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8049008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33475.1

申请日:

20150827

公开号:

CN106474064A

公开日:

201703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9/127,A61K31/357,A61P33/06,A61P33/12,A61P33/08,A61P33/02,A61P31/22,A61P31/14,A61P31/20

主分类号:

A61K9/127,A61K31/357,A61P33/06,A61P33/12,A61P33/08,A61P33/02,A61P31/22,A61P31/14,A61P31/20

申请人: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云建,周勇军,李正蓉,杨兆祥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医路166号

优先权:

CN201510533475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谢乔良;何晓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份、胆固醇2份和蛋黄卵磷脂8~10份。制备方法包括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和乙醇注入-超声法。本发明的应用为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61.33~63.86%,平均粒径为161.65~162.73nm,分散指数PDI为0.2678~0.4463。且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4°C条件贮存稳定性良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份、胆固醇2份和蛋黄卵磷脂8~10份。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而成:(1)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将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旋蒸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形成薄膜,然后加入注射用水水化至薄膜脱落溶解,超声处理180s,过0.45μm滤膜,再过0.22μm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2)乙醇注入-超声法:将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得到悬浮液b,用旋蒸减压蒸去悬浮液b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120s,0.22μm滤膜过滤2~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的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所述的注射用水加入量为10~20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的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的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量为10~20ml。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吐温的加入量为磷脂重量的5%~20%。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蒿甲醚是青蒿素类的一种衍生物,主要通过青蒿素半合成而得。青蒿素是从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篙(Artemisiaal)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工业上合成的蒿甲醚技术成熟,合成量大。

青蒿素类的抗疟作用和效果是国际公认的,到目前为止,青蒿素衍生物用于抗疟的已经有多种衍生物,主要有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nsinin) 、蒿乙醚、青蒿琥酯( Artesunate) 和蒿甲醚等衍生物,其中蒿甲醚的抗疟效果要优于其他青蒿素类衍生物。中国研发的蒿甲醚于1997年被WHO列入第9版基本药物目录(Essential Medicine List)。2009年4月8号,美国FDA发布批准其复方片剂用于治疗疟疾的公告,至此,美国成为批准其复方药物的第84个国家。

除了用于治疗疟疾以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更广泛的生物活性。从近几年来看,它的潜在应用还包括血吸虫,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人类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

蒿甲醚现代研究表明还有抗脑肿瘤的作用,伍治平等人根据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较小,以及能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进入脑组织的药代动力学等特性,进行了蒿甲醚对SD大鼠脑部原位接种C6脑胶质瘤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口服蒿甲醚对SD大鼠脑部原位接种C6脑胶质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瘤作用增强。邓兴力等人对胶质瘤的实验,结果表明,蒿甲醚能抑制C6 胶质瘤细胞生长,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蒿甲醚能干扰C6 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可将其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

蒿甲醚的应用很广,现在又发现其新用途,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还会有重大的发现,使其更好的造福人类。Maria P等人研究表明,蒿甲醚在青蒿素类的衍生物中抗癌效果具有较好的效果。万成亮等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 肺癌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 Lewis 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王燕等考察青蒿素类药物对结肠腺癌细胞 LS174T 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并计算抑制率并求得半数抑制浓度(IC50),其中蒿甲醚对结肠癌细胞 LS174T 增殖的抑制程度较好,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潘麓羽等研究表明鼻咽癌CNE-1 细胞的存活率随着青蒿素类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蒿甲醚的作用比其他的青蒿素类衍生物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抑制更佳。蒿甲醚对于抗肿瘤及癌细胞的文献报道很多,但多停留于实验阶段,且并未有此方面的制剂问世,由于蒿甲醚是亲脂性药物,进入机体的生物利用度不高,考虑将其制成具有靶向作用的纳米脂质体,不但能使药物达到病灶部位发挥作用,还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价值及前景可观。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由 1906 年 Ehrlich提出的。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 ,是一种能将药物有目的的输送到病灶部位,从而减少药物用量的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和工艺,而且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和方式。脑靶向制剂的靶向(即病灶部位)点在脑部,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BB)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靶向制剂的分类方法有两种:第一按载体透过组织靶点部位的方式分为生物物理靶向制剂、生物化学靶向制剂、生物免疫靶向制剂、双重和多重靶向制剂。第二按靶向源动力类型分为主动靶向制剂、被动靶向制剂及前体靶向药物,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被动靶向制剂,主要代表制剂有毫微胶囊制剂、微球和脂质体。在本研究中,脑靶向纳米脂质体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原本不可能的期望药效达到了预期效果,主要得益于我们对药物的认识更深入,对辅料及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脂质体作为一种新的包合技术,它与生物体的亲和性更好,能够到达病灶部位,且毒副作用小。刘素兰等以卵磷脂和两亲性材料PL-GA-PEG为脂质体材料,同时在其表面引入靶向基团(angiopep) ,利用纳米沉淀的方法制备紫杉醇纳米脂质体,通过尼罗红荧光探针分子检测紫杉醇脂质体被脑胶质瘤细胞U87MG的摄取情况,而后应用MTT(噻唑蓝)检测法测定其对U87MG细胞增殖的影响来判定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靶向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紫杉醇脂质体的纳米颗粒大小为100nm左右,经荧光成像发现,靶向性的紫杉醇脂质体比非靶向性紫杉醇脂质体更容易被 U87MG细胞摄取。黄向华等[23]总结了脑靶向脂质体的常见类型:①表面修饰的脂质体:通过在脂质体表面修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 链,可以形成空间稳定的脂质体,从而避免被吞噬细胞识别,延长脂质体的血液循环时间,增加其脑靶向性。②多受体介导的脂质体:通过修饰多个配体可能会增强非特异性结合,或者各个靶向分子可能会彼此干扰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③热敏脂质体: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中的磷脂产生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的物理转移,从而大大增加脂质体膜的通透性,此时释放药物最多。④其他(如磁性脂质体等):通过外部磁场的作用选择性地浓集于靶向部位,可用于脑靶向药物递送。因此,开发一种蒿甲醚脂质体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份、胆固醇2份和蛋黄卵磷脂8~10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1)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将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旋蒸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形成薄膜,然后加入注射用水水化至薄膜脱落溶解,超声处理180s,过0.45μm滤膜,再过0.22μm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2)乙醇注入-超声法:将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得到悬浮液b,用旋蒸减压蒸去悬浮液b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120s,0.22μm滤膜过滤2~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61.33~63.86%,平均粒径为161.65~162.73nm,分散指数PDI为0.2678~0.4463。且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4°C条件贮存稳定性良好。

