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10005753.0
2009.02.06
CN101503020A
2009.08.1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F 31/10申请日:20090206|||公开
B41F31/10; B41F31/02
B41F31/1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R·皮萨尔斯基
德国海德堡
2008.2.8 DE 102008008110.8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侯鸣慧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备印刷机(1)的墨斗(2)的方法,其中,将该墨斗(2)的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2)的墨斗辊(8)上并且在此将一些弹簧(12)夹紧,由此,这些弹簧(12)将这些侧壁(4)压紧在该墨斗辊(8)上。
1. 用于装备印刷机(1)的墨斗(2)的方法,其中,将该墨斗(2)的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2)的墨斗辊(8)上并且在此将一些弹簧(12)夹紧,由此,这些弹簧(12)将这些侧壁(4)压紧在该墨斗辊(8)上。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辊(8)上时,将这些侧壁(4)压紧在通过这些弹簧(12)加载的调节元件(9)上并且这些调节元件(9)在此抵抗这些弹簧(12)的作用移位。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辊(8)上时,使这些侧壁(4)与该墨斗(2)的基体(3)一起移位,在这些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辊(8)上之前,将这些侧壁(4)安置在该墨斗(2)的基体(3)上并且在此与这些调节元件(9)仅松动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安置在该基体(3)上时,这些侧壁(4)的凹槽(16)松动地套在这些调节元件(9)的相对于这些调节元件(9)的移位方向(18)横向定向的横向栓(11)上。5. 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辊(8)上时,将这些凹槽(16)的壁(17)压紧在这些横向栓(11)的中凸的头部(13)上。6.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的方法,其中,使用滑移件(9)作为调节元件(9)。7. 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辊(8)上时,将这些侧壁(4)压紧在这些滑移件(9)上,并且在此使这些滑移件(9)在相对于该墨斗(2)的底部(6)倾斜的方向(18)上移动。8.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之一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安置在该基体(3)上时,将这些侧壁(4)间接地安置在该基体(3)上,其方式是将这些侧壁(4)安置在一个位于该基体(3)上的墨斗薄膜(7)上。9. 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在这些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辊(8)上时,这些侧壁(4)通过这些弹簧(12)压紧在该墨斗薄膜(7)上。10. 印刷机(1),具有墨斗(2),该墨斗被构造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方法。
用于装备印刷机的墨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备印刷机的墨斗的方法,其中,将该墨斗的侧壁合压在该墨斗的墨斗辊上。 背景技术 胶版印刷机中的墨斗典型地包括一个墨斗辊和一个楔状单元,因此,这种墨斗也被称为楔状墨斗。楔状单元包括一个构成墨斗底部的所谓的基体和两个用于在侧面封闭填充有印刷油墨的室的侧壁、即所谓的墨斗颚板。侧壁安置在墨斗的基体上并且可与该基体一起摆动。所述单元摆动离开墨斗辊,以便打开并且由此可更好地清洗墨斗。为了清洗基体,将侧壁取下并且在清洗之后又装配在基体上。然后,所述单元又合压在墨斗辊上以使墨斗闭合,以便然后可将新的印刷油墨填入到墨斗中。侧壁在基体上的装配对于印刷机的操作者来说相当费时且复杂。 