出 血, 使血液积。
8、聚在绒毛膜与底蜕膜之间, B超显示无回声或低回声的液性暗区, 常呈月牙形, 包围着部分妊娠囊, 其血肿下缘多与子宫颈内口相通而出现阴道流血, 绒毛膜下血肿的出 现增加了自然流产率, 加大了保胎难度。 由于SCH机制尚不清, 临床上多采用卧床休息, 予孕 激素等药物治疗, 疗效不甚满意。 因此, 寻找防治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安全有效的方法显 得尤为重要。 0004 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属中医胎漏、 胎动不安的范畴, 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与肾 虚(脾肾虚)、 气血虚、 血热兼血瘀等有关, 如 血证论 亦云: “离经之血虽清, 鲜血亦是瘀血, 瘀血阻滞, 冲任不畅, 血运受阻, 气血不能畅达于胞。
9、宫而致胎动不安, 瘀不去则冲任不通, 瘀 不散则新血不生, 胎失所养, 此时非化瘀安胎。 ”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说 中写道 “子宫内 先有瘀血占其地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 将此方服三五付, 或七八付, 将子宫内瘀血化 净断不至再小产” 。 有些医者恐活血化瘀药物有动胎之弊, 故在治疗妊娠病时多慎用。 为此, 人们急需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人在祖传方药的基础上, 博采众家之长, 结合现代人的体质及现代医学理论, 将西医病理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定、 副作用小能够标本兼治早期先兆流 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0006 本发明采用。
10、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由刺五加、 双参、 女贞 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为药用原料精心制成。 0008 本发明组方中并非单一运用活血化瘀, 而是一药两用或一药多用, 孕妇可以无殒, 而胎气亦无殒也。 为使诸药在功能上相辅相成, 以增强疗效; 在药性上相制相佐, 以减低毒 副反应, 发明人进一步优选出以下方案: 0009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药 用原料制成: 刺五加13-18份、 双参20-25份、 女贞子10-15份、 桑寄生7-。
11、12份、 续断5-8份、 叶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5616657 A 3 底红8-13份、 鸡血藤13-18份、 小红参10-15份、 龙眼肉7-12份、 通经草10-15份、 大果卫矛20- 25份。 0010 进一步优选地, 一种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 其由以下 重量份配比的药用原料制成: 刺五加15份、 双参20份、 女贞子12份、 桑寄生10份、 续断6份、 叶 底红10份、 鸡血藤15份、 小红参12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2份、 大果卫矛25份。 0011 本发明方解, 方中: 刺五加辛苦温, 能温肾助阳, 益心脾, 安心神, 调摄气血;。
12、 双参甘 微苦平, 有健脾益肾, 补气活血, 止血, 解毒之效; 二药伍用补肾健脾, 兼能调摄气血, 益气生 新血之功效, 为君药。 0012 女贞子甘苦凉, 善养阴益肾, 补气舒肝, 通经和血; 桑寄生补肝肾, 强筋骨, 祛风湿, 通经络, 益气血, 安胎元; 续断善补续血脉, 疏通气血, 补而不滞, 行而不泄, 三药伍用补肝 肾, 固冲任, 安胎元, 为臣药。 0013 叶底红苦甘凉, 有止血止痛、 祛瘀活络、 消炎通经之功; 鸡血藤善补血活血, 通络活 络; 小红参甘温, 活血舒筋, 调养气血, 祛瘀生新; 龙眼肉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通经草: 活血 通经, 利湿, 解毒消肿; 大果卫。
13、矛益肾壮腰, 化瘀利湿; 六药伍用, 补血活血, 通经活络, 祛瘀 生新, 补而不滞, 活而不破, 瘀随水祛, 湿随气化, 为佐使药。 0014 诸药合伍, 相互为用, 互相作用, 能紧扣病机, 一方面补肾健脾, 益气生新血, 调理 冲任, 培养孕育之源; 另一方面也要活血化瘀, 使瘀血得化, 瘀去血自归经, 既促进绒毛膜下 血肿消散; 新血得生, 冲任气血调和, 胎元以巩固。 0015 本发明药用原料皆以 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 等典籍中记载的入药部位为标准, 药理学活性研究现状如下所述。 0016 刺五加:【性味】 辛、 微苦, 温。【归经】 归脾、 肾、 心经。【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 补。
14、肾安 神。 用于脾肾阳虚, 体虚乏力, 食欲不振, 腰膝酸痛, 失眠多梦。【用法用量】 927g。 0017 双参:【性味】 甘、 微苦, 平。【功能主治】 健脾益肾, 活血调经, 止崩漏, 解毒。 用于肾 虚腰痛, 贫血, 咳嗽, 遗精, 阳萎, 风湿关节痛, 月经不调, 倒经, 崩漏, 带下, 不孕症。 外用止 血。【用法用量】 0.51两。 0018 女贞子:【性味】 甘、 苦, 凉。【归经】 归肝、 肾经。【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 明目乌发。 用 于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须发早白, 目暗不明。 0019 桑寄生:【性味】 苦、 甘, 平。【归经】 归肝、 肾经。【功能主治】 补肝肾,。
15、 强筋骨, 祛风湿, 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 腰膝酸软, 筋骨无力, 崩漏经多, 妊娠漏血, 胎动不安; 高血压。 0020 续断:【性味】 苦、 辛, 微温。【归经】 归肝、 肾经。【功能主治】 补肝肾, 强筋骨, 续折伤, 止崩漏。 用于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崩漏, 胎漏, 跌扑损伤。 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 跌扑损 伤。 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用法用量】 915g。 0021 叶底红:【性味】 味微苦; 甘; 性凉。【归经】 归肝; 心; 膀胱经。【功能主治】 养血调经。 主血虚萎黄; 月经不调; 闭经; 痛经; 带下。【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5-30g。 外用: 适量, 。
16、捣敷; 或煎汤洗。 0022 鸡血藤:【性味】 苦、 甘, 温。【归经】 归肝、 肾经。【功能主治】 补血, 活血, 通络。 用于月 经不调, 血虚萎黄, 麻木瘫痪, 风湿痹痛。【用法用量】 915g。 0023 小红参:【性味】 甘; 温。【归经】 肝经。【功能主治】 活血舒筋; 祛瘀生新; 调养气血。 主 风湿疼痛; 跌打损伤, 月经不调; 经闭; 带下; 产后关节痛; 肺痨咳血; 头晕失眠; 贫血。【用法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5616657 A 4 用量】 内服: 煎汤, 10-30g。 0024 龙眼肉:【性味】 甘, 温。【归经】 归心、 脾经。【功能主治】 补益心。