脂质体(liposome)是由英国Bangham[23]博士在1965年发现并命名的。他和同事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将磷脂分散于水中可以形成闭合双分子层囊泡,囊泡的中央与外层被水相隔开,其结构类似于生物膜。药剂学定义为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脂质体是以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或其他卵磷脂为脂质材料形成的囊球,磷脂具有双亲性,即亲水性和亲油性。当两性分子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泡。在其中还要添加胆固醇和磷脂酸,添加胆固醇的作用是增加磷脂双分子层的刚性和减低磷脂的流动性,从而适当提高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稳定性;增加磷脂酸的目的是调节脂质体的zeta电位,减少其聚集增加其储藏的稳定性。

脂质体可按粒径的大小分为普通脂质体和纳米脂质体,一般认为普通脂质体的粒径范围为1-100μm,其粒径较大,难以穿过生物膜,且稳定性差,易凝聚,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纳米脂质体的界限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其粒径是小于200nm以下,其具有靶向性,能够穿透细胞,故近年来研究较多]。

脂质体按结构可以基本分为小单层脂质体(small unilamellarveside,SUV),只含有单个双分子层膜;多层脂质体(multilamellar vesicle, MLV),含有多个同心双分子层膜;多囊脂质体(multivesicular liposome, MVL),含有多个非同心圆双分子层膜。

现代对于脂质体的研究越来越多,结合当前的疾病和功能需求,新型脂质体的出现层出不穷,有以下几种:

1)柔性纳米脂质体:柔性纳米脂质体(flexible nano-liposomes,FNL),又称传递体(transfersomes,TF),属于类脂聚集体,一般粒径为数十至数百纳米,主要由卵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如胆固醇、胆酸钠等)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嵌在脂质体膜中能使脂质体具有高度的变形性,在外力的影响下,柔性脂质体与相同体积的纯水通过孔径小于其本身直径数倍的高分子膜的时间几乎相同,而普通脂质体通过高分子膜的时间明显延长,所以柔性纳米脂质体广泛地用作各种大分子、水溶性药物或脂溶性药物的载体。陈燕军等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芩苷柔性纳米脂质体混悬液,结果制备了类球形实体粒子的纳米脂质体 ,平均粒径为175nm。

2)磁性纳米脂质体:磁性靶向给药系统是将药物和适当的磁性材料及必要辅料配制而成,在足够的体外磁场引导下,随血流运行,选择性地到达并定位于肿瘤靶区。药物以受控的方式从载体中释放,然后在肿瘤组织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挥药效作用,故对正常组织无太大影响]。张璐等制备了具有体外磁场响应性好、粒径分布均匀、超顺磁性和强磁性的纳米脂质体,磁性纳米脂质体粒径为134.3nm。

3)靶向性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可有效控制脂质体的性质和生物特征,如对脂质体进行PEG包衣,可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识别,延长脂质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或将脂质体表面连接特定配体(如抗体、多肽、激素、糖),可特异性靶向靶细胞,实现主动靶向。唐勇等制备的肝癌靶向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改善紫杉醇药物的体内分布,提高其体内安全性和疗效。

4)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一般有一个阳离子两亲化合物如胆固醇衍生物或溴化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DDAB)与一个中性脂质如磷脂酰胆碱(PC)或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组成,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转运DNA、RNA、核糖体等大电荷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是一种优良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5)前体脂质体:即在脂质体悬浮液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冷冻保护剂如(蔗糖、葡萄糖、甘露醇等),然后将悬浮液冷冻干燥成粉末或颗粒状,即为前体脂质体,此法解决了脂质体悬浮液受高温灭菌影响和稳定性差的问题[25]。

6)其他:温度敏感脂质体,光敏感脂质体,PH敏感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等新型脂质体层出不穷,其适应了社会需求,为正在受疾病折磨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脂质体的脂质材料和其一些附加剂给了它独特的特性,有以下几点:①在宿主体内可生物降解,无毒或毒副作用小;②与生物膜有相似性及组织相容性,细胞能摄取更多脂溶性药物,提高药物利用率;③既能包封脂溶性药物,又能包封水溶性药物;④包裹药物为物理过程,不破坏药物成分;⑥包裹药后可降低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毒性;⑦减少剂量,使药物具缓释和控释作用;⑧可多途径给药等。