该问题既没有通过DE 19957464 A1中所描述的墨斗解决,也没有通过EP 1167032 A2中所描述的墨斗解决,亦没有通过EP 1498267 A1中所描述的墨斗解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给出一种可快速且不复杂地实施的用于装备墨斗的方法。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解决。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装备印刷机的墨斗的方法中,将墨斗的侧壁靠在墨斗的墨斗辊上并且由此将一些弹簧夹紧,由此,弹簧将侧壁压在墨斗辊上。 在此,操作者绝对不需要执行复杂的工作步骤,例如螺纹连接某些构件。因此,该方法也可非常快速地实施。这在具有大量印刷装置和待装备的墨斗的印刷机中特别有利。此外,该方法可无工具地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一步构型在下述技术方案中列举,下面对这些进一步构型进行详细简短的描述。 在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侧壁合压在墨斗辊上时,将侧壁压紧在通过弹簧加载的调节元件上,由此,调节元件抵抗弹簧的作用移位。由此,弹簧的张力提高,由此,这些弹簧的弹簧力达到足够的程度来使侧壁可靠地保持在墨斗辊上。 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侧壁合压在墨斗辊上时,使侧壁与墨斗的基体一起移位。基体与侧壁一起构成一个可移位的单元,该可移位的单元例如摆动,以便使侧壁合压在墨斗辊上。在侧壁合压在墨斗辊上之前,将侧壁直接或间接地安置在基体上并且在此与调节元件带有大间隙地并且不通过夹紧力保证地配合。调节元件因此仅松动地插入到侧壁中。 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在侧壁安放在基体上时,加工在侧壁中的凹槽松动地套在调节元件的横向栓上。横向栓分别具有一个相对于调节元件的移位方向横向延伸的纵向轴线。横向栓可与墨斗辊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定向。凹槽可以是盲孔或槽。 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作为横向栓使用具有中凸的头部的横向栓。凹槽具有壁、例如所述盲孔的内壁,在侧壁合压在墨斗辊上时,将所述壁压在横向栓的中凸的头部上。栓头部的中凸度允许侧壁相对于墨斗辊取向。由此保证侧壁与油墨施加辊之间的良好密封。 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作为调节元件使用滑移件。这些滑移件可分别沿着一条基本上相对于墨斗辊的旋转轴线垂直地延伸的直线移动。虽然也可考虑调节元件作为可摆动偏心轮的可能构型,但与此相应作为滑移件的构型在功能和制造技术方面较有利。 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侧壁合压在墨斗辊上使得侧壁压紧在滑移件上并且由此使滑移件在相对于墨斗的底部倾斜的方向上移动。由于滑移件的倾斜移动方向,对滑移件加载的弹簧产生朝基体或由基体构成的墨斗底部的方向的力分量,由此,在侧壁与墨斗底部之间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以便使侧壁保持在其所需的位置中。 根据另一个进一步构型,当侧壁安置在基体上时,将这些侧壁间接地安置在该基体上。在间接地安置在基体上时,将侧壁安置在一个墨斗薄膜上,该墨斗薄膜为了衬上墨斗而位于基体上。墨斗薄膜覆盖由基体构成的墨斗底部。墨斗薄膜在更换油墨时在快速清洗墨斗方面有利,其中,被旧的剩余油墨污浊的薄膜作为一次性物件可经废料处理并且通过一个新的薄膜替换。 在另一个进一步构型中,当侧壁连同整个单元合压在墨斗辊上时,侧壁通过弹簧压紧在墨斗薄膜上。由此保证薄膜在墨斗内部的正确且无褶皱的位置。 属于本发明的还有一种印刷机,该印刷机被构造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或与这些进一步构型之一相应的方法。 附图说明 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中也得到本发明在功能上和结构上有利的进一步构型。附图表示: 图1具有从墨斗辊摆动下来的基体-侧壁单元的墨斗, 图2墨斗的侧壁和调节元件的相应于图1中的剖线II-II的视图, 图3图1和图2中的具有摆动到墨斗辊上的基体-侧壁单元的墨斗,以及 图4侧壁和调节元件的相应于图3中的剖线IV-IV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个用于平版胶印的印刷机1的局部。在该局部中示出了印刷机1的墨斗2。墨斗2包括一个楔状单元,该楔状单元具有一个多件式的基体3,该基体具有两个安置在该基体上的侧壁4和两个用于保持侧壁4的保持件5。在图1中仅可看到后部的侧壁和后部的保持件,前部的侧壁和前部的保持件出于更清楚的原因而没有一起示出。 