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08629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29797.6

申请日:

2007.07.06

公开号:

CN101500824A

公开日:

2009.08.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C 11/00公开日:2009080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C11/00; B60C9/18

主分类号:

B60C1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发明人:

中川英光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6.8.11 JP 220009/200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可降低胎面部的上述中心部和胎肩部之间的刚性差别,不有损操纵线性地兼顾上述磨损寿命、抓着力和高速耐久性。其具有帘布层(1)和带束层(2)。胎面部由配置于夹着轮胎赤道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部橡胶(3)和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侧橡胶(4)构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上具有按顺序层叠中央部橡胶(3)和两侧橡胶(4)的结构,两侧橡胶(4)的厚度占胎面部的厚度的比例随着向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去而增大,两侧橡胶(4)具有低于中央部橡胶(3)的弹性模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与该胎圈部相连的一对胎侧部;在两胎侧部间呈环状相连的胎面部;该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具有在上述胎圈部相互间加强上述各部的至少1层的帘布层、和配置在该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加强帘线沿周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的带束层,其特征在于,上述胎面部由配置于夹着轮胎赤道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部橡胶和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侧橡胶构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上具有按顺序层叠该中央部橡胶和两侧橡胶的结构,该两侧橡胶的厚度占胎面部的厚度的比例随着向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去而增大,且上述两侧橡胶具有比上述中央部橡胶低的弹性模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上述中央部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c和上述两侧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e之比,满足下式
1<Mc/Me≤1.5
表示的关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上述中央部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c是11MPa~17MPa,且上述两侧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e是8MPa~14MP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上述两侧橡胶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终端部存在于胎侧部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上述带束层的加强帘线是钢丝帘线。

