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成像设备尤其是磁共振设备或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检查台的医学成像或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磁共 振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医学成像或治疗设备,例如计算机断层摄影(CT)设备或磁共振 (MR)设备时,借助一检查台将需要检查的患者送入检查区,即医学设备 的成像区内。为能对一特定的人体部位进行检查,通常会将患者送到检查区 内选定的位置上。为此,这些设备会部分构造为封闭式系统,通过一管道来 移动检查台或将检查台插入一管道内。除此之外,也有所谓的开放式系统, 其检查区至少向三侧敞开。使用一开放式磁共振系统时,患者被置于一上部 线圈组与一下部线圈组之间。例如西门子股份公司的手册“Magnetom Concerto-Open to everyone”(订货号A91100-M2220-A554-1-7600,通过 www.siemensMedical.com预订时就可要求交货)中对上述类型的开放式磁共 振系统进行了说明。
使用这样一种开放式系统时,借助检查台从前方或从侧面将患者送入检 查区内。其中,检查台对检查区畅通性的限制应尽可能小,检查台应易于操 作,此外,通过检查台还应能达到将患者安置在选定位置上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具有一检查台的医学成像或 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磁共振设备。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医学成像或治疗设备而达成,所述设备 具有一检查台与一至少向三侧敞开且可从一前侧进入的患者检查区,所述检 查台可移动至所述检查区内,其中,检查台布置在一支架上,该支架的位置 可由一发动机、特别是一电动机进行调节。其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 述支架位置的调节发动机,所述调节发动机布置在一后侧上,所述后侧通过 一后壁组件与所述前侧隔开。
特别地使用一电动机来调节位置,可使检查台的操作和调节变得方便而 简捷。开放式系统通常具有一大致呈C形的外壳,包括一上半部分与一下半 部分,这两个部分通过所述后壁组件在后侧彼此相连。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设 备中,所述的至少一个调节发动机布置在后壁组件远离检查台的后侧上。因 此,在应保持最大限度的畅通性的前侧区域内并不设置有碍行动的调节发动 机。这些调节发动机更应布置在后壁组件后面,就外观而言,这也是有利的。
除了通过上述措施可使磁共振设备的前侧获得较大程度的畅通性外,本 发明的磁共振设备的主要优点还在于,后壁组件将调节发动机与磁共振设备 的线圈所产生的磁场隔离开。在此情况下,电动机所产生的干扰对图像的影 响很小,且可简单地通过适当的措施,例如结构性措施来消除。
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将检查台的位置设计为可通过 电动方式进行调节,为此将多数情况下为多个的调节发动机布置在后壁组件 后面,并通过特别为机械式的动力传递部件将所需调节力传递到检查台上。
特定而言,支架在检查区前方的前侧处是敞开的,并具有一在左右两侧 上从后侧向前侧延伸的、特别呈U形的支承框架。也就是说,支架的前侧没 有横向组件,因此可从前侧自由进入检查区。通过布置所述特别呈U形的支 承框架,可使系统获得足够高的坚固性。
根据一合理改进方案,支架采取悬臂式设计,至少在前侧区域内没有底 部支承件。因此,在系统应保持最大限度的畅通性的前侧区域内基本只布置 有在左右两侧延伸的支臂,所述支臂附属于支承框架,具有支承检查台的作 用。
一种能使设备获得一简单而尽可能坚固的结构、同时又造价低廉的设计 方案是将支架与后壁组件相连。在此情况下,支架成为磁共振设备的整体的 一个部分。检查台因此而无法进行独立于磁共振设备的自由移动。
根据一合理改进方案,所述的至少一个调节发动机采取固定的布置方 式。调节发动机自身并不参与支架的运动。这种方案的优点主要在于,电动 机所产生的磁场是固定的,因此也就是“静态”的。在此情况下,调节发动 机对磁共振系统的磁检查区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 采取相应的结构性措施,例如布置所谓的垫板来以简单的方式抵消电动机有 可能产生的干扰效应。这种垫板可大致起到能将磁共振系统所产生的磁场均 匀化的校正板的作用。
为使设备具有尽可能高的易用性,特定而言可在三个方向,即纵向、横 向和高度上对检查台的位置进行调节,其中,为每个方向设置一专用的、特 别为固定的调节发动机。通过为每一单个自由度分别设置一专门的调节发动 机,可单独在所述的三个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上对检查台的位置进行调节。
为能对检查台进行纵向(即从后侧至前侧的方向)调节,支架具有一可 沿纵向延伸的轨道是合理的。其中,所述轨道特别在支承框架的支臂上或在 支承框架的支臂中延伸,该轨道所采取的设计须满足下述条件,即,布置在 其上的检查台可沿纵向向前进入或离开检查区。其中,特别采取下述布置方 案,即,支承框架的支臂不突出在设备的前侧的外面,只有轨道在延伸状态 下才延伸到设备下半部分的外面。其中,轨道特别可被延伸至这样一种程度, 即可在设备下半部分的前面对检查台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优点特别在于,可 在设备下半部分的前方降低检查台的高度,从而使得患者无需阶梯、台阶或 梯子即可坐到检查台上。在患者坐到或躺到检查台上之后,可重新将检查台 升高至设备下半部分以上,并将其送入检查区内。