两个侧壁4设置在两个保持件5之间。基体3构成墨斗2的底部6,一个薄膜7位于该底部6上。薄膜7处于底部6与侧壁4之间,用于保护底部6以免被印刷油墨污染以及在清洗墨斗2时使得剩余油墨从墨斗2的去除容易。一个侧壁处于墨斗2的位于印刷机1的驱动侧的端部上,另一个侧壁4处于墨斗2的位于印刷机1的操作侧的端部上。如图3中所示,当所述的单元合压到墨斗辊8上时,侧壁4封闭底部6或覆盖该底部的薄膜7与墨斗辊8之间的、接收印刷油墨的内部空间。 图2以一个保持件5和一个侧壁4的例子示出了彼此镜像的保持件5和彼此镜像的侧壁4的结构。以小支座的形式构造并且螺纹连接在基体3(参见图1)上的保持件5接收一个调节元件9,该调节元件作为滑移件可移动地支承在直线导向装置中。直线导向装置包括两个滑动套筒10。调节元件9是一个栓并且具有一个粗区段和一个细区段。粗区段在滑动套筒10中被导向,在粗区段中嵌入一个横向栓11。一个弹簧12座置在细区段上,该弹簧是一个螺旋状卷绕的压簧,以其一个端部支撑在保持件5上并且以其另一个端部支撑在调节元件9的粗区段上。 横向栓11具有一个头部13,该头部是桶状的。头部13的母线由此不是与横向栓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而是相对于该纵向轴线凸形地延伸,这如在图2中可看到的那样。调节元件9在其与侧壁4接触的面上的凸形构型允许侧壁可相对不受阻碍地在墨斗辊8上取向并且由此保证侧壁4的凹形端面与墨斗辊8的圆周面之间的良好密封性。 在调节元件9中旋入一个螺钉14,该螺钉关于调节元件9的纵向轴线同轴心地设置并且该螺钉用于调整调节元件9相对于保持件5的位置。螺钉14的头部在侧壁4从墨斗辊8离压并且由此弹簧12的张力最小时靠置在保持件5的止挡面15上,借助于该螺钉可限制和调整调节元件9的有效调节位移s。 侧壁4在其朝向调节元件9的侧上具有一个凹槽16,当侧壁4安置在基体3上时横向栓11插入到该凹槽中。凹槽16是一个具有底部的盲孔并且比横向栓11的头部13的外直径显著大,由此,在基体-侧壁单元还未合压在墨斗辊上时在头部13与凹槽16的内表面或壁17之间存在相对大的环形间隙,这如在图2中可看到的那样。 墨斗2的装备工作如下进行:在基体3从墨斗辊8离压的情况下,首先将薄膜7铺设在底部6上。然后将侧壁4安置在薄膜7上。在此情况下,凹槽16套在横向栓11上,但暂时在壁17与横向栓11之间仍无接触。在此,将侧壁4倚靠在保持件5的侧面上,横向栓从这些侧面伸出来。 然后使基体3与安置在该基体上的侧壁4一起朝墨斗辊8移位,例如摆动,即从图1中所示的位置移位到图3中所示的位置中。在此情况下,侧壁4的设计成凹形轮廓的端面靠置在墨斗辊8的圆周面上,由此,在基体3继续移位的过程中,侧壁4通过墨斗辊8沿着基体3并且就图3而言向左移动。 然后,凹槽16的内侧的壁17与横向栓11的头部13的中凸的面相接触。头部13与壁17之间的接触点就侧壁4的厚度而言大致处于中间,由此,通过重心线上的该力作用而避免通过接触引起侧壁4侧向倾翻。 在该单元朝墨斗辊8继续移位的过程中,侧壁4在所述接触点上作用在调节元件9上的压力越来越大,直到通过该压力使调节元件9抵抗弹簧12的作用沿着通过滑动套筒10确定的移位方向18移动。 图1和图3中用虚线表示的移位方向18在一个相对于底部6的锐角下朝墨斗辊8下偏,由此,由各自的调节元件9的弹簧12产生并且通过调节元件9传递给各自的侧壁4的力分解成两个力分量,即一个朝底部6指向的力分量和一个朝墨斗辊8指向的力分量。通过朝底部6指向的力分量使侧壁4紧固地压在薄膜7上,由此,该薄膜被夹紧。通过朝墨斗辊8指向的力分量使侧壁4以其凹形的端面紧固地压在墨斗辊8的圆周面上,所述朝墨斗辊指向的力分量的大小可取值为另一个力分量的大小的多倍,例如七倍。 在调节元件9移动时,螺钉14的头部分别从止挡面15抬起一个调节位移s。对应的调节元件9与对应的保持件5之间的、更确切地说螺钉头部与止挡面15之间的通过调节位移s形成的间隙在墨斗2完全闭合的情况下取值至少为0.5mm——参见图3,至多为1.0mm。在此由对应的弹簧12施加的力处于400N至600N之间。 所述系统的优点也在于:墨斗可补充装备与此相应的装置,在薄膜磨损时薄膜7的再张紧可不费事地实施,侧壁4由于墨斗2的闭合运动而自动地被夹紧,不需要用于夹紧侧壁4的附加工作步骤。 参考标号清单 1 印刷机 3 基体 2 墨斗 4 侧壁 5 保持件 13 头部 6 底部 14 螺钉 7 薄膜 15 止挡面 8 墨斗辊 16 凹槽 9 调节元件 17 壁 10 滑动套筒 18 移位方向 11 横向栓 s 调节位移 12 弹簧
《用于装备印刷机的墨斗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装备印刷机的墨斗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备印刷机(1)的墨斗(2)的方法,其中,将该墨斗(2)的侧壁(4)合压在该墨斗(2)的墨斗辊(8)上并且在此将一些弹簧(12)夹紧,由此,这些弹簧(12)将这些侧壁(4)压紧在该墨斗辊(8)上。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