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07629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06912.9

申请日:

2009.02.05

公开号:

CN101503034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41F 23/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利优比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利优比新菱印刷机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广岛县府中市变更后权利人:日本广岛县府中市登记生效日:201405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M7/00; B41F23/04

主分类号:

B41M7/00

申请人:

利优比株式会社

发明人:

广川胜士; 木村隆志; 池田秀树; 乾刚司

地址:

日本广岛县府中市

优先权:

2008.2.6 JP 2008-026311; 2008.10.27 JP 2008-27548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 勇;刘文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寿命、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的同时,能够消除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各种不良情况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本发明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使用多种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P印刷图像,向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P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用在单张纸P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照射紫外线,使该涂料硬化,其特征在于,为了向所述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根据该规定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4)。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使用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印刷图像,向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用在单张纸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照射紫外线,使该涂料硬化,其特征在于,
为了向所述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根据该规定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中,所述规定区域是所述单张纸的全部区域或者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区域或者该图像区域的一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照射单张纸通过的通过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将照射单张纸不通过的非通过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所述通过区域的单张纸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判断这些分割的各区域中是否存在图像,若图像存在,则点亮照射该区域的发光二极管;若图像不存在,则熄灭照射该区域的发光二极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具备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以基板为单位对这些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张纸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单张纸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图像的搬送方向的终端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张纸上将多个图像在搬送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印刷时,判断该间隔是否在规定间隔以上,当判断为规定间隔以上时,若在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图像的终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熄灭该发光二极管;若在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图像的始端到达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将熄灭的发光二极管切换成点亮。

9.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点亮发光二极管时,若所述单张纸或者印刷在该单张纸上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该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单张纸或者在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该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切换成熄灭。

10.
  一种印刷机,具有:使用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印刷图像的印刷部;用于硬化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的紫外线照射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具有在单张纸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具有为了向所述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基于该规定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算出紫外线照射区域的照射区域计算装置,并具有为了向该照射区域计算装置所算出的照射区域照射紫外线而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点灯控制装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机,其中,所述规定区域是所述单张纸的全部区域或者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区域或者该图像区域的一部分。

