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刨切薄竹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材的加工领域, 具体是一种改进的刨切薄竹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 在刨切薄竹及薄竹装饰材料的制造中, 所采取的竹材一般是根据竹板的长 度而取料的, 大约在 2000mm ~ 3200mm 范围内, 由于竹条存在着尖削度, 在制造矩形竹片时, 定厚取材是以竹材坯料小头为基准来进行加工的, 存在着刨削量大, 竹材资源浪费严重的 问题。在中国专利文献 CN1227102C 专利公开了 “一种刨切薄竹及其生产方法” , 它采用的就 是长条竹片的制造方法, 因竹材刨削量大, 资源利用率不高 ; 另一方面, 在竹方材制造过程 中, 应预先对竹板材进行表面砂光或整形处理, 再浸注到冷水池中浸渍处理, 这样可以利用 存放时间来提高竹板材的水分, 待制造竹方材时再取出再加压增湿处理, 从而实现竹板材 水分快速注入而又均匀, 刨切质量好 ; 最后, 在竹方材软化处理时也可以采用高频加热的软 化方式, 就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生产工艺适用于侧拼和平压的炭化、 本色或组合式的 各类刨切薄竹装饰材料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一是利用短竹片来制造薄竹装饰材料, 打破竹板材幅 面受竹片长度限制的局限性, 二是改变注水工艺, 使得注入更快速更均匀。
本发明的刨切薄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 : 1) 短竹片制备 : 取 0.6~1.3m( 优选为 0.9~1.3m) 长度的短竹段, 纵向锯或剖成粗竹片, 刨削其四个侧面 (使得竹片的宽度和厚度之公差控制在 ±0.1mm 范围以内) , 经蒸煮、 干燥或 炭化, 精刨成本色或炭化短竹片 ; 2) 短竹板材制造 : 将本色或炭化短竹片进行涂胶, 经平压或侧压后分别制成弦向或径 向短竹板材 ; 3) 短竹板接长 - 整形 : 将制成的短竹板材, 在其板长方向的一端或者两端进行开榫、 施 胶、 接长至所需长度, 对长竹板材进行表面刨削整形处理 ; 所开的榫可以是方齿形, 优选为 锯齿形, 齿间距为 6~12mm, 齿宽 0.9-1.8mm, 齿长为 10~15mm。
4) 长竹板材增湿 : 将长竹板材放进冷水池中进行常压浸渍, 其中经侧压的径向竹 板浸渍 10~20 天, 经平压的弦向竹板浸渍 15~25 天 ; 经浸渍后的长竹板材再加压注水, 压力 为 0.3~0.8MPa, 时间为 6~24h, 使长竹板材内外含水率均匀, 含水率达 35% 以上, 得增湿长竹 板材 ; 5)竹方材制造 : 将增湿长竹板材风干, 至竹板表面含水率 30~45%, 若干层增湿长竹 板材之间施加有市售的湿固型胶黏剂, 进行冷压胶合制成湿的竹方材 ; 卸压后自然陈放 ≥ 12h ; 冷压压力为 1.2~3.0MPa, 时间为 1.5~3.0h ; 6) 竹方材软化 : 步骤 5) 竹方材采用热水或高频加热软化方式进行 ; 热水软化时, 升温 速度控制在 1.5~2℃ /h, 温度 35~70℃, 软化时间 24~72h ; 高频加热软化时, 升温速度控制在
0.5~2℃ /min, 温度控制在 35~70℃, 软化时间 0.5~2h ; 7) 刨切, 得薄竹装饰材料。