说明书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下文也简称为“轮胎”),详细来说,涉及一种胎面部得到改进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胎面部中,为了兼顾磨损寿命和抓着力,如图2所示,采用在胎冠中心部配置有耐磨损性良好、耐久性优异、刚性高的混炼胶21,在胎肩部配置有抓着力高的柔软的混炼胶22的所谓的SACT结构。此外,由于近年来的车辆的高速化,要求轮胎具有高级别的高速耐久性,作为加强层,采用沿周向缠绕加强帘线而成的、高速耐久性优异的单螺旋带。
关于在胎面橡胶中应用有多种橡胶的轮胎,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二轮自动车用轮胎,该二轮自动车用轮胎自胎面中心部经由胎肩部的帘布层侧呈连续状地、或除去胎肩部呈不连续状配置低tanδ的胎面橡胶,在胎肩部配置高tanδ的胎面橡胶。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二轮自动车用充气轮胎,该二轮自动车用充气轮胎将由硬质橡胶和软质橡胶的两种橡胶构成的胎面部分割成中心部和两胎肩部这3部分,由单层硬质橡胶构成中心部,并且以由硬质橡胶作为下层、软质橡胶作为上层的顶和底(cap and base)结构构成胎肩部,且软质橡胶的橡胶厚度在中心部侧比胎面端侧厚。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该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在胎肩部上层叠有由高硬度桥接橡胶构成的内层和由低硬度桥接橡胶构成的外层,胎冠部由高硬度桥接橡胶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9480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8901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7176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如上所述,在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中,为了兼顾磨损寿命、抓着力和高速耐久性,将SACT结构、周向带等应用于胎面。可是,如图2所示那样的以往的SACT结构中,分别应用于中心部和胎肩部的两种混炼胶的刚性差别大,因此,在二轮车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问题:与在转弯时外倾角(CA)变化相对应,接地的区域自中心向胎肩移动的过程中刚性变化在分割部上变大,操纵线性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降低胎面部的上述中心部和胎肩部之间的刚性差别,不损坏操纵线性地更高度地兼顾上述磨损寿命、抓着力和高速耐久性。
本发明人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为了兼顾磨损寿命和抓着性能,在中心部配置耐磨损性优异的高弹性率的橡胶,在转弯时接地的胎肩部配置高抓着力的低弹性率的橡胶,并且,为了解决上述刚性变化的问题,将上述两种橡胶的配置和弹性率的关系规定为规定值,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与该胎圈部相连的一对胎侧部;在两胎侧部间呈环状相连的胎面部;该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具有在上述胎圈部相互间加强上述各部的至少1层的帘布层、和配置在该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加强帘线沿周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的带束层,其特征在于,上述胎面部由配置于夹着轮胎赤道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部橡胶和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侧橡胶构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上具有按顺序层叠该中央部橡胶和两侧橡胶的结构,该两侧橡胶的厚度占胎面部的厚度的比例随着向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去而增大,且上述两侧橡胶具有比上述中央部橡胶低的弹性模量。
在本发明中,上述中央部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c和上述两侧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e之比,优选满足下式
1<Mc/Me≤1.5
表示的关系,更具体地说,优选上述中央部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c是11MPa~17MPa,且上述两侧橡胶的300%的弹性模量Me是8MPa~14MPa。此外,上述两侧橡胶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终端部最好存在于胎侧部区域。而且,作为上述带束层的加强帘线最好能够使用钢丝帘线。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下述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可降低上述胎面部的中心部和胎肩部之间的刚性差别,能够不损坏操纵线性地进一步提高磨损寿命、抓着力和高速耐久性,由此,能够确保行驶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2表示以往的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胎面部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帘布层;2、带束层;3、中央部橡胶;4、两侧橡胶;5、胎圈芯;11、胎圈部;12、胎侧部;13、胎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a)表示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11;与该胎圈部11相连的一对胎侧部12;在两胎侧部间呈环状相连的胎面部13;该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具有在胎圈部相互间加强上述各部的至少1层、图示例中是2层的帘布层1、和在该帘布层1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的、加强帘线沿周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的带束层2。
