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寻常疣是瘊子疾病中的一种,我国医学中称“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俗称“刺瘊”、“瘊子”等。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表现为硬固的小丘疹,呈灰黄或黄褐色等,表面粗糙角化。本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外伤对HPV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长瘊子是感染病毒引起的,不是自身血液有病。但是本病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免疫缺陷状态者,如肾移植、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红斑狼疮病人疣的发病率增高。病变初期,初起多为1个,以后可增多至数个或数十个不等。随病程进展皮损可增大呈斑片状。
寻常疣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两大类。物理治疗主要有:液氮冷冻、激光烧灼、手术切除等,因为复发率很高,还会对机体造成二次伤害,故不建议采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治疗寻常疣的中药,使用后,寻常疣还会复发,并不能得到根治,且使用时敷药周期要达2~3个月才可使其脱落。然而西药的使用,又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治疗寻常疣的中西药的生产制备过程比较复杂,且原料成本较高。由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寻常疣药膏治愈周期短至1~2周,敷用后可根治,不会再复发,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在生产制备工艺方面该药膏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且原料成本价格较低,适于推广及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治疗寻常疣的中西药,生产制备过程复杂,制备原料成本价格高,且患者敷用后,治愈周期长,不易根治,且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蝉蜕、甘草、薄荷、荆芥、芝麻花、梧桐叶、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
其中,蝉蜕味甘、咸,性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补气益脾的中药,甘草还具有清热解毒、通淋利尿的功能,甘草能缓急,还能起到对诸药的调和作用。
薄荷味辛,性凉,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
荆芥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能镇痰、祛风、凉血。
芝麻花性平味甘,有生发、消肿之功效,可治疗脱发、冻疮、便秘等,民间偏方中也常用芝麻花治疗寻常疣、扁平疣等,长时间涂敷后寻常疣、扁平疣的病症有所改善,但根治效果不佳。
梧桐叶味苦,性寒,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之功效。常用于痈疮肿毒的治疗。
单硬脂酸甘油酯是食物的乳化剂和添加剂,化妆品及医药膏剂中用作乳化剂,可使膏体细腻,滑润。
硫乳膏是一剂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升华硫、硼砂、乳膏基质等,常用于疥疮、头癣、皮癣、痤疮以及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的治疗中。
进一步的,为使本发明的药膏中原料组分更好的发挥药用功效,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进一步的,为使本发明的药膏中原料组分发挥最大的药用功效,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优选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称取干燥后的蝉蜕和甘草,并将二者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后将混合物倒入三口烧瓶中,并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然后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保留滤液,制得提取液A;
2)称取薄荷新叶并将其洗净烘干后放入烧杯中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溶剂,50~60℃水浴加热24小时后,取出薄荷叶片后,保留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3)称取荆芥粉碎后放入盛放有去离子水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蒸馏,对馏出液离心处理,离心后静置,取上层油液,即得荆芥挥发油,备用;
4)将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用漏斗抽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芝麻花提取液;
5)将称取好的新鲜梧桐叶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过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梧桐叶提取液;
6)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合并,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后,得到混合提取物C;并将所述混合提取物C与所述荆芥挥发油搅拌混合后,得到药剂粗产物D;
7)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按照质量比5:1进行配比混合,同时将制得的药剂粗产物D一同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保温加热,形成白色膏状物;
8)将所述白色膏状物注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高压均质,即得到目标药膏。
进一步的,为了使无水乙醇提取蝉蜕和甘草有益成分更加的彻底,步骤1)中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的温度控制在80~85℃,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的温度不低于50℃。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提取的荆芥挥发油过多的挥发影响药效,步骤3)中所述荆芥挥发油需要放置于荫凉密闭处储存。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混合提取物C中混有的各提取液的溶剂残留影响药膏药效,需要将其中混有的溶剂残留全部除去,步骤6)中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用烧杯进行合并,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3A型分子筛进行搅拌,搅拌24小时后,再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
进一步的,为了使新鲜芝麻花研磨的更加彻底,增加利用率,步骤4)中对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过程中,在所述研钵中可加入5~8g石英砂作为研磨剂。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制备的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具有治愈周期短至1~2周,敷用后可根治,不会再复发,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在生产制备工艺方面该药膏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且原料成本价格较低,适于推广及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组分如下:蝉蜕、甘草、薄荷、荆芥、芝麻花、梧桐叶、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其中,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以上原料组分比例制备用于治疗寻常疣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称取干燥后的蝉蜕和甘草,并将二者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后将混合物倒入三口烧瓶中,并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然后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保留滤液,制得提取液A;