从发现了脂质体的传统经典薄膜分散法到各种新方法,结合了现代科技,已经衍生出多种方法制备方法。以下为几种常用方法:

1)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的经典方法,步骤是先将类脂材料(如磷脂、胆固醇和脂溶性药物)溶于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振荡溶解均匀,然后旋蒸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使在茄形瓶壁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膜,低温干燥使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加入水化介质(如磷酸盐缓冲液、生理盐水、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等)振荡洗膜至完全脱落,得到乳白色的悬浮液即为脂质体。该法得到的主要是单室脂质体,此时的脂质体粒径较大,可以利用探头超声、高压匀质机、高压微射流等技术手段整粒使粒径减小并分布均匀;最后也可挤压通过滤膜,使得到的脂质体粒径更均匀。此法简单易操作,但是会有有机溶剂残留和脂质体粒径相差偏大的缺点。吴敏等采用薄膜分散-超声-膜过滤法制备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结果得到的脂质体分散性好,粒径主要分布在(35±5)nm。

2)乙醇注入法:将磷脂、胆固醇等类脂材料溶于一定体积的乙醇,然后将

乙醇用注射器快速注入到水相介质中,减压旋转蒸发至乙醇挥发完全即得到脂质体。该法得到的多是多室脂质体,得到的脂质体也可同上方法一样整粒均匀。该法操作简单,且没有有毒试剂的使用。缺点是减压蒸去乙醇时耗时长且有少量乙醇残留,还有前提是包合的药物必须在乙醇里溶解性好。吴亚妮等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木瓜蛋白酶纳米脂质体,制备的木瓜蛋白酶脂质体平均粒径小于 100 nm, 颗粒圆形度高,轮廓清晰, 形态规整, 彼此分散。

3)复乳法:第一次乳化制备W/O型乳液,第二次乳化制备W/O/W乳液。具体是将脂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加入适量水化介质,振荡或超声乳化形成W/O型乳液;将第一次制备的乳液加入大量水化介质(PBS或生理盐水等),旋蒸减压蒸发即得到脂质体。此法操作繁琐,且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4)逆相蒸发法:将卵磷脂、胆固醇、脂溶性药物和表面活性剂按适量比例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加入水化介质,搅拌或超声处理得到稳定的W/O型乳液,减压蒸发或充氮除去有机溶剂,得水溶性混悬液,然后再加入适量水化介质,搅拌或超声即可得到脂质体。许伯慧等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制得的脂质体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小囊泡,平均粒径( 98.11 ±0.32) nm,实验还表明显著提高了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5)其他:冻融法,薄膜分散法的延伸,即制得了脂质体后放入冰箱冷冻,而后取出溶解,如此反复三次,即得。

在处理脂质体的粒径和均匀度时,需要借助超声来使粒径变小,但是如果超声的功率过小则达不到整粒效果,超声功率过大或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都有可能造成脂质体的破坏泄露,所以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找出适合的超声功率,适当的超声时间,适宜的温度。

脂质体在医药行业的应用近些年来研究发展迅速,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应用于抗肿瘤、抗癌、抗寄生虫,也可作为免疫活化剂、遗传工程、基因治疗等方面。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脂质体技术研究的前沿方向的研究有:作为人造血液代用品,作为眼科给药载体,作为肺内控释给药系统用于经皮吸收治疗系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份、胆固醇2份和蛋黄卵磷脂8~10份。

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1)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将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旋蒸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形成薄膜,然后加入注射用水水化至薄膜脱落溶解,超声处理180s(超声1s,间歇1s),过0.45μm滤膜,再过0.22μm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2)乙醇注入-超声法:将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得到悬浮液b,用旋蒸减压蒸去悬浮液b中的有机溶剂,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120s(超声1s,间歇1s),0.22μm滤膜过滤2~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1)中所述的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

(1)中所述的注射用水加入量为10~20ml。

(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2)中所述的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

(2)中所述的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量为10 ~20ml。

所述的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吐温的加入量为磷脂量的5%~20%。

本发明的应用为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80mg。采用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将茄形瓶置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挥去无水乙醇,在瓶内壁上形成一层脂质薄膜,缓慢加入10ml注射用水水化至脂质薄膜脱落溶解,混合液经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80s,超声1s,间歇1s,过0.45μm滤膜,再过0.22μm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带蓝色乳光的混悬液,平均粒径为161.65nm,包封率为61.33%,分散指数(PID)为0.4463。

实施例2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120mg。采用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将茄形瓶置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挥去无水乙醇,在瓶内壁上形成一层脂质薄膜,缓慢加入10ml注射用水水化至脂质薄膜脱落溶解,混合液经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80s,超声1s,间歇1s,过0.45μm滤膜,再过0.22μm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带蓝色乳光的混悬液,平均粒径为185.1nm,包封率为62.90%,分散指数(PID)为0.8561。

实施例3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80mg。采用薄膜分散-超声-膜滤过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将茄形瓶置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挥去无水乙醇,在瓶内壁上形成一层脂质薄膜,缓慢加入5ml注射用水水化至脂质薄膜脱落溶解,混合液经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80s,超声1s,间歇1s,过0.45μm滤膜,再过0.22μm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带蓝色乳光的混悬液,平均粒径为184.4nm,包封率为60.74%,分散指数(PID)为0.7349。