说明书

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该印刷机采用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上印刷图像,并向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照射来自发光二极管的紫外线,使该涂料硬化。本发明中“涂料”不仅包括墨,还包括在采用墨进行印刷之后为了保护印刷物的表面或者获得光泽而采用的清漆。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采用紫外线硬化型墨进行印刷的印刷机,作为照射对单张纸上的紫外线硬化型墨进行硬化的紫外线的方案,已提出采用了一盏紫外线灯(例如是水银灯或者氙气灯等)的方案,该紫外线灯具有比搬送单张纸的滚筒的宽度稍微更长的尺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印刷机中,在其宽度小于滚筒宽度的单张纸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也存在,例如,如图9所示,将其宽度小于滚筒3的宽度的单张纸P搬送的同时,对单张纸P上的紫外线硬化型墨进行硬化的时候,若采用位于滚筒3上方的紫外线灯200照射紫外线,则滚筒3的左右宽度方向两端部的露出表面3A、3B也被紫外线照射,因此导致如下不良情况:腐蚀金属制造的滚筒3;或者因滚筒3发生热膨胀而降低单张纸P的套准精度;还有,以雾状飞溅的紫外线硬化型墨的一部分附着在所属露出的滚筒3的表面3A、3B上,并由紫外线照射将它们硬化。
另外,由于如上所述的灯不仅寿命短,发热量以及耗电量也多,因此,近年也提出采用能够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2006-297690号公报(参照图5)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5-238562号公报(参照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专利文献2中结构而言,虽然寿命、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但如上所述,若向其宽度尺寸小于滚筒的单张纸照射紫外线,则发生如上所述那样腐蚀露出部分等不良情况,所以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寿命、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的同时,能够消除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各种不良情况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使用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印刷图像,向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用在单张纸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照射紫外线,使该涂料硬化,其特征在于,为了向所述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根据该规定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
另外,本发明的印刷机,具有:使用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印刷图像的印刷部;用于硬化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的紫外线照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具有在单张纸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具有为了向所述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基于该规定区域的位置和大小算出紫外线照射区域的照射区域计算装置,并具有为了向该照射区域计算装置所算出的照射区域照射紫外线而点亮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点灯控制装置。
由于以基于其位置和大小向单张纸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的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在单张纸以外的部分不会点亮发光二极管照射紫外线。此外,在印刷单张纸之前,使左右方向以及搬送方向的位置对准之后,保持其位置的同时进行接受传递搬送,因此不需要单张纸的位置信息,而只要知道单张纸的大小信息就能进行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控制。
所述规定区域可以是所述单张纸的全部区域或者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区域或者该图像区域的一部分。
可以将照射单张纸通过的通过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将照射单张纸不通过的非通过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可以将通过所述通过区域的单张纸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判断这些分割的各区域中是否存在图像,若图像存在,则点亮照射该区域的发光二极管;若图像不存在,则熄灭照射该区域的发光二极管。
可以具有多个具备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以基板为单位对这些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
可采用如下方法,即,若所述单张纸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单张纸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可采用如下方法,即,若在所述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图像的搬送方向的终端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可采用如下方法,即,在所述单张纸上将多个图像在搬送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印刷时,判断该间隔是否在规定间隔以上,当判断为规定间隔以上时,若在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图像的终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熄灭该发光二极管;若在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图像的始端到达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将熄灭的发光二极管切换成点亮。