2)称取薄荷新叶并将其洗净烘干后放入烧杯中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溶剂,50~60℃水浴加热24小时后,取出薄荷叶片后,保留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3)称取荆芥粉碎后放入盛放有去离子水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蒸馏,对馏出液离心处理,离心后静置,取上层油液,即得荆芥挥发油,备用;
4)将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用漏斗抽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芝麻花提取液;
5)将称取好的新鲜梧桐叶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过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梧桐叶提取液;
6)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合并,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后,得到混合提取物C;并将所述混合提取物C与所述荆芥挥发油搅拌混合后,得到药剂粗产物D;
7)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按照质量比5:1进行配比混合,同时将制得的药剂粗产物D一同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保温加热,形成白色膏状物;
8)将所述白色膏状物注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高压均质,即得到目标药膏。
其中,步骤1)中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的温度控制在80~85℃,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的温度不低于50℃。
其中,步骤3)中所述荆芥挥发油需要放置于荫凉密闭处储存。
其中,步骤6)中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用烧杯进行合并,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3A型分子筛进行搅拌,搅拌24小时后,再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
其中,步骤4)中对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过程中,在所述研钵中可加入5~8g石英砂作为研磨剂。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组分如下:蝉蜕、甘草、薄荷、荆芥、芝麻花、梧桐叶、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其中,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以上原料组分比例制备用于治疗寻常疣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称取干燥后的蝉蜕和甘草,并将二者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后将混合物倒入三口烧瓶中,并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然后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保留滤液,制得提取液A;
2)称取薄荷新叶并将其洗净烘干后放入烧杯中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溶剂,50~60℃水浴加热24小时后,取出薄荷叶片后,保留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3)称取荆芥粉碎后放入盛放有去离子水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蒸馏,对馏出液离心处理,离心后静置,取上层油液,即得荆芥挥发油,备用;
4)将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用漏斗抽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芝麻花提取液;
5)将称取好的新鲜梧桐叶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过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梧桐叶提取液;
6)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合并,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后,得到混合提取物C;并将所述混合提取物C与所述荆芥挥发油搅拌混合后,得到药剂粗产物D;
7)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按照质量比5:1进行配比混合,同时将制得的药剂粗产物D一同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保温加热,形成白色膏状物;
8)将所述白色膏状物注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高压均质,即得到目标药膏。
其中,步骤1)中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的温度控制在80~85℃,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的温度不低于50℃。
其中,步骤3)中所述荆芥挥发油需要放置于荫凉密闭处储存。
其中,步骤6)中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用烧杯进行合并,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3A型分子筛进行搅拌,搅拌24小时后,再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
其中,步骤4)中对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过程中,在所述研钵中可加入5~8g石英砂作为研磨剂。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组分如下:蝉蜕、甘草、薄荷、荆芥、芝麻花、梧桐叶、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其中,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以上原料组分比例制备用于治疗寻常疣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称取干燥后的蝉蜕和甘草,并将二者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后将混合物倒入三口烧瓶中,并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然后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保留滤液,制得提取液A;
2)称取薄荷新叶并将其洗净烘干后放入烧杯中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溶剂,50~60℃水浴加热24小时后,取出薄荷叶片后,保留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3)称取荆芥粉碎后放入盛放有去离子水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蒸馏,对馏出液离心处理,离心后静置,取上层油液,即得荆芥挥发油,备用;