17、脾, 养血安神。 用于气 血不足, 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 血虚萎黄。【用法用量】 915g。 0025 通经草:【性味】 辛; 甘; 平。【归经】 肺; 肝经。【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 活血通经; 利湿; 解毒消肿。 主咳嗽; 月经不调; 经闭腹痛; 赤白带下; 肺痨咳血; 大便泄泻; 小便涩痛; 肺痈; 乳 痈; 风湿关节痛; 跌打损伤; 肋间神经痛; 暴发火眼; 疮肿。【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9-15g。 外 用: 适量, 水煎熏洗; 或捣敷。 0026 大果卫矛:【性味】 甘; 微苦; 平。【归经】 肝; 脾; 肾经。【功能主治】 益肾壮腰; 化瘀利 湿。 主肾虚腰痛; 胎动不安。
18、; 慢性肾炎; 产后恶露不尽; 跌打骨折; 风湿痹痛; 带下。 0027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0-60g。 外用: 适量, 煎汤熏洗。 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药物制剂的方 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刺五加、 双参、 女贞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按处方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10倍的水, 煎煮23 小时,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水, 煎煮 12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30。
19、 v/v, 静置24小时后, 得到上清液,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7600-9000的超滤柱超滤, 超滤液减浓 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测得), 在进风温度140150, 出风温度7580条件下进 行喷雾干燥, 得到药物活性成分; 该活性成分单独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 依照制剂学 常规技术制成本发明的药物制剂。 0029 上述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为: 淀粉、 糖粉、 糊精、 微晶纤维、 可压性淀粉、 微粉硅胶、 果糖、 羧甲基淀粉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植物油、 卵磷脂、 聚乙 二醇、 丙二醇、 尼泊金乙酯、 磷脂类材料、 高岭土、 滑石粉、 硬脂酸钙、 硬。
20、脂酸镁、 聚乙烯吡咯 烷酮、 甘油、 土温80、 琼脂、 碳酸钙、 碳酸氢钙, 等等。 0030 上述所述的药物制剂优选制成口服剂型, 比如, 片剂、 薄膜衣片剂、 肠溶衣片剂、 胶 囊剂、 硬胶囊剂、 软胶囊剂、 口服液、 颗粒剂、 蜜丸剂、 散剂、 丹剂、 溶液剂等。 优选地, 上述所 述的药物制剂优选制成片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 最优选为胶囊剂。 0031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 明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时, 特别是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时, 显示出 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临床观察实验实施例9显示, 与西药常规疗法相比, 本发明。
21、在安胎有效 率、 促进绒毛膜下血肿吸收、 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等方面均较西药组有明显优势, 具有意料不 到的技术效果。 0032 本发明相对与现有技术, 有如下明显优势: 0033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 组方精炼, 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 立法 全面, 用药周到, 发挥奇效, 具有补肾健脾, 益气养血, 活血祛瘀, 通经活络, 益母安子之效, 在安胎有效率、 促进绒毛膜下血肿吸收、 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等方面均较西药组有明显优势, 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0034 本发明组方所用活血化瘀药或一药两用或一药多用, 对于瘀血所致的胎漏、 胎动 不安不仅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反而能收到满意的。
22、治疗效果。 0035 本发明中药药物制剂具有多靶点、 多环节、 多层次的综合调控作用, 副作用较小,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5616657 A 5 患者依从性较好, 服用方便, 可有效地减轻病者负担和痛苦,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在本发 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 精神和范围内, 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 组合或替 换,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37 实施例1胶囊剂 0038 处方: 刺五加15份、 双参20份、 女贞子12份、 。
23、桑寄生10份、 续断6份、 叶底红10份、 鸡 血藤15份、 小红参12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2份、 大果卫矛25份。 0039 制备方法: 将刺五加、 双参、 女贞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 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按处方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10倍的水, 煎煮23小 时,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水, 煎煮1 2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30 v/v, 静置24小时后, 得到上清液,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7600-9000的超滤柱超滤, 超滤液减浓 。