在权利要求3~5中可采用如下方法,即,在点亮发光二极管时,若所述单张纸或者印刷在该单张纸上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该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单张纸或者在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该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切换成熄灭。
发明效果
由于以基于其位置和大小向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的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不会发生点亮发光二极管并向单张纸以外的部分照射紫外线的情况,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仅在寿命、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而且能消除滚筒腐蚀的现象、因滚筒的热膨胀而使套准精度降低的现象、或者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的附着等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
将通过通过区域的单张纸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并判断这些分割的各区域中是否存在图像,若图像存在,则点亮照射该区域的发光二极管;若图像不存在,则熄灭照射该区域的发光二极管,因此,与在单张纸宽度方向的全部区域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情况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
由于具有多个具备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基板,以基板为单位对这些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因此,与对每个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结构变得更简单。
若单张纸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单张纸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熄灭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因此,与伴随着印刷的开始使发光二极管总是点亮的结构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
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图像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熄灭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因此,与按照每张单张纸点亮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
在单张纸上将多个图像在搬送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印刷时,判断该间隔是否在规定间隔以上,当判断为规定间隔以上时,若在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图像的终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熄灭该发光二极管;若在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图像的始端到达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将熄灭的发光二极管切换成点亮,因此,与在图像之间不切换发光二极管而使其持续处于点亮状态的结构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而且,间隔小于规定间隔时,使其继续处于点亮状态,从而能够避免推迟根据上游侧的图像熄灭的发光二极管在下游侧的图像的始端切换成点亮的时间,并防止出现硬化不良的位置。
在权利要求3~5中,在点亮发光二极管时,若所述单张纸或者印刷在该单张纸上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该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若该单张纸或者在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终端离开该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区域,则将点亮的发光二极管切换成熄灭,由此,不仅在单张纸的左右宽度方向,而且在搬送方向上也能够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与仅在一个方向上(左右宽度方向或者搬送方向的一方)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的情况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更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实施印刷机的印刷方法的印刷机一例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结构的框图。
图3(a)是表示压印滚筒和发光二极管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3(b)是具备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的主视图。
图4(a)是表示单张纸和发光二极管的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单张纸的照射区域的第一例的平面图。图4(c)是表示单张纸的照射区域的第二例的平面图。
图5(a)是表示单张纸的照射区域的第三例的平面图。图5(b)是是表示单张纸的照射区域的第四例的平面图。图5(c)是表示单张纸的照射区域的第5例的平面图。
图6(a)、(b)、(c)是将基板的配置用不同的三种方式表示的主视图。
图7是印刷了图像的其他单张纸的平面图。