实施例4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100mg。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10ml的含(磷脂的10%)10mg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60 min得到悬浮液b,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45 ~ 120 min挥去无水乙醇,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20s,超声1s,间歇1s,0.22μm滤膜过滤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半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平均粒径为162.73nm,包封率为63.86%,分散指数(PID)为0.2678。

实施例5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140mg。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10ml的含10mg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60 min得到悬浮液b,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45 ~ 120 min挥去无水乙醇,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20s,超声1s,间歇1s,0.22μm滤膜过滤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半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平均粒径为127.9nm,包封率为52.41%,分散指数(PID)为0.2591。

实施例6 磷脂浓度不同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100mg。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5ml的含10mg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60 min得到悬浮液b,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45~120 min挥去无水乙醇,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20s,超声1s,间歇1s,0.22μm滤膜过滤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平均粒径为214.8nm,包封率为72.33%,分散指数(PID)为0.6423。

实施例7 吐温-80占磷脂量%不同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蒿甲醚10mg,胆固醇20mg,蛋黄卵磷脂10mg。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而成,具体操作如下:取蒿甲醚、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加入5~10ml无水乙醇,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滴加到5 ml的含(磷脂的20%)20mg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40℃条件下震荡水化60min得到悬浮液b,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45 ~120 min挥去无水乙醇,得到粗脂质体,超声处理(超声功率为40%,超声温度为40℃)120s,超声1s,间歇1s,0.22μm滤膜过滤4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经检测,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平均粒径为165.9nm,包封率为60.48%,分散指数(PID)为0.4741。

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533475.1 (22)申请日 2015.08.27 A61K 9/127(2006.01) A61K 31/357(2006.01) A61P 33/06(2006.01) A61P 33/12(2006.01) A61P 33/08(2006.01) A61P 33/02(2006.01) A61P 31/22(2006.01) A61P 31/14(2006.01) A61P 31/20(2006.01) (71)申请人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科医路 166 号 (7。

2、2)发明人 陈云建 周勇军 李正蓉 杨兆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 ( 特殊 普通合伙企业 ) 53116 代理人 谢乔良 何晓钧 (54) 发明名称 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 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 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蒿甲醚 1 份、 胆固醇 2 份和蛋黄卵磷脂 810 份。制备方法包括薄膜分 散 - 超声 - 膜滤过法和乙醇注入 - 超声法。本 发明的应用为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 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61.3363.86%,。

3、 平均粒径为 161.65162.73nm, 分散指数 PDI 为 0.26780.4463。 且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 体在 4 C 条件贮存稳定性良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6474064 A 2017.03.08 CN 106474064 A 1/1 页 2 1.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 : 蒿甲醚 1 份、 胆固醇 2 份和蛋黄卵磷脂 810 份。 2.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任。

4、意一 种方法制备而成 : (1) 薄膜分散 - 超声 - 膜滤过法 : 将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 超 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 旋蒸减压蒸去有机溶剂, 形成薄膜, 然后加入注射用水水 化至薄膜脱落溶解, 超声处理 180s, 过 0.45m 滤膜, 再过 0.22m 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 纳米脂质体 ; (2) 乙醇注入 - 超声法 : 将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 超声振荡使 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 将溶液a滴加到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 拌, 40条件下震荡水化得到悬浮液 b, 用旋蒸减压蒸去悬浮液 b 中的有机溶剂。

5、, 得到粗脂 质体, 超声处理 120s, 0.22m 滤膜过滤 2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中所述的有 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中所述的超 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5.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中所述的注 射用水加入量为 1020ml。 6.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2) 中所述的有 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7.根据权利要。

6、求 2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2) 中所述的超 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8.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2) 中所述的含 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加入量为 1020ml。 9.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8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吐 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吐温的加入量为磷脂重量的 5%20%。 10.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 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

7、474064 A 2 1/7 页 3 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蒿甲醚是青蒿素类的一种衍生物, 主要通过青蒿素半合成而得。青蒿素是从分布 于我国广西、 云南、 四川等地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篙 (Artemisiaal) 中提取分离得 到的有效成分, 工业上合成的蒿甲醚技术成熟, 合成量大。 0003 青蒿素类的抗疟作用和效果是国际公认的, 到目前为止, 青蒿素衍生物用于抗疟 的已经有多种衍生物, 主要有双氢青蒿素 ( Dihydroarteminsinin) 。

8、、 蒿乙醚、 青蒿琥酯 ( Artesunate) 和蒿甲醚等衍生物, 其中蒿甲醚的抗疟效果要优于其他青蒿素类衍生物。中 国研发的蒿甲醚于 1997 年被 WHO 列入第 9 版基本药物目录 (Essential Medicine List)。 2009 年 4 月 8 号, 美国 FDA 发布批准其复方片剂用于治疗疟疾的公告, 至此, 美国成为批准 其复方药物的第 84 个国家。 0004 除了用于治疗疟疾以外,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更广泛的生物活性。从近几年 来看, 它的潜在应用还包括血吸虫, 卡氏肺孢子虫, 弓形虫, 人类巨细胞病毒, 单纯性疱疹病 毒, 乙型、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