4)将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用漏斗抽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芝麻花提取液;
5)将称取好的新鲜梧桐叶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过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梧桐叶提取液;
6)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合并,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后,得到混合提取物C;并将所述混合提取物C与所述荆芥挥发油搅拌混合后,得到药剂粗产物D;
7)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按照质量比5:1进行配比混合,同时将制得的药剂粗产物D一同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保温加热,形成白色膏状物;
8)将所述白色膏状物注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高压均质,即得到目标药膏。
其中,步骤1)中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的温度控制在80~85℃,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的温度不低于50℃。
其中,步骤3)中所述荆芥挥发油需要放置于荫凉密闭处储存。
其中,步骤6)中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用烧杯进行合并,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3A型分子筛进行搅拌,搅拌24小时后,再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
其中,步骤4)中对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过程中,在所述研钵中可加入5~8g石英砂作为研磨剂。
实施例4
实施例4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组分如下:蝉蜕、甘草、薄荷、荆芥、芝麻花、梧桐叶、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其中,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以上原料组分比例制备用于治疗寻常疣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称取干燥后的蝉蜕和甘草,并将二者进行研磨粉碎,粉碎后将混合物倒入三口烧瓶中,并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然后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保留滤液,制得提取液A;
2)称取薄荷新叶并将其洗净烘干后放入烧杯中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溶剂,50~60℃水浴加热24小时后,取出薄荷叶片后,保留提取液,得到提取液B;
3)称取荆芥粉碎后放入盛放有去离子水的三口烧瓶中,搅拌蒸馏,对馏出液离心处理,离心后静置,取上层油液,即得荆芥挥发油,备用;
4)将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用漏斗抽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芝麻花提取液;
5)将称取好的新鲜梧桐叶用研钵进行研磨粉碎,并将研磨后固液混合物过滤,保留滤液;然后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作提取液;提取有机层,得到梧桐叶提取液;
6)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合并,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后,得到混合提取物C;并将所述混合提取物C与所述荆芥挥发油搅拌混合后,得到药剂粗产物D;
7)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硫乳膏按照质量比5:1进行配比混合,同时将制得的药剂粗产物D一同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保温加热,形成白色膏状物;
8)将所述白色膏状物注入高压均质机中进行高压均质,即得到目标药膏。
其中,步骤1)中用无水乙醇对混合物进行回流加热的温度控制在80~85℃,趁热对回流液进行过滤的温度不低于50℃。
其中,步骤3)中所述荆芥挥发油需要放置于荫凉密闭处储存。
其中,步骤6)中将制得的所述提取液A、提取液B、芝麻花提取液和梧桐叶提取液用烧杯进行合并,并向所述烧杯中加入3A型分子筛进行搅拌,搅拌24小时后,再用旋转蒸发仪进行真空旋干溶剂。
其中,步骤4)中对称取好的新鲜芝麻花用研钵进行研磨过程中,在所述研钵中可加入5~8g石英砂作为研磨剂。
一、针对寻常疣患者的临床试验。
1、试验对象:250例寻常疣患者,男165例,女85例。
2、治疗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的原则将250例寻常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实施例1~4共四组)和对照组(共一组),每组50例患者。
经统计学分析,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程度分级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用生理盐水冲洗洁净患处后,于患处涂抹本发明制得的寻常疣药膏,每日2次。
对照组:涂用康复源寻常疣跖疣去疣灵膏,使用方法及频次同治疗组。
3、判断标准:
(1)显效:寻常疣患处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无痛感;
(2)有效:主要症状消失,创面基本愈合,有轻微痕迹;
(3)无效:寻常疣患处症状无明显改善。
将对比试验后的数据进行记录,患处完全康复所用天数越少,相同时间内康复人数越多则药效越好。
4、试用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记录的数据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寻常疣药膏涂敷患处后,在两周内,患者的病症全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而对照组中的药膏见效慢,且需要敷用治愈时间较长,且在后期长期的观察中发现,有些患者的同一患处还复发了该寻常疣的病症。
典型病例:
1.吕XX,男,32岁,无其他病症,早年长期在外地打工,生活无规律。现已经回到老家进行简单的农作物养殖。寻常疣主要长在右手的手背及中指处,约有6颗成粒状,病史两年,涂敷本发明制备的寻常疣药膏两周后,寻常疣患处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第三周过后,手背完全看不出异样,后一年内观察,患处并未复发。
2.林XX,男,32岁,房地产项目经理,长期需要对工地进行考察、计量。寻常疣主要长在右脚脚趾上,约有3颗成粒状,病史一年,涂敷本发明制备的寻常疣药膏8天后,主要症状消失,创面基本愈合,有轻微痕迹,第二周过后,脚底创面完全愈合,后一年内观察,患处并未复发。
3.李XX,女,28岁,无其他病症,公务员,生活规律。寻常疣主要长在右眼皮上,约有2颗成粒状,病史半年,涂敷本发明制备的寻常疣药膏一周后,寻常疣脱落,创面基本愈合,有轻微痕迹,第二周过后,创面完全愈合,后一年内观察,患处并未复发。
4.王XX,女,40岁,农妇,跟随丈夫在家经营水产养殖。寻常疣主要长在右脚脚底心上,情况较严重,已成片状生长,病史三年,涂敷本发明制备的寻常疣药膏两周后,成片的创面基本愈合,有轻微痕迹,第三周过后,创面完全愈合,后一年内观察,患处并未复发。
因此,由表1及典型病例的分析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治疗寻常疣的药膏具有治愈周期短至1~2周,敷用后可根治,不会再复发,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在生产制备工艺方面该药膏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且原料成本价格较低,适于推广及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