根据一合理改进方案,对检查台除可进行纵向调节外,还可进行横向调 节。这一通过发动机进行调节的作用特别在于,可以选定的方式使患者穿过 磁共振系统的分析区或检查区。为实现对检查台的横向调节,设置有一从布 置在后侧的调节发动机向检查台区域内延伸的传动轴。其中,传动轴的旋转 运动通过一耦合部件,特别是一传动带,被传递到检查台上,从而引起检查 台的横向移动。其中,所述耦合部件所采取的设计是,其在检查台进行纵向 移动时也一起沿纵向移动。这一点可通过下述方法而达成,即,传动轴采取 固定布置,而耦合部件可在传动轴上移动;或者作为可选方案,耦合部件与 传动轴固定相连,而传动轴自身可在纵向上移动或可沿纵向延伸。
根据一合理改进方案,通过在后壁组件上布置一用于支承框架的垂直导 向部件可实现第三自由度,即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一具有一位置可机动调节的整体式检查台的开放式磁共振系统的 一第一侧视图,其中,所述检查台具有布置在其后侧的调节发动机,且已沿 纵向延伸;
图2为图1所示的磁共振系统的一第二侧视图,检查台处于缩进状态; 以及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磁共振系统的一背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部件在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
磁共振系统2按一开放式系统形式设计,整体而言具有一大致呈C形的 结构。因此,系统2包括一下半部分4与一上半部分6,这两个部分通过一 后壁组件8彼此相连。两个部分4和6分别具有一电磁线圈。这两个部分之 间有一可将患者送入接受检查的检查区10。检查区10也称为“成像区”。通 过所述线圈可在这个区域内产生一选定磁场,所述选定磁场可用于在磁共振 分析基础上进行检查。其中,成像分析以已知方式进行。
患者躺在一检查台12上被送入检查区10内。开放式磁共振系统2的特 点是总共可从至少三侧,即从前侧和左右两侧进入检查区10。在所示实施例 中,系统2整体而言在纵向13(在各附图中标示为X方向)上从一后侧14 向一前侧16延伸。
借助总共三个调节发动机18A、18B、18C和多个机械式动力传递部件 对检查台12进行调节,所述机械式动力传递部件可将由调节发动机18A、 18B、18C施加的调节动作和调节力传递到检查台12上。
调节发动机18A、18B、18C均固定地布置在后壁组件8的后面。通过 采取这样一种布置方式,前侧区域就不会受到调节发动机的干扰,并且检查 区10可保持畅通无阻。此外,由调节发动机发出的干扰磁场被介入其中的 后壁组件8至少部分屏蔽。除此之外还具有特别意义的是,由于电动机采取 固定布置,因此可通过安装位置固定的合适的校正板或校正部件来完全从结 构上消除会对真正用于检查的磁场产生干扰的有可能残留的干扰磁场。
除调节发动机18A、18B、18C所采取的布置方式外,系统2的特点还 在于其具有一用于支承检查台12的极其紧凑且节省空间的支架20。其中, 支架20的构造须满足下述条件,即其对检查区10的前侧畅通性的限制应尽 可能小。为此,支架20具有一支承框架22作为主要支承部件。所述支承框 架包括两个位于两侧的支臂24,这两个支臂在后侧14通过一后侧横梁26 彼此相连,从而使得支承框架22整体而言具有一向前侧16敞开的U形结构。 其中,支臂24的构造须满足下述条件,即其在纵向13上不突出在或至多稍 微突出在下半部分4的外面。
为能在纵向13上对检查台12的位置进行调节,每个支臂24上均设置 有一可延伸的轨道28,检查台12固定在所述轨道上。第一调节发动机18A 用于使检查台沿纵向移动。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发动机的调节动 作通过一第一带传动装置30被传递到可延伸的轨道28上。
第二调节发动机18B用于使检查台12沿横向32移动。其中,横向32 垂直于纵向13,在各附图中标示为Z方向。为传递第二调节发动机18B的 调节动作,其中一个支臂24上布置有一传动轴34,所述传动轴沿所述支臂 的侧面延伸,大致延伸至检查区10。一第二带传动装置36与传动轴34相连, 所述第二带传动装置包括一围绕传动轴34延伸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可引 起检查台的横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通过另一轨道系统40而实现。其中, 所述传动带围绕一布置在传动轴34上的传动轮42滑动。当检查台沿纵向13 移动时,传动轮42会一起沿纵向13移动。为此,传动轮42或者可沿纵向 13移动地布置在传动轴34上,或者采取位置固定的布置方式,且传动轴34 采取整体而言长度可变的构造方式,例如一伸缩杆式的构造。
最后,第三调节发动机18C用于对检查台进行高度调节,其例如通过一 主轴传动装置44间接或直接作用于横梁26,从而将用于高度调节的力传递 到位于两侧的支臂24上。为能实现高度调节,支承框架22整体而言插在两 个垂直的导向部件46内,这两个同样构造为支臂形式的导向部件直接布置 在后壁组件8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承框架22只由导向部件46支承,因此,例如前侧 区域内没有设置其他支承部件。在此情况下,机械力由支承框架22传递到 导向部件46上。由于所述导向部件固定在后壁组件8上,因此支承力可被 全部传递到磁共振系统2的整个结构中。
借助上述实施例说明的开放式磁共振系统2的特点在于其具有一在三个 方向上位置可机动调节的检查台12,其中,为实现对检查台的位置进行电动 调节而设置的三个调节发动机18A、18B、18C布置在后壁组件8的后面, 其不仅占用空间较少,对检查过程也几乎不会产生干扰。此外,用于支承检 查台12的支架20采取向前侧敞开的悬臂式设计,因而支架20不会影响从 前侧14进入检查区10的畅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