9、 0005 蒿甲醚现代研究表明还有抗脑肿瘤的作用, 伍治平等人根据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 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较小, 以及能透过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进入脑组织的药代动力学等特性, 进行了蒿甲醚对 SD 大鼠脑部原位接种 C6 脑胶 质瘤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口服蒿甲醚对 SD 大鼠脑部原位接种 C6 脑胶质 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瘤作用增强。 邓兴力等人对胶质瘤的实验, 结果 表明, 蒿甲醚能抑制 C6 胶质瘤细胞生长, 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 ; 蒿 甲醚能干扰 C6 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 。

10、可将其阻滞在 G0-G1 期并诱导其凋亡。 0006 蒿甲醚的应用很广, 现在又发现其新用途, 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还会有重大的发 现, 使其更好的造福人类。Maria P 等人研究表明, 蒿甲醚在青蒿素类的衍生物中抗癌效果 具有较好的效果。 万成亮等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 肺癌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 制, 实验结果表明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 Lewis 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 能促进肿瘤细胞 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王燕等考察青蒿素类药物对结肠 腺癌细胞 LS174T 的细胞毒作用, 采用噻唑蓝 (MTT) 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药物、 分别作用不 同时间后对细。

11、胞增殖的抑制情况, 并计算抑制率并求得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其中蒿甲醚 对结肠癌细胞 LS174T 增殖的抑制程度较好, 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潘麓羽等研 究表明鼻咽癌 CNE 1 细胞的存活率随着青蒿素类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蒿甲醚的 作用比其他的青蒿素类衍生物对鼻咽癌 CNE 1 细胞的抑制更佳。蒿甲醚对于抗肿瘤及癌 细胞的文献报道很多, 但多停留于实验阶段, 且并未有此方面的制剂问世, 由于蒿甲醚是亲 脂性药物, 进入机体的生物利用度不高, 考虑将其制成具有靶向作用的纳米脂质体, 不但能 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3 2/7 页 4 使药物达到病灶部。

12、位发挥作用, 还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研究价值及前景可观。 0007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由 1906 年 Ehrlich 提出的。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 ( 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 , 是一种能将药物有目的的输送到病灶部位, 从 而减少药物用量的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和工艺, 而且便于控制给药的速度和方式。脑靶向制 剂的靶向 (即病灶部位) 点在脑部, 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BBB)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8 靶向制剂的分类方法有两种 : 第一按载体透过组织靶点部位的方式分为生物物理 靶向制剂、 生物化学靶向制剂、 生物免疫靶向制剂、 。

13、双重和多重靶向制剂。第二按靶向源动 力类型分为主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及前体靶向药物, 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被动靶向制 剂, 主要代表制剂有毫微胶囊制剂、 微球和脂质体。在本研究中, 脑靶向纳米脂质体属于被 动靶向制剂。 000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 原本不可能的期望药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主要得 益于我们对药物的认识更深入, 对辅料及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脂质体作为一种新的 包合技术, 它与生物体的亲和性更好, 能够到达病灶部位, 且毒副作用小。刘素兰等以卵磷 脂和两亲性材料 PL-GA-PEG 为脂质体材料, 同时在其表面引入靶向基团 (angiopep) , 利用 纳米沉淀的方。

14、法制备紫杉醇纳米脂质体, 通过尼罗红荧光探针分子检测紫杉醇脂质体被脑 胶质瘤细胞 U87MG 的摄取情况, 而后应用 MTT(噻唑蓝) 检测法测定其对 U87MG 细胞增殖的 影响来判定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靶向性。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紫杉醇脂质体的纳米颗粒大小 为100nm左右, 经荧光成像发现, 靶向性的紫杉醇脂质体比非靶向性紫杉醇脂质体更容易被 U87MG 细胞摄取。黄向华等 23总结了脑靶向脂质体的常见类型 : 表面修饰的脂质体 : 通 过在脂质体表面修饰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链, 可以形成空间稳定的脂质 体, 从而避免被吞噬细胞识别, 延长脂质体的。

15、血液循环时间, 增加其脑靶向性。多受体介 导的脂质体 : 通过修饰多个配体可能会增强非特异性结合, 或者各个靶向分子可能会彼此 干扰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热敏脂质体 : 在相变温度时, 脂质体中的磷脂产生从胶态过渡 到液晶态的物理转移, 从而大大增加脂质体膜的通透性, 此时释放药物最多。其他 (如磁 性脂质体等) : 通过外部磁场的作用选择性地浓集于靶向部位, 可用于脑靶向药物递送。因 此, 开发一种蒿甲醚脂质体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 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蒿 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应。

16、用。 0011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制成 : 蒿甲醚 1 份、 胆固醇 2 份和蛋黄卵磷脂 810 份。 0012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 (1) 薄膜分散 - 超声 - 膜滤过法 : 将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 超 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 旋蒸减压蒸去有机溶剂, 形成薄膜, 然后加入注射用水水 化至薄膜脱落溶解, 超声处理 180s, 过 0.45m 滤膜, 再过 0.22m 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醚 纳米脂质体 ; (2) 乙醇注入 - 超声法 : 将蒿甲醚、 胆固醇和。

17、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 超声振荡使 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 将溶液a滴加到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 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4 3/7 页 5 拌, 40条件下震荡水化得到悬浮液 b, 用旋蒸减压蒸去悬浮液 b 中的有机溶剂, 得到粗脂 质体, 超声处理 120s, 0.22m 滤膜过滤 2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0013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 剂药物中的应用。 0014 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61.3363.86%, 平均粒径为 161.65162.73nm, 分。