24、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测得), 在进风温度140150, 出风温度7580条件下进 行喷雾干燥, 得到药物活性成分, 依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胶囊剂, 每粒0.40g, 相当于生药 1.4g。 0040 实施例2胶囊剂 0041 处方: 刺五加13份、 双参20份、 女贞子15份、 桑寄生8份、 续断5份、 叶底红10份、 鸡血 藤13份、 小红参15份、 龙眼肉10份、 通经草10份、 大果卫矛22份。 0042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1的操作进行。 0043 实施例3胶囊剂 0044 处方: 刺五加15份、 双参25份、 女贞子10份、 桑寄生12份、 续断8份、 叶底红13份。
25、、 鸡 血藤13份、 小红参15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0份、 大果卫矛25份。 0045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1的操作进行。 0046 实施例4胶囊剂 0047 处方: 刺五加18份、 双参22份、 女贞子15份、 桑寄生12份、 续断8份、 叶底红12份、 鸡 血藤18份、 小红参10份、 龙眼肉7份、 通经草15份、 大果卫矛20份。 0048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1的操作进行。 0049 实施例5胶囊剂 0050 处方: 刺五加16份、 双参24份、 女贞子14份、 桑寄生7份、 续断8份、 叶底红12份、 鸡血 藤18份、 小红参13份、 龙眼肉10份、 通经草15份、 大果。
26、卫矛20份。 0051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1的操作进行。 0052 实施例6胶囊剂 0053 处方: 刺五加15份、 双参22份、 女贞子12份、 桑寄生9份、 续断7份、 叶底红12份、 鸡血 藤16份、 小红参12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0份、 大果卫矛20份。 0054 制备方法: 参照实施例1的操作进行。 0055 实施例7片剂 0056 处方: 刺五加15份、 双参20份、 女贞子12份、 桑寄生10份、 续断6份、 叶底红10份、 鸡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5616657 A 6 血藤15份、 小红参12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2份、 大果卫矛25份。 。
27、0057 制备方法: 将刺五加、 双参、 女贞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 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按处方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10倍的水, 煎煮23小 时,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水, 煎煮1 2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30 v/v, 静置24小时后, 得到上清液,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7600-9000的超滤柱超滤, 超滤液减浓 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测得), 在进风温度140150, 出风温度7580条件下进 行喷雾干燥, 得到药物活性成。
28、分, 依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片剂, 每粒0.40g, 相当于生药 1.2g。 0058 实施例8颗粒剂 0059 处方: 刺五加15份、 双参20份、 女贞子12份、 桑寄生10份、 续断6份、 叶底红10份、 鸡 血藤15份、 小红参12份、 龙眼肉8份、 通经草12份、 大果卫矛25份。 0060 制备方法: 将刺五加、 双参、 女贞子、 桑寄生、 续断、 叶底红、 鸡血藤、 小红参、 龙眼 肉、 通经草、 大果卫矛按处方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10倍的水, 煎煮23小 时,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水, 煎煮1 2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
29、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30 v/v, 静置24小时后, 得到上清液,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7600-9000的超滤柱超滤, 超滤液减浓 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测得), 在进风温度140150, 出风温度7580条件下进 行喷雾干燥, 得到药物活性成分, 依照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颗粒剂, 每袋4.0g, 相当于生药 5.0g。 0061 实施例9临床观察试验 0062 1临床资料与方法 0063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 者, 共84例, 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30.133.84)岁,。
30、 既往流产(包括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及难免流产)最多为5次, 均流产次数为(1.321.15)次, 孕龄612周, 平均孕周(9.08 1.53)周, 随机分为2组, 每组42例。 治疗组平均年龄(29.773.75)岁, 孕周(8.841.50) 周; 对照组平均年龄(30.283.88)岁, 孕周(9.171.63)周, 2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0064 1.2诊断标注, 0065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2002年修订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 指导原则 及乐杰第6版 妇产科学 早期先兆流产诊断标准如下: 有停经史和早孕。
31、反应; 阴道少量出血, 或伴有小腹坠痛或腰酸痛; 尿妊娠试验阳性; 子宫颈口未开, 子宫体 软, 大小与孕周相符; B超示孕囊周围存在液性暗区, 形态不固定, 孕囊或胎儿与妊娠月份 相符。 0066 1.2.2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考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2002年修订的 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 及张玉珍 中医妇科学 制定脾肾两虚夹血瘀症: 0067 主症: 阴道少量出血, 色淡红; 小腹疼痛; 腰骶酸痛。 次症: 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或晦 暗; 腰膝酸软; 腹胀纳差; 夜尿频多; 大便稀溏。 舌脉: 舌质淡或有瘀点, 或有齿痕, 苔白润, 脉 滑沉细弱。 主症一项或以上者, 次症至少具备2项。