采用短竹片接长来制造长片刨切薄竹, 可以大大减少竹材刨削量, 提高竹材资源 利用率, 这是本发明的第一点改进 ; 另外, 在竹板材制造后进行表面砂光或整形处理后, 预 先浸注到冷水池中进行浸滞处理, 这样可以利用存放时间来提高竹板材的水分, 待到要制 造竹方材时再取出进行加压增湿处理, 从而实现竹板材水分均匀而又快速注入的目的, 刨 切质量好 (刨切薄竹厚度在 0.10~2.00mm) , 这是本发明的另一点改进 ; 最后, 在竹方材软化 处理时也可以采用高频加热的软化方式, 可以实现竹方材快速软化, 保护环境的目的, 可以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刨切薄竹片可以直接作为产品应用 ; 也可以通过后续拼宽或接长制成大幅面刨切 薄竹 ; 还可以涂有胶层和工艺层, 其中工艺层可以是无妨纸、 布等柔性材料, 或其它板材, 被 覆工艺层具有防止刨切薄竹开裂、 增加强度和便于加工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 1。
本例刨切薄竹的生产方法为 : 1) 短竹片制备 : 取 0.9m 长度的短竹段, 剖分后进行四面刨削、 蒸煮、 干燥, 精刨成宽度 和厚度为 17.5±0.1mm, 6.0±0.1mm 的本色短竹片 ; 2) 短竹板材制造 : 将本色短竹片进行涂胶, 经侧压后制成 430mm 宽的径向短竹板 ; 3) 短竹板接长 - 整形 : 将制成的短竹板材, 在其一端或者两端进行开榫, 榫齿间距为 8mm, 齿长为 10mm、 涂布热固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 接长至 2700m 长度, 对长竹板材进行 表面整形处理 ; 4) 长竹板材增湿 : 将长竹板材放进冷水池中进行常压浸渍, 其中径向竹板浸渍 20 天, 经浸渍后的长竹板材再加压注水, 压力为 0.3MPa, 时间为 24h, 使其含水率达 50%, 得增湿长 竹板材 ; 5) 竹方材制造 : 将增湿长竹板材表面风干至含水率 30%, 12~15 层增湿长竹板材之间 涂布聚氨酯湿固型胶粘剂 (太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 其外观为红棕色粘稠液体 , 固含量 >75%, 粘度 500mPa· s, 适用期为 3-6 月) , 叠合后以压力 1.5MPa 进行冷压 3h, 制得湿竹方材, 卸压后自然陈放 12h ; 6) 竹方材软化 : 步骤 5) 竹方材热水软化, 升温速度控制在 1.5℃ /h, 温度 55℃, 软化时 间 72h ; 7) 刨切, 按刨切刀具的刀刃与竹材纤维方向夹角 30°进行刨切, 获得薄竹装饰材料, 厚 度 0.3mm。
实施例 2。
本例刨切薄竹的生产方法与例 1 不同的为 : 1.3m 长的精刨后的炭化短竹片经涂 胶、 平压后制成弦向短竹板, 通过短竹板接长的方法再制成 3200×430×17.5mm 的炭化长 竹板 ; 竹板浸渍 15 天, 经浸渍后的长竹板材再加压注水, 浸注压力为 0.5MPa, 时间为 6h, 竹板含水率达 45% 左右 ; 竹方采用高频软化, 升温速度控制在 1.0 ℃ /min, 温度 70 ℃, 软 化时间 90min ; 刨切时, 按刨切刀具的刀刃与竹材纤维方向夹角 0°进行刨切, 获得长度为 3200mm, 宽度为 430mm, 厚度为 0.3mm 的炭化刨切薄竹产品。其余同例 1。实施例 3。
本例刨切薄竹的生产方法与例 1 不同的为 : 短竹板是由 0.6m 长短竹片侧压制的, 竹板通过短竹板接长的方法制成 3600×430×17.5mm 的本色和炭化相间组合的径向竹板 ; 径向竹板浸渍 20 天 ; 经浸渍后的长竹板材再加压注水, 压力为 0.8MPa, 时间为 12h, 使竹板 含水率达 80% 左右 ; 胶合成竹方后再进行水煮软化, 升温速度控制在 2℃ /min, 温度 35℃, 软化时间 72h ; 按刨切刀具的刀刃与竹材纤维方向夹角 30°进行刨切, 获得长度为 3600mm, 宽度为 430mm, 厚度为 1.0mm 的本色和炭化相间的刨切薄竹产品。其余同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