18、散指数 PDI 为 0.26780.4463。且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 4 C 条件贮存稳定性良好。 0015 脂质体 (liposome) 是由英国 Bangham23博士在 1965 年发现并命名的。他和同事 在一次研究中发现将磷脂分散于水中可以形成闭合双分子层囊泡, 囊泡的中央与外层被水 相隔开, 其结构类似于生物膜。药剂学定义为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 型泡囊体。 0016 脂质体是以蛋黄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或其他卵磷脂为脂质材料形成的囊球, 磷脂 具有双亲性, 即亲水性和亲油性。 当两性分子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 分子的疏水尾部倾 向于聚集在一起, 避开水相,。

19、 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 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泡。 在其中还要添加胆固醇和磷脂酸, 添加胆固醇的作用是增加磷脂双分子层的刚性和减低磷 脂的流动性, 从而适当提高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稳定性 ; 增加磷脂酸的目的是调节脂质体的 zeta 电位, 减少其聚集增加其储藏的稳定性。 0017 脂质体可按粒径的大小分为普通脂质体和纳米脂质体, 一般认为普通脂质体的粒 径范围为 1-100m, 其粒径较大, 难以穿过生物膜, 且稳定性差, 易凝聚, 在实际应用中有一 定的局限性。对于纳米脂质体的界限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一般认为其粒径是小于 200nm 以下, 其具有靶向性, 能够穿透细胞, 故近。

20、年来研究较多 。 0018 脂质体按结构可以基本分为小单层脂质体 (small unilamellarveside, SUV), 只 含有单个双分子层膜 ; 多层脂质体 (multilamellar vesicle, MLV), 含有多个同心双分子 层膜 ; 多囊脂质体 (multivesicular liposome, MVL), 含有多个非同心圆双分子层膜。 0019 现代对于脂质体的研究越来越多, 结合当前的疾病和功能需求, 新型脂质体的出 现层出不穷, 有以下几种 : 1) 柔性纳米脂质体 : 柔性纳米脂质体 (flexible nano-liposomes, FNL), 又称传递体 。

21、(transfersomes, TF), 属于类脂聚集体, 一般粒径为数十至数百纳米, 主要由卵磷脂和表面 活性剂(如胆固醇、 胆酸钠等)组成, 其中表面活性剂嵌在脂质体膜中能使脂质体具有高度 的变形性, 在外力的影响下, 柔性脂质体与相同体积的纯水通过孔径小于其本身直径数倍 的高分子膜的时间几乎相同, 而普通脂质体通过高分子膜的时间明显延长, 所以柔性纳米 脂质体广泛地用作各种大分子、 水溶性药物或脂溶性药物的载体。陈燕军等采用薄膜分散 法制备黄芩苷柔性纳米脂质体混悬液, 结果制备了类球形实体粒子的纳米脂质体 , 平均粒 径为 175nm。 0020 2) 磁性纳米脂质体 : 磁性靶向给药系。

22、统是将药物和适当的磁性材料及必要辅料配 制而成, 在足够的体外磁场引导下, 随血流运行, 选择性地到达并定位于肿瘤靶区。药物以 受控的方式从载体中释放, 然后在肿瘤组织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挥药效作用, 故对正 常组织无太大影响 。张璐等制备了具有体外磁场响应性好、 粒径分布均匀、 超顺磁性和强 磁性的纳米脂质体, 磁性纳米脂质体粒径为 134.3nm。 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5 4/7 页 6 0021 3) 靶向性长循环纳米脂质体 : 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 可有效控制脂质体的性质 和生物特征, 如对脂质体进行 PEG 包衣, 可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识别, 延长脂质体在体。

23、内的 循环时间或将脂质体表面连接特定配体 (如抗体、 多肽、 激素、 糖) , 可特异性靶向靶细胞, 实 现主动靶向。唐勇等制备的肝癌靶向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 可有效改善紫杉醇药物 的体内分布, 提高其体内安全性和疗效。 0022 4) 阳离子脂质体 : 阳离子脂质体一般有一个阳离子两亲化合物如胆固醇衍生物或 溴化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 (DDAB) 与一个中性脂质如磷脂酰胆碱 (PC) 或二油酰磷脂酰乙醇 胺 (DOPE) 组成, 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能够转运 DNA、 RNA、 核糖体等大电荷分子和生物大 分子, 是一种优良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0023 5) 前体脂质体 : 即在脂质。

24、体悬浮液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冷冻保护剂如 (蔗糖、 葡萄 糖、 甘露醇等 ), 然后将悬浮液冷冻干燥成粉末或颗粒状, 即为前体脂质体, 此法解决了脂质 体悬浮液受高温灭菌影响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25。 0024 6) 其他 : 温度敏感脂质体, 光敏感脂质体, PH 敏感脂质体, 免疫脂质体等新型脂质 体层出不穷, 其适应了社会需求, 为正在受疾病折磨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0025 脂质体的脂质材料和其一些附加剂给了它独特的特性, 有以下几点 : 在宿主体 内可生物降解, 无毒或毒副作用小 ; 与生物膜有相似性及组织相容性, 细胞能摄取更多脂 溶性药物, 提高药物利用率 ; 既能包封脂溶性药物, 又能。