图8是能够进行有特色的印刷的其他印刷机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现有照射灯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印版滚筒、2橡胶滚筒、3压印滚筒、4发光二极管、5基板、6支撑构件、7搬送方向两端位置计算装置、8点灯控制装置、9a、9b、9c传纸滚筒、10左右位置计算装置、11搬送方向两端位置计算装置、12定时调整装置、13搬送速度检测装置、14笑脸标记、14A眼部、30印刷部、30a~30e印刷单元、40出纸部、100印刷机、200紫外线灯、P单张纸、S控制部、T、T2紫外线照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的印刷机100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图。另外,印刷机具备后述的图2中示出的控制部S。
如图1所示,印刷机100以可进行五色印刷的方式构成,除了采用作为互不相同的多个基本色的印刷墨的青色(C)、洋红色(M)、黄色(Y)、黑色(Bk)四种基色墨之外,采用例如金、银、荧光、珠光油墨等中的特别的一种颜色(称作特别颜色),能够进行特别颜色印刷或者补色印刷。另外,印刷机100具有供纸部20、印刷部30以及出纸部40。供纸部20能够将单张纸(未图示)向印刷部30供给。印刷部30能够印刷由供纸部20供给的单张纸,具有多个印刷单元(在此是分别形成C、M、Y、Bk基色图像和进行特别颜色印刷或者补色印刷的特别颜色图像的5台印刷单元30a~30e)。另外,出纸部40能够排出在印刷部30印刷的单张纸并在上下方向重叠。
作为所述墨,采用紫外线硬化型墨(以下,简称为墨),将用于对通过所述印刷单元30a~30e印刷的单张纸的墨进行硬化的干燥单元30f连接于位于终端的印刷单元30e的终端。
在所述印刷机100中,由供纸部20向印刷部30供给单张纸,该供给的单张纸在印刷部30中的各印刷单元30a~30e被进行印刷后,在干燥单元30f中墨被进行硬化,之后单张纸由出纸部40来排出。另外,单张纸从所述供纸部20向印刷部30供给之前,对上位置(称作套准),以使单张纸在搬送方向以及左右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处于规定位置。对上该位置之后,维持该对上位置的状态的同时将单张纸搬送至出纸部40。
印刷部30的各印刷单元30a~30e分别以印版滚筒1、橡胶滚筒2以及压印滚筒3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一组而构成。印刷单元30a中附图标记9a以及印刷单元30b~30d中附图标记9b、9c均为传纸滚筒,各自的大小不同。在这些传纸滚筒以及所述压印滚筒3上具有夹钳(未图示),该夹钳用于将单张纸夹持着搬送并向在搬送方向上相邻的下一个滚筒传递。
在各印刷单元30a~30e所具有的印版滚筒1上配设有印刷用印版。墨以及水向该印版供给,墨随着印版转印到橡胶滚筒2上。然后转印到橡胶滚筒2的墨还转印到由橡胶滚筒2和与此相对的压印滚筒3夹持着搬送过来的单张纸上。由此,能够使用在五个印版滚筒1上分别设置的印版对由供纸部20供给的单张纸依次进行印刷。
在所述干燥单元30f的内部具有用于对印刷之后搬送过来的单张纸上的墨照射紫外线从而硬化该墨的紫外线照射部T。
如图3(a)、(b)所示,所述紫外线照射部T具有在与所述压印滚筒3的表面几乎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具有照射轴的四十四个发光二极管4,这些发光二极管4配置于压印滚筒3的上方。另外,虽然从硬化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地,使发光二极管4和压印滚筒3之间间隔尽可能地接近,但优选采用不与被搬送的单张纸P相接触的间隔。
所述四十四个发光二极管4沿着单张纸(压印滚筒3)的宽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隔开规定间隔(等间隔)而配置,能够将紫外线照射到压印滚筒3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上。
将所述四十四个当中十一个发光二极管4设置在长条状的一个基板5上,将四个基板5在单张纸(压印滚筒3)的宽度方向上连接,并对位于两侧的基板5的各自端上安装支撑构件6(在图3(b)中仅图示一端),将四个基板5相对于压印滚筒3的表面隔开规定距离(规定高度)由左右的支撑构架6、6来支撑。
如图3(a)所示,所述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控制由所述控制部S来进行,基于来自检测压印滚筒3旋转角度的检测装置(具体而言是旋转式编码器)的信息掌握相对于压印滚筒3的单张纸位置以及在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位置,由此控制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另外,相对于压印滚筒3的单张纸位置以及相对于单张纸的图像位置可以通过由印前数据算出的数据来掌握,将该数据事先输入到控制部S,根据该数据与由检测装置检测的信息相一致的事实,能够掌握相对于压印滚筒3的单张纸位置以及相对于单张纸的图像位置。
关于所述控制部S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部S基本具有:照射区域计算装置7,其基于单张纸的大小或者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位置和大小算出紫外线的照射区域;点灯控制装置8,其为了向由该照射区域计算装置7算出的照射区域照射紫外线,点亮发光二极管4。
所述照射区域计算装置7通过将印前数据输入控制部S来算出照射区域,该印前数据是在印刷之前确定图像的平面布置等来作成印版的工序中作成的,具体而言,所述照射区域计算装置7具有:左右位置计算装置10,其由印前数据算出单张纸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的位置;搬送方向两端位置计算装置11,其算出单张纸或者在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的搬送方向始端和搬送方向终端的两端位置,所述照射区域计算装置7还基于所算出的位置点亮发光二极管4。
例如,根据来自左右位置计算装置10的左右位置信息能够掌握单张纸通过的通过区域和单张纸不通过的非通过区域。图4(a)表示在被印刷的单张纸P上形成两个大小图像G1、G2并被搬送的状态。图4(b)表示如下情况:将照射单张纸P通过的通过区域T1的发光二极管4点亮(在图中,将全部四个基板5点亮),此时,由于单张纸P不通过的非通过区域不存在,因此不存在熄灭的发光二极管4。
在图4(c)中,将照射单张纸P通过的通过区域T2的发光二极管4点亮(在图中,将四个基板5中的三个点亮),而将照射单张纸P不通过的非通过区域T3的发光二极管4熄灭(在图中,位于左端的一个基板5熄灭)。从而,通过熄灭照射非通过区域T3的发光二极管4,不发生紫外线照射在该非通过区域T3露出的压印滚筒3的表面上,避免发生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不良情况。