在本发明中,如图所示,胎面部13由配置于夹着轮胎赤道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部橡胶3和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侧橡胶4这两种胎面橡胶构成,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胎肩部)上具有按顺序层叠上述中央部橡胶3和两侧橡胶4的结构,且两侧橡胶4的厚度占胎面部的厚度的比例随着向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去而增大。图2(b)示出了仅取出该胎面部来表示的概略剖视图。此外,两侧橡胶4由具有弹性模量低于中央部橡胶3的弹性模量的混炼胶构成。
即,为了形成兼顾磨损寿命、抓着力和高速耐久性的轮胎,在中心部配置耐磨损性优异的高弹性率的中央部橡胶3,并且在转弯时接地的胎肩部配置高抓着力且低弹性率的两侧橡胶4。但是,为了降低中心部和胎肩部的刚性变化,仅在顶部、即轮胎表层侧配置胎肩部的高抓着力橡胶(两侧橡胶4),且以自中心侧向胎肩侧去而厚度逐渐增大的分配方式设定该厚度。由此,确保良好的操纵线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中央部橡胶3的300%的弹性模量Mc和两侧橡胶4的300%的弹性模量Me之比,优选满足下式
1<Mc/Me≤1.5
表示的关系,若该比Mc/Me大于1.5,则中心部和胎肩部的刚性差别过大,有可能损坏操纵线性。
而且,在本发明中,分别优选将中央部橡胶3的300%的弹性模量Mc设为11MPa~17MPa,将两侧橡胶4的300%的弹性模量Me设为8MPa~14MPa。中央部橡胶3的300%的弹性模量若小于11MPa,则耐磨损性降低,若大于17MPa,则有损吸收性。此外,两侧橡胶4的300%的弹性模量若小于8MPa,则胎肩部的磨损纹理明显变差,由此抓着力降低,若大于14MPa,则有可能无法确保抓着力。
作为两侧橡胶4的更具体的配置部位,优选将该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终端部A配置成存在于胎面区域。当两侧橡胶4的外侧终端部A进入胎冠表面部时,由于刚性高、抓着力比较低的中央部橡胶3进入转弯时接地的区域,因此有可能降低抓着性能。
而且,从确保磨损寿命的观点出发,优选两侧橡胶4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终端部B以不被包含在车辆直行时轮胎接地的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位于车辆直行时轮胎接地的区域的外侧。另外,两侧橡胶4的橡胶厚度随着向轮胎宽度方向两端去而增大,其增大率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最好在宽度方向上以恒定的比例增大。
在本发明中,将胎面部13作为由上述中央部橡胶3和两侧橡胶4构成的胎面部这一点是重要的,对除此之外的轮胎详细结构、材料等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带束层2是通过由橡胶包覆1条帘线的长条状的橡胶包覆帘线(未图示)或由橡胶包覆多条帘线的带状帘布层(未图示)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是帘线方向实质上为轮胎周向的、所谓的螺旋带,作为加强帘线,除钢丝帘线之外,能够适当选择使用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例如DuPont公司制造、商品名为Kevla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生纤维(Rayon)、Zylon(注册商标)(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PBO)纤维)、脂肪族聚酰胺(尼龙)等有机纤维,以及玻璃光纤、碳纤维等材质的纤维,但为了高级别地确保磨损寿命和高速耐久性,优选使用刚性高且能够使接地面的运动稳定化的钢丝帘线作为加强帘线。
此外,例如,如图所示,在本发明轮胎的一对胎圈部11上分别埋设有胎圈芯5,帘布层1在该胎圈芯5的周围自轮胎内侧向外侧折弯而被卡定。而且,在胎面部13的表面形成有适宜的胎面图案,此外,在最内层形成有内衬层(未图示)。
无论是机动二轮车的前轮胎还是后轮胎都能够适用本发明的轮胎,特别是作为后轮最佳。
实施例
以下,采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将轮胎尺寸为MCR180/55ZR17M/C,中央部橡胶3和两侧橡胶4的300%的弹性模量Mc和Me之比Mc/Me按下述表1中表示那样变化地制造具有图1所示的截面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帘布层1为两层,加强帘线中采用了P ET。此外,带束层2中采用了将橡胶包覆钢丝帘线缠绕为螺旋状而形成的单螺旋层。
(评价条件)
将所获得的各测试轮胎安装在轮圈尺寸为MT5.5×17的轮圈上,从而安装为1000cc的摩托车的后轮胎,内压采用250kPa。在前轮胎上使用轮胎尺寸为MCR120/70ZR17M/C的市场上出售的轮胎。由专业驾驶员在测试路线进行实际行驶,通过感觉对各测试轮胎的磨损寿命、转弯时的抓着性、操纵性和吸收性来进行评价。关于转弯时的抓着性,对高速转弯时的易打滑性进行评价,对到达高速不易打滑的轮胎评价为良好。此外,关于操纵性,对与从直行到转弯过程中外倾角(CA)变化相对应的轮胎举动的变化是否为线性进行评价,对在中途或大的CA中举动变化的评价为不良。该评价结果以指数表示于下表1中。另外,各评价结果均为数值越大性能越优越。
表1

如上表1所示可知,以规定配置将由中央部橡胶和两端橡胶构成的两种橡胶应用于胎面部的实施例的轮胎,能够获得在磨损寿命、抓着性、操纵性和吸收性方面都更平衡的性能。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可降低胎面部的上述中心部和胎肩部之间的刚性差别,不有损操纵线性地兼顾上述磨损寿命、抓着力和高速耐久性。其具有帘布层(1)和带束层(2)。胎面部由配置于夹着轮胎赤道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部橡胶(3)和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侧橡胶(4)构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部上具有按顺序层叠中央部橡胶(3)和两侧橡胶(4)的结构,两侧橡胶(4)的厚度占胎面部的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