25、包封水溶性药物 ; 包裹药物为 物理过程, 不破坏药物成分 ; 包裹药后可降低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毒性 ; 减少剂量, 使药物具缓释和控释作用 ; 可多途径给药等。 0026 从发现了脂质体的传统经典薄膜分散法到各种新方法, 结合了现代科技, 已经衍 生出多种方法制备方法。以下为几种常用方法 : 1) 薄膜分散法 : 制备脂质体的经典方法, 步骤是先将类脂材料 (如磷脂、 胆固醇和脂溶 性药物) 溶于氯仿、 乙醇等有机溶剂, 振荡溶解均匀, 然后旋蒸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 使在 茄形瓶壁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膜, 低温干燥使有机溶剂挥发完全, 加入水化介质 (如磷酸盐 缓冲液、 生理盐水、 一定浓。

26、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等) 振荡洗膜至完全脱落, 得到乳白色的悬浮 液即为脂质体。该法得到的主要是单室脂质体, 此时的脂质体粒径较大, 可以利用探头超 声、 高压匀质机、 高压微射流等技术手段整粒使粒径减小并分布均匀 ; 最后也可挤压通过滤 膜, 使得到的脂质体粒径更均匀。 此法简单易操作, 但是会有有机溶剂残留和脂质体粒径相 差偏大的缺点。吴敏等采用薄膜分散 - 超声 - 膜过滤法制备辛夷挥发油纳米脂质体, 结果 得到的脂质体分散性好 , 粒径主要分布在 (355)nm。 0027 2) 乙醇注入法 : 将磷脂、 胆固醇等类脂材料溶于一定体积的乙醇, 然后将 乙醇用注射器快速注入到水相介质中, 减。

27、压旋转蒸发至乙醇挥发完全即得到脂质体。 该法得到的多是多室脂质体, 得到的脂质体也可同上方法一样整粒均匀。 该法操作简单, 且 没有有毒试剂的使用。缺点是减压蒸去乙醇时耗时长且有少量乙醇残留, 还有前提是包合 的药物必须在乙醇里溶解性好。吴亚妮等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木瓜蛋白酶纳米脂质体, 制备的木瓜蛋白酶脂质体平均粒径小于 100 nm, 颗粒圆形度高, 轮廓清晰 , 形态规整 , 彼此分散。 0028 3) 复乳法 : 第一次乳化制备 W/O 型乳液, 第二次乳化制备 W/O/W 乳液。具体是将 脂质材料溶于有机溶剂, 加入适量水化介质, 振荡或超声乳化形成 W/O 型乳液 ; 将第一次制 。

28、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6 5/7 页 7 备的乳液加入大量水化介质 (PBS 或生理盐水等) , 旋蒸减压蒸发即得到脂质体。此法操作 繁琐, 且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0029 4) 逆相蒸发法 : 将卵磷脂、 胆固醇、 脂溶性药物和表面活性剂按适量比例溶于有机 溶剂, 然后加入水化介质, 搅拌或超声处理得到稳定的 W/O 型乳液, 减压蒸发或充氮除去有 机溶剂, 得水溶性混悬液, 然后再加入适量水化介质, 搅拌或超声即可得到脂质体。许伯慧 等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齐墩果酸纳米脂质体, 制得的脂质体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小囊泡, 平 均粒径 ( 98.11 0.32) nm, 实验还表明。

29、显著提高了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 延长了其在 体内的滞留时间。 0030 5) 其他 : 冻融法, 薄膜分散法的延伸, 即制得了脂质体后放入冰箱冷冻, 而后取出 溶解, 如此反复三次, 即得。 0031 在处理脂质体的粒径和均匀度时, 需要借助超声来使粒径变小, 但是如果超声的 功率过小则达不到整粒效果, 超声功率过大或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都有可能造成脂质体 的破坏泄露, 所以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找出适合的超声功率, 适当的超声时间, 适宜的温度。 0032 脂质体在医药行业的应用近些年来研究发展迅速,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应用 于抗肿瘤、 抗癌、 抗寄生虫, 也可作为免疫活化剂、 遗传工程、。

30、 基因治疗等方面。随着制备技 术的发展和完善, 脂质体技术研究的前沿方向的研究有 : 作为人造血液代用品, 作为眼科给 药载体, 作为肺内控释给药系统用于经皮吸收治疗系统, 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4 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蒿甲醚 1 份、 胆固醇 2 份和蛋黄卵磷脂 810 份。 0035 本发明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而成 : (1) 薄膜分散。

31、 - 超声 - 膜滤过法 : 将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 超 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 旋蒸减压蒸去有机溶剂, 形成薄膜, 然后加入注射用水水 化至薄膜脱落溶解, 超声处理 180s (超声 1s, 间歇 1s) , 过 0.45m 滤膜, 再过 0.22m 滤膜 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 (2) 乙醇注入 - 超声法 : 将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脂溶于有机溶剂中, 超声振荡使 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a, 将溶液a滴加到含吐温-80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 拌, 40条件下震荡水化得到悬浮液 b, 用旋蒸减压蒸去悬浮液 b 中的有机溶剂, 得到粗。