32、, 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5616657 A 7 0068 1.3病例纳入标准: 参考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2002年修订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 (1)符合中、 西医诊断标准; (2)自愿接受本研究者; (3)年龄在2240岁之间。 0069 1.4病例排除标准: 参考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2002年修订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1)年龄40岁或22岁; (2)不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3) 合并有心、 脑、 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 (4)无法合作者, 如合并有神经、 精神疾 患, 或不愿合作者; (5)排除与染色。
33、体异常、 生殖器解剖因素、 内分泌因素、 生殖器感染、 封闭 抗体异常、 外界不良因素等导致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 0070 1.5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 每日2次, 每次4-6粒, 饭后 半小时服用, 连服7天, 若第8天检测SCH未消失, 则继续连服7天, 若第8天检测SCH消失, 服用 寿胎丸连服7天。 0071 对照组: 口服地屈孕酮片(荷兰苏威制药生产, 产品规格: 10mg/片), 每次10mg, 每 日2次, 连用14天。 自治疗第1、 8、 15天各检测1次阴道B超、 血 -HCG及P值。 在监测过程中, 根 据B超或血 -HCG、 P数值若提示胚胎。
34、停育, 则按自然流产处理。 0072 1.6观察指标: 0073 1.6.1临床症状: 阴道流血、 腹痛、 腰酸、 小腹坠胀等症状; 0074 1.6.2治疗前后SCH最大切面面积变化, 均由同一人采用我院同一类型彩色多普勒 超声仪经阴道检查; 0075 1.6.3血 -HCG、 P值的变化; 0076 1.6.4近期安全性: 观察各组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 各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肝肾 功能、 血尿常规检查; 0077 1.6.5远期安全性: 安胎有效者生产婴儿状况及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 0078 1.7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及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先兆流产疗效标准。
35、: 痊愈: 阴道流血止, 腹痛、 腰酸等症状消失, 超声提示SCH消失, 胚胎 发育正常, 孕酮值达到同期妊娠正常值范围; 好转: 阴道流血减少, 腹痛、 腰酸等症状改善, 超声提示SCH面积减少, 胎儿发育正常, 孕酮值达到同期妊娠正常值范围; 无效: 阴道流血未 见减少, 腹痛、 腰酸等症状未见改善, 超声监测为已经流产或胚胎停育, 孕囊周围液性暗区 面积扩大。 兙俥 0079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 各数值以表示, 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80 2结果 0081 2.1两组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
36、治疗组痊愈28例, 好转13例, 无效1例, 对照组痊愈11 例, 好转24例, 无效7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3.3, 两组总有效率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0082 表1 两组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0083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5616657 A 8 0084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008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H面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CH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CH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2。 008。
37、6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H面积比较(cm2,) 0087 0088 注: 与治疗前比较, *P0.01,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1。 0089 2.3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比较: 结果如表3所示, 治疗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显著 短于对照组,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090 表3 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比较 0091 0092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0093 2.4安全性及随访情况: 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 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 明显异常, 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治疗组治疗有效的41例患者中, 1例失访, 1例早产; 对照组 治疗有效的35例患者中, 3例孕中期出现流产, 2例早产; 各组其余患者均足月生产, 健康无 畸形, 未出现胎盘早剥、 胎盘黏连及产后大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说明本方的临床运用是安全 可靠的, 且优于西药常规疗法。 0094 总之, 本发明药物配伍精当合理, 用药周到, 发挥奇效, 具有补肾健脾, 益气养血 血, 活血化瘀之功效, 在安胎有效率、 促进绒毛膜下血肿吸收、 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等方面均 较西药组有明显优势, 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方面的巨大优势, 值得进一步研 究应用。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561665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