虽然在图4(a)、图4(b)中表示了根据单张纸P的宽度大小控制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的情况,但是,不仅根据单张纸P的大小,而且根据在宽度方向上图像的存在与否控制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由此构成控制部S以能够更精细地控制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
也就是说,如图5(b)所示,将通过所述通过区域T1的单张纸P在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多个区域Ta~Td,基于所述印前数据判断该分割的各区域Ta、Tb、Tc、Td中是否存在图像(构成图像判断装置),当图像存在时,将照射该区域Tb、Tc、Td(在图中是右侧的三个区域)的发光二极管4(在图中是三个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点亮,当图像不存在时,将照射该区域Ta的发光二极管4(在图中是位于左端的一个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熄灭(分区点灯控制装置),这与照射整个单张纸P的结构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更有利。
接着,针对基于由所述搬送方向两端位置计算装置11算出的结果对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的结构进行说明。
单张纸P的搬送方向点灯控制装置以进行如下控制的方式构成,即,根据来自搬送方向两端位置计算装置11的搬送方向两端位置信息,即根据由所述旋转式编码器获得的单张纸P的搬送方向的位置信息,若确定单张纸P的搬送方向的始端P1(参照图4(b)、(c))到达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点亮该发光二极管4;若确定单张纸P的搬送方向终端P2(参照图4(b)、(c))离开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熄灭。也就是说,在图4(b)、(c)中用斜线表示的单张纸P的搬送方向的全部区域成为将发光二极管4点亮的时间,在不存在单张纸P的部分将发光二极管4熄灭,因此,与在搬送方向上总是点亮发光二极管4的结构相比,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更有利。
若不采用在所述单张纸P的搬送方向的始端和搬送方向的终端对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控制的结构,如图5(a)所示,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即,若在单张纸P上印刷的图像G1、G2的搬送方向的始端g1、g3到达所述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将发光二极管4(在图中是全部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点亮,若该图像G1、G2的搬送方向的终端g2、g4离开所述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该点亮的发光二极管4(在图中是全部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熄灭(构成单张纸P上图像的搬送方向点灯控制装置)。在图5(a)中单张纸P的右端记载了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通过这样的构成,与向整个单张纸P照射时的时间相比,能够使点亮发光二极管4的时间更短,因此,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
以下说明如图5(a)所示那样,在搬送方向隔开间隔将多个图像G1、G2(在图中是两个)印刷在所述单张纸P上时的情况。在印刷两个图像G1、G2时,根据这些图像G1、G2之间的间隔变更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控制。即,基于所述印前数据判断多个图像G1、G2(在图中是两个图像)之间的间隔是否在规定距离L以上(规定距离判断装置),当判断为规定距离L以上时,若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图像G1的终端g2通过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该发光二极管4熄灭,若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图像G2的始端g3到达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或者位于即将到达的位置,则将熄灭的发光二极管4切换为点亮(点亮和熄灭切换装置)。
五种控制由未图示的开关等来选择,不仅能够分别单独使用,而且能够将这些五种控制中的两种以上控制结合使用,所述五种控制如下:对所述的单张纸的宽度方向上的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称为宽度方向控制A);对单张纸图像的宽度方向上的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称为宽度方向控制B);对单张纸的搬送方向上的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称为搬送方向控制A);对单张纸图像的搬送方向上的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称为搬送方向控制B);对应于单张纸的多个图像的间隔而对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称为搬送方向控制C)。
作为具体的结合方式,在图4(a)、(b)中,能够以将所述宽度方向控制A和搬送方向控制A结合并对单张纸的全区域进行照射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图5(b)中,能够以将所述宽度方向控制B和搬送方向控制A结合并对在宽度方向不存在图像的部分不进行照射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图5(c)中,以将所述宽度方向控制B、搬送方向控制A和搬送方向控制C的三种控制结合并仅对图像部分进行照射的方式进行控制。