32、脂 质体, 超声处理 120s(超声 1s, 间歇 1s) , 0.22m 滤膜过滤 2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 脂质体。 0036 (1) 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0037 (1) 中所述的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0038 (1) 中所述的注射用水加入量为 1020ml。 0039 (2) 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0040 (2) 中所述的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0041 (2) 中所述的含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加入量为 10 20ml。 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7 6/7 页 8 0042。

33、 所述的含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吐温的加入量为磷脂量的 5%20%。 0043 本发明的应用为所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在制备蒿甲醚靶向制剂药物中的应用。 0044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 实施例 1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 80mg。采用薄膜分散 - 超声 - 膜滤过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和 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 将茄 形瓶置于 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挥去无水乙醇, 在瓶内壁上形成一。

34、层脂质薄膜, 缓 慢加入 10ml 注射用水水化至脂质薄膜脱落溶解, 混合液经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 温度为 40) 180s, 超声 1s, 间歇 1s, 过 0.45m 滤膜, 再过 0.22m 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 醚纳米脂质体。 0045 经检测, 实施例 1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带蓝色乳光的混悬液, 平均粒径为 161.65nm, 包封率为 61.33%, 分散指数 (PID) 为 0.4463。 0046 实施例 2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 120mg。采用薄膜分散 - 超声。

35、 - 膜滤过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 和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 将 茄形瓶置于 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挥去无水乙醇, 在瓶内壁上形成一层脂质薄膜, 缓慢加入 10ml 注射用水水化至脂质薄膜脱落溶解, 混合液经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 声温度为 40) 180s, 超声 1s, 间歇 1s, 过 0.45m 滤膜, 再过 0.22m 滤膜得到目标物蒿 甲醚纳米脂质体。 0047 经检测, 实施例 2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带蓝色乳光的混悬液, 平均粒径为 185.1nm, 。

36、包封率为 62.90%, 分散指数 (PID) 为 0.8561。 0048 实施例 3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 80mg。采用薄膜分散 - 超声 - 膜滤过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和 蛋黄卵磷脂投入茄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 将茄 形瓶置于 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挥去无水乙醇, 在瓶内壁上形成一层脂质薄膜, 缓 慢加入 5ml 注射用水水化至脂质薄膜脱落溶解, 混合液经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 温度为 40) 180s,。

37、 超声 1s, 间歇 1s, 过 0.45m 滤膜, 再过 0.22m 滤膜得到目标物蒿甲 醚纳米脂质体。 0049 经检测, 实施例 3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乳白色带蓝色乳光的混悬液, 平均粒径为 184.4nm, 包封率为 60.74%, 分散指数 (PID) 为 0.7349。 0050 实施例 4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100mg。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 脂投入茄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

38、 a, 将 溶液 a 滴加到 10ml 的含 (磷脂的 10%) 10mg 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 40 条件下震荡水化 60 min 得到悬浮液 b, 于 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 45 120 min 挥 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8 7/7 页 9 去无水乙醇, 得到粗脂质体, 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120s, 超声 1s, 间 歇 1s, 0.22m 滤膜过滤 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0051 经检测, 实施例 4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半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 平 均粒径为 162.73nm。

39、, 包封率为 63.86%, 分散指数 (PID) 为 0.2678。 0052 实施例 5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140mg。 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 脂投入茄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 a, 将 溶液 a 滴加到 10ml 的含 10mg 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 40条件下震荡水 化 60 min 得到悬浮液b, 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45 120 min挥去无水乙醇, 。

40、得 到粗脂质体, 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120s, 超声 1s, 间歇 1s, 0.22m 滤膜过滤 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0053 经检测, 实施例 5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半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 平 均粒径为 127.9nm, 包封率为 52.41%, 分散指数 (PID) 为 0.2591。 0054 实施例 6 磷脂浓度不同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 100mg。采用乙醇注入 - 超声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 磷脂投入茄。

41、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 a, 将溶液 a 滴加到 5ml 的含 10mg 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 40条件下震荡 水化 60 min 得到悬浮液b, 于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45120 min挥去无水乙醇, 得 到粗脂质体, 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120s, 超声 1s, 间歇 1s, 0.22m 滤膜过滤 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0055 经检测, 实施例 6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 平均 粒径为 214.8nm, 包封率为 72.3。

42、3%, 分散指数 (PID) 为 0.6423。 0056 实施例 7 吐温 -80 占磷脂量 % 不同 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蒿甲醚 10mg, 胆固醇 20mg, 蛋黄卵 磷脂 10mg。采用乙醇注入 - 超声法制备而成, 具体操作如下 : 取蒿甲醚、 胆固醇和蛋黄卵磷 脂投入茄形瓶中, 加入 510ml 无水乙醇, 超声振荡使溶解均匀, 溶解完全后得到溶液 a, 将 溶液 a 滴加到 5 ml 的含 (磷脂的 20%) 20mg 吐温 -80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停搅拌, 40 条件下震荡水化 60min 得到悬浮液 b, 于 40恒温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 45 120 min 挥去 无水乙醇, 得到粗脂质体, 超声处理 (超声功率为 40%, 超声温度为 40) 120s, 超声 1s, 间歇 1s, 0.22m 滤膜过滤 4 次得到目标物蒿甲醚纳米脂质体。 0057 经检测, 实施例 6 制备得到的蒿甲醚纳米脂质体为透明带蓝色乳光的液体, 平均 粒径为 165.9nm, 包封率为 60.48%, 分散指数 (PID) 为 0.4741。 说 明 书 CN 10647406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