关于图5(c)进行详细说明,它是仅对存在图像的区域进行照射的控制,此时,由于构成通过区域T1的区域Ta~Td中的左端区域Ta中不存在图像,在单张纸P通过的期间,使位于左端的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熄灭;若位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图像G1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从左端第二个位置的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照射该图像G1的发光二极管4点亮);若图像G1的搬送方向终端通过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位于第二个位置的基板5的发光二极管4从与下一个图像G2的距离为L的位置开始熄灭。接着,若位于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图像G2的搬送方向始端到达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照射图像G2的从右端和左端第二个位置的两个基板5、5的发光二极管4点亮;若图像G2的搬送方向终端通过所述两个基板5、5的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区域,则将该两个基板5、5的发光二极管4熄灭,并在下一个单张纸P被搬送过来之前不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部S具备有定时调整装置12,该定时调整装置12根据单张纸P的搬送速度调整定时,以免根据单张纸P的搬送速度点亮发光二极管4的时间太晚。从而,在检测单张纸P的搬送速度的搬送速度检测装置13检测的搬送速度输入到定时调整装置12后,取出对应于从事先存储的数据中检测的搬送速度的、点亮发光二极管4的定时,并基于该取出的数据能够调整点亮发光二极管4的定时。
在所述实施方案中,控制部S以对单张纸的全区域照射紫外线或者对该单张纸上印刷的图像区域照射紫外线的方式进行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控制,但仅对图像区域的一部分照射来自发光二极管4的紫外线也可,只要是单张纸的规定区域,对任何区域照射紫外线也可。另外,根据情况,将为了印刷物的表面保护或者获得光泽而使用的清漆仅涂在没有图像的部分,而仅对该清漆照射紫外线也可。
图7中示出了在位于单张纸P的四个分割的区域15A、15B、15C、15D中右下位置的区域15D印刷了笑脸标记14图像的单张纸。要使该笑脸标记14的眼睛部分14A、14A在例如由银色印刷的单张纸上具有特别颜色时,能够通过由图8中示出的印刷机印刷来获得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单张纸。具体而言,图8中印刷机将进行银色等特别颜色印刷的印刷单元30a设置在单张纸的搬送方向始端部,由该印刷单元30a将所述笑脸标记14的眼睛部分14A、14A印刷成银色。而且,紫外线照射部T2配置于压印滚筒3的上方,该紫外线照射部T2用于仅对印刷后从压印滚筒3送出来的单张纸P的笑脸标记14的眼睛部分14A、14A照射紫外线而进行干燥。另外,该紫外线照射部T2虽然具有与所述紫外线照射部T相同结构,但只要是能够照射紫外线的结构,采用与紫外线照射部T不同结构也可。
如上所述,对印刷的笑脸标记14的眼睛部分14A、14A照射紫外线使眼睛部分14A、14A干燥之后,由印刷基本颜色的四个印刷单元30b、30c、30d、30e(C、M、Y、Bk)来印刷。之后,与图1同样,由所述紫外线照射部T对单张纸P上形成的图像的墨进行干燥。另外,仅对所述单张纸P的笑脸标记14的眼睛部分14A、14A照射紫外线时,与上述同样,基于来自检测压印滚筒3的旋转角度的检测装置(具体而言是旋转式编码器)的信息,掌握相对于压印滚筒3的单张纸位置和印刷在单张纸上的图像(笑脸标记14的眼睛部分14A、14A)位置,由此进行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控制。与上述同样,相对于所述压印滚筒3的单张纸位置和相对于单张纸的图像位置也能够基于根据印前数据算出的数据掌握,将该数据事先输入到控制部S,根据该数据和来自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相一致的情况,能够掌握相对于压印滚筒3的单张纸位置和相对于单张纸的图像位置。
在所述实施方案中表示的发光二极管4的数量和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例如,如图6(a)所示,也可以将基板5不仅配置在单张纸的宽度方向,而且也配置在搬送方向。在图中表示了在搬送方向将相邻的基板5、5无间隙地配置的情况,但隔开间隔而配置也可。如此,在搬送方向上,在重复的位置配置发光二极管4、4时,在搬送宽度方向上使用两列全部的发光二极管4、4时,根据在一列使用时的全部发光二极管4的总照射量照射两列全部的发光二极管4,由此能够非常宽裕地驱动各发光二极管,因此在寿命方面有利。另外,若仅使用所示两列中一列的发光二极管4,而不使用在使用中损坏的发光二极管,将与此对应的第二列的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控制,则能够将停止印刷机而替换不能使用的发光二极管4的操作在印刷结束之后进行。
另外,如图6(c)所示,在搬送宽度方向上,以三列配置基板5也可。此时,若以只有端部的发光二极管的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则能够将对应于例如单张纸宽度大小的列的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
另外,如图6(b)所示,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搬送方向上,以两列配置基板5,将这些在搬送方向上相邻的发光二极管4、4配置于不同的位置,通过将全部发光二极管4点亮,能够可靠地阻止出现由发光二极管4的照射斑点引起的墨硬度不良位置等。
另外,将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4安装于基板5,以基板为单位进行发光二极管4的点亮和熄灭控制,虽然具有能够将控制结构简单化的优点,但采用能够对各发光二极管4进行点亮和熄灭控制的结构也可。此外,作为所述发光二极管4,除了使用炮弹型的二极管,也可以使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片构成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单元。
另外,所谓熄灭发光二极管4通常是指关灯状态,但包括使其处于不能使墨硬化的程度的低输出状态的情况,从该低输出上升到可使墨硬化的输出,由此即点亮发光二极管4。
另外,虽然表示了将所述图像由五色墨形成的印刷机,但几种颜色均可。此外,在实施方案中,作为本发明的涂料仅表示为墨,但包括用墨印刷后为了印刷物的表面保护或者获得光泽而使用的清漆。

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寿命、发热量以及耗电量方面有利的同时,能够消除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各种不良情况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以及印刷机。本发明的印刷机的印刷方法,使用多种紫外线硬化型涂料向搬送来的单张纸P印刷图像,向印刷后搬送来的单张纸P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涂料,用在单张纸P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照射紫外线,使该涂料硬化,其特征在于,为了向所述单张纸的规定区域照射紫外线,根据该规定区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